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兵臨下邳

下邳城外,曹軍營中。

“主公!”夏侯淵率領千餘軍馬馳出營門,迎接曹操一干人等。

曹操點點頭:“妙才,辛苦你了,且入營再說。”

夏侯淵恭敬的頷首,將曹操以及一干軍中將校迎接進了下邳城外的曹軍大營。

“主公,圍殲曹豹的戰況如何?”夏侯淵迫不及待地問道,在曹操統帥大軍圍剿丹陽兵之時,他奉命奇襲下邳,並未參加作戰,因此急切的想要知道戰況。

曹操看向戲志才,戲志才解釋道:“妙才將軍,我軍本來對曹豹及其麾下丹陽兵四面合圍,但是沒有想到平原相劉備從公孫瓚處借了一支兵馬,忽然引兵來援,使得我軍未竟全功。”

夏侯淵眉頭一皺:“劉備?他也來摻和一腳。”

曹操冷笑道:“無妨,劉備和曹豹殘兵逃入下邳城之中,我軍只需要攻破下邳城,則徐州可平。”

下邳城中。

“平原相劉備,見過陶使君。”

“玄德不遠千里救我徐州,此等恩情老朽銘記在心,若是日後徐州能夠解圍,必定有所感謝。”

說罷,陶謙對糜竺道:“子仲,你安排下去,請玄德和兩位英雄住到驛館之中,不可怠慢。”

糜竺拱手:“諾,陶使君。”

踏踏踏!傳令兵忽然闖進大廳之中,單膝跪地:“陶使君,曹軍攻城了!”

“什麼?”陶謙面色憂慮:“爲本刺史披甲,某要親自上陣督戰。”

“陶使君。”劉備挺身而出:“若蒙不棄,備及二位兄弟願意帶領部曲上城頭奮戰。”

陶謙有些不好意思道:“玄德今日剛剛血戰得脫,這……”

張飛則是哈哈一笑:“陶使君不必擔心俺們,俺老張今日還沒打夠呢,剛好上陣活動活動筋骨。”

曹豹眉頭一皺:這廝忒也無禮,陶使君問劉備,你怎出來答話?

陶謙呵呵一笑:“翼德將軍真猛士也,既然如此,那就勞煩三位了。”

說罷,陶謙、劉備三兄弟以及徐州一干文武紛紛上城頭督戰,城頭上的徐州兵見到將官上來,頓時讓開一條通道。

“曹軍好大的威風……”陶謙往城頭下一看,頓時眉頭一皺。當年陶謙也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武將,曾經奉命到涼州平叛,在軍事上頗有經驗,不過見到城頭之下曹軍的陣勢,卻是不由得深深爲之憂慮。

只見得城頭之下的曹軍人數在三萬以上,四萬以下,分別圍住了東西南三面,而故意空出了北門,成圍三闕一之勢。

下邳郡位於徐州中部,曹軍從青州而來一路南下,如果下邳城中的徐州軍潰逃,也只能夠從北門竄逃,不免遭到曹軍圍殲。

而每一面城門的攻城主力都在萬人之上,都是悍勇的青州兵,殺氣騰騰。

曹操南下總共帶兵五萬,在圍剿曹豹一戰之中雖然損失四千餘人馬,不過與夏侯淵偏師合軍之後,總人馬依舊高達近四萬之衆,而且士氣高昂。

夏侯淵在下邳圍城這幾日雖然圍而不攻,但是卻並不是什麼都沒幹,在下邳城周圍砍伐樹木,製造了一大批攻城器械。

“主公,請下令吧。”戲志才興奮道。

三面城門督戰的分別是夏侯惇、夏侯淵還有曹仁,無不是能夠獨當一面的猛將,各個一身戎裝,意氣風發。

“且慢!”曹操一聲令下,隨後在典韋以及數百親衛的簇擁之下緩緩出陣,看着城頭。

“陶謙老匹夫何在?本將曹操找你有話說。”

“陶謙在此,但不知曹將軍有何話要講?”陶謙從女牆之後探出頭來,嘆息着問道。

“陶謙老匹夫,汝收容黃巾逆賊,殺害我父,可想到會有今日麼?”曹操厲聲喝問道。

“曹將軍,陶某也沒有想到張闓會擅自殺害曹老太公,然而這並非陶某指使,還請曹公明察。”陶謙無奈道。

曹操冷笑一聲:“老匹夫,汝恐怕早已老而無謀,分不清誰是百姓誰是逆賊,今日本將就是幫你分辨徐州到底誰纔是逆賊,汝若是識相就開城投降,否則本將打破城池,雞犬不留!”

陶謙閉上眼睛,然後睜開:“曹將軍,若是本將負荊請罪,任由曹將軍處置,請問曹將軍可以放過徐州父老麼?”

曹操瞳孔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只要你肯開城投降,本將自然會善待徐州百姓。”徐州富庶,乃是出產糧草之地,如今曹操最頭疼的就是糧草,要不然也不至於採用程昱的“人脯”之計。

如果陶謙肯讓出徐州,那麼曹操就能夠坐擁兩州之地,到時候天下諸侯中也是數得上號的人物。

“好吧,既然如此……”陶謙嘆了口氣,轉過身來,語氣低沉道:“諸位,請幫某脫下鎧甲,某要到曹營之中負荊請罪。”

陶謙看得很明白,徐州兵力孱弱不說,泰山郡的臧霸名義上屬於徐州,實際上卻並不聽從他指揮,袁術麾下的張勳雖然出兵卻並不來援,廣陵的陳家父子不願得罪曹操,按兵不動……

下邳城一旦被曹軍攻破,到時候傷亡極大的曹軍搞不好會屠城泄憤,既然如此,倒不如他陶謙舍了這條性命算了。

“陶使君不可!”劉備嚴肅道:“曹操暴虐,屠殺百姓,若是讓此等人掌管徐州,百姓豈不是沒有活路?”

“若蒙陶使君不棄,備願意帶領二弟、三弟以及平原軍奮戰,等到曹軍糧草不濟,自然也就退兵了。”

“就是!陶使君,下邳城這麼堅固,城中還有萬餘軍馬,咱們未必便輸給曹操這廝。”張飛贊同道。

糜竺也勸道:“陶使君,事到如今也只有與敵軍力戰,青州兵雖然人多勢衆,不過百萬黃巾糧草消耗甚多,我等未必不能堅持到曹軍退卻。”

見到劉備都如此慷慨仗義,曹豹這個“徐州第一大將”自然也拍拍胸脯,豪氣道:“陶使君不必擔心,末將麾下丹陽兵還有近萬之多,願與曹軍血戰。”

陶謙鄭重的點了點頭,拱手道:“那就拜託諸君了!”

第547章 周郎定策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986章 主動示弱第772章 血戰難分第460章 暗流涌動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440章 原來是她第242章 上軍校尉第309章 河東徐公明第919章 張飛斷後第804章 兵臨成都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分兵南下第609章 滅絕人性第1003章 曹軍西進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97章 聽從調遣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785章 久攻難下第87章 夜攻長社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231章 堅守襄武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244章 靈帝閱兵第200章 暗流涌動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487章 進退維谷第342章 殘兵敗將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698章 勢如破竹第879章 及時來援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798章 用兵出奇第28章 聲威大震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564章 商議對策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9章 斥候戰第363章 斬首十萬第500章 暗流涌動第668章 無藥可治第888章 援軍到來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562章 大戟士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768章 倒戈一擊第20章 斬將奪旗第368章 舊地重遊第126章 孤注一擲第941章 城陷第459章 劉曄會周瑜第509章 曲阿小將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527章 一意孤行第46章 劉燁使詐第974章 荀彧之死第365章 黑山賊第697章 首戰失利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522章 聯曹圖北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76章 西涼鐵騎第996章 步度根第908章 前後夾擊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856章 封鎖州府第334章 李傕之計第939章 萬事俱備第924章 空城計?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14章 家賊難防(2)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21章 驚退三十里第585章 龍虎鬥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43章 父女團聚第71章 傳檄而定第15章 輕重緩急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561章 身先士卒
第547章 周郎定策第1024章 劉燁稱帝第986章 主動示弱第772章 血戰難分第460章 暗流涌動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440章 原來是她第242章 上軍校尉第309章 河東徐公明第919章 張飛斷後第804章 兵臨成都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79章 分兵南下第609章 滅絕人性第1003章 曹軍西進第387章 反攻之機第763章 逃竄的江東軍第419章 連環之謀第617章 真罪人也第393章 鐵騎突擊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97章 聽從調遣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785章 久攻難下第87章 夜攻長社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231章 堅守襄武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244章 靈帝閱兵第200章 暗流涌動第155章 送馬童子第487章 進退維谷第342章 殘兵敗將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455章 天下大勢第698章 勢如破竹第879章 及時來援第485章 掎角之勢第798章 用兵出奇第28章 聲威大震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564章 商議對策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9章 斥候戰第363章 斬首十萬第500章 暗流涌動第668章 無藥可治第888章 援軍到來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562章 大戟士第531章 壺關告急第93章 連破十三營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453章 奇襲牛渚山第768章 倒戈一擊第20章 斬將奪旗第368章 舊地重遊第126章 孤注一擲第941章 城陷第459章 劉曄會周瑜第509章 曲阿小將第482章 慘烈攻防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527章 一意孤行第46章 劉燁使詐第974章 荀彧之死第365章 黑山賊第697章 首戰失利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522章 聯曹圖北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148章 河間張雋義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526章 逢紀面聖第988章 曹軍隱忍第76章 西涼鐵騎第996章 步度根第908章 前後夾擊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856章 封鎖州府第334章 李傕之計第939章 萬事俱備第924章 空城計?第556章 張遼南下第14章 家賊難防(2)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21章 驚退三十里第585章 龍虎鬥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624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43章 父女團聚第71章 傳檄而定第15章 輕重緩急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561章 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