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

就在王旭悄悄返回荊南,準備發兵豫章這段時間,中原形勢也是發生鉅變。各路諸侯先後散回各地,討董聯盟土崩瓦解。天下各地豪強爲保全自己,紛紛尋找依附之人,其中最受擁戴的,便是袁紹與袁術兩個名門子弟。其餘勢力強大的諸侯也是紛紛結盟,逐漸形成了兩個圈子。

一個是以袁紹爲主,一個是以袁術爲主。就連曹操,雖然對於兩人都已經產生厭惡,但還是不得不暫時順應時事,選擇站到袁紹一邊。他在四月初最先離開討董聯盟後,前往揚州廬江、丹陽等地募兵,得到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等人大力支助,聲勢又壯,五月下旬,便已忍不住返回北方。

但事實上,袁家滿門被滅,當今天下又大亂,兩人都已經沒有匡扶漢室之心。隨着袁紹想立劉虞爲帝的事情,遭到袁術強烈反對,並號召各地豪強抵制後。本就關係不好的兩人,頓時勢同水火。袁紹是想立幽州牧劉虞爲帝,從而好控制天下。而袁術則是升起自立之心,並且不願袁紹再居於他之上。

兩人這一對立,更讓中原形勢變得異常緊張,你保奏這個爲刺史,我就保奏那個爲太守,往往一個官職卻有好幾個人,可惜多數都沒有實權。實際掌權的人,除了像王旭這樣強勢的諸侯外,其它還是靠朝廷任命空缺,大多數人擁戴的也是朝廷親自任命的官員。

畢竟漢朝四百年的統治根深蒂固,身在當代的百姓和絕大多數官員,沒有新聞,沒有報道,根本就看不出什麼朝廷明存實亡,他們只知道現在朝廷有一個大奸臣董卓,把世道搞得很亂,四方都在打仗而已。當朝廷任命了一個官員過來,說是奉命來穩定局勢,自然就接受了。只不過這些朝廷徵辟的官員,大多數很快就不聽使喚,或者自立,或者選擇強大的諸侯依附。

董卓也不會傻得去削王旭這種強勢諸侯的官職,干涉其已經掌握的東西。那樣不但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樹立死敵,毫無意義。他現在也不過是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豪強,除了司隸周邊是他的控制範圍,其它都不聽使喚,只有少數愚忠漢室,或者心懷各種圖謀的諸侯纔有可能進貢。而且名義上還是進貢給小皇帝的,只不過等同於被董卓佔爲己有

對於形勢變化成現在這個模樣,王旭心裡當然早就清楚,歷史大趨勢沒有太多改變,正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大致預測未來,優勢也不是一星半點兒。而對於目前來說,這種混亂也是求之不得,爭得越厲害越好,那就沒人來管自己這裡的閒事兒。

至於那揚州刺史陳溫,也不敢說什麼。同樣作爲刺史,他卻沒有劉表那樣的手腕和能力,揚州六郡各自爲政,他只有一個名義上的監察權。靠着刺史治所,以及六郡按規定給予的那點供給來發展,現在已經有點兒聽命於袁紹的意思。

而王旭以王獒曾阻礙討董聯盟爲由興兵,並且承諾只打王獒,袁紹又對此又不聞不問,陳溫怎敢站出來,扇袁紹這個討董聯盟的盟主耳光?況且如此一來,他也沒有理由號召揚州各郡出兵。

可以說,郭嘉所獻之計,雖然只是一個小手段。但卻剛好根據當前形勢,直入要害,爲大軍順理成章得進攻豫章奠定了條件。倒是那劉表很久都沒有迴音,眼見已到六月初三,距離定下的出兵日期已不到五日,借道之事卻始終沒有個訊息傳來……

荊北,襄陽刺史府……

劉表坐在自己書房的胡牀上,面色憂慮地看着下方安坐的幾個文士。良久之後,纔將目光緩緩定格在左首一人身上,輕聲嘆道:“異度啊王旭出兵之期就要到了,若再不回信,以他的性子,恐怕會襲取我江夏位於長江以南的三個縣。之前你說還不是下決定的時候,但現在已經只剩下五日期限,加上準備時間,已是刻不容緩啊”

被劉表點名詢問,蒯越卻並沒有急着回答,眼觀鼻、鼻觀心,沉凝好半晌後,才舒了口氣,緩緩回道:“主公,其實應當借道。”

“嗯?”劉表頓時一愣,本來還以爲是要勸他開戰,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當即忍不住奇道:“既然應當借道,爲何不早作決定,而要拖到現在?

“呵呵”聞言,蒯越微微一笑,終於擡起了頭來,轉頭對着劉表拱手作揖。“主公,之前說時機未到,是因爲無法確定是否該與王旭開戰。”

“噢?那爲何現在又決定不開戰呢?”劉表奇怪地道。

“因爲中原的形勢”蒯越此時倒也沒有再賣關子,回頭看了看廳中衆人,便迅速接道:“之前勸主公不做答覆,乃是爲了等待中原的變化,如果形勢有利我等,那就不戰。如若不利,那便戰。”

他這話,可真是讓人越聽越糊塗,劉表頓時便疑惑地皺起了眉頭:“有利,反而不戰。不利,反而與其交戰?這是何道理?”

蒯越頓時笑着搖了搖頭:“此利,非彼利也中原形勢發展若是對我有利,那就不應該與王旭交戰,任由他攻打豫章,我們尋機襲取南陽。若是中原形勢發展對我等不利,那就必須與王旭決戰,此子精通戰道,必先除之。他想利用袁術在南陽之機來牽制我等,但我們也可說服袁術結盟,而且比他更爲容易。”

“噢?”聽到這兒,劉表已是因有所悟,忍不住追問道:“那不知何爲有利,何爲不利?”

聞言,蒯越也不遲疑,緊接着回道:“有利者,乃是諸侯混戰不休,袁術牽連其中。不利者,則是諸侯偃旗息鼓,安於各地而現今諸侯混亂,彼此興起爭端,袁術與袁紹兩人更是兄弟反目,袁術又有意往豫州發展,已經出兵佔據汝南等地。這就正是大好時機,所以不應與王旭交戰,而是挑撥袁紹與袁術對敵,到時候我們也可趁勢襲取南陽。”

隨着蒯越這話,劉表臉上也是露出些許喜色,但隨即似乎想到什麼,又忍不住搖了搖頭,擔憂地道:“話雖如此,可如果北方遲遲不開戰,而王旭卻已經拿下豫章,我等又該如何是好?”

“哈哈哈主公無需多慮,目前已是六月初,王旭若要平定豫章,再快也要一到兩月。到時候士兵已經疲憊,又正值秋末,絕不可能再次興兵,即便興兵,我等面對遠來的疲憊之卒還有何懼?隨後,當隆冬時節到來,就更不可能。若是本就征戰在外尚屬無奈,但冬季點將發兵,實是恆古未有。將士思歸,士兵受寒,兵無戰心,物資消耗也是平日數倍,他王旭真會犯此兵家大忌乎?”

說着,蒯越已是鋝着頜下鬍鬚,斷言道:“所以,他即便要再次興兵也是來年初春。到時北方想必也已有了結果,我等只需據險以守,拖住時日,待收得南陽之後,結好北方羣雄,便可回軍與其決一死戰”

“異度此計甚好”劉表此刻終於滿意地點了點頭,緩緩將心放了下來。

倒是蒯越對面的文士忍不住出聲提醒道:“可王旭善戰,據險以守,恐怕也不會那麼容易,更何況要分兵北上。”

“哈哈哈”聞言,蒯越更是立刻大笑起來,不以爲然地道:“王旭心腹文臣武將,多來自於北方,用慣了騎兵,使慣了步卒,幾乎都不明水戰。莫非你等還未注意,荊南至今無水軍乎?唯有董和與公仇稱兩人略懂水戰,但在他們那種環境中,似乎也是忽略了此事,真是自取其敗也到時候我等放棄長江以南的地域,封鎖長江渡口,他王旭還能飛過來不成?讓他慢慢去練水軍吧”

“呃……這呵呵……哈哈哈哈”被蒯越這麼一提醒,正疑惑的其他人也是陡然注意到這點,彼此對望片刻,也是忍不住跟着笑了起來……

此刻,遠在荊南的王旭當然不知道自己最大的弱點已經被發現,正靜靜地等待着出征日子的來臨。每天沒事兒就四處看看,走訪各家,蔡邕那兒也去了幾趟。他們一家現在過得還挺不錯,蔡琰經過這麼久的日子,也沒有再見到王旭就躲,恢復了往日那種恬靜模樣,溫婉動人、談吐得體,越來越具備大家閨秀的風範。

只是這段時間倒還真的沒見到趙雨,那丫頭自從生氣之後,到現在已經大半個月不見人。徐淑倒說不時會看到,但他卻連影子都沒見過。

還別說,平日裡不覺得,但這麼一閒下來,又有些日子沒看到她活蹦亂跳的身影,還真是有些惦記。眼見離出征只有五天,王旭也是忍不住了,偏不信邪,一大清早就命侍衛備馬,往趙府趕去,打算親自找這丫頭聊聊。

哪知剛與典韋踏進府邸,卻正好碰上一身戰甲的趙雲,而且看起來臉色很不好。

“主公,您怎麼來了。”趙雲遠遠看見王旭,當即迎了上來,拱手行禮。

“噢多日不見雨兒,就想過來看看。怎麼?你是要趕去軍營嗎?”王旭微微笑道。

“嗯末將正要趕去軍營。”應了一聲,趙雲猶豫片刻,卻是有些遲疑着道:“主公,這個……雨兒生病了,還在府中調養。我看不如……不如等她病好了,我再讓她去找主公吧。”

“病了?”王旭難以置信地望了一眼趙雲,見其支支吾吾的樣子,忍不住疑道:“真的病了?”

“嗯真的病了。”趙雲雖然心裡很猶豫,但暗暗咬了咬牙,還是肯定地點頭稱是。

“若真病了這可了不得。”聽趙雲如此肯定,王旭頓時擔心起來。趙雨從小習武,身體康健,一般情況下是病不沾身。可若是真的病了,那就絕對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想了想,便已是急道:“走別慌着去軍營,陪我去看看,我醫術也還不錯,看看是不是大病。俗話說武者不生病,生病要人命,必須慎重處理,別讓那些庸醫給耽誤了。”

說完,也不等趙雲招呼,徑自便往府裡走去。

趙雲見狀,頓時急了。“主公,您萬金之軀,如何能爲舍妹治病。她只是普通的小病,醫者已經看過,只需調養幾日就好。不必勞煩主公”

王旭此刻因爲太過着急,所以也沒去注意趙雲的異常,頭也不回地道:“東西學來便是要用,留在腦子裡還不是忘了。雨兒病了,肯定不是一般的病,我要親自看看才放心。”

趙雲見勸說不動,急忙給王旭身後的典韋使眼色。

可典韋跟在王旭身邊這麼久,耳聞目染,腦子的反應早就變快了。再加上其本來就聰明,瞥了眼王旭的背影,不由搖了搖頭,反而裝出迷惑不解的樣子,回道:“子龍,你眼睛幹嘛眨個不停?不難受嗎?”

聽到這話,王旭腳步一頓,回過頭來狐疑地看了看趙雲,也不多說,反而加快了腳步。

趙雲頓時被嚇了一跳,見王旭反而加快腳步,不由埋怨地白了典韋一眼。但典韋卻是聳了聳肩,表示自己也很無奈。

不消片刻,王旭已是尋到趙雨閨房外。不過,尚且還在院子裡,便已聽到趙雨那帶着惱怒地哭聲:“不吃不吃拿出去,我什麼都不要,餓死算了,反正我也沒什麼用”

話音落下,剛進院子的王旭,便見門內飛出數件餐具,其中一個銅碗正好直奔他而來,力道還很大。不過,還沒能擊中,便已被趙雲飛身躍起接住。

此時,王旭纔好整以暇地望向了滿臉尷尬的趙雲,調侃道:“子龍,這是怎麼回事?雨兒的精神看起來比想象中,似乎、好像、感覺,要好很多、很多啊……”

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78章 憋屈的罵戰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85章 正面決戰第474章 這麼拽?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57章 奇計破局第520章 錯綜複雜第81章 暗度陳倉第76章 黃巾猛將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221章 巧遇故人第626章 沙摩柯的委屈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37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下)第16章 奔雷,落月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378章 他是霸主第445章 忽悠王允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392章 失敗的奇襲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41章 山村少年(中)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第12章 秒殺對象(上)第809章 巧用心思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723章 交託重任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449章 沒那麼簡單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403章 凌婉清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620章 左護軍第466章 天將趙雲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324章 雷雨之夜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99章 虛虛實實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435章 曹操,你夠狠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678章 各執一詞第556章 淮南劇變第861章 稱帝(中)第102章 元城遇伏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56章 退保長社第485章 哪兒騙來的?第601章 派系之爭第701章 會死人的第694章 江東回信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407章 冬日的訪客第469章 不得好死第627章 八百里加急第463章 大喜大憂第807章 周智的算計第149章 拐騙典韋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269章 失竊的指環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72章 糧草被襲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839章 何謂陰險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78章 皆大歡喜第173章 顏明的初吻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69章 陷陣營與大斧騎兵
第848章 忠魂永存第868章 華夏一統第78章 憋屈的罵戰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85章 正面決戰第474章 這麼拽?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57章 奇計破局第520章 錯綜複雜第81章 暗度陳倉第76章 黃巾猛將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221章 巧遇故人第626章 沙摩柯的委屈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37章 張角的神秘幼子(下)第16章 奔雷,落月第301章 趙雲之怒第819章 典韋暴走第378章 他是霸主第445章 忽悠王允第462章 人頭落地第392章 失敗的奇襲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41章 山村少年(中)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406章 空手套白狼第12章 秒殺對象(上)第809章 巧用心思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723章 交託重任第408章 習家的選擇第449章 沒那麼簡單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403章 凌婉清第125章 攻城之策第773章 摧枯拉朽第329章 軍備競賽第620章 左護軍第466章 天將趙雲第235章 整頓荊南(上)第6章 王氏族人(上)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714章 良將樂進第508章 絕地反擊第324章 雷雨之夜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148章 陳留典韋第99章 虛虛實實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435章 曹操,你夠狠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678章 各執一詞第556章 淮南劇變第861章 稱帝(中)第102章 元城遇伏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664章 羣臣進諫(下)第56章 退保長社第485章 哪兒騙來的?第601章 派系之爭第701章 會死人的第694章 江東回信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407章 冬日的訪客第469章 不得好死第627章 八百里加急第463章 大喜大憂第807章 周智的算計第149章 拐騙典韋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269章 失竊的指環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72章 糧草被襲第602章 南陽一役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345章 蔡琰婚事第748章 誰的危機?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839章 何謂陰險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578章 皆大歡喜第173章 顏明的初吻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69章 陷陣營與大斧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