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跪死在這裡

劉玉之前就知道陳宮肯定會搞點事情,所以對於陳宮這樣的舉動並不意外,笑道:“公臺有要事,那麼先進宮再說吧。”

“陛下,臣此事非常重要,還請陛下御覽!”陳宮的態度十分堅決。

楊彪等老臣在陳宮說完之後,異口同聲說道:“請陛下御覽!!”

劉玉有點爲難了,陳宮手中的書簡絕對沒有好事,他要是看了,這些混蛋一定要自己表態的。

可劉玉不接下來的話,陳宮等人就一直跪着,那大傢伙都下不了臺。

李貴看出了端倪,馬上站出來,柔聲說道:“各位大人連夜趕路,風塵僕僕,想必也是睏乏了,莫不如先休息片刻,沐浴更衣之後再……”

李貴是劉玉的狗腿子,劉玉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他李貴自然是效勞的。只是他的話沒有說完,陳宮就冷冷地盯着他,大有把李貴給吞了的感覺。

李貴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陳宮這個樣子,繞是他堂堂“暗部”首腦,身經百戰,也是被這個眼神也嚇了一跳。

“陳公臺這個眼神很是恐怖!”李貴急忙閉上了嘴巴,心裡不斷嘀咕。

陳宮繼續舉着自己手中的書簡,說道:“請陛下御覽!”

這李貴被陳宮的眼神給嚇退了,劉玉很是失望。想想李貴好歹都是一個有實權的天子紅人,被陳宮一個眼神給嚇退了,這讓劉玉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慨。

劉玉嘆了一口氣,看來今天這事情是需要劉玉自己解決了。

陳宮這種霸氣行爲,讓四周的文官心中折服。李貴是什麼人?那是跟隨陛下最久的存在,每天跟在陛下身後鞍前馬後,陛下的絕對心腹。手裡頭更是有着很重的大權!妥妥的朝廷不可招惹的人物!像這樣的存在,陳大人單憑一個眼神就嚇得李貴閉上嘴巴,這是多麼令人振奮與嚮往啊。

很多文官都幻想着自己要是有陳宮這種境界就好了。

可惜他們很多人都忘記了一點,陳宮敢這樣做,自然有他的底氣,軍機大臣和劉玉第一個軍師的身份,給李貴一個膽子,他都不敢有不滿。

龐統悄悄地對諸葛亮和司馬懿說道:“公臺先生今天好大的殺氣!!李仲允都被嚇退了!不愧是我輩的楷模啊。”

諸葛亮和司馬懿下意識地點點頭,他們都認可這個說法,畢竟以他們目前爲止的資歷還不如像陳宮一樣硬懟李貴。現在不行,日後就說不定了。

劉玉對李貴使了一個眼色,李貴馬上就接過了陳宮的書簡,爾後恭敬地遞給了劉玉。

劉玉輕輕地打開,書簡中寫道:臣陳宮頓首百拜吾皇。諮聞天下之根基在於天子,天子之舉動,關乎江山社稷,黎民黔首。天子靜,則天下定。天子動,則宇內震盪,八方雲從。天子鎮壓天下,代天狩民,乃聖人之道。故而聖人云:國不可一日無君!吾皇以降,施雷霆雨露,整頓天下,黃巾賊破,諸侯授首,盛世之兆。天子萬聖之軀,卻屢屢卻以身犯險。荊州之事,臣膽戰心驚,心急如焚,擔憂山陵崩。如今豫州再現,臣等夜不能寐,恨不得一死以謝天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天子乎!陛下若不改正,臣等萬死難辭其罪!臣肺腑之言,望陛下入耳!臣頓首泣拜!

好吧,劉玉覺得陳宮這份奏章的文學水準有點失常了,完全沒有以往的敦厚文風。可是劉玉卻從裡面看出陳宮在寫這個的時候,心情是悲憤的。雖然沒有直說劉玉瞞着他們偷跑,可最後用了“入耳”二字,這可是教訓小輩的用詞。這樣的字眼寫在奏章中,遇到後世滿清皇帝,百分百推出去斬首,家人流放寧古塔的。

好在劉玉不是糠洗和錢聾這樣的君王,是可以容忍這樣的用語,畢竟劉玉自己有錯在先啊。

“公臺字字珠璣,朕受教了。”劉玉把自己的態度堅決放的很低了。

這態度是低了,可是劉玉卻是馬虎應付過去,不想開口表示什麼。

“陛下,臣所奏之事,請陛下深思!”陳宮多機靈的人,劉玉說這話和沒說有什麼區別啊,他是不會中計的。

劉玉想要的開口說些說辭的時候,楊彪這個老頭子顫抖着身子,緩緩悠悠地說道:“陛下,老臣等聽聞陛下往豫州之事,這一口氣差點沒有上來。老臣懇求陛下,大漢如今的盛況來之不易,還請陛下慎行。老臣無能行將就木,不想看到不敢言之事。”

劉玉還要罵人了,楊彪這是倚老賣老啊。這意思不就是楊彪已經到了快死得年紀了,希望劉玉不要死在他前頭。

劉玉的拳頭握了起來,他選擇了忍。

不忍不行,要是訓斥了楊彪一番,誰知道這老傢伙會不會來了一處暈厥過去的戲碼?劉玉覺得這個可能性很大。要是這樣,傳出去對劉玉不好,史官也會記錄某年某月某日,帝不聽忠言,前司徒楊彪悲憤欲絕,幾度昏厥。

不要低估這個時代,史官的能耐,他們這類人最是嚴肅,記錄什麼就是什麼,用他們或者家人的性命做威脅也改不了一個字。

劉玉眼睛很尖,他發現了在楊彪和陳宮身後,頭鬚髮白的史官正在拿着一支筆蓄勢待發,就等着劉玉說錯話。現在這個史官叫做太史餘,這個倒和太史慈沒啥關係,他祖上就是做史官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了。以至於他家祖先被周天子特許以官職爲姓,世世代代記錄歷史。平時史官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並不是那麼顯眼。而這次被陳宮請過來,太史餘也來了勁頭。他也對劉玉經常性的偷跑很不滿,明明是一個明君,卻很胡鬧,有點走偏的跡象。史官覺得自己也有必要警示一下劉玉,讓其迴歸到明君的道路上。想當年靈帝也是很胡鬧,最後搞得江山社稷都快完蛋了。

就算是一個不起眼的史官。他也有着自己的理想不是麼?史官是一個高風險工作,遇到明君就罷了,頂多就是爲難一下。要是遇到昏君,這腦袋就完蛋了。史官這碗飯不好吃啊。

劉玉囧了一下,陳宮這是真夠損的。

陳宮心中冷笑不已,自己要是沒有做點準備,陛下一定又找藉口忽悠過去。有史官在,那麼今天劉玉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起來,流傳後世。陳宮斷定劉玉不會亂來,起碼劉玉是要臉的。對於這一點,陳宮是太瞭解劉玉瞭解了。

不單單有史官,劉氏宗正劉斐聲淚俱下地說道:“高祖啊,孫兒愧對宗正一職啊。眼看陛下執迷不悟,孫兒卻無可奈何!孫兒萬死啊!”

劉玉囧了再囧,這是幹嘛?宗正都來了?

“陛下若是執迷不悟!臣等就跪死在此地!”陳宮帶領所有老臣斬釘截鐵地說道。

黃忠等人一看,這場面可真夠壯觀啊。

劉玉只不過說了那麼一句話,居然引起了這麼大的陣勢,是他所想不到的。

“逼宮!這幫傢伙就是來逼宮的!”劉玉大怒不已。

眼尖的諸葛亮暗叫不好,劉玉要發怒了。這下子陳宮他們玩大發了。

沒錯,劉玉要發飆了。

“朕問一下你們!朕自登基以來,有哪件事對不起大漢江山,對不起黎民百姓?!”劉玉瞪大着眼睛,咬着牙說道。

陳宮和楊彪知道劉玉會這麼說,他們也做好了準備。

只是劉玉不給他們機會,喝道:“你們口口聲聲說朕執迷不悟!朕自問沒有坐錯什麼事。難道你們認爲一個一直坐在御座上,一步不出皇宮,對你們的建議唯唯諾諾,凡事聽取你們意見的皇帝就是明君,就是朕應該做的?”

陳宮等人不敢搭話了,這話要是回錯了,可是要殺頭的,他們這些人可沒有準備要死在這裡。

“先帝倒是久居深宮,所有大事都聽取別人的意見,可結果呢?你們給朕說說,是什麼原因導致黃巾賊亂,天下大亂?”劉玉直接搶過了話語權,開始不斷反問。

陳宮和楊彪很想說,靈帝當時是久居深宮,可他在深宮內正事不幹啊!而且聽取的意見都是宦官和外戚啊,和他們這些正直的士大夫無關。

但想到作爲神武朝廷最大的外戚,大將軍黃忠在旁,說出來的話,就會把黃忠給得罪了死了。

就這麼一停頓,劉玉即刻罵道:“一個個口口聲聲說朕執迷不悟,實際上個個都是自私自利!”

“陛下,臣等是對陛下忠心耿耿啊!絕無半點私心!”陳宮帶過來的老臣急忙辯解了劉玉。

“朕深入民間,那是爲了體察民情。御駕親征是爲了鼓舞士氣,震懾賊寇!朕沒日沒夜爲大漢絞盡腦汁,爲大漢默默付出。到了你們口中卻是昏君的行爲!朕心寒啊!”劉玉爲自己的行爲辯解了。

反正劉玉就是爲自己行爲找到合理的理由。

陳宮和楊彪知道掌握了絕對的主動,已經無法逼迫劉玉做出承諾了。

“失敗了!”陳宮等人知道自己計劃被劉玉給瓦解了。

劉玉看着這幫人的臉色就知道自己的話起到作用了,話鋒一轉,柔聲說道:“朕也不怪你們,你們也是爲大漢社稷而憂慮。這些朕都知道!朕也不會怪罪你們,你們也是爲大漢好,爲了朕好。朕也需要你們在朕的身邊不斷提醒朕。不過,你們的方法要改一下,朕不是那種昏庸之君,朕有朕的底線!都起來吧,擋着朕的路已經好久了。要是耽誤了朕處理國事,小心你們的腦袋!”

一番恩威並重,既是不追究又是敲打的話,瞬間就把陳宮等人給瓦解了。

很多老臣都馬上給劉玉讓路,他們可不敢再讓劉玉生氣了。

楊彪的速度最快,別人還沒有動的時候,他已經現在黃忠他們那一邊了。這矯健的身姿,哪裡還有剛纔全身顫抖的樣子。

陳宮嘆了一口氣,他自己也站了起來,默默地站到了一邊。

“大將軍,傳朕旨意,明日在壽春皇宮召開朝會!”劉玉下完這個聖旨之後就和李貴他們走進了皇宮。

這一會,沒有人敢阻攔。

“臣遵旨!”黃忠領下了聖旨。

諸葛亮和龐統、司馬懿看到劉玉進入皇宮之後,就知道他們今天是無法覲見劉玉的了。很有可能劉玉在氣頭上,萬一他們進去,被劉玉當成替罪羊就完蛋了。

“陛下手段真高!”司馬懿由衷地說道。

面對那麼多的老臣逼宮,劉玉可以反將對方一軍,讓對方啞口無言,實在難得。別看劉玉的用詞有點強詞奪理,但劉玉卻能利用自己天子威嚴的加成,逼得陳宮這些人後退,別人還真的沒有辦法做到。

司馬懿從劉玉的身上再次學到這些,心裡琢磨着日後要多多模仿纔是,好讓自己辯才更上一層樓。

司馬懿下意識地看了諸葛亮一眼,在場所有人當中唯有諸葛亮可以和他一比。

“仲達,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啊!”諸葛亮似乎心有靈犀,對着司馬懿回報了一個微笑。

兩個相愛相殺的智者,又一次完成了一次對決。

陳宮和楊彪等人一臉無奈,他們都準備那麼好了,居然還是被劉玉給忽悠過去了。

賈詡在一邊漠然地看着陳宮他們,心中鄙視不已。不是說要跪死在這裡麼?你們倒是說到做到啊。陛下肯定知道你們這些人沒膽量去死,所以才反殺成功的。

賈詡樂於看戲。

黃忠則是勸慰道:“公臺,楊老大人,你們都辛苦了。本大將軍已經安排了住所給我你們,明日一早再說吧!”

陳宮慚愧地點點頭,但這一次失敗,並不代表永遠失敗,他還是會緊緊盯着劉玉的。

把陛下的壞習慣改正過來,是陳宮一輩子的使命啊。只是這個使命似乎很難完成。

無論怎麼樣,今天陳宮也讓諸葛亮他們看到了他的能量,讓諸葛亮和司馬懿等人明白他們要繼續往上,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朝中大臣,沒有一個是簡單得!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該出手時不出手第四百九十章 曹操軟禁郭嘉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關張留下 呂布繞道第八百零一章 開始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麻煩侯爺您解釋一下第三百零八章 劍指宛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汝南太守 劉玉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龍虎相見 送最後一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假諸葛 馬良用計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廢三公 立丞相第二百三十九章 堵住別人家門口的劉玉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有人開始動心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關羽立威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魯肅願意臣服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甘寧:劉玉呢?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玉與劉協最後的情誼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徐晃危機第五百二十章 考驗崔州平第七百零一章 您要不試一試第九百四十三章 赤壁大戰(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賈詡設計 逃出生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典韋出馬 胖揍仲達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進軍迅速 箭射周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五百零一章 煥發新生的關羽第四百三十三章 袁譚挺進 袁尚出征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大朝會第六百九十二章 劉玉啓用龐統第三百八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劉玉:孟德,你至於麼?第四百零五章 大哥,我對不住你啊!第九百一十章 實際用意 羨慕嫉妒第五百七十五章 結拜?張飛反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主公,你被算計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的盧救主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東吳反擊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五章 兄弟情深 田豐算計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場惡戰即將開始第五百九十五章 龐統的悲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孫尚香:我不嫁!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不愧爲老狐狸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八百七十五章 火攻之策 徐庶留下第一千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是大大的不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傅巽的口才了得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超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允的堅持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馬超進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給臉不要臉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對益州世家動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馬孟起的雄風第五百六十五章 楊家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五十章 曹袁聯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算計好了第二百章 騙開函谷關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荊州換人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一千八百十八章 劉玉震驚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搶地盤的曹操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史慈也敗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劉協送走子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九百八十五章 胡家的禍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曹彰腳軟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史慈也敗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猛烈進攻 魯肅失去理智第一千五十四章 江東敗退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周倉敗李典 繼續出發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倒黴催的孫權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鶴蚌相爭,漁人得利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救回孫策和周瑜的希望第三百六十一章 兗州陳家的積極第二百九十一章 心慈手軟 王府酒宴第一千七十八章 目標:劉封第一百一十二章 軻比能的末日(二)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科舉第二百零九章 劉玉的套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羽來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曹操:還有這樣的好事!?第九百七十三章 劉玉的手段如何?第四百一十七章 鉅鹿火起 袁紹突圍第九百二十章 短暫的團聚第一百二十章 黃巾亂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以攻代守第一千六十一章 小兵張飛(二)第一千三十八章 遼來來(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劉玉感慨 李貴受罰第四百六十五章 罪有應得第八百一十二章 聊聊人生 談談理想第五百五十六章 劉玉教子(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劉備看到了希望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 自救第一千八百十七章 孫策和周瑜被算計第六百四十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曹操頓悟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該出手時不出手第四百九十章 曹操軟禁郭嘉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關張留下 呂布繞道第八百零一章 開始了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麻煩侯爺您解釋一下第三百零八章 劍指宛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汝南太守 劉玉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龍虎相見 送最後一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假諸葛 馬良用計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廢三公 立丞相第二百三十九章 堵住別人家門口的劉玉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有人開始動心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關羽立威名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魯肅願意臣服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甘寧:劉玉呢?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玉與劉協最後的情誼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徐晃危機第五百二十章 考驗崔州平第七百零一章 您要不試一試第九百四十三章 赤壁大戰(十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賈詡設計 逃出生天第五百二十六章 典韋出馬 胖揍仲達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進軍迅速 箭射周泰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五百零一章 煥發新生的關羽第四百三十三章 袁譚挺進 袁尚出征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大朝會第六百九十二章 劉玉啓用龐統第三百八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劉玉:孟德,你至於麼?第四百零五章 大哥,我對不住你啊!第九百一十章 實際用意 羨慕嫉妒第五百七十五章 結拜?張飛反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主公,你被算計了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的盧救主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東吳反擊的機會?第八百二十五章 兄弟情深 田豐算計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場惡戰即將開始第五百九十五章 龐統的悲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孫尚香:我不嫁!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不愧爲老狐狸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八百七十五章 火攻之策 徐庶留下第一千六十四章 御駕親征是大大的不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傅巽的口才了得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超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允的堅持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馬超進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給臉不要臉第六百一十八章 大難不死 必有後福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對益州世家動手第三百四十八章 馬孟起的雄風第五百六十五章 楊家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五十章 曹袁聯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算計好了第二百章 騙開函谷關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荊州換人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一千八百十八章 劉玉震驚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搶地盤的曹操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史慈也敗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劉協送走子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九百八十五章 胡家的禍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曹彰腳軟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史慈也敗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猛烈進攻 魯肅失去理智第一千五十四章 江東敗退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周倉敗李典 繼續出發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倒黴催的孫權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鶴蚌相爭,漁人得利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救回孫策和周瑜的希望第三百六十一章 兗州陳家的積極第二百九十一章 心慈手軟 王府酒宴第一千七十八章 目標:劉封第一百一十二章 軻比能的末日(二)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科舉第二百零九章 劉玉的套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羽來援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曹操:還有這樣的好事!?第九百七十三章 劉玉的手段如何?第四百一十七章 鉅鹿火起 袁紹突圍第九百二十章 短暫的團聚第一百二十章 黃巾亂起第三百二十三章 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曹操以攻代守第一千六十一章 小兵張飛(二)第一千三十八章 遼來來(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劉玉感慨 李貴受罰第四百六十五章 罪有應得第八百一十二章 聊聊人生 談談理想第五百五十六章 劉玉教子(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劉備看到了希望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圍城 自救第一千八百十七章 孫策和周瑜被算計第六百四十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曹操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