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七)

當附着鄧瀚,龐統,還有徐庶三個人對於此次出兵江東的計劃的,由劉備這裡通過了的指令到襄陽城的糜竺手上的時候,很是有些不一樣的是,此時的糜竺,居然沒有因爲這突然間冒出來的,臨時增加的這個用兵方略,有什麼不願意的表示。

“子仲,這卻是爲何啊?”一同看了劉備的指令的諸葛亮,當然在這個時候詢問了一下糜竺。

“軍師啊,莫非你忘了之前我們可是早就爲了以備糧餉上的不足,而向着民間借貸了不少的錢糧的,若是沒有什麼用途的話,這其中卻不是白費了我等當初的辛苦麼!”

“既然如今有了這麼一個計劃,看着子浩他們的謀劃,這事情倒也應該有些成算,而這麼一來的話,我們現在將這些原本還不知道如何用之的錢糧,卻是有了這麼一個出處,待到大戰結束之後,一切順利的話,我們的府庫,自然就有了不少的賺頭,不然要是讓我們還那些借貸之物,卻是不能夠獲得些利處的話,總是有傷我等的名頭啊!”

聽到糜竺如此說,自是讓諸葛亮爲之莞爾。

卻是當初爲了給張飛,鄧瀚他們在荊南的戰事準備的後續糧草,因爲雍州的戰事,倒是耽擱了原先江東方面的進展,不過到了如今,那些本就是爲了江東之事,所借貸的糧草,總是不至於放在庫中,虧本,這麼一來,倒也算是將那些物事用在了他們改用的地方了。

對於雍州戰事的進展,身在襄陽城的糜竺,還有諸葛亮等人,當然也是清楚的,畢竟他們還要時時的爲前線的大軍準備軍需糧草,對於雍州的戰事進展如斯,卻也讓此時荊州的府庫,並沒有先前所想象的那麼艱難,畢竟大水滔滔,可是剩了荊州人不少的人力,物力的。儘管在灞城之中還是被燒了些糧草的,不過那些東西,和現在節省下來的糧草,還是有些差距的。

故而如今在接到了從鄭縣那邊傳來的劉備的最新指令,倒也沒有讓糜竺覺得有什麼爲難的。畢竟如今的戰事,確實他們荊州方面佔據着上風,而糜竺自然也是覺得之前的付出,當是有所回報的,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看到了着出兵江東的事宜的時候,也就沒有什麼反感的表現了。

當然對於鄧瀚他們三個人描述的很是相近的這次的傭兵謀略,雖然糜竺於戰事上並不精通,不過此時他的身邊當然有諸葛亮的存在,卻是足以讓糜竺本就沒有多少的擔心,更是在諸葛亮的點頭確認之後,也就是支持之心滿滿了。

固然劉備是沒有將諸葛亮帶在身邊,而是將他放在了襄陽城中主持大局,這並不是因爲劉備不相信諸葛亮的智謀,卻是因爲他更是相信諸葛亮的統籌能力,而將諸葛亮當做當初劉邦身邊的蕭何一樣,卻是將他的根基之地,全都託付於諸葛亮,這卻是足見劉備對於諸葛亮的信重。

諸葛亮自是也清楚,在如今的情況下,身在前線的劉備身邊,有龐統,徐庶,以及鄧瀚的幫扶,自然是不需要他說什麼的,或許龐統有時候還會有些意氣之念,也偶爾會有用兵弄險的可能,不過再有徐庶位列於劉備一旁,這樣的事情,卻是不會生的。

而今這一次的戰略,在雍州這邊雖然劉備一方已經是大勢在手的情況下,卻又要在江東這邊另起一頭戰事,本來諸葛亮於心中卻也有些擔心,畢竟諸葛一生唯謹慎,自是有些不放心,本來就是劉備一方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不管是南北地域,又或者是兵士將領,可都是一直在戰事中打滾,而沒有什麼休息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再在江東用兵,卻是多少有些冒險的。

不過在看過了從鄭縣那邊傳來的方略之後,諸葛亮卻也自覺有些擔心過度了。

當然,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劉備一方自然很是辛苦的,畢竟打了一年多的仗了,再是勝利爲多,再是軍心士氣始終高昂,可是對於江東,這一次便是有心將之完全吞併,卻又是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是有很多的不可測度的可能的。

諸葛亮自是思慮謹慎,不過他也是知道在如今的這個時候,像他深知荊州一方實力虛實的人,都沒有敢想在經歷了這麼長久的戰事之後,荊州居然還要在沒有將雍州的曹軍給消滅了情況下,再開戰事,卻又論他人何?

諸葛亮當然也是知道,用兵之道,當是出其不備,自是能夠獲得更大的戰果。試以其他勢力的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荊州人此時當然要以雍州爲要,卻是不會想到在這個時候,荊州還敢攻佔江東,但就這一點,即便冒點險,卻又算得了什麼呢,畢竟不管是什麼戰事,若是不想冒險,卻是不能夠的!

既然而今劉備那裡顯然已經是通過了這次的傭兵方略,而今在糜竺這裡也是完全沒有問題,且因爲這次的戰事,倒也讓糜竺不用擔心之前的那些個借貸不能夠到期完結,當然要是此一次的戰事順利的話,倒也完全能夠有利可圖,故而在糜竺這裡,自然也是支持的很的。

有了這一番的準備,諸葛亮自然也是將劉備的指令,往江陵,江夏這兩地的甘寧和文聘,自是要讓他們將荊州的水軍開拔向東,攻打江東。當然還要通知在鄱陽一帶的嚴顏,黃權,還有陳到等人,至於遠在建安附近的6遜,當然也是要通知到的。

儘管說此時,在鄱陽一代的嚴顏和黃權兩個人手上的兵力爲多,不過在衆人的眼中,若是在戰事開打了之後,正因爲他們手上的兵力多,理所當然的會遇到江東孫氏更多的抵抗的,倒是在6遜這裡,既可以通過6路,越山越之故地,沿着海岸線,一路北上,可以殺入江東孫氏的老巢。卻也完全可以從建安附近棄岸登船,如當年周瑜和魯肅等人江東兵馬偷襲交州之舊事,靈活機動而完成對於江東的打擊。

從此時江東的兵馬來看,不過二十餘萬的兵馬,當然這些江東的兵馬可是大多數已經在之前和荊州作戰的時候,爲荊州兵的威勢大爲震懾了,卻也因此,對於如今的荊州的兵馬來說,以這樣的心態來迎擊他們,自然是給他們更多戰而勝之的把握了。

畢竟是要讓這一次的戰事做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效果,故而讓這三路兵馬出的時候,當然也是要儘量的做到一致。所以在通傳給這幾路人的消息中,自是制定了時間,讓他們一同出戰的。

當然如今對於江東的戰事,在面對着那些因爲之前的兵敗,並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恢復精氣神兒得江東兵馬,還有因爲周瑜的失蹤隱跡,而多少有些人心不定的江東的將軍們的時候,還有正因爲荊州兵馬在雍州和曹操一方作戰,並且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聲勢浩大的曹操大敗而潰逃的這種威勢下,而多有戰戰之意的江東的一些個世家大族的面前,自是要彰顯出此時荊州兵馬的赫赫威名,以及凜然戰意的。

故而雖然像甘寧,嚴顏,以及6遜他們這些人都是打老了仗的人物,諸葛亮卻也在通傳他們的指令中,謹慎的提點了一番,要讓他們儘量的做到兵進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儘可能的將江東的人加以消滅。

畢竟江東孫氏如今雖然正因爲諸多的因素而陷於內部的不靜之中,不過若是讓江東的人有些回神的話,對於荊州人來說總是會有些礙難的。

當然對於此次出戰的荊州的水軍來說,卻是更有一項用處,若非如此,此次倒也還用不着荊州水軍的大都督和副都督一起出動的。

至於其中的緣故,便是甘寧和文聘當然是會一起出動,不過文聘自是要兵進建業,而甘寧卻是要在這個時候,兵淮南之地的。

荊州的傳訊網絡再快,自然還是需要些時間的,畢竟這些消息從襄陽城到如今6遜的手上,卻是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最多的。

不過一旦這傳達的指令到了6遜的手上之後,這才消停了沒有多少時間的江東大地,自然要免不了更進一步的腥風血雨了。

就在荊州這邊正在緊鑼密鼓的籌謀用兵於江東的時候,在華陰城中的夏侯惇,卻是正在向曹操,還有郭嘉等人稟報着近來對面鄭縣城中劉備軍的舉動。

此時的荊州大軍自然已經在鄭縣大營中,休整了不少的時間了,而面對着本應該趁勝追擊的劉備軍,可是在這段時間裡,讓夏侯惇等人很是疑惑的卻是,劉備軍並不緊逼的用兵之法。

就像之前兩軍對峙於渭南的情形相似,此時身在華陰城中的曹操對於又一次在他和劉備兩個人之間的戰場上生這樣的平和的局面,很是有些疑惑的。

“主公,末將倒是建言,卻是要防備劉備這廝再整什麼陰謀詭計爲好啊!”夏侯惇自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更何況對於夏侯惇來說,他吃劉備的虧,還不止一次兩次,故而在這個時候,面對着幾無動靜的劉備軍,總是會向着陰黑的地方想去。

“仲達,近來可有什麼異常麼?”曹操自是問道。此時的賈詡身在曹彰的大營之中,臨走之時,也是將有關情報的收集工作,交到了司馬懿的手上。

雖然說之前在司馬懿的主持下,李典和張既兩個人出兵襲擊灞城中的劉備軍的屯糧之地,結果證明了,司馬懿並沒有成事,不過在曹操看來,那一次的事情,並不能說是司馬懿的問題。儘管那一次戰事的結果終究如何,可是一場大水,已經將曹軍的陣地從鄭縣被迫的轉到了華陰城,這便只能說那一次的出兵,完全是曹魏一方從曹操往下所有人的失敗,也就不能夠將之怪罪道司馬懿的頭上,故而現在的司馬懿仍然擔着曹軍中的消息的刺探和收集的工作。

“回稟魏王,近來雖然我軍的斥候多次的深入到鄭縣附近打探消息,然而所能探得的消息卻是寥寥無幾,故而對於當下的情勢卻是多需謹慎爲好。不過以在下所見,如今的劉備軍,居然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不對我軍在華陰此地做強勢的攻擊,這其中定然有些蹊蹺。”

“縱觀上次和這次兩相比較,自是可以看出,之前的劉備軍固然也是在安步當車的,自行其是,不過那個時候他們還是在渭水以北做退避之舉。而今黃忠和趙雲兩個人在馮翎一線卻是對於彰公子的大軍攻打不止,想來,若真是劉備他們有心用兵於次得話,當不會如此行事纔是!”

“當然對於如今的華陰,既然此地之前本就是劉備軍所打造的堅城,想來他們定然也是知道此地的易守難攻的,故而現在他們也是不想用人命來填,或許就在這其中,他們還想着用其他地方的事情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以此來降低攻城之難度!”

司馬懿卻是說了一番他自己的看法。

“仲達所言倒也有理,不過我軍總不能夠如此被動亦應其事啊!”曹操確是近來已經恢復了些神智,畢竟如今的他們並沒有贏下此戰的希望,當然這是曹bsp;依照此時他曹魏一方的佈局來說,有曹彰在渭水以北,大河以西,還有他領着大軍在華陰一線,兩處好比是期盼上的兩隻眼,互爲賬目,到有一口氣在。

“啓稟主公,雖說我軍不能夠坐以待斃,然而在當下這個時候,我們卻又不能夠輕舉妄動,我軍把守華陰城,自是有此一城爲點,可以庇護身後的潼關要道,保證我軍的後路的暢通,不過也正因爲華陰城的地勢要緊,也是讓我軍要想和劉備軍大舉用兵的可能也是少了許多啊!”郭嘉自是言道,“當然如今這個時候,我軍自是可以在這一線上,休整兵士,以備再戰,可是這其中卻是要優先將劉備的無當飛軍給打掉!有此一路兵馬在,因其可以縱橫山林之間,我軍自是不能夠輕易的把握其行蹤,而這兩邊的山石峭壁,卻是可以任他們馳騁,於我軍而言,他們居高臨下,可以輕鬆的把握我軍的動向,有他們在,我們的秘密,以及病員的調動,自然完全爲劉備軍知曉,或許也正是因爲如此,劉備軍在這個時候選擇了緩兵,而非急攻,正是有了無當飛軍的存在,可以讓劉備洞悉我軍的行動,本來我們之前是敗軍,當然也是哀兵,或者可以借哀兵之勢,對劉備軍加以反擊,可是如今劉備這麼一停,卻是讓我軍之前的那種悲憤之氣喪盡,且又因爲劉備軍的虎視,總是讓將士們又漸漸的想起之前的敗退路上的慘裝,自然讓我們的將士又多了不少的畏敵如虎的心緒!”

“故而這個時候,我們總該爲了恢復將士們的心氣兒,對劉備軍加以行動,當然大軍用兵不好操作的話,卻也就可以選擇,近來在我軍的後路上很是猖獗的無當飛軍,作爲突破口了!未知主公之意,若何?”

“奉孝之言,自是甚佳,不過可惜的是,如何才能夠將無當飛軍引入彀中呢?”

“呵呵,主公卻是忘了,無當飛軍這段時間以來行事爲何了!”郭嘉卻是笑道。

“哦,呵呵,倒是孤一時之間有些錯失了,既然得奉孝提點此時,卻就由奉孝,還有文遠一同操辦此事,如何?”曹操卻是先向郭嘉點頭,然後又看向另一邊的張遼。

想張遼從徐州,不遠千里而來,到了雍州,還沒有在戰場上見過幾陣,倒是好生的跑了些路。如今得到了這麼一個指令,卻是對於他而言,也是個挑戰,畢竟無當飛軍,這劉備麾下由蠻族之人組成的兵馬,很是有些特點,在以往的戰事中,倒也爲劉備建功立業不少,而今張遼卻是領着丹陽兵到了此間,於他而言,當然要見識一下這無當飛軍的特別之處。

商議停當,曹操自是命人散帳,畢竟眼下曹軍中卻是事務繁忙,這敗軍之兵的統領,卻是尤其爲難,卻是既要防止他們不要做了逃兵,更要防止這些人又什麼嘯營譁變的舉動,畢竟在這個時候,一旦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可就要叫曹bsp;不過就在大家都要離開的時候,卻是司馬懿看到有他手下的人手很是慌張的從城外奔回,看着那人的神情,自是有不可青湖的事情生。

“大人,緊急軍情!”

不待那人再有什麼言語,司馬懿卻是接過了一個通訊袋,翻出了其中的情報,張眼一看,卻是神色一變。

自是連忙轉身,回到了他剛剛離開的曹bsp;“魏王,江東有事,淮南有變啊!”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9章 男人們的事情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44章 一聲嘆息,嘆息一生第35章 不惹禍第32章 傷懷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137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二)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31章 預感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42章 西行漫記(十五)第102章 吹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86章 天下博弈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23章 東家在襄陽第80章 無題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51章 幾支期許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33章 好吧第115章 山雨欲來(六)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153章 兩個賊人(下)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75章 雍涼風雲(二十二)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63章 江東第12章 父子夜談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3章 數典論祖第29章 哀默第87章 快與慢第55章 將無將(八)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4章 嘴上沒毛第31章 的盧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76章 疾(下)第57章 怎麼辦呢?第87章 快與慢第4章 情與願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134章 南蠻出第44章 一聲嘆息,嘆息一生第134章 南蠻出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36章 草營第18章 動靜第39章 天下熙熙第76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下)第147章 亂世人得厚臉皮第12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下)第129章 本道柳暗花明(四)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35章 求仁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76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下)第92章 制限(五)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56章 定(中)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33章 好吧第105章 張飛的野望(下)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9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二)第127章 引蛇不成?第45章 醫不易第13章 吾爲先行第17章 你是紈絝,我是衙內第55章 將無將(八)第51章 將無將(四)第38章 陸府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156章 勝敗第62章 瑕疵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18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六)第177章 開戰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
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9章 男人們的事情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44章 一聲嘆息,嘆息一生第35章 不惹禍第32章 傷懷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54章 將無將(七)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137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二)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31章 預感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42章 西行漫記(十五)第102章 吹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86章 天下博弈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23章 東家在襄陽第80章 無題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7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一)第51章 幾支期許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33章 好吧第115章 山雨欲來(六)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153章 兩個賊人(下)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75章 雍涼風雲(二十二)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63章 江東第12章 父子夜談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3章 數典論祖第29章 哀默第87章 快與慢第55章 將無將(八)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4章 嘴上沒毛第31章 的盧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76章 疾(下)第57章 怎麼辦呢?第87章 快與慢第4章 情與願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134章 南蠻出第44章 一聲嘆息,嘆息一生第134章 南蠻出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36章 草營第18章 動靜第39章 天下熙熙第76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下)第147章 亂世人得厚臉皮第12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下)第129章 本道柳暗花明(四)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35章 求仁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76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下)第92章 制限(五)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56章 定(中)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33章 好吧第105章 張飛的野望(下)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9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二)第127章 引蛇不成?第45章 醫不易第13章 吾爲先行第17章 你是紈絝,我是衙內第55章 將無將(八)第51章 將無將(四)第38章 陸府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156章 勝敗第62章 瑕疵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18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六)第177章 開戰第116章 再戰衡陽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