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強攻

& 這幾天江東兵馬頻繁調動,周瑜從周圍各郡之中抽調兵馬不僅將這幾天與荊州大軍交戰損失的士卒補充完整,更是又增加了一萬人馬。

糧草輜重也是源源不斷的運來足夠四萬大軍吃上一個月的,另外各種攻城器械也是已經準備齊全。

此時的中軍大帳之中除了韓當、太史慈之外還有十餘名小將。就在剛纔周瑜命人召集諸人議事。

端坐在桌前的周瑜此時目光閃爍,面色有些猶豫像是在做什麼重大的事情要決定。就在昨天周瑜接到了張昭的急信,信上將這幾天江東發生的事情詳細的說了一遍。看完信之後的周瑜心中百感交集,對於劉琦他千算萬算就是沒有想到劉琦會劫了喬氏姐妹矇混過江。同時對於劉琦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此人並非是想傳說中的那麼懦弱無能,反而是機智果敢有勇有謀。荊州有此人掌控局面對江東並不是一件好事。而孫策調集大軍攻打荊州這一點周瑜並沒有反對,孫策的用意他倒是猜到了幾分,不過周瑜更傾向於在劉琦沒有接任荊州牧是將荊州吞併,若是讓劉琦繼位到時再想吞併荊州那就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了。

因此他必須早日將荊州大軍趕回荊州若是可能就從此處攻入荊州,不過此時看來可能不大。這幾天的交手他已經領略了徐庶的手段想從他的手中拿下攸縣幾乎不可能,而目前最要緊的事就是想奪回艾縣、修水兩縣。關閉荊州通往江東的大門這樣他才能安心的前往柴桑幫助孫策拿下荊州。

此外信上所說的將張紘從許都調回江東他也是萬分贊成,張紘留在許都的目的就是爲孫策求官,之後明面上作爲江東在許都的使者暗地裡卻是探聽消息,但是現在江東形勢不容樂觀有張紘在也能多一分把握。

想到此處周瑜也不再猶豫擡起頭看向太史慈道:“太史將軍,準備的如何了?”

昨天開始周瑜已經命令太史慈準備攻城器械,太史慈自然不敢怠慢忙上前道:“大都督,攻城器械已近準備完畢,雲梯數百架,三架投石車和十架井闌也是準備完畢。”

周瑜點點頭轉過頭看向韓當道:“大軍糧草和準備充足?”

韓當上前道:“大都督,大軍糧草已經準備充足,每人攜帶五天的糧草其他的仍在建昌城中。”

聽到韓當的話周瑜起身看着諸人道:“此次大軍僅攜帶五天的糧草若是五天之內攻不下兩縣那就退兵,爾等好自爲之。”說完又道:“留下三千兵馬固守建昌縣,沒有我的手令誰也不許開門。大軍開拔,太史將軍、韓將軍一前一後鎮守大軍,不用理會荊州大軍的騷擾只管前進,荊州大軍前來攻擊儘管反擊,但是若是荊州大軍撤退不許追擊。”

“諾。”隨後諸人下去準備。

不多時急促的號角之聲響徹大營一名名江東士卒迅速的放下手中的事情向着校場奔去,僅僅半個時辰四萬大軍已經準備完畢,周瑜一聲令下大軍開拔向着修水縣而去。彩色的旗幟獵獵作響,厚重的腳步聲伴隨着盔甲的碰撞之聲悄然遠去。

江東大軍一動就有斥候將消息傳遞到修水縣,修水縣縣府之中徐庶也是立即召集諸人商議,對於周瑜今天前來攻城徐庶也是有些驚訝,在他的估計之中周瑜最早也會在明天前來攻城,不過此時已經容不得徐庶多想。徐庶看着已經準備好的諸人道:“此次江東大軍前來攻城定不會再想前幾天那樣小打小鬧,此次怕是要強行攻城了。”

徐庶說完底下的諸人也有些驚訝,雖然他們並不是擅長兵法但是也知道強行攻城死傷定然會比前幾天多得多。

徐庶又道:“若是所料不差江東大軍定會將井闌、投石車一併帶來希望一舉攻下修水縣。”

這次底下的諸人的臉色都有些凝重,特別是劉磐、馬良。上次太史慈攻打攸縣之時帶了三架井闌就使得他們有些招呼不過來了,這個再加上投石車怕是會更加艱辛。

見到幾人面色凝重徐庶微微一笑,他就是想讓幾人打起精神來。徐庶看着諸人道:“此次周瑜想來場硬仗我們不得不接,因此我等只能竭盡全力守住修水縣。”

面對周瑜的強行攻城若是分兵前去襲擊各縣雖然能夠成功,但是那樣修水縣的兵馬也會因此而減少,在周瑜的連番攻擊下很可能會守不住,一旦修水縣失守,派出去的兵馬就會被困死在江東。徐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若是不行就只能夠先行撤出修水縣,退到艾縣。長沙的兵馬就那麼多比不得江東,這些兵馬是劉琦的家底徐庶也不敢和江東耗。

嘆了口氣徐庶看向諸人道:“下去準備,城中的大軍從今天起衣不解帶馬不解鞍一定要保證隨時都能夠投入戰鬥。”

“諾。”幾人前去準備,不多時命令已經下達,城中的兵馬迅速調動全部調往門處,在接近城門處安營。城牆之上也是準備齊全,一架架軍弩零散的架在城牆之上中間夾雜着弓箭,而五架巨型軍弩卻是集中的城門之上。這幾天爲了防備江東的投石車徐庶早就命人對城牆做了改動,不僅城牆加厚、加高了許多而且都澆上了鐵水。在城牆之後更是修建了一個個小型的房屋,這些房屋最多能夠容下兩到三人,但是卻異常堅固。房屋幾乎全部都是實心的只有一小部分留下了空間供人躲藏。

整個城牆之上像這樣的小房屋足有兩百多間幾乎每隔三米就有一間。而且高高的城牆完全將這些房屋擋住從城外看根本就看不到這些房屋,即便是投石車也難以打到。

等到城中的士卒上了城牆準備好桐油、巨石和滾木後江東大軍已經接近了修水縣。此時徐庶等人已經上了城牆在城上等候,一隊隊斥候歸來將江東大軍的消息傳回,半個時辰之後江東大軍終於到達了修水縣城下。

旌旗漫卷,長刀破空,四萬江東兵馬整齊的在修水縣城外擺開,一個接一個的方陣出現在城下,每個方陣都有一千人整整四十個方陣,氣勢滔天殺氣逼人。

一身白甲的周瑜在大軍之中顯得鶴立雞羣,身旁太史慈、韓當兩人一左一右緊緊跟隨,後面則是十餘位小將和數十名傳令兵。而在大軍的後方近十架井闌高高聳起,在井闌的旁邊則是三架長長的投石車安靜的躺在地上,周圍有不下五千的兵馬守護,儼然是防備徐庶的偷襲。

第429章 諸將出動第323章 開戰第7章 飛虎軍第415章 冒險一試第259章 偷襲第223章 宛城之戰(三)第196章 天下還有天子嗎?第11章 處死第158章 不要放跑一人第269章 甘寧殺到第24章 無名劍法第42章 城破第355章 甄宓第241章 攻城(上)第280章 朝堂風波地三百八十六章 偷襲荊州第131章 劉表雄才大略?第321章 誣陷第75章 火攻第373章 司馬懿第219章 張鬆之謀第135章 二喬 夫人?第406章 虎豹騎第191章 何需遮掩!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233章 馬謖第114章 黃祖第302章 蔡勳亡第361章 高利貸第97章 危險來襲第329章 劍指劍閣第59章 血色黃昏第349章 尋找機會第81章 孫策的馬第300章 蔡勳手段第17章 殺戮延續第187章 諸葛大驚第240章 三日之約第315章 蔣琬劉敏第415章 冒險一試第176章 四女見面第140章 忌憚第13章 壽宴第14章 較量第54章 玉玦華佗第232章 劉表的防範第233章 馬謖第6章 刺殺第40章 兩封密信第302章 蔡勳亡第138章 步步爲營第33章 霍峻第85章 絕色雙珠第153章 華佗趕到第419章 阿瞞第115章 收拾黃祖第234章 劉表的苦悶第413章 交鋒第320章 冀州紛爭第365章 勝敗第118章 強攻第337章 求援第320章 冀州紛爭第93章 激戰第405章 狠招第85章 絕色雙珠第256章 疑兵之計第119章 黃忠箭技第125章 中伏第6章 刺殺第348章 準備第223章 宛城之戰(三)第255章 目標柴桑第131章 劉表雄才大略?第257章 攻下柴桑第289章 整合荊州第34章 詭異局勢第66章 甕中捉鱉第228章 魯肅第426章 起兵南下第279章 出使許都第248章 借糧第206章 難道士元就這麼神?第165章 情報第105章 飛龍出征第175章 說服第344章 涼州兵馬第333章 撤出南鄉第139章 黑衣衛第308章 達成協議第74章 一日破營第372章 郭嘉之計第9章 名士伊籍第109章 逃離第164章 不留後患第9章 名士伊籍第263章 對策第112章 張紘第182章 龐統的決定第212章 辛憲英的不同
第429章 諸將出動第323章 開戰第7章 飛虎軍第415章 冒險一試第259章 偷襲第223章 宛城之戰(三)第196章 天下還有天子嗎?第11章 處死第158章 不要放跑一人第269章 甘寧殺到第24章 無名劍法第42章 城破第355章 甄宓第241章 攻城(上)第280章 朝堂風波地三百八十六章 偷襲荊州第131章 劉表雄才大略?第321章 誣陷第75章 火攻第373章 司馬懿第219章 張鬆之謀第135章 二喬 夫人?第406章 虎豹騎第191章 何需遮掩!第194章 各懷心思第233章 馬謖第114章 黃祖第302章 蔡勳亡第361章 高利貸第97章 危險來襲第329章 劍指劍閣第59章 血色黃昏第349章 尋找機會第81章 孫策的馬第300章 蔡勳手段第17章 殺戮延續第187章 諸葛大驚第240章 三日之約第315章 蔣琬劉敏第415章 冒險一試第176章 四女見面第140章 忌憚第13章 壽宴第14章 較量第54章 玉玦華佗第232章 劉表的防範第233章 馬謖第6章 刺殺第40章 兩封密信第302章 蔡勳亡第138章 步步爲營第33章 霍峻第85章 絕色雙珠第153章 華佗趕到第419章 阿瞞第115章 收拾黃祖第234章 劉表的苦悶第413章 交鋒第320章 冀州紛爭第365章 勝敗第118章 強攻第337章 求援第320章 冀州紛爭第93章 激戰第405章 狠招第85章 絕色雙珠第256章 疑兵之計第119章 黃忠箭技第125章 中伏第6章 刺殺第348章 準備第223章 宛城之戰(三)第255章 目標柴桑第131章 劉表雄才大略?第257章 攻下柴桑第289章 整合荊州第34章 詭異局勢第66章 甕中捉鱉第228章 魯肅第426章 起兵南下第279章 出使許都第248章 借糧第206章 難道士元就這麼神?第165章 情報第105章 飛龍出征第175章 說服第344章 涼州兵馬第333章 撤出南鄉第139章 黑衣衛第308章 達成協議第74章 一日破營第372章 郭嘉之計第9章 名士伊籍第109章 逃離第164章 不留後患第9章 名士伊籍第263章 對策第112章 張紘第182章 龐統的決定第212章 辛憲英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