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獻俘

不管怎麼說,在當今神武皇帝面前獻俘的事情幾乎已經傳遍了整個天下。

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與自己的親朋好友,慶賀着這場盛事。沒辦法,漢人和胡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只要針對胡人的戰事,漢人都不會有任何的猶豫。

百姓們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慶賀,而官府這邊也沒有閒着。

人多了就怕出現什麼事情,必要的治安管理是不能少的。各地官府的官吏和駐防軍隊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免得好好的一場盛事變得不美好了。

地方上都這樣了,更別說洛陽這邊的動靜了。

洛陽作爲天下的中樞,居住的百姓是最多的,城池是最繁華的。獻俘之事場面巨大,如何辦得既讓劉玉滿意,百姓滿意,也沒有出現任何亂子,就擺在了滿朝文武的面前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洛陽令禰衡,洛陽什麼亂七八糟的治安問題都是由他來處理的。禰衡在洛陽令這個位置上坐了好多年了。其實按照他的功勞,早就可以往上爬了。然而禰衡卻是拒絕了。經過這麼多年,禰衡深深地明白自己的才華實在有限,能做好一個洛陽令就不錯了,再大一點的官職,他就不想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禰衡在洛陽過得挺爽的。整個洛陽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勳貴大臣,沒有一個敢在禰衡面前嘚瑟和違法亂紀的。這禰衡要是發起狠來,親自撈起一根棍子堵門也不是不可能的。

連自稱“混世魔王”的劉華都要給禰衡一分薄面,可見禰衡的威懾力。

禰衡自己也擔心要是換一個官員,會把控不住,讓他多年的心血付之東流。所以面對朝廷多次的升遷通告,禰衡都是拒絕的。

可這很明顯不符合朝廷的規矩。一個官員在任上做了那麼多年,最後就會成爲其一言堂,對於吏治來說是很不利的。偏偏洛陽令這個位置是沒有點實力和手段是無法勝任的。洛陽令要是空缺出來,肯定就會是一個燙手山芋。

沒辦法,最後這件事情就擺在了劉玉的案臺上。

劉玉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拒絕升遷的,當知道是禰衡的時候,他就釋然了。劉玉對禰衡很放心的,能把洛陽民生管理得井井有條,的確是禰衡的能力。現在禰衡不願意離開洛陽令這個位置,劉玉就以大漢天子的名義給禰衡開了一個特例。

這個特例是十分特殊的。專門指出是針對禰衡的。禰衡只要在洛陽令位置上坐下去,每年的考覈都是優,可以在洛陽令上坐下去,前提條件就是放棄升遷。當然了,也只有禰衡得到了這個特例,其他人還是按照朝廷的規矩辦。

禰衡自然是高興不已,如今朝廷要辦一個獻俘大典,他不賣力幹就奇怪了。

“你們都給本官聽着,這次獻俘,人多口雜,要是發生點什麼亂子,就別怪本官不念舊情了。”禰衡意氣風發地指揮着自己手下官吏做事。

洛陽府上下官吏都知道自己的頂頭上司從來不會說什麼假話,他說不講情面就不講情面。關係到整個洛陽府的面子,他們這些做小的,當然要在大人的帶領下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朝廷這邊也沒有閒着,場地的佈置啊,人員的安排啊,經費的調撥,等等。一大堆人都在爲這不久之後的獻俘而努力的。

終於到了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洛陽百姓一個個都走出了家門,來到了大街上。因爲今天就是獻俘的大好日子。

洛陽的百姓好多年沒有見到塞外的胡人是什麼樣子的了。由於之前天下大亂,西域各國的商人和使者都不敢來了。

今天他們倒是可以看一下塞外的胡人是長成什麼樣子的。

沒有讓百姓們等多久,龐統和諸葛亮等人就出現在了百姓們的眼前。

除了龐統的形象有點那個之外,其餘人均是英武不已的姿態。

在那麼多人當中,龐統的身姿變得更加的鮮明和出衆。

其中一個年輕人大爲驚奇地說道:“這位大人是誰啊?長得會不會太醜了點。”

旁邊一個老者教育地說道:“年輕人,不可以貌取人!要知道這位大人乃是南州第一名士龐統龐士元。聽說這一次大破烏恆,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年輕人大驚,立馬受教地說道:“多謝老丈指點。”

這個世界外貌協會實在是太多了,然今天卻是龐統出盡了威風。道路兩邊的百姓都知道了龐統的壯舉,眼神中充滿了崇敬。對於這一點,龐統是最敏感的,他十分享受這種崇敬。

諸葛亮十分自覺地給龐統讓出一個身位,畢竟像龐統這樣受人尊崇的機會實在太少了。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受人矚目的,所以他不會和龐統搶的。

緊接着就是劉軍士兵看押着的囚車和俘虜在百姓們的眼前出現了。

囚車當中自然是樓班和蹋頓等烏恆貴族了。

除了身上的服裝之外,漢人百姓們發現這些胡人和自己這些漢人沒多大的區別啊。

等看到那些所謂的高句麗人之後,漢人百姓們就大驚了,這些人的臉好大啊。

“之前壓過去的似乎是烏恆人和鮮卑人,那這些一個個長得大餅臉的是什麼人啊?是烏恆人和鮮卑人的分支麼?”好多百姓不清楚了。

百姓們壓根就不知道這俘虜是怎麼回事,反正這模樣沒有漢人長得端正。相比起來,剛纔那位龐大人看起來就順眼的多了。

洛陽的皇宮,獻俘大典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好了。

在搭建好的高臺上,劉玉帶着自己的皇后、太子劉玄、趙王劉華三人在御座上等着。

朝中文武都準備好了。

作爲朝中爲一個太學博士,劉玉的岳父蔡邕拿着一張大大的黃色錦布,唸叨着文縐縐的文言文。

這一次獻俘要搞得漂亮,那麼必要的文章就是必須的,需要一個大儒用最威武美妙的詞彙來書寫出一篇足以流芳百世、形容大漢威武強大的賦。

對於這一點,滿朝文武當中,誰也不敢和蔡邕搶。他是劉玉的岳父,當今的國丈之一,又是當世大儒,這樣的身份可不是其他大儒可以比擬的。

蔡邕費盡了心思,消耗了不少腦細胞,終於寫成了他手中的這篇文章。文章大氣蓬勃,從蔡邕的口中念出來,讓滿朝所有的文臣都如癡如醉,受益匪淺。

武將那邊就是有點打瞌睡的樣子。他們都是強打着精神,不能讓自己表現出來。因爲他們的陛下可是看着呢,在這個時候出醜,那就不好了。武將們只能希望蔡邕可以早點唸完。

在武將們的期待下,蔡邕終於唸完了。蔡邕對自己的表現十分的滿意,美滋滋地退了回去。

“獻俘開始!”隨着一聲高昂的呼喊聲,滿朝文武都來了精神。

率先走進來的是呂布和典韋,他們兩人是最快回到洛陽的,繳獲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像匈奴人和鮮卑人的王帳、王冠等都是他們的繳獲。

“臣向陛下敬獻匈奴王帳、王冠、權杖等匈奴王族所用之物!”呂布高聲說道。

“末將向陛下敬獻鮮卑王帳、王座、器具等鮮卑上層用之物!”典韋也是大聲地說道。

朝中文武都對這些東西很上心,他們發現這些東西都是金銀之類製作而成,沒有漢人的精美,倒是有另一番風味。

“好!”劉玉站了起來,大步走到了高臺的最前方,高聲說道:“朕收下了!”

劉玉對這些東西也看不上眼,但作爲一個收藏品還是可以的。

呂布和馬超之後,就由司馬懿和馬超所部了。

“臣等向陛下敬獻匈奴單于劉豹之首級!及匈奴人右親王等王族二十餘人頭顱!”司馬懿和馬超共同說道。

滿朝文武都嚇到了,這要是算起來,匈奴人的王族幾乎被馬超和司馬懿給斷了根啊。

這些玩意象徵意義大過實際,劉玉纔不會把這些頭顱給留下來,直接高聲說道:“懸掛四門,給百姓唾之。”

對於這些匈奴人,劉玉壓根就沒有什麼客氣。

最後就輪到最大的場面。

龐統和諸葛亮還有趙雲等將,壓着一大堆鮮卑人和烏恆人、高句麗人緩緩地出現在了劉玉的眼前。

好傢伙,這密密麻麻地少說有一萬人啊。

本來是不止這麼多的,但是一路上趕路而來,鮮卑人和烏恆人還有高句麗人都死了一部分。目前只有不到九千人的樣子。

鮮卑人和烏恆人都對大漢的強大給震懾到了。進入大漢之後,他們才知道大漢的富庶與強大,他們這些人之前還幻想着殺入大漢之中。

特別到了皇宮,他們彷彿到了心中信仰的長生天所在之地啊。

至於那些高句麗人,他們純粹是想趁着烏恆人有點弱的時候過來打打秋風的,把地方佔下來再說的。誰曾想烏恆人是對他們沒有什麼辦法,強橫的漢人卻是打得他們嗷嗷叫。洛陽的繁華和雄偉,讓他們一張張大餅臉都變得更大了,因爲他們都張大了嘴巴。他們傳說中的天國都沒有這麼好的地方啊。

被關押在囚車中的樓班和蹋頓等人就沒有這種想法。他們身處於漢人的核心地帶,卻成爲階下之囚,這種失落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臣等奉陛下旨意,大破匈奴、鮮卑、烏恆、高句麗,劉豹、慕容光授首,烏恆樓班、蹋頓等十王均受縛陛下座下,另有胡人蠻夷俘虜九千餘人!請陛下示下。”諸葛亮和龐統對着劉玉恭敬地高聲說道。

劉玉看着密密麻麻過來的俘虜大隊,威武霸氣的大漢軍人和垂頭喪氣的胡人俘虜成爲了鮮明的對比。特別是囚車那些所謂的烏恆單于和王爺,一個個都是低着頭。劉玉很高興見到這樣的場面。這樣的好事是越多越好。

劉華疑惑地對着旁邊的劉玄說道:“皇兄,這匈奴、鮮卑、烏恆和大漢大戰,那個什麼高狗狸是什麼玩意?”

“那是高句麗!是塞外異族的一種!不過卻是有點奇怪!”劉玄指正道。

“奇怪?什麼奇怪?”劉華問道。

“聽說高句麗人並不是長得一張大餅臉的,這些大餅臉說他們是高句麗人,這倒是很奇怪了。”劉玄說道。

劉華不知道高句麗那邊的情況,不敢多加評論。

“把樓班他們給朕押上來!”劉玉大喝道。

士兵們快速地將樓班和蹋頓他們從囚車中拉了出去,押到了劉玉的身前,強行讓他們跪下,並按住了他們的頭。

劉玉臉色平淡地問道:“你們哪個是樓班?哪個是蹋頓?”

樓班擡起頭來,說道:“本單于就是樓班!”

“吾就是蹋頓,你就是漢人皇帝劉玉吧。”蹋頓臉色也是平淡地說道。

“大膽!”典韋對於樓班和蹋頓的無理十分憤怒。

劉玉擺手,走到樓班和蹋頓身前,說道:“你們均是朕的階下之囚,現在還有如此強硬的態度,朕佩服你們的骨氣。然而你們的骨氣在朕的面前算不了什麼。”

“漢人皇帝,我烏恆人被你們給算計了。本單于不服!”樓班大聲喝道。

劉玉對於這個烏恆的單于智商感到擔憂啊,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他還說這麼多,之前有種的就死戰到底啊,現在說這個有鳥用啊。

蹋頓冷聲說道:“樓班,你是單于,敗了就敗了!不用說什麼廢話。咱們現在就是漢人皇帝案板上的肉,他想怎麼樣都行。”

劉玉輕輕地拍了一下手掌,笑道:“蹋頓不愧爲烏恆難得一見的智者。若你是烏恆單于,或許朕沒辦法那麼快就把烏恆給搞定了。”

“漢人皇帝,我烏恆是敗了,我等都成爲你的階下之囚。若是你們漢人還講究一點仁德,就給我烏恆一條活路。”蹋頓似乎在做着最後的一絲掙扎。

劉玉摸了一下鬍子,反問道:“若你是朕,你會麼?”

蹋頓語塞,若他是勝利者,是不會給烏恆任何活路的。

“給朕拉下去,全部斬首!”劉玉揮手說道。

()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一千零三章 季玉,你對吾真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太假了第一百章 五原呂布第七百五十五章 劉玉到南陽 萬民相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敵我之間的相互算計第八百三十章 孫策的“大方”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就這?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孫策稱公第一百二十章 黃巾亂起第一千零三章 季玉,你對吾真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六百零三章 心情如同寒冬一般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劉玉殺到第九百八十三章 彌衡審案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赤壁大戰(八)第四十六章 麻煩來了(一)第九百六十六章 甘寧是也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宋憲成名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過棧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曹操被逼撤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弘農城內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司馬懿的爲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當斷得斷第六百四十二章 計劃遭遇挫折第九百三十九章 赤壁大戰(八)第三十三章 實驗成功(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後悔又能怎樣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差點打起來了第九百三十三章 赤壁大戰(一)第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現眼第五百八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鮮卑稱臣(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最後的勝負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孟達智商堪憂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爲一片汪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劉協的要求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曹操入獄第四百三十五章 雙方大戰 劉玉摘桃第九十八章 鮮卑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貴的婚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袁尚的情況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大婚之日敲定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文武狀元第六百零九章 屬下的禮物第四百一十章 各種各樣的阻擊第四百四十章 準備宰肥羊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九百七十八章 回家第五百章 張飛戰趙雲第六百六十一章 追女達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索許昌第三百四十六章 許昌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河內司馬氏第一千一十八章 找來了童淵第一千八百章 世家反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陸遜歸順第四百章 劉玉進蔡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計策失敗 局勢失控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千二十章 收爲親傳弟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拼命的益州細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拖住一點時間第九百三十七章 赤壁大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被教做人的張燕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劉備懷疑魏延第九百九十一章 該死的還是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計劃遭遇挫折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曹昂挺身爲誘餌第一千三百章 氣急敗壞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自作聰明的世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七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 曹孫來襲第九百一十三章 周瑜反擊溫恢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開洛陽 返回幷州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倭奸誕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奪其軍權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爭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五十章 廬江的情況不樂觀第九百五十九章 孫策的舉動第一百零四章 劉玉的報復第二百四十九章 對涼州動手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第一千九十六章 江東新南向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主動上門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郭嘉到來 又有安排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我是誰?我在哪裡?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這貨不是曹操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一千零三章 季玉,你對吾真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太假了第一百章 五原呂布第七百五十五章 劉玉到南陽 萬民相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敵我之間的相互算計第八百三十章 孫策的“大方”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就這?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孫策稱公第一百二十章 黃巾亂起第一千零三章 季玉,你對吾真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六百零三章 心情如同寒冬一般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四百一十二章 劉玉殺到第九百八十三章 彌衡審案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赤壁大戰(八)第四十六章 麻煩來了(一)第九百六十六章 甘寧是也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宋憲成名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過棧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曹操被逼撤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弘農城內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司馬懿的爲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當斷得斷第六百四十二章 計劃遭遇挫折第九百三十九章 赤壁大戰(八)第三十三章 實驗成功(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後悔又能怎樣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差點打起來了第九百三十三章 赤壁大戰(一)第七十七章 對質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現眼第五百八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一百一十四章 鮮卑稱臣(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最後的勝負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孟達智商堪憂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爲一片汪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劉協的要求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曹操入獄第四百三十五章 雙方大戰 劉玉摘桃第九十八章 鮮卑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李貴的婚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袁尚的情況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大婚之日敲定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文武狀元第六百零九章 屬下的禮物第四百一十章 各種各樣的阻擊第四百四十章 準備宰肥羊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九百七十八章 回家第五百章 張飛戰趙雲第六百六十一章 追女達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索許昌第三百四十六章 許昌之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河內司馬氏第一千一十八章 找來了童淵第一千八百章 世家反了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陸遜歸順第四百章 劉玉進蔡府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計策失敗 局勢失控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千二十章 收爲親傳弟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拼命的益州細作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有元直在 玄德心安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拖住一點時間第九百三十七章 赤壁大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被教做人的張燕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劉備懷疑魏延第九百九十一章 該死的還是死第六百四十二章 計劃遭遇挫折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曹昂挺身爲誘餌第一千三百章 氣急敗壞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自作聰明的世家第二百九十七章 屠城帶來的效果第七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 曹孫來襲第九百一十三章 周瑜反擊溫恢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開洛陽 返回幷州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倭奸誕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奪其軍權第五百九十章 一杯酒引起的爭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五十章 廬江的情況不樂觀第九百五十九章 孫策的舉動第一百零四章 劉玉的報復第二百四十九章 對涼州動手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臥龍得遇明主第一千九十六章 江東新南向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主動上門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郭嘉到來 又有安排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我是誰?我在哪裡?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這貨不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