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節

由於某種衆人都心知肚明的東西,張鋒心情大好,府裡許多許久未曾動過的好酒都被起了出來,整整齊齊被放置在角落裡。旁邊,垂手站着八個家丁,若有任何一人大呼一聲:“添酒”,便有一個家丁迅速的拍開塞住酒罈的泥,然後遍傳四溢的酒香。

今天這麼多人,連曹昂也來了,這是曹操示好的信息。也許是他自己認識到了什麼,也許是別人說了些什麼,不過不管是什麼,這是好事。

張鋒的心情格外的好,連大將軍府的下人都被允許再開一處別院去喝酒。

張鋒的朋友,個個都是豪爽類型的,並不像孔融那種一拿起杯子就要作詩吟對的清談客,作詩吟對,張鋒不是不行,只是不喜歡。

清談,對這個世界來,並不比一張手紙更有貢獻,亂世要的是手段和強權。

因爲張鋒請客,也不搞什麼軟席坐墊,幾個八仙桌一擺,吆五喝六的全都是沒大沒小衝着酒來的主。

曹昂先還自恃身份,有些放不開手腳,幾杯酒一灌,小臉就着紅了,加上那些個五大三粗的將領幾句粗口一出,男人的本性也顯露出來,大聲吼着誰敢來拼酒就滅了誰之類云云。

郭嘉、曹洪、黃敘、甘寧都是張鋒多年的好友,甘寧更是張鋒拼酒給交上的朋友。魏續更是張鋒生死之際打出來的交情,酒席上沒有外人,當然是熱鬧非凡。

說起一些前事,彷彿恍如昨日,衆人有時轟然大笑,比如當初黃敘把曹洪打得象印度阿三;又有時說起不禁吹噓,淚流不止,比如在西涼被羌人偷襲,折了宋憲和候成,魏續更是哭得眼淚嘩嘩的。

最後又難免扯上女人,衆人一致覺得羌女最騷(是騷味,不是騷勁),張鋒就奇了怪了,那次活着回來的就只自己和魏續還有董昭那個奉命**的,這些人壓根就沒去過西涼,怎麼知道的?

看來還有很多什麼什麼“門”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內幕啊。

“興霸,我家兢兒也不小了,回頭我把他送你那去,好好給我看着啊。”張鋒突然想起一事,就着酒興說了。

“哦?那敢情好啊!”甘寧一聽有些發愣,那時士兵都喜歡騎兵,又拉風跑得又快,騎兵的收入都比步兵來得高一些,這瘋子怎麼喜歡把兒子送去當水軍?

張鋒自然有他的考慮。

曹操現在是想通了,不再懷疑,沒準過不了多久又發神經,還不如早點想條後路。

他的想法是把張兢送去學學水軍的航海定向那一套,將來一家人萬一在中華過不下去了,最多全家出海找個海島定居,人事不鳥。

他心目中的地點是澳洲,那時還不知道叫什麼名。太平洋赤道無風帶,會走的話安全係數也大很多。

“知機,這次我們來除了蹭酒外,還有一個意思。”

酒喝得差不多了,郭嘉搖搖晃晃的來到張鋒面前,紅着臉打着酒嗝說道:“魏王有意平荊。”

平荊?

張鋒脫口而出:“那不是要先打劉玄德?”

郭嘉哈哈笑着:“就是這個意思!”

張鋒一驚,劉備雖然現在普通都支持這是個臉厚又無恥的二五仔,又運氣差到極點,跟誰誰倒黴,當然除了曹操,可是現在他自己來這個世界一遭,倒不覺得這個還沒有把祖先特點進化完全的大耳朵有什麼缺點。

耿直也算是缺點的話,那就是吧。

劉備很有點俠氣,江湖俠氣,當你是朋友就會爲你考慮,不管你的身份是不是敵人。比如張鋒路過劉備新野那次,關二跳出來要滅了他,劉備發怒的時候居然說出要跟他割袍斷義的話。

張鋒打心眼裡喜歡跟這樣的人打交道,不喜歡賈詡那種逢人話都只說一半的一肚子壞水的“高人”,那樣自己也累,可是劉備大概是一輩子都會執着於他的“漢室宗親”了,跟他同殿爲臣,估計曹操在的時候是不太可能了。

而郭嘉這句話的意思,分明是試探張鋒的反應。

不是別的,看他會不會爲難。

曹操看來真的相信他了。

否則根本不去管他的感受,管他是誰,打了再說,哪怕是張鋒的老子從墳裡爬出來也一樣,只要曹操覺得有必要。

張鋒細細想了一想,說道:“好!先派人試下劉表的態度,要他遣子入朝爲質,不來的話就打!”

新野是入荊的必經之地,除非孫權願意借路讓曹操的軍隊從廬江借路走江夏入荊,不過怎麼看孫權也不像做出這種腦子被驢給踢了的事的樣子。

再說,關二的仇還沒報。

這紅臉的傢伙真不知道是怎麼當上關帝的,不談義氣,小心眼又記仇,張鋒還沒怎麼惹他,一直都是他看張鋒不順眼。

當初要新野的時候要不是劉備及時出現張鋒就懸了,還有孫尚香沒死還當了張鋒女人的事也是他透露給江東的。

想起這個紅臉色鬼張鋒就氣。

史上秦宜祿是秦朗的爹,他沒死的時候關二就記着他媳婦了,三天兩頭跑去找曹操,說滅了呂布你要把她給我啊,曹操當時答應了,後來關二老是提這事,曹操就心癢了,結果呂布一死,曹操跑去看那秦夫人長得什麼模樣讓關二這麼惦記,我的個娘啊真水靈啊,於是也是色鬼的曹操二話不說把秦夫人也給收了,結果搞得關二一門心思要重新回劉備那去。

“有你這句話就行了,準備一下,回頭我給魏王提去。”

準備一下,就是幾個月,大軍要開伐不是騎個破自行車隨便踩的事,要備軍糧,要備軍械,要報名單,誰留守,誰主攻,還要準備一個藉口,否則那個時候是不好意思帶着幾萬人上門的,這就是所謂的“大義”。曹操手上有獻帝,當然大義就是在他這邊的了。

不說董卓,袁紹這些當年的BOSS級人物,就連打黃巾,都說是“匪類造反,有傷天和,不遵王道”、“代表月亮懲罰你們”云云,也就一遮羞布而已。

接下來衆人依舊大聲談笑,張鋒卻在一個人低吟淺酌,突然想到一個人,如果有他,收荊會不會簡單一點?

蔡瑁。

不管這個人是不是有多大能耐,卻是在荊襄舉手通天的人物,借表着蔡,蒯兩大家族之一,史上這個人更是一門心思要跟隨曹操,是個心有靈犀的“務實”人物。

他很清楚天下將來就是曹操的,跟着曹操不會錯,儘管他有些見利忘義的嫌疑,但這份眼光卻是不錯的。

第113節 他又耍我第92節 我們分手吧第191節 發泄第139節 死定了第三百二十七節第23節 黃巾起義第199節 衆生第25節 詐降第164節 僅僅如此而已?第46節 嫌隙第7節 獵老婆第78節 你是我的人第三百五十八節第三百零二節第三百四十二節第76節 賊心不死第247節 不走尋常路第124節 談笑退軍第三百八十七節第137節 譁變第100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105節 微變第281節 邀請第228節 萬惡的舊社會第三百九十七節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第63節 張飛畫畫第46節 嫌隙第三百零三節第264節 小輩第192節 直來直去第200節 檄文第106節 撩撥第24節 初戰黃巾第三百二十四節第三百二十五節第78節 你是我的人第110節 文試第三百九十五節第25節 詐降第55節 中伏第三百七十八節第三百三十三節第55節 中伏第三百四十七節第三百五十八節第143節 治罪第21節 九原呂布第304節 兩個人的心第239節 海邊過夜1第147節 巨婚(上)第297節 遍地羌骨第144節 舊事重提第56節 發發瘋,偷偷人第221節 改革第276節 我想去江東第181節 我家的女人不一般第122節 四面楚歌第三百五十四節第三百六十八節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308節 滅韓(4)第244節 我還要第94節 橫空出世的少年第23節 黃巾起義第283節 徐庶(2)第233節 校場比武(2)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一百六十八節 下雨了第107節 幫你泡妞第234節 校場比武(3)第120節 後院第261節 儀式第173節 白門樓上(上)第285節 鬩牆第86節 暗渡第239節 海邊過夜1第222節 袁紹掛了第2節 得師王越第89節 開門揖盜第121節 流言第110節 文試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176節 回家第182節 生了個好女兒第159節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八十五節第236節 射術誰更精?第三百零三節第135節 驅虎吞狼?第213節 官渡(4)第三百七十八節第276節 我想去江東第三百八十八節第三百一十八節第203節 圍白馬第37節 捉鬼除妖第298節 做好口袋請你鑽第三百五十節第209節 官渡(1)
第113節 他又耍我第92節 我們分手吧第191節 發泄第139節 死定了第三百二十七節第23節 黃巾起義第199節 衆生第25節 詐降第164節 僅僅如此而已?第46節 嫌隙第7節 獵老婆第78節 你是我的人第三百五十八節第三百零二節第三百四十二節第76節 賊心不死第247節 不走尋常路第124節 談笑退軍第三百八十七節第137節 譁變第100節 有朋自遠方來第105節 微變第281節 邀請第228節 萬惡的舊社會第三百九十七節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第63節 張飛畫畫第46節 嫌隙第三百零三節第264節 小輩第192節 直來直去第200節 檄文第106節 撩撥第24節 初戰黃巾第三百二十四節第三百二十五節第78節 你是我的人第110節 文試第三百九十五節第25節 詐降第55節 中伏第三百七十八節第三百三十三節第55節 中伏第三百四十七節第三百五十八節第143節 治罪第21節 九原呂布第304節 兩個人的心第239節 海邊過夜1第147節 巨婚(上)第297節 遍地羌骨第144節 舊事重提第56節 發發瘋,偷偷人第221節 改革第276節 我想去江東第181節 我家的女人不一般第122節 四面楚歌第三百五十四節第三百六十八節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308節 滅韓(4)第244節 我還要第94節 橫空出世的少年第23節 黃巾起義第283節 徐庶(2)第233節 校場比武(2)第186節 怎麼老是你?一百六十八節 下雨了第107節 幫你泡妞第234節 校場比武(3)第120節 後院第261節 儀式第173節 白門樓上(上)第285節 鬩牆第86節 暗渡第239節 海邊過夜1第222節 袁紹掛了第2節 得師王越第89節 開門揖盜第121節 流言第110節 文試第151節 多婚之年第176節 回家第182節 生了個好女兒第159節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八十五節第236節 射術誰更精?第三百零三節第135節 驅虎吞狼?第213節 官渡(4)第三百七十八節第276節 我想去江東第三百八十八節第三百一十八節第203節 圍白馬第37節 捉鬼除妖第298節 做好口袋請你鑽第三百五十節第209節 官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