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長安亂始

董卓死了,董卓死了,在王允的示意下,長安的大街小巷貼滿董卓被處死的消息,長安至洛陽一帶的百姓頓時喜笑顏開,在街上載歌載舞,喝酒吃肉,彷彿像是在過正旦一般,在他們心中,董卓的死,標誌着苦難生活的結束,安定的生活到來,可是,事情遠遠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單相思:漫天烏雲渾不知殊不知,快樂的心情很快淹沒在滾滾西來的烏雲中,這片烏雲的推手,恰恰就是那位在誅殺董卓中具有首建之功的司徒王允。

董卓是死了,但是的帳下還有數萬大軍,分別掌握在李傕、郭汜、徐榮、張濟、樊稠、牛輔、董越、段煨等人的手中,所以如何安置董卓帳下的這些部將,是目前必須及早解決的問題。但恰恰就在這個問題上,王司徒翻了大錯誤。

就董卓死後的形勢而言,一度是向着有利於那些士族的方向發展着,所以無論是長安的士人,又或者是洛陽的士人,都認爲王允是中興大漢的忠臣,都唯其馬首是瞻。董卓身亡,駐紮在長安以東陝縣一線的西涼軍,在得知董卓的死訊後,西涼軍羣龍無首,頓時就亂了陣營,在牛輔、李傕、郭汜等人的商議下,提出了向朝廷投降,要一張大敕令的主張。也就是說,在西涼軍投降之後,朝廷要保證西涼軍將士的安全。

對於西涼軍的“搖尾乞憐”,王允顯得很大度,說什麼西涼軍本就沒有什麼罪過,何赦至有?所以他便派出安撫使來到西涼大營,表示西涼軍將士只要投降朝廷,過往的事情都既往不咎,但是王允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教出李傕、郭汜的人頭。

在這個問題上,西涼軍內部又產生了諸多分歧,有人贊成斬殺李傕、郭汜,用他們的人頭來獲得朝廷的信任,但是也有人反對,他們的理由是董卓新亡,西涼軍應該團結一心,方能在亂世之中立足。由於這種分歧,西涼軍內部再次大亂,展開了一次規模龐大火併,先是作爲西涼軍統帥的牛輔斬殺了董卓的堂弟董越,而牛輔也在這次火併中身亡。

就在雙方人馬打得不可開交時,一個驚人的消息像重磅炸彈一樣在西涼軍將士的心中炸開,這個消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傳開,就像平地裡炸開一個響雷一揚,頓時便在西涼大營傳得沸沸揚揚的,意思大概就是說說王允此時正在商議如何剿滅西涼軍將士,你們卻在這裡自相殘殺,如今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只有聽任宰割的份,反倒不如大家齊心協力,反戈一擊,去攻打長安,爲董公報仇,一旦成功,則奉朝廷以正天下,若不成功,就散火返回西涼,或爲賊、爲佔領一郡之地,總比在這裡等死強。

正當李傕、郭汜等衆在質疑這個消息是否可信時,偏偏這時又從長安方面傳來了侍中丁彥明被殺的消息,這給西涼軍以極大的震動。丁彥明,那可是名士,他的侍中之職是董卓提拔上去的,名士尚且不免一死,何況是他們這些武人,於是在李傕、郭汜的號召下,數萬大軍迅速聚攏在陝縣一帶,決定背水一戰。

夜色靜謐,春風如水,王允剛剛躺在榻不久,就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給吵醒,只聽見那人便敲門便說道:“老爺,侍郎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求見!”

“何事?”王允睜開雙目,不滿地喝問了一句。

估計那個下人被王允這一聲吼嚇得不輕,也停止了敲門的動作,哆哆嗦嗦地說道:“不知,不過看他們似乎很着急,好像發生了什麼大事!”

“知道了”王允喝了一聲,旋即緩緩起身,撿起榻上的一件貂裘大氅隨手披上,開門走了出去。

瞪了一眼拱手施禮的下人,王允不滿的喝道:“以後只要過了戌時,無論誰也不見。”

那下人連忙唯唯喏喏的應了一聲,隨後便跟着王允的腳步來到大廳。

劉範等人看到王允走進大廳,急忙上前施禮道:“司徒大人,禍事,李傕、郭汜糾集數萬西涼軍正向長安殺來。”

劉範的話,彷彿一聲炸雷在屋中爆裂,王允身軀一晃,臉色霎時雪白,不可置信的盯着劉範失聲大叫:“你說什麼?”

徒然間,種邵猛地看着王允,雙眼泛着血絲,如電的目光直直射向王允:“司徒大人,你現在不能亂,你快快想想辦法,否則西涼軍就快要殺到長安了”

王允猛地起身,披在他身上的貂裘大氅也隨着他的動作掉在地上,可是王允不管不顧,不斷的在大廳內來回踱步,臉上寫滿了焦急,須臾,他轉身指着馬宇說道:“現在長安有多少兵馬?”

馬宇沉思了一會,道:“此時長安境內有四支兵馬可用,兩支在長安外圍,即左馮翊宋翼和右扶風王宏的郡國兵。還有一支是長安城中的西涼軍李肅餘部,另一支是來自巴蜀的叟兵!”

“李肅和我共謀董卓,已經和我們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了,宋翼王宏和我是至交,想必也會向我靠攏,叟兵劉焉派來的勤王之師,這也可以,只是這四支人馬加起來不過只有兩萬,如何能抵擋得住西涼軍的鐵蹄?”王允搖搖頭,深刻剖析了雙方兵力,頓時就覺得這些兵馬想要與西涼軍打,簡直是蜉蝣憾樹,螳臂當車。

種邵凝視着王允那張丘壑縱橫的臉,在心裡嘆息一聲,若不是他獨斷專橫,也不會造成如今這種局面。不過事已至此,怪誰也沒有用了,當下開口獻計道:“王司徒,若想讓西涼軍回心轉意,現在還有它途可尋!”

王允聞言,就好像抓住了一顆救命稻草一般,立即抓住種邵的肩膀問道:“申甫和有計,快快說來。”

種邵不留痕跡地掙脫王允的雙手,拱手道:“一,司大人立即派出西涼安撫使,用高官金帛安撫李傕、郭汜

二,讓皇甫知節去出任西涼軍的統帥,要知道,皇甫知節系出涼州名門,德高望重,其忠心爲國早已家喻戶曉的事情,若是讓他去安撫西涼軍,必能震住西涼諸將。”

王允扶案而坐,但是又感覺坐如針扎,又立即起身來回踱步,他覺得種邵的建議有利也有弊,讓皇甫嵩去當西涼軍的統帥,固然起到了安撫軍心的作用,但是這樣做卻會引起朝中關中大臣們的疑心,畢竟西涼軍還是有涼州人來統帥,還橫桓在長安與關東的交通樞紐上,而關東士人才是自己是一邊的,而皇甫嵩則屬於關西那邊的。相比之下,皇甫嵩出山弊大於利,而且若是皇甫嵩平此次叛成功,在朝中的威望必定會水漲船高,這是關東士族不希望看到的,漢光武帝將帝都東遷,關東士族好不容易壓了關西士族一個頭,如今豈能給關西士族崛起的機會?就算自己肯,那關東士族也不依,到頭來影響的還不是自己的仕途。

“申甫糊塗,那皇甫嵩是西涼人,豈能讓他去統領這數萬兵馬?”敲定注意後,王允立即否定了種邵的建議。

“可是……”種邵還欲在言,瞬間就被王允伸手打斷:“沒有什麼可是的,董卓已除,西涼軍的存在無足輕重,我們只要幫陛下將朝綱整頓好了,然後在將流散各地的大臣們聚攏回來,那纔是國家大計!”

種邵和馬宇對視了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的無奈,當然,這一切都地落在了王允的眼中,冷哼一聲,王允看向劉範道:“仲德,你立即派出使者聯繫各州刺史,讓他們進入京勤王”

劉範作爲漢室宗親,又是劉焉的長子,這件事由他來辦最好不過,此時的王允,已經在心中開始描繪宏偉的藍圖起來,他在想,也許不久的將來,會有源源不斷的兵馬涌向長安,將西涼軍打得潰不成軍,而他也會被載入史冊,成爲名垂青史的忠臣。

劉範不敢怠慢,立即躬身應諾一聲,便健步邁出了王允府邸。種邵見到王允已經敲定了主意,在勸也沒有什麼意義了,當下和王宏一起施禮告退,王允不耐煩的揮揮手,示意他們早早退下。

出了王允府邸,種邵仰頭悲嘆:“死了董卓,來了王允,難道大漢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王宏聞言,也跟着長嘆一聲:“亂天下者,必是王允豎子”

須臾,種邵緩緩從悲憤中回過神來,拉着王宏走到暗處道:“李傕、郭汜是豺狼,所以我們必須請一個獵人來斬殺他們”

王宏聞言,疑惑的看着種邵低聲詢問:“申甫,此言何意?”

種邵咬咬牙:“王允實屬無謀之輩,居然把希望寄託在那些諸侯的身上,豈不知現在的關東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那還有時間管他?所以我們爲了大漢,爲了陛下,必須聯繫外兵進京勤王!”

王宏嘆息一聲:“申甫,關東亂成粥,西涼也亂成粥,此時此刻,只有西川沒亂,申甫的意思是去西蜀求援?”

種邵搖搖頭:“西涼之亂,無外乎有呂布、韓遂、樑雙、馬騰四人,前段時間,韓遂攻破武威,又與羌人、樑雙聯合將呂布趕出隴西,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最後誰是西涼之主,不過不管是誰,進京勤王這樣的大功,無論是誰也抵擋不住這個誘惑,所以,我們只能等了”

王宏重重的點點頭:“此言不錯,以不變應萬變。”

“走吧,有人來了”說話間,兩人忽然聽見有腳步聲從街邊傳來,種邵立馬拉着王宏匆忙離開。

就在兩人離開不久後,黑暗中有隱出兩個人來,其中一個瘦高的漢子指着王允的府邸說道:“玄孝兄,這就是王允的府邸?”

一個稍微胖點的人接過話茬:“我在長安住了幾年,難道還會認錯不成?成將軍,我們快回府吧,你說你大半夜的將我拉過了就是爲了看司徒府邸,你是不是有病?”

那個瘦高個撓了撓頭,好像有點不好意思:“我就是怕我完不成主公交給我的任務而已,龐家主,咱們回去吧,免得凍壞了你,我也不好給主交代不是!”

龐舒哈了一口氣,暖了暖手掌道:“我算倒八輩子的黴了,當初要不是你家主公幫助過我,我才懶得大半夜和你跑,不過說好了,西涼軍一來,等你搶走了人,之後必須保護我龐家一家老小出離長安!”

那個瘦高個立馬賠笑道:“這個你放心,我家主公早就吩咐,說你龐家主是他的朋友,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其家小順利離開長安!”

那胖子滿意的點點頭:“這還差不多!”隨後裹了裹身上的大氅,與那名瘦高個一起隱與黑暗之中,就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第123章 封丘劫營(下)第117章 呂布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第236章 女人的心思第125章 風雲涌動第103章 關羽請戰黃忠第42章 再見,即爲敵人第15章 洛陽風雲(中)第99章 加官進爵第157章 征討隴西第1章 身死白門樓第143章 西涼討伐戰1第209章 厲兵秣馬,整軍備戰第82章 華雄之死第72章 雪淹三軍(下)第117章 呂布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第95章 兵發虎牢關第240章 下辯交兵第238章 出征第57章 錦帆賊與巴陵賊的宿怨第64章 回營第135章 妻女被劫第284章 淮陰侯戰車第102章 我乃漢室宗親第76章 伐董之策第200章 ,推薦,靜靜拜謝第276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282章 北面戰場即將結束第59章 棄揚州,回滎陽第201章 西征第377章 綿竹風雲第243章 少年將軍第152章 魏大黑的新生活上第346章 呂布和馬超(上)第158章 羌族首領第125章 風雲涌動第396章 奇襲陽武第30章 陷陣營的由來第93章 青石溝囚虎第74章 囚虎之關第371章 女將初建功,馬超戰四將第366章 張鬆獻第194章 上邽血戰第296章 都是猛將第117章 大戰伊始第128章 奪關大戰(3)第302章 劉焉病重第129章 奪關大戰(4)第86章 李儒再設謀第321章 四面楚歌第90章 務必生擒敵將第309章 法正圖謀第206章 褒城陷落第21章 董卓的手段第51章 寒門猛士甘興霸第72章 雪淹三軍(下)第172章 隴西豪族(完)第356章 成都亂夜第282章 北面戰場即將結束第349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336章 實虛難辨第389章 屯糧之處第278章 豪帥塔里木第129章 奪關大戰(4)第39章 呂布要糧第350章 甘寧大婚第17章 董卓廢立第140章 李儒的反應第31章 收服賈詡的手段第77章 賈詡再設謀第20章 兩世宿敵第337章 偷襲城固第320章 風雨莫測的益州第376章 投降呂布第229章 城破第395章 烏巢假城第三百一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106章 雙刀合璧戰張飛第90章 務必生擒敵將第168 隴西平第213章 點將出徵第383章 綿竹之變第351章 決定出徵第167章 徐晃力斬四將第58章 世人,你們看錯了我第14章 洛陽風雲(上)第336章 實虛難辨第240章 下辯交兵第12章 幷州刺史、執金吾(上)第391章 官渡之戰,終於烏巢第314章 三千英魂埋摩嶺第300章 姜維和黃舞蝶的大婚第12章 幷州刺史、執金吾(上)第142章 羞與爾等爲伍第58章 世人,你們看錯了我第58章 世人,你們看錯了我第299章 徐州事定第193章 困獸之城第20章 兩世宿敵第203章 陳家莊第126章 奪關大戰(1)
第123章 封丘劫營(下)第117章 呂布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第236章 女人的心思第125章 風雲涌動第103章 關羽請戰黃忠第42章 再見,即爲敵人第15章 洛陽風雲(中)第99章 加官進爵第157章 征討隴西第1章 身死白門樓第143章 西涼討伐戰1第209章 厲兵秣馬,整軍備戰第82章 華雄之死第72章 雪淹三軍(下)第117章 呂布休走,燕人張翼德在此第95章 兵發虎牢關第240章 下辯交兵第238章 出征第57章 錦帆賊與巴陵賊的宿怨第64章 回營第135章 妻女被劫第284章 淮陰侯戰車第102章 我乃漢室宗親第76章 伐董之策第200章 ,推薦,靜靜拜謝第276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282章 北面戰場即將結束第59章 棄揚州,回滎陽第201章 西征第377章 綿竹風雲第243章 少年將軍第152章 魏大黑的新生活上第346章 呂布和馬超(上)第158章 羌族首領第125章 風雲涌動第396章 奇襲陽武第30章 陷陣營的由來第93章 青石溝囚虎第74章 囚虎之關第371章 女將初建功,馬超戰四將第366章 張鬆獻第194章 上邽血戰第296章 都是猛將第117章 大戰伊始第128章 奪關大戰(3)第302章 劉焉病重第129章 奪關大戰(4)第86章 李儒再設謀第321章 四面楚歌第90章 務必生擒敵將第309章 法正圖謀第206章 褒城陷落第21章 董卓的手段第51章 寒門猛士甘興霸第72章 雪淹三軍(下)第172章 隴西豪族(完)第356章 成都亂夜第282章 北面戰場即將結束第349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336章 實虛難辨第389章 屯糧之處第278章 豪帥塔里木第129章 奪關大戰(4)第39章 呂布要糧第350章 甘寧大婚第17章 董卓廢立第140章 李儒的反應第31章 收服賈詡的手段第77章 賈詡再設謀第20章 兩世宿敵第337章 偷襲城固第320章 風雨莫測的益州第376章 投降呂布第229章 城破第395章 烏巢假城第三百一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106章 雙刀合璧戰張飛第90章 務必生擒敵將第168 隴西平第213章 點將出徵第383章 綿竹之變第351章 決定出徵第167章 徐晃力斬四將第58章 世人,你們看錯了我第14章 洛陽風雲(上)第336章 實虛難辨第240章 下辯交兵第12章 幷州刺史、執金吾(上)第391章 官渡之戰,終於烏巢第314章 三千英魂埋摩嶺第300章 姜維和黃舞蝶的大婚第12章 幷州刺史、執金吾(上)第142章 羞與爾等爲伍第58章 世人,你們看錯了我第58章 世人,你們看錯了我第299章 徐州事定第193章 困獸之城第20章 兩世宿敵第203章 陳家莊第126章 奪關大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