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交換條件

郭嘉的話,將衆人注意力瞬間轉回封王之事。

王旭聽後,大致掃過衆人臉色,便微笑着問說:“那諸公以爲,當以何名號爲佳?”

“主公!”沮授精神非常振奮,興致勃勃地道:“依臣下愚見,主公若定治所於襄陽,不如便以襄爲號!”

“襄王?”

衆人默默唸叨片刻,田豐率先搖頭:“不好,不好!若是將來有遷治所的必要,豈非要換封號?”

“那楚王如何!”徐庶突然插話,果斷地說:“既然荊襄九郡之地乃是主公封國,興盛於楚地,以楚爲號正好!”

一時間,除了部分人靜默不語,其他衆多文武議論紛紛,各自發表着意見。

可議論的結果,還是楚王受到更多人認同,只因其名號更合封國所在。

“好吧,既然諸公皆認爲以楚爲佳,那便定號爲楚!”王旭認真考慮後,做下決定,隨即看向安坐廳內的堂弟王粲,厲聲說:“仲宣,你即刻起草奏章,明日遣人上表天子!”

“諾!”王粲話不多,微微一笑,很乾脆地應命,他文才極好,相比起主簿王凱,更適合起草此類文書。

因爲有很多事情需要準備,聚議很快散去,王旭僅留下諸葛亮、龐統、諸葛瑾三人,帶着他們去往內府庭院內散步,今天的事情發生的很突然,他擔心此三人會有什麼想法。

靜默地行至無人處,王旭才悠然一笑,邁着緩慢的步子說:“孔明、士元、子渝!你們如何看待今日之事?封王可有不妥?”

三人相視一眼,諸葛瑾淡然笑說:“屬下等並非漢臣,僅效力主公以安天下,乃主公之臣,既然主公已有定計,吾等自當遵從!”

龐統性格豪放,說話更是直接:“當今天下。諸侯各自爲政,漢室氣數已盡,名存實亡,與春秋戰國之時何異?主公進位。也以奏書上表天子,已是給帝室留有體面,何來不妥!那齊桓公等輩,凡事可曾會上稟周天子?”

“誒!士元此言過激!”諸葛亮輕搖羽扇,笑着接話:“帝室雖微,可大漢之名尚在,主公執掌三州之地,進位封王以服治下乃勢在必行,並無不妥,但大漢體制終與周朝有別。如今天子仍在朝堂,終究還是需要其下書誥命,方能更得人心,名正言順!”

“可曹操把控朝堂,陛下難以自主。其如何會輕易答應?”諸葛瑾搖頭道:“當初袁紹欲爲大將軍,曹操乃是因懼其勢大,欲暫時安撫其心,這才順勢而行,如今他無利可圖,焉能答應此事?”

“事在人爲,多思慮些時日。總能想到逼迫曹操的辦法!”諸葛亮從容笑說。“其實屬下反而奇怪,今日主公爲何不殺劉祥?如今封王在即,其今日作爲若是傳出去,會造成隱患,只有殺之,方能震懾各方。”

王旭聽着三人的議論。心中很是高興,但陡然聽到諸葛亮的問話,心中一沉,心情有些沉重。

龐統也點點頭:“若從大局考慮,主公今日確實當殺此人。他的言語太過,主公卻放他一命,傳出去後,衆人會以爲主公心虛,是心有顧及,恐造成治下各地成片反對,如再有人從中挑撥,甚至可能發生些叛亂!”

這番話讓王旭極爲意外,他好奇地回過頭去看着龐統。“既然如此,士元今日爲何還要有意絆他,救他一命?”

“哈哈哈……他可不能那樣死!”龐統大笑,回說:“主公沒有治他不敬之罪,他就不能死在殿內,若那般自盡,傳揚出去,對主公聲名極其不利,甚至陷主公於不忠不義之地。”

“大多數人終究不知更深的原因,他們只會看錶象,只會片面的看待,談論劉祥爲帝室而死,而主公逼其自盡云云。至於什麼天下大勢,主公不得不爲的原因,安定天下的宏願,諸侯紛爭的詭詐,他們大多也就聊兩句,但少有人去深想並體諒主公的難處。”

“呵!士元倒是看得透徹!”王旭釋然笑道。

龐統擺手:“那只是尋常人之常情罷了,何來透徹之說!”

“是啊,人之常情!”王旭嘆口氣,悠然說道:“其實,在殿內之時,我亦想過殺之,可最終沒有!”

“爲何?”龐統問道。

“劉公是個忠臣,我敬佩他的節氣!”王旭誠懇地說。

“確實可敬!”諸葛亮慨然點頭。“若大漢人人皆如此,也不會有今日亂世!”

王旭搖頭嘆息:“是啊!劉公是個忠義之人,對百姓也是有功的,自身又無過錯,我儘量讓其安享晚年吧!”

“主公難道完全不介意其那般辱罵?”旁邊的諸葛瑾忍不住插言。

“介意,當然介意,我亦是人,如何不氣?”王旭挑眉笑道:“只不過他自有其立場,既然敬其忠義,又如何不能將罵言一笑置之,皆小事罷了,不足深究。”

“主公胸襟令人欽佩!”諸葛瑾感嘆連連,對王旭很是敬服。

“好了,且不說這些,既然三位心中對封王之舉沒有異議,我也安心了,走吧!去你們的新宅,看看是否滿意!”

王旭與三人說笑着,很快離開將軍府,去往安置之處。

他爲諸葛家安置的宅院,離將軍府並不遠,兩座宅院彼此相鄰,龐統則在街道另一邊,遙遙相對。

這三座宅院並不算大,但也不小,假山庭院一樣不缺,裝飾得很雅緻,諸葛亮等人看過之後,都非常高興,連連稱謝。

王旭陪着他們大致走了一圈,便任由他們自行熟悉環境,自己則隨之返回將軍府,尋找在軍師曹屬忙碌的郭嘉。

剛剛踏進郭嘉理事之處,他還未說話,郭嘉已是起身迎來,匆忙問道:“主公,今日那絆倒劉祥的青年是何人,才智不俗!”

“噢?”王旭驚奇:“你爲何這麼說?”

“他初入將軍府,什麼都不瞭解。卻能在那短時間內分析出形勢,並知道劉祥不能死在殿內,將其絆倒,當然不凡!”郭嘉道。

“呵呵!”王旭笑了:“果然英雄相惜。那人是頗有名望的龐統!”

“難怪難怪,盛名之下無虛士,他在荊州名聲倒是不小。”郭嘉出口相贊,毫不吝惜自己的欣賞之意。

“那他旁邊拿羽扇一人,你覺得如何?”王旭問說。

郭嘉張口便道:“相貌儒雅脫俗,眼含智光,但才能如何還不敢妄自斷定!”

“以後你便知道了,或許,他今後便是我的荀彧!”王旭淡淡笑說。

“他莫非就是主公曾經提過的諸葛孔明?”郭嘉眼睛一亮。

“正是!”王旭笑着點頭,卻也不欲多說。隨即皺起眉頭,略帶責怪地看向郭嘉:“奉孝,今日之事你爲何這般安排?爲何不提前稟報一聲?”

“主公!”郭嘉笑着指指自己嘴巴:“進位封王雖勢在必行,但若主公自領,會給人留下口實。天下人會說主公擅自進王,於聲名不利,可如今這般,卻會傳成羣臣進諫,衆望所歸!”

王旭恍然大悟,總算解開了心中迷惑:“好你個奉孝,真是謀盡算絕。一點紕漏都不出!可你總該先告知於我,以免猜疑吧!”

郭嘉眼神精光閃爍,笑着道:“主公,若是串通設局,人多嘴雜,總會有泄露的時候。豈非反而讓主公擔上奸詐之名?既然羣臣皆有心,那就貨真價實地來一回,毫不造作,豈不更妙?”

“你呀!妙是妙了,卻嚇我一跳。險些誤會發生大事!”王旭手指連點,指着郭嘉笑道。

“可這對主公而言,也是驚喜!”

“這話倒是不錯!”王旭笑笑:“算了,此事便不再多提,我此來有一事相詢!”

“主公請講!”

“今日劉祥之事,讓我在殿內思慮了一番,覺得帝室餘威仍有,進位爲王之事還是需要朝廷正式誥命,方纔能全然服衆,之前諸葛孔明亦是這般建議,但暫時卻還未想到迫使曹操同意的對策!”王旭說。

“原來是爲此事!大漢四百年江山,根深蒂固,餘威終究還是有的,如今若完全棄帝室於不顧,難保各地不出變故,生些麻煩事,欲徹底擺脫帝室的掣肘,還需要時間,待局勢逐漸變化後才行。對此屬下也已經想過,欲使曹操答應,不外乎誘之以利,亦或以力相逼,如今最易實現的策略,需一人方可!”郭嘉從容不迫地說。

“噢?何人?現在何處?”王旭奇道。

“正在襄陽,軟禁於大獄!”郭嘉肯定地說。

“軟禁於大獄?”王旭皺眉片刻,突然靈光閃動,驚喜地一拍大腿:“對啊!當年南陽之戰時,曹洪爲衆將所俘!”

“不錯!”郭嘉毅然接話:“曹洪乃是曹操愛將,且又是其從弟,已軟禁在大獄裡幾年之久,曹操最初之時,幾度遣使,意欲以巨量錢糧物資交換,可皆爲主公所拒,這才無奈放棄。”

“如今這曹洪便派上用場,完全可用其爲交換條件,只要拿到陛下的誥命,就算他曹操將來反悔,我們有陛下的親筆誥命在手,已經上位,就大可不懼,反可說其逼迫天子,禍亂朝綱,天下也無人能說什麼,因爲這本就是事實!因此,陛下的那冊封誥命,是主公必須拿到手中,用以輕鬆穩定各方之物,只要進位,就再沒有下來的道理。”

“單獨一個曹洪,曹操會答應嗎?”王旭不肯定地說。

“會答應的!”郭嘉眼中精光閃爍:“主公進位爲王已是必然,需要的只是陛下的誥命,他曹操即便不肯,也無力制止主公進位,不讓陛下冊封,最多讓主公多費些心力穩定各方,即便真的發生叛亂,也可揮軍平定,如今之局,難道還有人能動搖主公根基?”

“所以對曹操來說,也不是多大的利處,但贖回曹洪的價值和意義卻非同一般,這種交換便將是互利的選擇,他以一張對他作用不太大的誥命,換取部下更大的忠心和曹洪這員愛將,他是個精明的人,知道該怎麼選。”

第685章 南征交趾第650章 強勢的江東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208章 大戰將至第180章 天下大勢第656章 豪強割據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21章 黃巾起義(上)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300章 再戰滎陽第18章 招募私兵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221章 巧遇故人第15章 名師(下)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76章 黃巾猛將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869章 何以笙簫默第688章 一刀震死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226章 改置州牧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624章 軍政分家第124章 廣平沮授(下)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379章 納娶蔡琰(上)第592章 氣吐血第96章 駭人聽聞第16章 奔雷,落月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781章 曹操的應變第192章 前線斷糧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75章 十日之危第139章 危機與仇恨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304章 致命的完美第425章 詐敗的背後(下)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87章 黑山張燕第252章 任用賢能第31章 單挑王飛第380章 納娶蔡琰(下)第146章 西北戰事第585章 海上戰士第659章 無心插柳第863章 都護府(上)第273章 徐淑的愛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501章 何曼的決定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87章 黑山張燕第672章 強勢打擊第482章 三個臭皮匠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211章 堂上奪權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108章 深山療傷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436章 激戰唐子山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538章 五溪猛士第720章 救?不救?第837章 兩大戰場第283章 一舉多得第449章 沒那麼簡單第80章 首戰告捷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434章 陰雲密佈第137章 屠滅張府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137章 屠滅張府第643章 怒髮衝冠第330章 強大的劉表第582章 各有所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119章 衆叛親離
第685章 南征交趾第650章 強勢的江東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208章 大戰將至第180章 天下大勢第656章 豪強割據第527章 燕山王越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21章 黃巾起義(上)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300章 再戰滎陽第18章 招募私兵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221章 巧遇故人第15章 名師(下)第402章 魏延覺醒第437章 敗走湖陽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76章 黃巾猛將第504章 張遼高順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869章 何以笙簫默第688章 一刀震死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226章 改置州牧第163章 衝出廬江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624章 軍政分家第124章 廣平沮授(下)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97章 過五關斬六將第379章 納娶蔡琰(上)第592章 氣吐血第96章 駭人聽聞第16章 奔雷,落月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781章 曹操的應變第192章 前線斷糧第429章 東陵坡伏擊第75章 十日之危第139章 危機與仇恨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304章 致命的完美第425章 詐敗的背後(下)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87章 黑山張燕第252章 任用賢能第31章 單挑王飛第380章 納娶蔡琰(下)第146章 西北戰事第585章 海上戰士第659章 無心插柳第863章 都護府(上)第273章 徐淑的愛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501章 何曼的決定第440章 名不見經傳第87章 黑山張燕第672章 強勢打擊第482章 三個臭皮匠第680章 青雲山道第211章 堂上奪權第671章 英雄出少年第108章 深山療傷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519章 非同凡響的周瑜第203章 討寇將軍第436章 激戰唐子山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538章 五溪猛士第720章 救?不救?第837章 兩大戰場第283章 一舉多得第449章 沒那麼簡單第80章 首戰告捷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434章 陰雲密佈第137章 屠滅張府第655章 亂世用重典第137章 屠滅張府第643章 怒髮衝冠第330章 強大的劉表第582章 各有所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119章 衆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