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孝廉制

魯肅有一雪前恥的念頭,劉馮未必沒有。

想當年在許都,劉馮依靠他自己的年紀,胡作非爲,讓曹操吃了多少次暗虧。但到了名面上的交鋒,卻每次都是曹操來打他。

要麼主攻,要麼輔攻,實在是讓人狼狽不堪。現在機會來了,自然也是欣喜無比。

不過,即使是如此,也要等北方消息得到確認,確實是田氏被扣押,待罪快被滿門抄斬了。他才能出兵啊。

這起碼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所以即使是再欣喜,劉馮也只能等待。

就在這等待的中,時間一日日的過去。劉馮沒有等到出兵的時機,但卻等到了另一樣重要的事情。

這一日,劉馮照例在書房看書。

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齊齊來拜見。

劉馮親自出門迎接,引了三老進入書房,而後笑着問道:“什麼風把三位老先生給吹來了?”

這句話,說的有些輕鬆玩笑。但是劉馮眼中的期待,卻是濃厚無比。

三個老頭,自從來到新野後,就開始琢磨起了人才選拔的各種事宜。等閒時間,都不會來見劉馮。

劉馮也爲了避免打擾三人,也不過去見三人。

現在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而這三個老頭卻是齊齊來找他,劉馮已經有了些許明悟,這人才選拔的各種事宜,恐怕已經完善了。

“老夫等幸不辱命,爲殿下改進了而今天下選拔人才的制度。”司馬徽微微一笑,舉拳拳頭說道。

說話的同時,他從袖子內抽出了一卷竹簡,遞給了劉馮。

儘管知道了,但是劉馮仍然大喜。困擾着他無數時日的問題是什麼?人才問題啊。雖然有了荊州各類士人的補充,但那是靠着三老的威望堆積起來的。

現在不缺人才,但是十年後,數十年後,等劉馮的地盤擴大難以想象的地步了呢?

所以啊,人才是要源源不斷的。完善的選拔制度,就是源源不斷的吸引人才的根基啊。

其實,這個時代是有人才選拔制度的。那就是孝廉制度。孝武皇帝下令,每年,每個郡都要選拔出一個孝者,廉者,入朝爲官。

這是一個在民間選拔人才的雛形,不過到了後來,漢室衰弱,各種腐敗,這孝廉就被各種世家大族子弟壟斷了。

名存實亡。

所以,劉馮讓三人去改進啊。現在,結果到了。能否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就看這一次的了。

劉馮迫不及待的展開了竹簡,一目十行的看去。

漸漸的劉馮的眉目越來越舒展,神情越來越爽快。

就像三老自己說的一樣,他們只是改進了選拔制度,但本身還是孝廉制度。不過,這個孝廉制度卻是不太一樣。

一個郡,每三年就要選拔出十個孝廉。這是付給每個郡郡守的硬性規定。但這不能濫竽充數。

因爲每三年都會有一場天子親自考校的考試。

從這天下的孝廉之中,抽取三分之一的人,作爲人才儲備,或入朝爲官,或下放地方。

而若是某個郡派遣出來的孝廉,考試太差,有存在舞弊行爲,那個郡的郡守,一個字,斬。

不是罷官,只有一個簡單,但卻充滿了效率的斬。

老實說,三老想出來的這個選拔制度,其實與後世的科舉有幾分神似了。當初,劉馮也考慮過科舉。

這是打破士族壟斷的好辦法。但是劉馮沒有立刻做,原因很多。

一方面是紙張的推廣問題,現在漢室已經有蔡侯紙了,但因爲賣的貴,所以流通少。沒有紙就沒有印刷術,就還要用竹簡,不僅貴,而且流傳也不會太廣。

現在所謂的士族,就是有官方身份的世家大族。寒門則是豪強地主。竹簡,知識力量,主要在這兩個階層流傳。

相比於天下人口,讀書人少啊。

科舉?那是需要一定讀書人作爲基礎的。沒有書本,沒有紙張,這天下的讀書人不多。下層的考試就沒什麼意義。

這是一點。

第二點,劉馮也是怕科舉不適應這個時代,怕造成反效應,所以劉馮不敢用。

而現在三老想出來的辦法,完美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郡方面不用考試,直接通過了。由郡守選出十個人,再進行關方面的,天子親自考試,選取人才。

這明顯是存在漏洞的,若是清廉的郡守選出來的孝廉,肯定是有才學的。若是貪官選出來的孝廉,那多半就是酒囊飯袋。

而這中間還有個中庸,關係戶。

但是三個老頭很辣啊,直接一個斬。若是郡守選出來的人發揮不妙,那就斬郡守。這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了。

在脖子上駕着一把刀的情況下,劉馮相信,這天下的郡守,在選拔孝廉的時候,都會慎之又慎。

這就可以達到唯纔是舉。

不管是寒門,還是士族,只要有才學,都有機會。這不僅是可以讓劉馮籠絡住天下人才,還可以打破世家大族的壟斷。

這跟科舉其實已經沒什麼兩樣了。

而更加讓劉馮歡喜的是,這個辦法是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一起想出來的。論韜光養晦,論眼光很辣,這三個老頭加起來也步是他的對手。

但是這三個老頭活在這個世界上加起來有二百多年了。那經驗是豐富老道,他就算是拍馬也趕不上的。

既然三個人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考慮,那麼能夠通行的機率就很大。

這是神兵利器,只要有了這個。天下的人才就會源源不斷的融入整個漢室。

除此以外,三老還還羅列了許多的硬性標準。分兩大類,孝,才。

古人對待德行很看重,孝乃百善之首,可以當作是德行的一個標準。才就不用多說了。

這個標準,對於下邊的郡守來說,選拔人才有了根據。

看得出來,對於這個孝廉制,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三人確實是花費了很多心思。

劉馮壓下了心中的喜悅,舉拳對着三人深深的一禮,說道:“漢室中興,全賴三位老先生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啊。所謂的名臣名將也只是一時之選,數十年內,也就相繼死絕了。

這孝廉制才能長期存在啊。

“爲漢室盡忠,老臣等深感榮幸。”三人對視了一眼,對着劉馮舉拳說道,很是誠懇。

沒有一點虛假。

這三個老頭其中兩個是出身大族,但是他們制定的制度,卻是唯纔是舉。可見沒有任何偏心,只爲漢室永昌。

劉馮更加感動,嘆息道:“三位老先生久在荊楚,漢室卻不能用,實在可惜。不過,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孤能得到三位老先生,當真漢室幸運。”

“殿下言重了。”三人連忙說道。三個本瀟灑自在的老頭,在劉馮皇太子的光環下,這瀟灑自在的性格,改變了不少。

“不知太子殿下,何時實行這個制度?”片刻後,司馬徽期待的問道。

這個制度乃是三人嘔心瀝血想出來的,司馬徽都迫不及待的劉馮動用了。

“此是國家根本,等攻打下許都,當請父皇親自下旨推行。”劉馮鄭重道。

“諾。”司馬徽有些遺憾不能立刻執行,但是劉馮的鄭重,以及天子親自推行所帶來的影響力,仍然讓司馬徽無比的期待,應諾道。

劉馮點了點頭,繼續沉浸在欣喜之中。很久後,劉馮才放下了竹簡,擡起頭認真的看向這三個德高望重的老頭。

沉吟了片刻後,劉馮說道:“雖然人才選拔的制度,已經被三位老先生完善。但若是三位老先生從此後埋頭讀書,卻是可惜。”

“這,殿下,我等實在老邁,不堪重用啊。”三人本是欣喜的,但是聽了劉馮的話後,心下一涼,黃承彥連忙說道。

幫助劉馮制定這個制度,是應該的。但若是操勞的話,真的是有心無力啊。

“呵呵,三位老先生多慮了。孤不是打算任用三位老先生爲重臣,給予權柄。而是打算讓三位老先生,讀書,教導學生。”

劉馮呵呵一笑,說道。

“讀書,教導學生?”三人眼睛齊齊一亮,道。

在荊州劉表的治理下,有很多的學校,很多很多的老師。不過,三個人都是臭脾氣,都是看不上劉表。

因此,都沒有當老師的機會。

但這不代表三人不喜歡當老師,這可以從三人陸續的收攏徐庶等人爲弟子,教導成才就可以看出來。

只是實在不想爲劉表做事罷了,但現在劉馮不同。

若是能大規模的培養學生,傳承平生所學,順便的可以爲劉馮培養更多的人才。三人的心中卻是千百個樂意的。

看着三個頭髮花甲,但卻期待無比的眼神,劉馮心下嘆息,更爲當年漢室不能用這三個人才,實在是可惜。

“正是。孤打算設立三所學校,分別讓三位老先生管理。待天下略平,則分開建設在重要的州郡中。”

這是劉馮的考慮,互相競爭,互相提高,同時,不會形成一股,從而左右朝政,推翻天子。

“諾。”三人的考慮當然沒有劉馮的深,但是聽到有三所學校,眼睛放光,毫不猶豫的應諾道。

劉馮見此微微一笑,心下也是痛快。

這人才選拔,與人才的培育,都在進行之中。別看他現在的人才,不多,遠遠少於袁紹,曹操,孫策,但不久的將來,必定能夠後來居上。

憑的就是這個孝廉制度。

劉馮緊了緊手中的竹簡,心中很是期待。

隨即,則與三老共同商議了一些細節,並下令蔣琬撥款,建設學校。這件事情,被徹底的確定了下來。

第48章 強奪第1586章 魏軍強悍第224章 巧妙的安排第1637章 加官進爵第802章 王上大將軍威武第587章 奪城第324章 劉馮大笑第576章 魯肅是刀下肉?(下)第389章 荊州三老動第1366章 戰於城門第258章 劉馮的魄力第821章 初到洛陽第1163章 自尋死路第1223章 孫策覺得寒冷第117章 瞞天過海(十八)第1241章 敗走長江第1316章 不怕第1085章 乘風破浪行第562章 斬陳登,誅孫乾第1475章 廝殺第659章 鐵騎踏營第548章 設計第432章 周瑜的將略第198章 貪婪的目光第984章 誰擋殺誰第809章 比試第866章 得江陵,蒯越第431章 周瑜援兵第1493章 合謀第1639章 陳兵泰山第1523章 北方定第1057章 真逼真也第1306章 鄧芝殺機第122章 瞞天過海(二十三)第143章 劉備被放到一邊了第1119章 夜間的馬蹄聲第34章 奉車都尉第1388章 大將軍第1339章 爆發吧第575章 魯肅是刀下肉?(中)第1175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383章 龐統可期第880章 大破吳懿大營第1521章 殺第545章 劉備的陰謀第115章 瞞天過海(十六)第1228章 歸漢將軍孟獲第994章 帥旗相遇第877章 李嚴謀反第652章 自尋死路第1510章 策反烏桓第494章 雖百萬人,吾往矣第1196章 不出所料也第569章 官渡之戰(三)第353章 孫策大笑第1025章 冢中枯骨爾第1300章 漢軍的威懾力第1478章 金刀軍出動第195章 雙管齊下第1645章 黑暗進行中第208章 關乎大局的戰爭第5章 得一心腹,太子家令第126章 瞞天過海(完)第273章 埋伏成功第1258章 天下震動第1575章 賣首洛陽第368章 孫策在考慮怎麼滅魯第493章 猛虎出牢籠第804章 大將軍英明神武第998章 計將安出第1534章 開詐第488章 張昭死第1253章 舉國大事第254章 反被一招搞定第769章 曹操終於是相信劉馮逆天了第792章 馬騰的愚蠢舉動第652章 自尋死路第1134章 豬狗不如第1512章 懾服第304章 大將黃忠第1545章 強渡磐河第109章 瞞天過海(十)第1367章 入城第399章 無形的大手張開了第1054章 司馬妙計第497章 晉升爲心腹大將第454章 黃衣軍出陣第1281章 劉巴的膽魄第1436章 靈光一閃第890章 塗改信第240章 敲了一大筆第712章 洛神南下第1378章 出兵河套第1103章 起兵第90章 強敵第1521章 殺第787章 曹操退兵第1214章 兵臨城下第1178章 破營第602章 裝逼者死啊啊啊
第48章 強奪第1586章 魏軍強悍第224章 巧妙的安排第1637章 加官進爵第802章 王上大將軍威武第587章 奪城第324章 劉馮大笑第576章 魯肅是刀下肉?(下)第389章 荊州三老動第1366章 戰於城門第258章 劉馮的魄力第821章 初到洛陽第1163章 自尋死路第1223章 孫策覺得寒冷第117章 瞞天過海(十八)第1241章 敗走長江第1316章 不怕第1085章 乘風破浪行第562章 斬陳登,誅孫乾第1475章 廝殺第659章 鐵騎踏營第548章 設計第432章 周瑜的將略第198章 貪婪的目光第984章 誰擋殺誰第809章 比試第866章 得江陵,蒯越第431章 周瑜援兵第1493章 合謀第1639章 陳兵泰山第1523章 北方定第1057章 真逼真也第1306章 鄧芝殺機第122章 瞞天過海(二十三)第143章 劉備被放到一邊了第1119章 夜間的馬蹄聲第34章 奉車都尉第1388章 大將軍第1339章 爆發吧第575章 魯肅是刀下肉?(中)第1175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383章 龐統可期第880章 大破吳懿大營第1521章 殺第545章 劉備的陰謀第115章 瞞天過海(十六)第1228章 歸漢將軍孟獲第994章 帥旗相遇第877章 李嚴謀反第652章 自尋死路第1510章 策反烏桓第494章 雖百萬人,吾往矣第1196章 不出所料也第569章 官渡之戰(三)第353章 孫策大笑第1025章 冢中枯骨爾第1300章 漢軍的威懾力第1478章 金刀軍出動第195章 雙管齊下第1645章 黑暗進行中第208章 關乎大局的戰爭第5章 得一心腹,太子家令第126章 瞞天過海(完)第273章 埋伏成功第1258章 天下震動第1575章 賣首洛陽第368章 孫策在考慮怎麼滅魯第493章 猛虎出牢籠第804章 大將軍英明神武第998章 計將安出第1534章 開詐第488章 張昭死第1253章 舉國大事第254章 反被一招搞定第769章 曹操終於是相信劉馮逆天了第792章 馬騰的愚蠢舉動第652章 自尋死路第1134章 豬狗不如第1512章 懾服第304章 大將黃忠第1545章 強渡磐河第109章 瞞天過海(十)第1367章 入城第399章 無形的大手張開了第1054章 司馬妙計第497章 晉升爲心腹大將第454章 黃衣軍出陣第1281章 劉巴的膽魄第1436章 靈光一閃第890章 塗改信第240章 敲了一大筆第712章 洛神南下第1378章 出兵河套第1103章 起兵第90章 強敵第1521章 殺第787章 曹操退兵第1214章 兵臨城下第1178章 破營第602章 裝逼者死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