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

呂布怒氣衝衝的來找王允商議,王允見狀,心中冷笑,表面上卻不動聲色,設宴款待。

席間,呂布沉默不語,只是一個勁兒的喝悶酒。

幾十杯下肚,王允忽然問道:“不知太師可曾將烏金奇甲交給溫侯?”

不問還好,這一問,卻正好觸動了呂布的痛處。

又是一杯悶酒下肚,呂布恨恨的搖頭,道:“未曾。”

王允故作嘆息:“唉,董太師的記性也太差了!”

這一句話無異於火上澆油,呂布再也忍不住了;怒氣攻心,酒意衝腦,他“砰”的一聲把酒杯摔到地上,喝道:“老賊的記性哪裡差了!他分明是眼饞寶甲,自己貪了去!”

王允斥退下人,佯作驚慌,道:“溫侯慎言,豈敢辱罵太師?一但讓太師知道了,我等性命不保矣!”

這話表面上是在勸呂布,實則暗懷挑撥之意。

呂布果然上當,他自詡英雄蓋世,此刻卻要處處受人壓制,連話也不能隨便說,真是越想越怒。

盛怒之下,呂布血紅着眼睛,道:“終有一天,某要手刃老賊。”

王允越發裝出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他一把捂住呂布的嘴,道:“溫侯醉了,這是在說醉話呢!老夫可什麼也沒聽到。”

呂布怒氣正盛,一把推開王允,冷笑道:“醉話?哼,司徒且好好看着,某必手刃老賊!”

王允見火候已到,遂到房門外左右查看;發現無人之後,將門窗緊閉。

看着王允的一番動作,呂布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問道:“司徒這是……?”

王允下拜道:“溫侯且聽一言,董卓欺君罔上,罪不容誅;如今老夫早已秘密聯繫救國義士,欲殺董卓。怎奈老賊怕死,隨行必有鐵甲猛士護身,王允實在無計可施;如今有溫侯相助,定可一擊功成!”

呂布一聽,酒意卻是散了三分,有些猶豫:“吾雖深恨老賊,怎奈曾拜他爲義父,有父子名分;如若殺之,恐爲天下之人恥笑。”

王允冷笑,當日丁原丁建陽便和你沒有父子名分嗎?可他還不是死在方天畫戟之下。

見呂布似有悔意,王允又道:“將軍姓呂,老賊姓董,哪有什麼父子名分?老賊強佔將軍寶甲之時,可曾想到有父子名分!”

那烏金奇甲乃是呂布痛處,此刻被王允一提,呂布果然怒不可遏,臉色鐵青。

見呂布臉色陰晴不定,王允又加了一把火:“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如今天子爲老賊所欺,恨不能食其肉,飲其血;公若能幹此事,剷除老賊,天子必定龍顏大悅,那時候,何患不得顯官!”

好一個王允,不愧是久經官場的老狐狸;這一番話中,先以遺臭萬年威逼,再以流芳青史利誘,最後更是用高官顯位來打動人心,呂布狼子野心,怎能拒絕?

王允見呂布意動,最後又在火上猛澆了一把油,道:“以老夫之見,此事若成,憑將軍的勇武,就是擔任‘天下兵馬大將軍’之位,也是綽綽有餘。”

大將軍,古代領兵之最高統帥。始於戰國,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漢代沿置,職掌統兵征戰。

王允不僅說了“大將軍”三字,還在這三字前加了“天下兵馬”四個大字。這幾乎就是明着說了:呂布呀,要是你殺了董卓那丫的,大漢朝的兵權就歸你了,武將的最高職位也歸你了。

這番話一說,狼子野心的呂布哪裡還頂得住?

赤紅着眼珠子,呂布拔出隨身佩劍,刺臂出血爲誓,衝王允道:“願聽司徒吩咐。”

……

=============================分隔線=============================

荀彧投奔袁紹,卻發現袁本初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又兼之手下派系林立,實非明主;遂照當日約定,來汝南見李峰。

李峰大喜,在壽春城中設宴爲荀彧接風洗塵。

今非昔比,李峰在短短一月的時間裡,拿下富足的壽春郡;一時間天下聞名,諸侯矚目,已有一飛沖天之勢;自然,留下荀彧的把握也大了很多。

酒過三巡,氣氛正酣之際,忽有親衛送來長安密報,李峰看完,暗道:“歷史沒有偏離它應有的軌跡,董卓老賊終究還是死了!”

諸人好奇,什麼樣的密報這樣急切?非得在酒宴之中稟報?

見狀,李峰便令親衛將密報傳閱。

看畢,諸人俱是驚呼:“什麼?董卓老賊死了!”

又驚又喜,驚的是董卓昔日力敵十九路諸侯聯軍尚且無事,如今居然莫名其妙的就死了;喜的是,國賊終除,天下總算減少了一點紛爭。

郭嘉第一個反應過來,道:“老賊一死,西涼軍中無人再有董卓威望,必定會四分五裂,煙消雲散。”

諸人細思,紛紛點頭,陳宮道:“的確如此,可是長安城中兵馬不多,一但董卓部將興兵復仇,呂布雖勇,卻也抵擋不住。”

程昱接口道:“董卓一死,長安城又守不住,眼前就有一件要事必須去做。”

郭嘉,陳宮,荀彧三人同時笑道:“巧了,我也想到有一件要事!”

一件要事?李峰思忖片刻,大笑:“哈哈,我也想到了!不如這樣,我等把想到的要事分別寫在布帛之上,然後來比一比,看誰寫的更緊要些,如何?”

聞言,郭嘉,陳宮,荀彧,程昱四人俱是點頭,紛紛提筆,在布帛上寫下自己的想法。

片刻,五人寫畢,一比,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

你道是爲何?

只見李峰寫的是“迎天子以令羣雄”七字。

荀彧寫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陳宮寫的是“威天子以令不臣”。

程昱寫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郭嘉最直接,他寫的是:“囚天子而令羣雄”。

五人筆法不同,字跡不同,可是寫出來的內容卻是驚人的一致。

相視之下,只覺知己難求,頓時不約而同的哈哈大笑。

李峰表面上笑得開心,心中卻有隱隱的憂慮。五人寫的東西看似相同,都是借天子的名義號令羣雄;實際上,在對待天子的態度方面,卻是大相徑庭。

郭嘉用的是“囚”字,囚禁,這表明他對天子沒有多少尊敬,由此不難推知,郭嘉對大漢朝廷的忠誠有限。

而陳宮用的是“威”字,威逼;程昱用的是“挾”字,挾持;不難看出,他們對漢室的忠誠也很有限。

相比之下,荀彧用的卻是“奉”字,侍奉;這表明他很尊敬天子,由此看來,荀彧恐怕是漢室的死忠分子。

一但以後李峰想要自立,只怕會引起荀彧的激烈反對,那時候麻煩可就大了!

想想歷史上,荀彧的死怕是和他終於漢室,阻了曹操的野心不無關係。

好在此刻李峰地小民弱,離自立還遠着呢,這些事還有時間慢慢考慮,眼前還是先爭取把荀彧留下來再說吧;這可是王佐之才呀,念及此,李峰心頭火熱,頻頻勸酒。

一時間,賓主盡歡。

李峰舉杯敬荀彧道:“請先生滿飲此杯。”

荀彧飲酒,回敬。

李峰放下酒杯,道:“不知先生有何打算?汝南一地,景色優美,若無急事,先生不妨多住些日子。”

荀彧乃是玲瓏心思,聞絃歌而知雅意,李峰那點小九九,他哪裡會不知道。不過,他剛棄了袁紹,又曾經答應過給李峰一個機會,遂出言道:“如此,便叨擾了。”

李峰大喜,更是殷勤勸酒不提。

=============================分隔線=============================

且說公孫瓚與袁紹在磐河大戰,各有勝負。袁紹軍中,顏良文丑勇不可擋,幾次殺到公孫瓚面前;若不是雲哥出手,只怕公孫瓚早已殞命多時。

磐河大戰,兩軍勝負難分,兼之久戰疲憊,公孫瓚遂與袁紹約定各自退兵,來年再戰。

袁紹初得冀州,人心未定,也是不想再打了;於是兩家很快定下約定,各自收兵。

卻說趙雲在公孫瓚帳下爲將,磐河一戰中,屢立奇功,幾次救了公孫瓚性命。可是不知道公孫瓚是怎麼想的,竟把趙雲這等猛將擱在一旁,不肯重用。

久而久之,趙雲心生去意,遂辭了官位,獨自找尋前程。

雲哥騎着白馬趕路,心裡卻有些猶豫。李峰,曹操,劉備三人都曾熱情邀請過他,此刻,三選一之下,雲哥卻是有些爲難了。

就趙雲看來,三人都非池中之物,非要選擇一個,確實令人頭疼。

許久,趙雲還是決定去汝南投奔李峰。一來,李峰此刻坐擁汝南壽春兩郡,不像劉備那麼落魄。二來,聽人說李峰禮賢下士,最是能知人善用,趙雲自問也算是有一身本事,想必能受重用。三來,曹操屯兵陳留,路程較遠;而李峰屯兵汝南,路要近一些。

打定主意,雲哥不再遲疑,遂拍馬直奔汝南而去。

要是李峰知道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天下第一小弟雲哥正往汝南趕來,不知道會不會高興的睡不着覺。

шшш ▲TTkan ▲¢ o

……

=============================分隔線=============================

朋友們若是有好的情節和創意,不妨在書評區建議樓留言,老狼會仔細看的,如果合理,也弄進書裡,大家一起樂呵樂呵!

最後,請朋友們多多支持,謝謝了!

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八十四章 結盟第十四章 陳宮第九章 火燒長社第六十三章 稱帝風波第二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九章 地道第六十二章 絕症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二十八章 太史雄威第八十二章 好藥方第六章 招聚人馬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六十章 定計第七十三章 撤兵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七章 首戰立功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四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六十五章 死守第三十七章 勸降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十六章 忽悠郭嘉第五十三章 宛城尋藥第六十八章 合作第一章:夢迴三國第二十一章 雙英戰呂布第七十四章 重逢第十八章 諸侯會盟,孫堅戰敗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六十八章 合作第七十七章 通過考驗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四十九章 呂布之死2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第七章 首戰立功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十四章 陳宮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八十四章 結盟第七十七章 通過考驗第七十九章 招攬第十章 周倉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七章 首戰立功第四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十三章 剿匪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第七十六章 大舅哥第十一章 汝南城第五十九章 甘寧第八章 再破黃巾第六十五章 死守第四十三章 酒宴殺機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五章 黃巾亂起第三十七章 勸降第一章:夢迴三國第三十五章 青州黃巾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四十六章 伏擊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六十九章 地道第八十三章 論英雄第四十五章 徐晃第四十九章 呂布之死2第二章 小店忽悠第七十四章 重逢第十七章 王佐第五十章 山路第四十一章 徐州牧第五十九章 甘寧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十七章 王佐第六十五章 死守第七十九章 招攬第三章 猛張飛第十三章 剿匪第一章:夢迴三國第五十四章 行險第五十八章 封賞第二十一章 雙英戰呂布第七十一章 攻破宛城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七十七章 通過考驗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七十二章 瓜分第六十七章 破城第十章 周倉第四十五章 徐晃第七十三章 撤兵
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八十四章 結盟第十四章 陳宮第九章 火燒長社第六十三章 稱帝風波第二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九章 地道第六十二章 絕症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二十八章 太史雄威第八十二章 好藥方第六章 招聚人馬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六十章 定計第七十三章 撤兵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七章 首戰立功第六十四章 伐逆第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十七章 雨行第四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六十五章 死守第三十七章 勸降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十六章 忽悠郭嘉第五十三章 宛城尋藥第六十八章 合作第一章:夢迴三國第二十一章 雙英戰呂布第七十四章 重逢第十八章 諸侯會盟,孫堅戰敗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三十四章 鋒銳營第六十八章 合作第七十七章 通過考驗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四十九章 呂布之死2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第七章 首戰立功第六十一章 船工第十四章 陳宮第二十三章 曹操中伏第八十四章 結盟第七十七章 通過考驗第七十九章 招攬第十章 周倉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七章 首戰立功第四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十三章 剿匪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第七十六章 大舅哥第十一章 汝南城第五十九章 甘寧第八章 再破黃巾第六十五章 死守第四十三章 酒宴殺機第五十六章 出城第五章 黃巾亂起第三十七章 勸降第一章:夢迴三國第三十五章 青州黃巾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四十六章 伏擊第三十二章 烏金寶甲第六十九章 地道第八十三章 論英雄第四十五章 徐晃第四十九章 呂布之死2第二章 小店忽悠第七十四章 重逢第十七章 王佐第五十章 山路第四十一章 徐州牧第五十九章 甘寧第五十二章 高順第十七章 王佐第六十五章 死守第七十九章 招攬第三章 猛張飛第十三章 剿匪第一章:夢迴三國第五十四章 行險第五十八章 封賞第二十一章 雙英戰呂布第七十一章 攻破宛城第二十四章 貂蟬第七十七章 通過考驗第八十章 橫江a賊第七十二章 瓜分第六十七章 破城第十章 周倉第四十五章 徐晃第七十三章 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