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佛緣

士燮共有兄弟四人:老大交州刺史士燮,老二九真太守士壹,老三蒼梧太守士洧,老四珠崖太守士武。士燮還有四個兒子,長子南海太守士袛,次子交趾太守士徽,三子鬱林太守士幹,四子儋耳太守士頌。士燮今年已經七十多歲,按照年齡推算,也沒有幾年活頭。所以四下裡士燮的三個兄弟和四個兒子便有了些想法。

幾人之中最能幹的便是士燮的長子士袛,士袛今年五十多歲,與三叔士洧同年。士袛張的人高馬大,一手大刀耍的虎虎生風,在交州算的上天下無敵。自孫家佔領江東之後,屢屢派人前來挑釁,幸虧長子士袛坐鎮南海抵擋孫權。

最精明的便是士燮的三弟士洧。士洧最會來事,因他的地盤與荊州相近,很多有關中原的情報和消息都會通過他送往交趾。士洧便從中漁利,將一些有用的情報在送往交州之前騰抄一份。也因爲蒼梧離荊州最近,士洧私底下組織了一隊人馬,專門來往於荊州交趾之間,將荊州的糧食、食鹽送往交趾。又將交趾生產的一些土特產送往荊州。生意做大了,蒼梧富庶了,士洧也就有錢了。

最讓士燮喜歡的就是二兒子士徽。士徽仁孝,凡是都以士燮爲自己的榜樣,每日向士燮請安,閒暇之時便是好好讀書,精通各家經史子集。這一點正對士燮的胃口,所以士燮將這個兒子留在交趾,留在自己身邊。

士家的這些人有分爲兩派,士袛作爲士燮的長子有很大的優勢繼承州牧的位子,再一個,他還有士洧的資助,一個有錢,一個勇武,珠崖、儋耳的士武、士頌已經明確表示願意投到士袛的麾下。這幾人便佔據了交州一半的疆土。第二派便以士徽爲首,聚攏二叔九真太守士壹,三弟鬱林太守士幹。這一夥有交州刺史士燮支持,雖然人不多,也可與士袛對抗。

看完徐庶收集上來的情報,龍飛恍然大悟:“難怪呢!士洧竟然親自將我送往南海,還鄭重其事的告訴我,有什麼事情可以和士袛說,原來他們是聯盟呀!”

徐庶點點頭:“正是,按照士洧的意思,咱們就應該待在南海直接和士袛談判,但是主公沒有這麼做,一定要前往交趾,如此一來士袛、士洧便以爲我們要和士燮聯合,很有可能是他們派來的刺客。”

“不對!”許褚道:“送我們來交趾的人是鬱林太守士幹所派,士幹是士徽的人,他們爲什麼也要害我們?”

龍飛擺擺手:“現在我似乎有點明白了,這個你們繼續查,明日我先去拜會拜會這個士徽,奉孝和我一起去,這個士徽可是一個經學高手,對了,將當年從曹操家中弄來的那尊白玉人像帶上!”

士燮喜愛儒學研究,重視儒學傳播,與前來交州避難的儒家學者一起交流儒家學術,著書立傳,掀起了交州儒學興旺發達的局面,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士徽正因爲在儒學上的造詣纔得到了父親上賞識。士徽年紀也已經四十多,說話和氣,做事安靜,頗有其父士燮的風範,深受交州百姓遵從。

士徽還有兩個好友,一個叫眸子來歷不詳,另一個名叫康僧會[註釋],此人可是大有來頭。西域康居國大丞相大兒子,單名叫會。他不戀富貴,看破紅塵,立志出家當了和尚,人稱“康僧會”。康僧會秉承佛旨,來到中華弘傳佛法,廣結善緣。他不僅精通佛典,而且對天文圖緯,多所涉獵。早年曾在江東傳佛,不成想江東百姓被于吉所騙,篤信于吉的道家,康僧會被時任揚州刺史的劉繇趕了出來。到了交趾受到士燮的款待,出錢修建寺廟,則康僧會便留了下來。

眸子也是一個僧人,在交趾這些年潛心研習佛法,與康僧會等從西域而來的僧人進行交流,寫出了《眸子理惑論》成爲佛教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

士徽也信佛,因爲士燮認爲信佛者心底善良,不會有太多的爾虞我詐。所以,士徽便與眸子和康僧會走的很近,時常去廟宇之中上香,整日與眸子和康僧會論佛,樂此不疲。士燮看在眼裡樂在心中。

龍飛來的時候,士徽正在和康僧會論佛。家人不敢打擾,只得先請龍飛與客廳之中等候。等了約一個時辰,實在無趣,龍飛信步來到後院。士徽乃是交趾太守,他的府邸自然是除了州牧府之外最好的地方。前院的太守府和平常的沒有什麼兩樣,後面的院子卻是非常的不同。院子中間是一個大湖,引河水流過院子,形成一個天然的湖泊。湖中各種水生植物遍佈,荷花爭相鬥豔。

湖中有座小島,島上建有涼亭。遠遠的龍飛便看見有兩人對面而坐,一個身穿袍服似漢人打扮,另一個鋥亮的腦袋上面很明顯有九個戒疤,身上披着紅色的袈裟,盤腿而坐安詳寧靜。來到通往湖心的小橋邊上,兩個僕人急忙過來阻攔,典韋把眼睛一瞪,嚇的兩人連忙讓開道路。

亭中的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說的正歡,龍飛聽起來好像天書一般。郭嘉急忙解釋,這兩人正在論佛,兩人通過佛經中的故事來說服對方。這考驗的不僅是你對佛經的理解,還考驗你涉獵佛經的範圍。從兩人表情上明顯看的出士徽已經被康僧會說的有些冒汗,不自覺的伸手擦擦額頭上汗珠。

龍飛沒有打擾二人,站在一旁靜靜的聽着。什麼菩提樹,蓮臺等等他從未聽說過的佛經故事一個接着一個,聽起來還有些味道。眼看着士徽已經招架不住,即將敗下陣來。龍飛突然想起一首詩,隨口唸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語一出,正在論佛的二人同時停下了話語,紛紛轉頭看向龍飛。康僧會連忙起身,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僧袍,雙手合實,對着龍飛深深一拜:“阿彌陀佛,龍將軍這首詩,真乃佛家本意,想我禮佛數十年也沒有悟出來,將軍若是禮佛,定然比我更有成就。”

“謬讚,謬讚!”龍飛其實也並不知道這首詩出自哪裡,只是上學的時候聽說過一些。據傳乃是佛家六祖所做,至於六祖是誰,他根本不知道。此時念出來,全是聽了兩人有關菩提樹的那番對話。

士徽也急忙起來:“龍將軍真乃大徹大悟之人,天下佛家恐怕無出其右呀!”

龍飛更加不好意思。因爲這首詩,三人的距離拉近了不少,康僧會看龍飛若天人,士徽看龍飛則是感慨。幾人重新回到客廳,有僕人奉上茶水。客氣了幾句,話又轉到了佛經上來。龍飛急忙擺手:“二位,我對佛經一竅不通,剛纔那幾句純屬偶然,此次來是聽聞太守大人喜歡禮佛,我前些年得了一件東西,放在我哪裡也沒用,便想送於太守大人。”

許褚捧着一個盒子放在士徽的面前。士徽輕輕打開,一看之下驚訝不小:“這……這不是當年西域二位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洛陽之時,用白馬所馱的佛像嗎?”

康僧會急忙上前。盒中一座白玉雕成的人像,是個女人,樣貌俊美,身穿綵緞,一隻收捏着一條絲帶,另一隻手若蘭花狀放在胸前。起初龍飛兵沒有覺得這尊白玉人像有什麼特別,只是看了之後覺得很像莫高窟中的飛天,便留了下來,今日突然來士徽這裡,聽說士徽信佛,便帶來了。康僧會看罷,急忙跪地叩首,口唸阿彌陀佛。士徽也跟着一起膜拜,搞得龍飛和其他幾人都不知道是拜還是不拜。

相傳,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西域二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達洛陽,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爲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白馬寺。此地被稱爲中國佛教的“祖庭”。

龍飛所拿的這尊玉像正是當年西域二位高僧帶來佛像中的一尊。也不知道怎麼會在曹操府中,龍飛夜探曹府順手牽羊而來。這一次派上了奇功。

這個禮物士徽非常的喜歡,從那天之後,士徽便經常與龍飛走動。從士徽那裡瞭解到,士燮對此次龍飛與劉備開戰保持的是中立勢頭,只要龍飛不騷擾交州,士燮絕不會出兵。但是其大哥士袛與三叔士洧一直慫恿士燮插手荊州的事情,從而奪取貴陽、零陵爲繼續向中原擴張做準備。

有了士徽這個“內應”龍飛在交趾的事情辦的非常順利。摸準了士燮的底牌,自然可以遊刃有餘。不到兩天,與士燮談了三次之後,雙方已經初步打成了一致。第一,龍飛絕不會派兵進入交州之地,第二兩家永結盟好,若交州被攻,龍飛要出兵救援,第三在貴陽、蒼梧等地開放市場,允許兩邊的商人自由買賣。

一切準備妥當,即將在盟書上簽字的時候,士袛突然從南海回到了交趾。

註釋:康僧會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師,隨其父經商移居交趾。10餘歲出家。吳赤烏十年到建業設像行道。孫權爲其建建初寺,史稱此爲江南有佛寺之始。康僧會在建初寺譯編有《吳品》、《六度集經》共二部14卷,又傳泥洹唄聲,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吳天紀四年四月於建初寺無疾而終。上海的龍華寺便是康僧會所住的寺院。

第373章 江州之戰(8)第255章 甘露寺第202章 少將軍淩統第313章 赤壁之戰(22)第268章 血詔第313章 赤壁之戰(22)第193章 臥龍鳳雛第449章 進軍虎牢關第422章 長安危機第329章 赤壁之戰(38)第202章 少將軍淩統第50章 第一項任務第265章 兩個傻刺客第361章 出兵益州第264章 叛將第475章 四大家族第91章 我的任務沒有你第148章 攪亂江東危局第138章 臥龍與飛龍第59章 又一位美女第224章 官渡之戰(14)第330章 赤壁之戰(39)第191章 逃出皇城第409章 敗兵第58章 新任務第419章 自立爲王第11章 劉備的同黨第459章 舊事重彈第5章 你是誰第68章 將軍留步第144章 大漢名臣喬玄第338章 蔣幹來訪第137章 戰略規劃第213章 官渡之戰(3)第483章 規勸與殺戮第137章 戰略規劃第127章 各個心懷鬼胎第19章 密道第343章 猴兒嶺第497章 皇位爭奪第261章 遠航前的準備第58章 新任務第237章 蓄謀已久第425章 西涼的高人第450章 司馬懿的設想第424章 有眼無珠第368章 江州之戰(3)第397章 劉備到了第390章 臥龍臥了第32章 新西園八校第510章 交出司馬懿第54章 黃忠神技第237章 蓄謀已久第86章 王允殞命第322章 赤壁之戰(31)第168章 白門樓殞命第511章 我們投降了第145章 二喬第415章 兩個死人第293章 赤壁之戰(2)第475章 四大家族第66章 不歸路第212章 官渡之戰(2)第227章 官渡之戰(17)第44章 拿誰開刀第273章 決戰虎豹騎第390章 臥龍臥了第254章 三往江東第271章 逃出鄴城第400章 得蜀望隴第149章 聖旨丟了第348章 蜀中大將第48章 加入黑冰第168章 白門樓殞命第68章 將軍留步第369章 江州之戰(4)第4章 第一例手術第297章 赤壁之戰(6)第469章 登基大典第257章 賠了夫人第265章 兩個傻刺客第124章 又中計了第295章 赤壁之戰(4)第19章 密道第504章 邪惡計劃第126章 橋蕤的陰謀第88章 流言第350章 解脫第76章 呂布走了第112章 朝廷特使第8章 白馬義從第135章 大事了第295章 赤壁之戰(4)第225章 官渡之戰(15)第115章 劉備之妻第291章 天下第一醜男第16章 出事了第347章 德陽之戰第95章 烏木崖四長第407章 馬家英雄
第373章 江州之戰(8)第255章 甘露寺第202章 少將軍淩統第313章 赤壁之戰(22)第268章 血詔第313章 赤壁之戰(22)第193章 臥龍鳳雛第449章 進軍虎牢關第422章 長安危機第329章 赤壁之戰(38)第202章 少將軍淩統第50章 第一項任務第265章 兩個傻刺客第361章 出兵益州第264章 叛將第475章 四大家族第91章 我的任務沒有你第148章 攪亂江東危局第138章 臥龍與飛龍第59章 又一位美女第224章 官渡之戰(14)第330章 赤壁之戰(39)第191章 逃出皇城第409章 敗兵第58章 新任務第419章 自立爲王第11章 劉備的同黨第459章 舊事重彈第5章 你是誰第68章 將軍留步第144章 大漢名臣喬玄第338章 蔣幹來訪第137章 戰略規劃第213章 官渡之戰(3)第483章 規勸與殺戮第137章 戰略規劃第127章 各個心懷鬼胎第19章 密道第343章 猴兒嶺第497章 皇位爭奪第261章 遠航前的準備第58章 新任務第237章 蓄謀已久第425章 西涼的高人第450章 司馬懿的設想第424章 有眼無珠第368章 江州之戰(3)第397章 劉備到了第390章 臥龍臥了第32章 新西園八校第510章 交出司馬懿第54章 黃忠神技第237章 蓄謀已久第86章 王允殞命第322章 赤壁之戰(31)第168章 白門樓殞命第511章 我們投降了第145章 二喬第415章 兩個死人第293章 赤壁之戰(2)第475章 四大家族第66章 不歸路第212章 官渡之戰(2)第227章 官渡之戰(17)第44章 拿誰開刀第273章 決戰虎豹騎第390章 臥龍臥了第254章 三往江東第271章 逃出鄴城第400章 得蜀望隴第149章 聖旨丟了第348章 蜀中大將第48章 加入黑冰第168章 白門樓殞命第68章 將軍留步第369章 江州之戰(4)第4章 第一例手術第297章 赤壁之戰(6)第469章 登基大典第257章 賠了夫人第265章 兩個傻刺客第124章 又中計了第295章 赤壁之戰(4)第19章 密道第504章 邪惡計劃第126章 橋蕤的陰謀第88章 流言第350章 解脫第76章 呂布走了第112章 朝廷特使第8章 白馬義從第135章 大事了第295章 赤壁之戰(4)第225章 官渡之戰(15)第115章 劉備之妻第291章 天下第一醜男第16章 出事了第347章 德陽之戰第95章 烏木崖四長第407章 馬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