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使曹寅

“現在的情況再打下去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要是公孫瓚肯退兵,以冀州的情況,我們只要能發展幾年,拿下公孫瓚倒也並不是難事。”聽了風機的分析,田豐若有所思的說道。

“這一點我們想得到,公孫瓚也一定想得到,只怕公孫瓚沒這麼容易退兵。”聽着逢紀和田豐的話買袁紹一時心中一動,雖然袁紹很想消滅公孫瓚稱霸河北,只是眼下手中的實力,和公孫瓚硬拼倒也不是袁紹所能承受的,而要能掌控冀州,袁紹相信不出數年自己的實力就會在公孫瓚之上,到時候自然不會怕公孫瓚了。既然有這麼穩妥的辦法,袁紹也不想冒險,只是要讓公孫瓚讓出冀州談何容易。

“呵呵,這一點倒是不用擔心,今日一戰公孫瓚傭兵十五萬,還是敗在了我們手中,現在的公孫瓚已經實力大減,我看公孫瓚沒有用我和我們繼續打下去的。”見衆人逐漸統一了意見,逢紀補充說道。

第二天劉備來到袁紹軍中果然和袁紹談起議和的事情,雙方一拍即合。就在這時突然有士兵走了進來。

“啓稟主公,朝廷有特使求見。”這士兵一進來,就向着袁紹說道。

“什麼朝廷有特使前來,有請。”雖然袁紹並不知道這個時候怎麼會有朝廷特使前來,不過有劉備在這裡,袁紹自然不能對朝廷特使有所怠慢,忙讓人請進來說話。

不多時就見到士兵領着一個太監走了進來。

“在下小黃門曹寅,見過諸位大人。”這太監一進門見到這裡人多,連忙拱了拱手,向衆人自我介紹,神情十分恭敬,完全沒有昔日十常侍當全市的囂張和霸道。

“天使這是說什麼話,天使不遠千里而來,我等本該出迎纔是,只是軍前諸事緊急,倒是怠慢了。”見這小黃門客氣,袁紹也起身客氣的說道,雖然袁紹爲必將朝廷放在眼中,不過表面的功夫卻也是需要做的。

“這位一定是袁公吧,灑家在這裡賀喜袁公了,恭喜袁公升任冀州牧。”曹寅看見袁紹,連忙走上前來,滿臉堆笑的說道。

“朝廷已經決定讓我做冀州牧了?”袁紹趕走了韓馥入主冀州這件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過袁紹知道王允是個認死理的人,如今執掌朝廷大權,未必會給自己這個名分,今天聽曹寅這麼一說卻是有些意外。

原來王允知道袁紹已經入主冀州的事情之後,便決定順水推舟,傳旨讓袁紹接掌冀州牧,用意和袁紹交好。眼下朝廷要和李傕郭汜開戰,自然要與其他的諸侯搞好關係。更何況眼下朝廷勢弱,對於冀州的事情根本是鞭長莫及。只能搞遠交近攻這一套,更何況袁家乃是朝廷老臣,在王允這些人看來,袁家控制冀州,也是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加強了朝廷的實力,王允對於老袁家還是比較放心的,雖然先前袁紹討伐董卓有些放王允鴿子的意思,不過王允還是覺得下邊的周軍控制在士人手中比較放心,也就樂見其成。

“如此就多謝天使爲我送來這個好消息了,在下馬上佈置一番,迎接聖旨。”聽了這個消息,袁紹果然大受鼓舞,忙吩咐衆人準備接旨。

“呵呵,雜家這一路前來,聽說冀州牧和公孫大人鬧了些矛盾,其實大家同朝爲官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坐下來商議,何必一定要動刀動槍的呢?”傳完了聖旨之後,曹寅又試探的問道。其實這次曹寅前來帶來了兩張聖旨,其中一張是讓袁紹升任冀州牧的,而另外一張則是升任公孫瓚做幽州牧的。王允的打算很簡單,既然朝廷一時之間顧不上河北,那就在河北搞搞平衡,升遷袁紹的同時,升遷公孫瓚,讓他們互相牽制,防止其中任何一家做大,與朝廷封庭抗禮。這就是說王允希望袁紹和公孫瓚保持一種敵對但又不至於爆發大戰的局面,敵對自然是不希望他們互相合作抱成團對抗朝廷,至於不希望他們大戰,自然是不希望他們通過戰爭達到消滅另一家,似的一家獨大了。這也正是曹寅一忙完正事就上來想問的原因。

“呵呵,天使來的正是時候,這位劉備正是來爲我和公孫瓚說和的,我們已經說好了雙方停戰的事情,要是再有天使從中調停,想來此戰就可以停息了,百姓也可以得以喘息,天使此次前來,正是冀州百姓之福啊。”見曹寅有意勸和,袁紹也是順水推舟的說道。

“這位便是劉備大人吧,大人能得到公孫瓚大人的全權委託,想來也是公孫大人身邊的可信之人了。”聽袁紹介紹劉備,曹寅連忙起身向劉備示好。

“在下平原縣令劉備見過天使大人。”見曹寅問起,劉備忙起身恭恭敬敬的說道。

“縣令?”曹寅聽說劉備代表公孫瓚而來,本來以爲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此時一聽劉備不過是一名小小的縣令,頓時大失所望,嘴角不由的抽搐了一下,站起的身子又重新落了回去。

“呵呵,劉縣令雖然官位不高,卻也是深的公孫瓚信任,而且此人乃是漢室尊親,天使不可小覷。”看了一眼曹寅表現,袁紹心下暗笑,不過劉備的事情袁紹可是比曹寅要知道的清楚得多,連忙又接着說道,必定劉備雖然不算什麼,但是劉備那兩位兄弟還是值的袁紹拉攏的。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縣令大人既然是漢室宗親,又何必留在這平原做一方縣令,如今董卓被誅殺,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劉縣令何不前往長安爲陛下分憂。”聽了袁紹的介紹,曹寅心思電轉,既然是漢室宗親,那就值得他曹寅拉攏一番了,現在王允主政,但是說穿了,小皇帝身邊還是缺少值得信任的實權人物,公孫瓚趕走劉焉霸佔幽州,劉焉也是漢室宗親,這劉備既然是漢室宗親相信和公孫瓚的關係也好不到哪裡去,曹寅只要能將劉備拉攏到長安,說不定皇帝身邊就會多出一個實權人物,這對他曹寅這些失勢的太監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儘管劉備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令,實力有限,不過對於這些習慣了作威作福,如今仰人鼻息的太監來說,正所謂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哪裡有隨便放棄的道理。

“劉備身在平原,無時無刻不想着能爲陛下分憂,請天使大人回去之後,待我叩拜聖上,就說我劉備隨時隨地準備爲陛下效力。”聽了曹寅的話,劉備雖然此時並不願意去長安,不過嘴裡的話說的卻是滴水不漏。

“劉縣令有此心,相信陛下也會很安慰的。”曹寅一路來到冀州,見過許多地方官員,這些人雖然一個個客氣,但是曹寅看得出,這些人並沒有爲朝廷出力之心,只是這劉備雖然人微言輕,說話卻似乎誠懇,令得曹寅眼中一亮甚爲讚賞。

“袁公,既然議和的事情已經辦妥,在下着就不多留了,只是撤軍的事情,還請寬限些時日。”劉備怕曹寅在做糾纏,便起身告辭道。

“呵呵,劉縣令要走,不如我們就一起吧。雜家也正好要去公孫大人那裡。”見劉備起身,曹寅也起身說道。

“天使怎麼還要去公孫瓚那裡?”一聽曹寅要去公孫瓚那裡,袁紹有些不明所以道。

“呵呵,不滿冀州牧大人,陛下已經降下聖旨,擢升公孫瓚大人爲幽州牧,小的這麼着急也是想去討些賞錢的。”曹寅起身說道。對於這件事情倒是絲毫沒有隱瞞的意思。

“原來如此,我這裡還有些雜事,就不送了。”聽見公孫瓚要就任幽州牧的消息,袁紹的臉色一下字難看起來,方纔的好心情一下子破壞殆盡,連送一送曹寅的心情也沒有了。

“主公,朝廷這麼做究竟是什麼意思?”劉備和曹寅剛剛出門,顏良就有些氣急敗壞的說道。

“哼,想不到這公孫瓚有朝一日,也能和我平起平坐。”袁紹心中也是十分不憤,想當年討伐董卓的時候,袁紹就是聯軍盟主,公孫瓚不過是袁紹手下一鎮諸侯,沒有想到現在居然要和自己平起平坐,再想想不久前公孫瓚逼得自己落荒而逃,袁紹就是滿肚子的怨氣。“公孫瓚,我遲早要讓你從這個世上消失。”袁紹捏了捏拳頭,惡狠狠的說道。

“主公不必急在一時,如今公孫瓚雖然做了幽州牧,和助攻平起平坐,其實說穿了,不過是王允想在主公和公孫瓚之間玩平衡而已,主公只要休養生息幾年,以我們冀州的實力,早晚能滅了公孫瓚一統河北,到時候再問鼎中原,一定所向披靡無人可擋。”雖然這是些許的信息,但是田豐卻已經猜出了王允的用意。

“劉縣令,不知你覺得當今朝廷如何?”和劉備一前一後離開袁紹營地之後,曹寅來到劉備身邊,不經意的問道。

“在下本是鄉野粗鄙之人,哪裡懂得朝廷大事,又豈敢在大人面前揣測朝廷。”聽了曹寅的話,劉備雖然心中驚訝,不過面上卻是故作鎮定的說道,卻是絲毫不願意表露自己的態度。

“哎,如今朝廷不過是表面風光,董卓雖然伏誅,奈何各地方諸侯林立,朝廷所管轄的其實也不過長安一隅,想要中興大漢實在是力有不逮。”見劉備不願說話,曹寅卻是自顧自的說了起來。其實這一點劉備有哪裡沒有想到呢?自打董卓亂政一來,各路諸侯誰不想像董卓一樣掌控朝廷,只是諸侯們都覺得一來自己實力不濟,二來朝廷諸事紛亂,即便有心卻也是未必能成事。這也是劉備雖然整天將仁義和漢室正統掛在嘴邊,卻也不願意趟這趟渾水的原因。劉備必定實力,這點實力投入到朝廷這個大漩渦中,只怕會被叫得粉身碎骨。

“眼下的情況雖然艱難,不過王允大人才智過人,既然能夠誅殺董卓,想來也能夠力挽狂瀾,中興我大漢。”劉備雖然知道曹寅說的都是事實,不過也只能勸解道。

“劉縣令,其實這次我來河北,不光是爲了傳旨而來,其實我還肩負着秘密使命,那就是徵召天下義士,爲朝廷效力。我覺得劉縣令乃是忠義之士,又何必在這小小的平原縣浪費大好年華,何不隨我回長安,爲朝廷出力,眼下朝廷正是需要像劉縣令這樣的忠義之士,更何況劉縣令乃是漢室宗親,也正是陛下可以倚重的人。”看着劉備的眼神,曹寅意味深長的說道。

“如此,天使請讓在下多多考慮幾天,在下還有兩位兄弟,也需要一起商議此事。”曹寅的話突然令得劉備心中一突,劉備自打出道以來,雖然能有得到不少人的尊重,也憑着漢室尊親的身份得到了關羽張飛這樣的名將效忠,奈何劉備的名聲還是不顯,劉備明白自己無權無勢,所能依靠的只有名聲,可是自己這個漢室尊親的身份,一直以來都是自封的,這種身份騙一騙關羽張飛這些落難豪傑倒是無妨,可是要想得到士大夫們的承認,那實在太難了,如果此時能夠捨棄一切去長安,和皇帝扯上關係,給自己的這個漢室尊親身份鍍一鍍金,那自己這個身份就是大不一樣了。而這相比於在河北的小打小鬧,可是要強上許多的,一想到這裡劉備怦然心動,只是這事情劉備當然不好自己做決定,還是要和關羽張飛商量一二,雖然知道兩人一定不會反對。但是身爲兄弟,事先商議卻也是應有的禮節。

“呵呵呵,能得到劉縣令在左右扶持,陛下一定會很安慰的。”見劉備意動的樣子,曹寅心中一顆石頭也算是安心了,雖然王允也有意讓曹寅拉攏各路諸侯爲己所用,不過從曹寅的本意來說,曹寅更希望能拉攏到皇室的人,既然是皇室的人就一定會向這皇帝,這樣他們這些太監才能水漲船高,要知道盡管現在王允他們對皇帝雖然也是十分尊重,但是皇帝必定沒有自己信得過的班底,有時候面對王允即便是皇帝都不十分有底氣,就更別說他們這些太監了,這次能遇見劉備,還是漢室尊親,曹寅心中實在高興,劉備身份雖然低了一點,不過是個縣令,不過這一點曹寅並不在意,身份低算什麼,只要坐實了漢室尊親,那地位還不是隨便往上提,更重要的是,現在劉備地位低,才能顯得他曹寅有用,才能讓他曹寅有機會施恩於劉備,才能將劉備綁在自己的戰船上,而有了劉備,曹寅相信自己的地位也會不同,至少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

“天使駕臨,公孫瓚有失遠迎,還請天使恕罪。”聽說長安有使者前來,公孫瓚連忙出來迎接,雖然公孫瓚桀驁不馴,但是身爲漢臣,應有的禮儀確實不能少,不然就會被別人說是叛逆,這年頭雖然實力爲尊,但是一個好名聲也是很重要的。

“公孫瓚大人,陛下讓我問你,劉焉是你的上官,你爲什麼要起兵反叛劉焉?”公孫瓚帶着衆將出迎,卻沒有想到一見面曹寅首先就板着臉質問起來。公孫瓚雖然心裡鬱悶,不過表面功夫不能不做。

“啓稟天使,外族野性難馴,公孫瓚認爲當以殺伐御之,才能長治久安。奈何劉焉大人不以爲然,偏偏要與外族爲善,任由外族發展壯大,使其有能力殘骸我大漢百姓。屬下因此才和州牧大人反目爲仇,將州牧大人逐出幽州,不想州牧大人在敗走途中卻被他人所害,沒沒想起此事公孫瓚都是悔恨不已。”只見公孫瓚向曹寅先行了一禮,然後義正詞嚴的說道。雖然言語上有悔恨之意,但是語氣上卻是絲毫不覺得理虧。

“呵呵,公孫大人的想法,果然和陛下想的一致,只是公孫大人的這種做法實在太冒失了。那劉焉雖然有錯,但畢竟是漢室尊親,即便是當今陛下見了也需要禮讓三分,公孫瓚大人卻是讓他意外生死,實在是令陛下臉上無光啊。”曹寅先是給公孫瓚來了一個下馬威,然後卻是一臉溫和的安慰道。言語之中關切之意躍然而出。

“多謝陛下厚愛,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聽到這些話,公孫瓚連忙拜倒在地,和衆將一起叩拜,顯得對皇帝十分感激的表情。

“公孫瓚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公孫瓚多年以來爲我大漢戍邊,保我大漢河山,朕知其驍勇,望其繼續爲我大漢鎮守一方,懾服外族,是我大漢之龍威遠播,特擢升公孫瓚爲幽州牧,執掌幽州事宜,欽此。”見公孫瓚滿臉感激之情,曹寅拿出一張杏黃色聖旨讀了起來。

“多謝陛下,公孫瓚一定全力以赴,爲陛下守好幽州。”聽到着聖旨之後公孫瓚心中一喜說道。

本來公孫瓚趕走幽州牧劉焉,公孫瓚知道朝廷使者來,還以爲朝廷這是要斥責他,不過公孫瓚道是明白,現在朝廷勢弱,倒也是隻能斥責自己一番而已,倒是並不在意,只想着做出一副悔恨的樣子混過去,必定現在公孫瓚戰事失利,也少了許多驕縱之氣,不過在得知朝廷封自己爲幽州牧的時候,還是心中不免高興,看來比下還是很看重自己的。

第四百一十五章 荀彧見呂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五百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十九章 黃巾來襲第九十九章 公孫瓚第四十九章 陳留典韋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劉備第六百零五章 趙雲斷後第七十章 侍候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二愣子的豔遇第五百八十五章 罷免馬超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五百零五章 密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繡第七十五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三崤山第二百零一章 綠柳莊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隴西6第一百三十三章 牛輔第十六章 戰刀中的道理第五百三十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章 派往隴西第五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出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後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劉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貂禪第二十二章 大鬧九原縣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超的承諾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借江夏第五百零九章 徐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擴軍第三十一章 呂布報仇第五百零六章 陳圭見袁紹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覽請纓第七十六章 大戰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史慈放曹操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戰養戰第四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戰養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泰山之行第四百五十章 泰山管亥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三百零二章 周瑾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第六章 戰場尋親第五百三十四章 上黨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隴西6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聯合山越第二百三十章 奪取宛城第二十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九王攝政第四百二十一章 青州之亂第十三章 義父丁原第三十五章 丁原誘敵第六十七章 會見張寶與張樑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布戲楊彪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五百一十九章 斬顏良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第六百零三章 龐統見諸葛第六十四 關羽誅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綠柳莊第三百四十七章 磐河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又見賈詡第四百二十二章 曹操出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見陸遜第二百五十六章 關羽出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夜襲張合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一章 開溜度三百五十六章 高覽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戰第二百零四章 左賢王第二百零七章 援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擊宛城第三十三章 斬殺卡卡爾第一百零六章 董卓崛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四十章 相救張遼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西涼馬騰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騰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司州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攻打皇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奪屍第二百九十九章 智鬥王允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四百零九章 龐德大戰呂布第三百五十四章 攻寨第四百七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謀奪河北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迴歸宛城第二章 嗜血的呂布第四章 怒殺匈奴百夫長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
第四百一十五章 荀彧見呂布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五百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八十九章 黃巾來襲第九十九章 公孫瓚第四十九章 陳留典韋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劉備第六百零五章 趙雲斷後第七十章 侍候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二愣子的豔遇第五百八十五章 罷免馬超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五百零五章 密探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繡第七十五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三崤山第二百零一章 綠柳莊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隴西6第一百三十三章 牛輔第十六章 戰刀中的道理第五百三十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章 派往隴西第五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出山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後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劉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貂禪第二十二章 大鬧九原縣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超的承諾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借江夏第五百零九章 徐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擴軍第三十一章 呂布報仇第五百零六章 陳圭見袁紹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覽請纓第七十六章 大戰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史慈放曹操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戰養戰第四十八章 天煞孤星第三百七十七章 張飛斬二將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戰養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泰山之行第四百五十章 泰山管亥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三百零二章 周瑾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第六章 戰場尋親第五百三十四章 上黨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隴西6第四百六十九章 全面攻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聯合山越第二百三十章 奪取宛城第二十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九王攝政第四百二十一章 青州之亂第十三章 義父丁原第三十五章 丁原誘敵第六十七章 會見張寶與張樑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布戲楊彪第十七章 過路財神第五百一十九章 斬顏良第六百三十章 鄧艾見張昭第六百零三章 龐統見諸葛第六十四 關羽誅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綠柳莊第三百四十七章 磐河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又見賈詡第四百二十二章 曹操出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諸葛亮見陸遜第二百五十六章 關羽出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夜襲張合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一章 開溜度三百五十六章 高覽第三百一十六章 遭遇戰第二百零四章 左賢王第二百零七章 援兵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擊宛城第三十三章 斬殺卡卡爾第一百零六章 董卓崛起第二百五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四十章 相救張遼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西涼馬騰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四百七十三章 馬騰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司州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攻打皇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奪屍第二百九十九章 智鬥王允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四百零九章 龐德大戰呂布第三百五十四章 攻寨第四百七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六十九章 謀奪河北第四百二十章 馬騰離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迴歸宛城第二章 嗜血的呂布第四章 怒殺匈奴百夫長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