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曹操的聲東擊西

袁譚遲遲拿不定注意,十幾日來陸陸續續有敗兵回到河間,河間城也有了五萬大軍駐守。袁譚的底氣又壯了幾分。這是就有人向袁譚建議:“主公,我們當可在這裡和李輝對峙,冀州袁尚眼看就會被曹操所敗,到那時曹操必定進攻常山,李輝腹背受敵他不撤兵也不由他了。”

袁譚點點頭:“說的不錯,只要曹軍一到,我們也就可起死回生,來人,立刻派人去鄴城和曹操交涉,就說我願意與他結盟,共同對付李輝!”

曹操佔據鄴城後,擠壓的袁尚只剩下廣平清河兩郡。袁尚每日間搖頭嘆息,哀嘆自己命運不濟。郭圖建議道:“主公,如今冀州要兵無兵,要將無將,隨我們逃出來的難民,每日都從鉅鹿的各個關口逃入常山,照此下去日後恐怕就只剩你我二人了!”

袁尚笑道:“那我有什麼辦法,腳長在人家腿上,我又不能攔着人家,算了,聽天由命吧!”

“主公!”郭圖哭泣道:“先主創下如此基業萬萬不能斷送於你我之手呀!”

“那你說我們現在怎麼辦?派兵去將那些難民從李輝那裡要回來?”袁尚懶洋洋的問道。

郭圖連連搖頭:“不不不,主公,青州袁熙,幷州高幹都是主公近親,現在也只好請他們幫忙了!”

“他們?哈哈哈,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他們恐怕很想看着我被曹操打敗,從此無家可歸吧!”袁尚道:“求他們幫忙,還不如去求曹操來的簡單!”

“主公不可這樣想,袁熙和高幹雖然愚笨,但也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只要主公放低姿態,他們肯定回來!”

袁尚想了想:“不可,青州袁熙自身難保,被于禁和曹仁已經殺的打敗,青州就算還有力量也要應付自己的困難,幷州高幹更是不值一提,北有李輝的魏延、張遼,南有曹操的夏侯惇、夏侯淵兄弟,他也只是防守應付,這兩人沒有餘力!”

“那咱們不妨去和袁譚說說?”郭圖趕緊道。

袁尚吸了一口氣:“這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袁譚一直想着父帥的大將軍之位,如果我們不能俯首稱臣,他是絕對不會出手的,再說李輝已經佔了渤海,即便袁譚要來李輝豈能輕易讓他過來?算了!求人不如求自己,走一步看一步吧!”

郭圖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袁尚突然道:“也許我們可以從曹操的身後想辦法!”

郭圖的眼睛猛然一亮:“對,曹操埋頭進攻我等,身後必然空虛,如果有一支勁旅突然攻擊曹操身後,我們的問題必迎刃而解,我想到一人,此人肯定早有這種想法!”

“哦?是誰?快說!”袁尚有些迫不及待。

郭圖一笑:“長安張濟、張繡叔侄!”

袁尚想了半天,點點頭:“不錯,張濟叔侄一向與李輝交好,李輝對他們有大恩,倘若派一能言善辯之士誆騙張濟、張繡,這兩人肯定會出兵兗州!”

郭圖也道:“張濟年事已高,張繡毛頭小夥,這兩人自從佔據長安以後,兵精糧足,早有替李輝立功之心,誆騙這兩人一點不難,難就難在以什麼理由去誆騙他們!”

曹操打發走了袁譚的使者,笑着對手下衆人道:“各位,這個袁譚不知天高地厚,如今他們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還想拖老夫下水,真是可笑,可笑呀!”

荀攸點頭道:“丞相說的一點不錯,李輝拿下幽州已經十拿九穩,我們決不能在這個時候插手此事,不過我聽說長安的張濟叔侄蠢蠢欲動,似有不軌之心,丞相應當提防纔是!”

“哈哈哈……”曹操大笑:“我等的就是他們,如今李輝被袁譚託在幽州,如果張濟敢來,正好我們可以收拾了他們,打通我們和涼州的道路,爲如後西進做好準備!”

程昱道:“丞相,長安乃是重地,張濟豈有放棄之理,萬一李輝再次突然出現,我們恐怕就不妙了!”

曹操一笑:“不妨,上一次是我們進攻長安,我們理虧,所以我纔不遇李輝爭辯,如果張濟、張繡叔侄進攻我們,我們完全有藉口拿下長安,就算李輝得知,涼他也無話可說。”

荀彧道:“如果主公真要攻打長安,也應當機立斷,以快打快,在李輝還未反應過來之前拿下長安,等我們真正結果了長安城,李輝也無能爲力了!”

曹操點點頭:“文若說的極是,李典、高覽,命你二人立刻趕往洛陽,秘密準備兵馬,等我號令,隨時準備拿下長安!”

李輝接到曹操的來信,心中曹操將袁譚準備聯合他一起對付李輝的事情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同時一再聲明,自己是李輝的盟友,絕不會做出這等毀盟之事,並恭祝李輝早日拿下幽州,一起掌管河北,替天下百姓造福。

李輝手舉曹操書信,笑着道:“這個曹孟德,自己已經佔領了青州、冀州、幷州,還說要和我分治河北,豈不是在罵我?”

郭嘉道:“曹操的這封信來的蹊蹺,信中似有迷惑我們的意思,背後肯定有大文章要做!”

李輝想了想:“奉孝的考慮的確周到,不知奉孝可看出什麼?”

郭嘉搖搖頭:“現在我還沒有猜到,不過,主公還是要多多小心,曹操此人奸詐,不出手則已,萬一一出手必是殺招,主公應嚴令周邊諸將,務必加強提防,免得被曹操鑽了空子。”

李輝點點頭,立刻吩咐伊禮去辦此事,同時讓周倉前去監督衆將,不可懈怠。兩人領命剛走,士兵通報,有一個叫鮮于輔的人說是有要事求見李輝。李輝哈哈大笑:“如今成了,快請!”

鮮于輔還是那一身白衣,非常精神的走進李輝的中軍大帳。鮮于輔拱手道:“草民鮮于輔拜見李將軍!”

李輝親自將鮮于輔扶起:“鮮于老弟何必這麼客氣,你我已經是朋友,更是兄弟,在我帳中,這裡也沒有外人,就不必多禮了!快快請坐!”

衆人坐定,李輝笑着道:“鮮于兄弟此次前來,是否已經想好了與我合作之事?”

鮮于輔一笑:“這事先不急着說,我又一件大事要稟告將軍!”

第5章 張燕這個王八蛋第14章 波才之死第19章 醜惡嘴臉第48章 鼎足之勢第16章 偷入桑乾第10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5章 刺殺劉磐第60章 老子要看着你後悔第7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8章 病酒鬼第56章 被困白水關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32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14章 一命換三州第35章 連環計(二)第48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86章 慕容風的崛起第47章 接駕第86章 娶親和升官第46章 墨子殿第90章 強虜灰飛煙滅第40章 各個心懷鬼胎第66章 不能殺進壽春城第54章 胡軫的第二次錯誤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56章 北海遷城令第105章 河北的前途第72章 復仇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67章 攜美而歸第55章 圍堵諸葛亮第31章 顏良文丑第64章 打得滿地找牙第9章 李輝戰三傑第28章 營救小馬哥第66章 打廣漢第28章 搶灘登陸第92章 決戰官渡(十五)第24章 裡應外合第104章 名將關羽的隕落第102章 虎落平陽第38章 慘勝第72章 退回壽春第24章 裡應外合第32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66章 復仇計劃第32章 自斷臂膀第21章 陰謀第43章 調令第17章 奪命無敵槍第17章 三國聯盟(五)第56章 休戰期第13章 袁譚要氣死了第34章 平定東南第9章 處斬鞠義第52章 我不認識你第89章 跑路第45章 葭萌關第25章 密會第54章 先放煙再點火第9章 處斬鞠義第24章 四面楚歌第30章 坐河北觀虎鬥(一)第26章 官二代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68章 登基大典第4章 曹丕的野心第108章 成都危機第7章 飛龍會第31章 伏擊第45章 破城第51章 文丑戰馬超第68章 全面開戰第49章 誰是小人第78章 死的很悲催第55章 自殺的後果第73章 古怪的戰車第67章 劉璋投降了第6章 葫蘆谷第24章 救人第56章 遷都第81章 決戰官渡(四)第56章 休戰期第29章 着道了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32章 攪亂長沙的渾水第100章 鉅鹿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100章 抗或降第21章 穩定塞外第50章 稱帝第37章 醜鬼第10章 先禮後兵第9章 處斬鞠義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54章 益州危機第101章 隱患第98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決戰官渡(十)第39章 論道
第5章 張燕這個王八蛋第14章 波才之死第19章 醜惡嘴臉第48章 鼎足之勢第16章 偷入桑乾第107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5章 刺殺劉磐第60章 老子要看着你後悔第7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8章 病酒鬼第56章 被困白水關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32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14章 一命換三州第35章 連環計(二)第48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86章 慕容風的崛起第47章 接駕第86章 娶親和升官第46章 墨子殿第90章 強虜灰飛煙滅第40章 各個心懷鬼胎第66章 不能殺進壽春城第54章 胡軫的第二次錯誤第62章 誰吃了豹子膽第56章 北海遷城令第105章 河北的前途第72章 復仇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67章 攜美而歸第55章 圍堵諸葛亮第31章 顏良文丑第64章 打得滿地找牙第9章 李輝戰三傑第28章 營救小馬哥第66章 打廣漢第28章 搶灘登陸第92章 決戰官渡(十五)第24章 裡應外合第104章 名將關羽的隕落第102章 虎落平陽第38章 慘勝第72章 退回壽春第24章 裡應外合第32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66章 復仇計劃第32章 自斷臂膀第21章 陰謀第43章 調令第17章 奪命無敵槍第17章 三國聯盟(五)第56章 休戰期第13章 袁譚要氣死了第34章 平定東南第9章 處斬鞠義第52章 我不認識你第89章 跑路第45章 葭萌關第25章 密會第54章 先放煙再點火第9章 處斬鞠義第24章 四面楚歌第30章 坐河北觀虎鬥(一)第26章 官二代第47章 歹毒的心腸第68章 登基大典第4章 曹丕的野心第108章 成都危機第7章 飛龍會第31章 伏擊第45章 破城第51章 文丑戰馬超第68章 全面開戰第49章 誰是小人第78章 死的很悲催第55章 自殺的後果第73章 古怪的戰車第67章 劉璋投降了第6章 葫蘆谷第24章 救人第56章 遷都第81章 決戰官渡(四)第56章 休戰期第29章 着道了第47章 怎麼個死法第32章 攪亂長沙的渾水第100章 鉅鹿第108章 現在的任務就是等第100章 抗或降第21章 穩定塞外第50章 稱帝第37章 醜鬼第10章 先禮後兵第9章 處斬鞠義第89章 白馬義從完了第54章 益州危機第101章 隱患第98章 禍不單行第87章 決戰官渡(十)第39章 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