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漢名臣喬玄

廬江乃是江東西面的重鎮,北依石亭,南據長江,東面臨巢湖,西面不遠就是柴桑。算是江東的門戶。孫策佔據此地之後,派大將程普和二弟孫權鎮守此地。很明顯,龍飛比孫策他們的預計提前了不少,進城的時候竟然冷冷清清。在龐大的儀仗已經到了驛館門前,孫權和程普才匆匆趕來。

兩人急忙給龍飛施禮。龍飛看這孫權果然長相奇特,說話溫文爾雅,臉上卻總帶着笑容,一見就讓人喜歡。孫權今年也就十**歲,身體卻有八尺,張的虎背熊腰有其父孫堅的風範。身後的程普面帶慍色,不苟言笑。或許還在記恨虎牢關前祖茂的死吧。

進入館驛,衆人尊龍飛上座,僕役們上了茶水和果品。龍飛呵呵笑道:“這廬江果然乃是重鎮,真有我宛城的風範!剛一進城還有些驚訝!原本以爲大戰結束,定然是蕭條的厲害,看過之後才知公子治理有方。”

孫權急忙謙虛:“將軍謬讚了,天下誰人不知宛城乃是這戰亂中的樂土,百姓無不向往,小小廬江不敢與之相提並論!”

這種冠冕堂皇的話說起來無關痛癢,聽起來倒也舒服。龍飛此次是爲了友好而來,自然是兩個巴掌一起拍。只要是高興的事情都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一說。郭嘉突然問道:“公子,剛進城門時,見衆人圍在城門口看一告示,不知廬江屬衙是否又有什麼新的安民之策?”

孫權一笑:“非也非也,先生誤會了,此告示並非屬衙張貼,實乃前太尉喬玄喬大人告知屬衙之後張貼出來的。” [註釋:1]

“喬玄?可是那個不阿權貴,待人廉儉的樑國喬玄喬老太尉?”郭嘉大爲驚訝:“聽聞老大人曾奉陛下之命請焦光出山,然老太尉見陛下大權旁落,無法回京覆命,於是就在丹徒的長山以北、與其毗連的五洲山安頓了下來,怎麼如今卻到了這裡?”

孫權一笑:“先生所言正是,昔劉繇兵敗丹徒,欲劫持老太爲北歸,被我攔下邀請來廬江,老太爲年過花甲不可再遠途勞頓了。”

“公子做法妥當!”龍飛點點頭。聽到喬玄這個名字的時候,龍飛心裡便是一動,腦海中瞬間出現兩個美女的影像。曹植曾經銅雀臺賦中有過提及,別的他不怎麼記得,那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還有什麼銅雀春深鎖二喬,等等,總以一句話,就是說喬玄有兩個漂亮的女兒,至於多漂亮那可必須得看看。龍飛道:“喬老太尉雅量高潔,我仰慕久矣,不知可否替我引薦引薦?”

“這……”孫權隱隱約約已經猜到了龍飛的心思。他也知道自己大哥的想法,要不然也不會將喬玄安排在這裡讓自己看着。

郭嘉呵呵一笑:“老太尉博學多才,我也有些疑惑需要請教,公子就不要推脫,此事就這麼定了,明日一早咱們就去喬家!”郭嘉提議,龍飛拍板,事情就這麼順利的定了下來,完全沒有給孫權回絕的餘地。

出了館驛,程普急忙道:“公子,這可如何是好?萬一這個龍飛見了喬姑娘,做起徐州糜家的勾當,主公該何處呀!”

“哎!”孫權嘆了口氣:“既然已經如此,我們也只能派人先去告訴喬老太尉,明日務必讓二位小姐不要露面便是!”

程普點點頭:“也只能如此,我這就派人去!”

第二天,龍飛起的很早,沒想到孫權比他們還早。剛剛踏出驛館大門,孫權便帶着十幾個兵卒在門外等候,露水已經打溼了鞋子,見龍飛出來,孫權急忙迎上去:“將軍這麼早?現在老太尉或許還沒起牀,還是等天亮之後再去不遲。”

一招手,身後的兵卒提着幾個食盒跟着幾人重新回到了館驛。精美的小菜,各色的糕點,依然還熱乎乎的肉塊。既然孫權好心,自然不能辜負。就在館驛之中,幾人盤腿而坐大快朵頤。其實,喬家也在廬江城內,昨夜程普派去的人根本沒見到喬玄,爲了以防萬一,一大早,孫權便來到館驛攔截龍飛,程普親自去喬家叮囑此事。喬家二女國色天香,孫策只看一眼就無法自拔,強行將其從臨近揚州的丹徒搬到這相對安全的廬江,幾次三番登門拜訪,目的就是要娶此二女爲妻。

或許是孫家有娶姐妹花的傳統,孫堅的夫人吳氏姐妹,便是親姐妹,如今孫策竟然也想效仿父親娶這喬氏姐妹。孫策馬不停蹄從會稽緊趕慢趕,眼看着天光就要放亮,這才遠遠的望見了廬江城的影子。孫策一拉繮繩,待住戰馬,大口喘着氣:“公瑾,中午之前我們便可到廬江!傳令下去,擺開將軍儀仗,準備進城!”

如此一耽擱,等孫策來到廬江城門的時候,孫權、程普、張昭等人竟然全不見人影。踏進廬江屬衙,找來主薄一問,孫策的嘴巴張的老大,再也顧不上什麼形象,衝出府外翻身上馬,直奔喬家而來。

喬玄一家被孫權安排在城北的一個院落之中,這裡原本是劉繇的一所別院,修建的到也算富麗堂皇。喬玄妻早喪,幼子被兇徒所害,只留下這兩個女兒相依爲命。喬玄一生簡樸,僕人雜役也只有從小跟着自己的喬福,還有兩個女兒的乳孃張媽媽。名爲主僕,實乃親人一般。劉繇的別院巨大,他們五個人根本用不了。孫權本想送來僕役、雜役服侍,都被喬玄拒絕。一家人便只住在一個小小的跨院中。

來到喬府門前的時候,孫權都不確定程普有沒有通知到喬玄。爲了再爭取一點時間,親自上前敲門,厚重的大門,深深的庭院,孫權那微弱的敲門聲和喊聲,根本就別想聽到。喊叫了半天,也沒人答應。郭嘉擡頭看了看,高大的門樓青磚砌成,檐角和大門兩側的牆壁上雕刻着各種祥瑞的圖案。目測一下,門樓高約三丈,寬約六丈,這可是刺史級別的封疆大吏才能用的尺寸。

郭嘉輕嘆一聲:“這麼好的院子,竟然沒人打理,看看,這臺階上都長出草來了。”

孫權停止了呼喊,道:“老太尉喜歡清靜,劉繇的這個別院很大,卻沒有僕人,只有老太爲和幾個老奴而已。”

“這麼大的院子就住幾個人?”龍飛覺得不可思議。廬江雖不算什麼大城市,就算一個小縣,這麼大的一座院子蓋起樓來那是什麼價錢。

孫權點點頭,又轉頭去叫門。典韋看的着急,衝上前來,一把將孫權撥開,揮舞起拳頭重重的砸在大門上:“讓開!喬老頭,我們老大來了!趕緊出來!開門!開門!”厚重的木門被典韋砸的咯吱亂響,似乎整個門樓都有要倒下來的趨勢。

“吱呀!”一個彎腰駝背的老者將快要砸爛的大門慢慢拉開,翻着白眼看了一眼典韋:“何人如此放肆,可知這是喬老爺的府邸?”

“喬老伯,老太尉在嗎?”孫權急忙上前拱手行禮,轉身一指龍飛:“這位是鎮國將軍龍飛龍將軍,此次專程前來拜會老太尉的!”

開門的喬福伸過腦袋瞅了龍飛一眼,搖搖頭:“老爺說了,誰也不見!什麼鎮國將軍,從來沒有聽說過!”

典韋一聽不高興,眼睛一瞪:“是你老糊塗了吧!我們老大的名號天下共知,你竟然說沒聽過!……”

“典韋!”龍飛走上臺階,也拱手道:“老伯見諒,在下龍飛,是奉陛下之命前來江東傳旨,路過廬江聽聞老太尉在此,特來拜訪,還請老伯通報一聲!”

“陛下?你是從洛陽還是從長安來的?”喬福上下打量龍飛。

“都不是,在下是從宛城來的,陛下如今在宛城暫住!”

喬福很明顯有些驚訝,說話嘴脣都有些發抖:“宛城!宛城!……”老頭一邊說,一邊匆匆忙忙往後跑去:“老爺,陛下在宛城!在宛城!”

孫權有種不好的預感。把喬玄請到廬江除了孫策的私心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喬玄是大漢朝仍然健在的官吏中官聲最好的一個。若喬玄替他們孫家說上一句好話,天下士人都會紛紛來投。孫權清楚的知道,大爭之世什麼最重要,那就是人才。有了人其餘的一切都可迎刃而解。所以他才說服孫策將喬玄留在廬江。

喬玄跑的跌跌撞撞,喬福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攙扶着。兩個老頭氣喘吁吁的來到門口,喬玄一拱手:“哪位是龍將軍,小老兒有禮了!”

龍飛急忙伸手攙扶。喬玄有些激動,說話都顫顫巍巍:“陛下他,他可好?”

龍飛一笑:“陛下一切安好,時常提起老太尉,說這天下間只有老太尉乃我大漢的棟樑之才!”

喬玄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陛下還記得老臣,哎!小老兒辜負了陛下聖恩,慚愧呀!”

“老爺,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請龍將軍和二公子裡面說話吧?”

“對對對!二位快快裡面請!”

此時此刻,孫權有點失落,自己辛辛苦苦將喬玄弄到廬江,從來沒有見過老頭這般的激動。龍飛幾句話,竟然讓老頭留下了眼淚,此事一定要妥善處理,喬玄若要跟着龍飛去宛城,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心血就算白費了。

幾人剛剛踏進大門,街角突然傳來陣陣馬蹄聲,十幾個騎兵快速的朝這邊跑來。

註釋:喬玄,字公祖。樑國睢陽人。年輕時曾任縣功曹。因乞求豫州刺史周景任命自己爲陳國從事,追究陳相羊昌的惡行而聞名。歷任洛陽左尉、齊相及上谷、漢陽太守、司徒長史、將作大匠。桓帝末年,任度遼將軍。靈帝初,遷河南尹、少府、大鴻臚,司空,轉司徒,遷太尉。桓靈之後,喬玄見國家日益衰弱,便託病被免官。光和六年卒,時年七十五歲。其人爲官清廉,時人稱其爲名臣。東郡太守喬瑁實乃喬玄的族子。

後世盛傳東漢末年的江東美女大喬、小喬爲漢太尉喬玄之女,實爲誤傳。相傳東漢末年,丹徒出了個隱士焦光,漢獻帝曾派出專人請焦光出山,那個使者就是喬國老。喬國老沒有完成任務,卻見漢獻帝的大權旁落,軍政大權操縱在曹操手裡,他無法回京覆命,於是就在丹徒的長山以北、與其毗連的五洲山安頓了下來,他們住的地方就叫喬家門。

第130章 餓虎攔路第304章 赤壁之戰(13)第142章 小小刺客第340章 三面鼎力與東西相對第166章 破彭城第27章 貂蟬第259章 周瑜也無奈第248章 士家危局第485章 買賣第459章 舊事重彈第325章 赤壁之戰(34)第153章 大漢第一劍客第269章 交易第32章 新西園八校第401章 張飛之死第2章 神醫華佗第437章 勢同水火第20章 神一樣的偷襲第371章 江州之戰(6)第385章 諸葛亮又來了第340章 三面鼎力與東西相對第51章 誘拐賈詡第457章 安內與攘外第176章 黑山軍偷襲第356章 行刺計劃第69章 臥龍崗第407章 馬家英雄第332章 坐山觀虎鬥第311章 赤壁之戰(20)第430章 新皇帝的第一天第458章 杜恕之死第2章 神醫華佗第237章 蓄謀已久第14章 白馬城遇襲第286章 劉備也陰險第227章 官渡之戰(17)第217章 官渡之戰(7)第417章 投奔曹軍第435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231章 鎮南大將軍第123章 抓獲袁術第154章 皇帝的師弟第421章 蝴蝶效應第174章 未雨綢繆第203章 最後一擊第159章 真實的戰爭第456章 狼真的來了第202章 少將軍淩統第419章 自立爲王第500章 送瘟神第428章 活命的方法第238章 諸葛亮的計劃第125章 汝南遇刺第4章 第一例手術第283章 做生意的訣竅第27章 貂蟬第315章 赤壁之戰(24)第58章 新任務第107章 民爆第295章 赤壁之戰(4)第267章 頭疼的一天第350章 解脫第267章 頭疼的一天第145章 二喬第160章 盟書第370章 江州之戰(5)第309章 赤壁之戰(18)第261章 遠航前的準備第3章 自己治傷第406章 外交新政第174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神秘的乞丐第37章 再入白狼谷第5章 你是誰第267章 頭疼的一天第291章 天下第一醜男第67章 馬家五常第151章 走投無路的董承(上)第6章 鮮卑強盜第161章 許褚被抓了第437章 勢同水火第356章 行刺計劃第320章 赤壁之戰(29)第5章 你是誰第465章 魏國良將第65章 錦帆賊甘寧第337章 爬過去第240章 水軍的威力第64章 孫子戰策第11章 劉備的同黨第136章 呂布的求援信第481章 三流問題第12章 聲名在外第60章 誰動了新郎第142章 小小刺客第435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466章 大膽的想法第100章 割地賠款第241章 目標並非荊州第89章 我是和事老
第130章 餓虎攔路第304章 赤壁之戰(13)第142章 小小刺客第340章 三面鼎力與東西相對第166章 破彭城第27章 貂蟬第259章 周瑜也無奈第248章 士家危局第485章 買賣第459章 舊事重彈第325章 赤壁之戰(34)第153章 大漢第一劍客第269章 交易第32章 新西園八校第401章 張飛之死第2章 神醫華佗第437章 勢同水火第20章 神一樣的偷襲第371章 江州之戰(6)第385章 諸葛亮又來了第340章 三面鼎力與東西相對第51章 誘拐賈詡第457章 安內與攘外第176章 黑山軍偷襲第356章 行刺計劃第69章 臥龍崗第407章 馬家英雄第332章 坐山觀虎鬥第311章 赤壁之戰(20)第430章 新皇帝的第一天第458章 杜恕之死第2章 神醫華佗第237章 蓄謀已久第14章 白馬城遇襲第286章 劉備也陰險第227章 官渡之戰(17)第217章 官渡之戰(7)第417章 投奔曹軍第435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231章 鎮南大將軍第123章 抓獲袁術第154章 皇帝的師弟第421章 蝴蝶效應第174章 未雨綢繆第203章 最後一擊第159章 真實的戰爭第456章 狼真的來了第202章 少將軍淩統第419章 自立爲王第500章 送瘟神第428章 活命的方法第238章 諸葛亮的計劃第125章 汝南遇刺第4章 第一例手術第283章 做生意的訣竅第27章 貂蟬第315章 赤壁之戰(24)第58章 新任務第107章 民爆第295章 赤壁之戰(4)第267章 頭疼的一天第350章 解脫第267章 頭疼的一天第145章 二喬第160章 盟書第370章 江州之戰(5)第309章 赤壁之戰(18)第261章 遠航前的準備第3章 自己治傷第406章 外交新政第174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神秘的乞丐第37章 再入白狼谷第5章 你是誰第267章 頭疼的一天第291章 天下第一醜男第67章 馬家五常第151章 走投無路的董承(上)第6章 鮮卑強盜第161章 許褚被抓了第437章 勢同水火第356章 行刺計劃第320章 赤壁之戰(29)第5章 你是誰第465章 魏國良將第65章 錦帆賊甘寧第337章 爬過去第240章 水軍的威力第64章 孫子戰策第11章 劉備的同黨第136章 呂布的求援信第481章 三流問題第12章 聲名在外第60章 誰動了新郎第142章 小小刺客第435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466章 大膽的想法第100章 割地賠款第241章 目標並非荊州第89章 我是和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