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軍政分家

這次大調動,王旭並沒有做任何明面上的遮掩,在座的荊州文武,大多數人都隱隱感覺到了他的意圖。

從將軍府調出去的人,明顯是出於穩定四方所用,公仇稱、劉先、桓階、習禎、韓嵩、金旋等跟隨多年的人,盡皆分往各郡爲太守,其意圖不言而喻,這些人自己心中,也是有底。

待最後一個人念畢,王旭放下了文案,微笑着看向廳中一衆文武。“此番任命,大家可還有異議?”

“主公,臣有異議!”劉先站了出來,躬身上奏。

“主公自零陵起兵,方得如今強盛,荊南四郡乃是根基之地,長沙太守劉闔、武陵太守劉度、零陵太守龐季,此三人皆是主公麾下能力出衆的老臣,自無不可。”

“可郝普做桂陽太守卻頗爲不妥,其本爲將軍府戶曹掾吏,雖然這些年頗有建樹,乃可造之大才,卻不適合坐鎮根基之地,況桂陽南鄰交州,東接揚州,乃邊關重地,不可輕任。”

“嗯……”王旭皺眉,他之所以提拔郝普,一是因爲其歷史上的聲名,是個忠義有能之士,其二也是因爲其在將軍府做掾吏頗有建樹,能力出衆,當年可是他親自上陣活捉過來的。

可劉先說的也有道理,細思片刻後,不由出聲詢問:“那始宗之意爲何?”

“屬下以爲,唯公仇稱適合擔當此等大任。”劉先回說。

王旭點點頭,也比較認同他的提議,隨之看向公仇稱。笑說:“文量。你可願爲我坐鎮桂陽?”

“固所願爾!”公仇稱當場表了態。

“好。那便以文量爲桂陽太守,郝普轉任益州涪陵太守。”王旭下達了命令。

話音剛剛落下,沮授卻又站了出來,接過話說:“啓稟主公,屬下以爲,荊北之地亦當略作調動。”

“公與但說無妨。”王旭大度地揮揮手。

“諾!”沮授頓了片刻,接道:“荊北五郡,南陽太守高順、章陵太守桓彝、上庸太守韓嵩、南郡太守王獒無需變動。可江夏太守董和卻頗爲不妥,董幼宰之才非同凡響。”

“早前主公任爲江夏太守,乃是爲防備江東,如今江夏有四萬水軍在,已足夠應付,不如將董和調往益州,作爲蜀郡太守,治地成都,這樣也能與益州刺史蒯越彼此照應,更好地把握局面。”

“這想法不錯!”王旭聽完。立刻誇讚,他終究是一個人。總有疏漏之處。“好,那幼宰便轉任蜀郡太守,江夏太守則由治中麾下掾吏杜畿擔任,諸位以爲如何?”

“甚好!”不少人出聲支持。

杜畿是個名士,才能出衆,一直屈就沮授麾下,對於他出任江夏太守,衆人當然沒有什麼意義。

隨着接連兩個提議得到認可,羣臣也逐漸放開,彼此議論紛紛,激烈爭論。

一直沉默的奏曹掾法正,此時突然起身上諫:“主公!益州部分太守的任命,屬下亦認爲不妥!”

“嗯,那說說你的想法!”王旭眼見羣臣爭議很大,也對自己早前的任命產生質疑。

法正理理思緒,躬身回道:“主公,如今所任部分太守,多有當初劉焉、劉璋父子麾下擔當重任之人,可事實上,就屬下所知,諸如此類本非最佳,王商、王累、張肅之流,雖有節氣、亦有資歷經驗,但才能的確有限。”

“若主公有破格提拔青年才士之心,那屬下倒是有數人舉薦,他們皆是才華出衆,潛力驚人,只要稍加培養,完全可當大任,只是這些人大多出身不太好,因而不曾受劉焉、劉璋父子器重。”

“噢?”王旭驚異,隨之笑道:“在我麾下,有才便可謀得出身,孝直大可直言推舉。”

“諾!”法正臉上露出喜色,緩緩說道:“第一人,乃是前益州綿竹令,曾助我荊州定蜀,名爲費詩,字公舉,此人文武雙全,又精於政務,能言善辯,個性率直,還很親蠻,可遣往南中。”

“第二人,乃是原益州牧府小吏,才能猶在屬下之上,只因出身平凡,不得器重,其姓黃,名權,年方二十五,字公衡,此人能征善戰,精通政務,堪稱棟樑之才,做一郡太守綽綽有餘。”

“黃權!”王旭驚呼。

他可是真被驚到了,沒想到還挖出了這等人來,這可是蜀漢的鎮北將軍,後來被迫侍魏,更是直達車騎將軍這般高位,無論是劉備還是曹丕,都對其深爲敬重,更重要的是此人品行出衆,弘雅思量,可託付大任。

此人唯一的污點,就是投降了曹操,可那是因爲劉備夷陵之戰時,遭到陸遜火燒連營,結果劉備倒是率着敗軍倉皇跑了,把黃權統帥的江北大營給直接拋棄,導致黃權進退不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被迫降魏。

就連劉備自己也說,是他對不起黃權,而不是黃權負他,還嚴令今後善待黃權在蜀中的家人。

想到這些,王旭果斷找了個藉口說:“法正,這黃權從未單獨理事,贊不做太守,先將其調來將軍府,待我好好考察一番再行安排。”

法正不疑有他,笑着點點頭:“但憑主公安排。”

“還有呢,可還有知曉的人才?”王旭此刻心裡就跟貓爪子撓似的,巴不得多挖幾個人出來。

如今好些人才名聲不顯,若無人舉薦,很難找到,總不可能讓諜影挨着查吧,再說,尋常百姓中同名同姓之人那麼多,諜影連對方長什麼樣都不清楚,太難。

“有!”法正皺眉思量片刻,又再度接道:“廣漢綿竹人秦宓,身懷大才,劉焉曾幾度盛邀。其拒不出仕。其曾言劉焉並非明主。若主公相邀,此人必出。”

“永昌郡不韋縣人呂凱,才德兼備,原爲永昌郡府五官掾,可因清正廉潔,不被益州當地豪強所喜,僅利用其才能做事,此人也可擔當大任。”

“此外還有原江陽縣令閻芝。亦是上佳之選。”

秦宓、呂凱、閻芝,這可都是蜀漢重臣啊,沒想到一次全挖了出來。

王旭心中興奮,想着這些歷史名臣,又看了看文案上列出的名字,那真是越比越覺得不是個滋味。畢竟早前沮授他們,也只是在原有官員的基礎上進行挑選,對於更多的人,也無從所知,所以多少讓人失望。

“好。法孝直的眼光,大家亦有所知。既然孝直大力保舉,便給他們一個機會。”

說着,他不動聲色地思量一番,已是厲聲下令:“益北之地,漢中太守魏延,陰平太守費詩,蜀郡太守董和,廣漢太守劉先,漢嘉太守桓階,犍爲太守金旋,江陽太守董恢,巴西太守習禎,巴東太守傅巽,巴郡太守許靖,涪陵太守郝普。”

“益南之地,南中七郡,越嶲太守輔匡、朱提太守秦宓、雲南太守張裔、建寧太守射堅、牂柯太守呂凱、永昌太守閻芝、興古太守陳震。另招蜀中黃權、張鬆二人,即刻前來將軍府赴任。”

一口說完,王旭深吸口氣,目光掃過:“如此爲之,諸公可還有異議?”

衆臣搖搖頭,沒有再提出什麼。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定下,待此議散後,即刻張貼榜文,傳遞四方,各郡縣其餘官吏若需變動,今後將由治中曹屬全權負責,各郡太守務必三個月內赴任,並將郡內初步整頓完畢!”

“諾!”廳中文臣齊聲應命。

王旭點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隨之將目光投向武將一列。

剎那間,在座將領都是渾身一顫,不經意間坐直了身子,目不斜視。

“軍中諸將南征北戰,戰功卓越,三日後將張貼榜文,公佈將職。今日便不再多談,只說一事。”

說着,王旭停頓片刻,在衆將疑惑的目光中,陡然疾聲說道:“如今治地越加廣博,兵士動輒數十萬,過往軍制已不足以有效指揮士卒,各部調動也多有不變,從今日開始,對荊州治下主力軍隊進行全部整編。”

滿廳文武頓時驚愕,但尚沒反應過來,他已是再度接口。

“今後,五人爲伍,設伍長。十人爲什,設什長。”

“五十人爲隊,設隊長。百人爲屯,設屯長。”

“五百人爲營,設軍侯,副職假侯。”

“千人爲曲,設軍司馬,副職都伯。”

“五千人爲一校,設校尉,副職別部司馬。”

“萬人爲一部,設中郎將,副職都尉。”

“兩萬人爲一軍,設偏將軍,副職爲裨將軍。”

“四萬人爲師團,設將軍,正副皆有將軍擔任。”

“八萬人爲軍團,同設將軍,由將軍統帥。”

一口氣說到這裡,王旭的臉色才略微緩和下來,嘴角劃出一道弧線,似笑非笑地說:“從今往後,軍團便是最大帶兵單位,荊益二州現在的目標是建成六個軍團,至於名字,大家倒是可以好好想想。”

這番話可是驚呆了衆文武,將軍隊完全以軍團來劃分,基本上等於把軍權徹底收攏。

因爲大漢的軍政是不分家的,文官穿上戰甲,仍然是將軍,而現在這樣,卻是越加走向軍政分立的狀態,帶兵的將軍就是打仗的,文官就是搞內政。

若是剛開始就這般,羣臣肯定難以接受這種變革,可這麼多年來,荊州一向是往這個方向發展,大家潛移默化中開始習慣,雖然今日這麼完全展現出來有些突然,但也並非不能接受。

須知,從最初起兵開始到現在,軍制的逐步改革,可是花費了長達十年以上。

諾大的議事廳內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思量,他們又不傻,相反還是聰明絕頂之輩,心裡當然明白王旭的用意。

王旭也沒有着急,端起桌案上的茶杯輕飲一口,靜待文武的反應,只是眼神不經意間看向了周智。

如今張靖跟隨高順鎮守在南陽,也只有周智最能深入明白他想做什麼了。

“這個決議好!”周智心領神會,果斷激動地站起身來:“這般改制,將來軍隊更加集中,也更加專業,戰鬥力必然提升,對早日平定天下大有好處。”

說完,還聰明地嬉笑着轉移話題:“老大,我請求爲軍團冠名。”

“呵呵!”王旭笑了,悠閒地喝着茶,配合道:“可以,衆文武皆可提出自己的想法。”

“必須有個貪狼軍團!”周智嬉笑着,還對王旭眨了眨眼。

“末將也提議!”他的舉動果然打破了沉寂,宋謙很快跟着起身。“末將提議飛魚軍團!”

“噗!”王旭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咳咳咳……咳咳……”他可着實被嗆着了,大聲笑罵:“宋謙,你當這麼多年將軍,怎麼還忘不了你的魚,當年你的親衛軍取這名字,我就給你否決了,怎麼現在還來?”

“末將覺得挺好啊!”宋謙悶悶不樂地說。

“哈哈哈……”他把衆文武都給逗樂了,鬨堂大笑。

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830章 立腳之地第253章 一個不漏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832章 攻心爲上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677章 一步登天第804章 夢與現實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283章 一舉多得第36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上)第52章 名將智慧第7章 王氏族人(下)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474章 這麼拽?第456章 絞肉機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636章 以退破局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524章 幕後主使?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825章 突破口第635章 偉岸的身軀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225章 真相大白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720章 救?不救?第695章 拐個人回家第623章 驚人變動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851章 定西涼第274章 天下將亂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746章 靈柩裡的人第452章 這次我來吧第802章 撿到寶了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384章 趙雨的心事第231章 洛陽風雲(上)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626章 沙摩柯的委屈第448章 大男人不好做第617章 司馬懿第635章 偉岸的身軀第639章 用人不疑第413章 嚴峻的形勢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161章 鄭寶密室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403章 凌婉清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647章 兩份約定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465章 狡詐的張任(下)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740章 搶得好辛苦!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338章 暗探蔣琬第678章 各執一詞第412章 “緣”來是你第865章 興兵伐吳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575章 真情?假意?第347章 誰人該殺第245章 黑暗中的英雄第231章 洛陽風雲(上)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262章 馴服白霜第194章 凱旋而歸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706章 愛惜性命第433章 三杯酒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85章 正面決戰第74章 窮寇莫堵第12章 秒殺對象(上)第790章 恥辱與尊嚴
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830章 立腳之地第253章 一個不漏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832章 攻心爲上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677章 一步登天第804章 夢與現實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283章 一舉多得第36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上)第52章 名將智慧第7章 王氏族人(下)第681章 邊軍的隱情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474章 這麼拽?第456章 絞肉機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636章 以退破局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524章 幕後主使?第526章 驚慌的劉逸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825章 突破口第635章 偉岸的身軀第735章 劉備的心思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381章 曹袁相爭第225章 真相大白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720章 救?不救?第695章 拐個人回家第623章 驚人變動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851章 定西涼第274章 天下將亂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746章 靈柩裡的人第452章 這次我來吧第802章 撿到寶了第732章 生死交託第384章 趙雨的心事第231章 洛陽風雲(上)第240章 組建騎兵第38章 滿寵,滿伯寧第626章 沙摩柯的委屈第448章 大男人不好做第617章 司馬懿第635章 偉岸的身軀第639章 用人不疑第413章 嚴峻的形勢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821章 神秘將領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123章 廣平沮授(中)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769章 三過家門而不入第161章 鄭寶密室第313章 郭嘉之策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403章 凌婉清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647章 兩份約定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465章 狡詐的張任(下)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740章 搶得好辛苦!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338章 暗探蔣琬第678章 各執一詞第412章 “緣”來是你第865章 興兵伐吳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575章 真情?假意?第347章 誰人該殺第245章 黑暗中的英雄第231章 洛陽風雲(上)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262章 馴服白霜第194章 凱旋而歸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706章 愛惜性命第433章 三杯酒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85章 正面決戰第74章 窮寇莫堵第12章 秒殺對象(上)第790章 恥辱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