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 擒賊先擒王

(劍客看到了一條很好的建議,說是把魚俱羅的身份植入成花木蘭的師父,這個建議非常好,劍客決定採納並已經對前文作出修改,在這裡特別說明一下。△¢,劍客非常歡迎大家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力爭讓書變得更好看一些,最後問問木蘭收還是不是?)

天色陰晦不明,大山上薄霧瀰漫。

花木蘭率領着三千勇士,在幾個俘虜的帶領下沿着崇山峻嶺前進,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翻過了兩個山頭,只要再攀越前面的這座大山,背面就是汪昭的伏兵,而腳底下就是被困了兩三天的太史慈所部。

五十一歲的魚俱羅身材高大,生的虎背熊腰,闊面重頤,最爲惹人注目的就是目有雙瞳,與傳聞中的西楚霸王一樣,被稱爲天生異相。此刻他正背掛一雙短刀,手提一口七十九斤的黃龍分水刀,亦步亦趨的緊跟在花木蘭身後。

“師父,多謝你來軍中協助,有了你的幫助,我軍定能如虎添翼!”

看到年過五十的魚俱羅跟着隊伍跋涉了一天一夜,一路上毫無怨言,花木蘭心中很是愧疚,在隊伍休息的時候再次向魚俱羅致謝。

魚俱羅摸起水壺灌了一口,眼神中滿是慈愛:“呵呵……木蘭這是說哪裡的話,爲師這幾日聽聞漢軍大舉圍剿袁紹主力,唯恐木蘭你有個閃失,所以才下山來助你征戰。”

頓了一頓,嘆息道:“唉……可惜爲師晚來了一步,否則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兄妹走這條險徑。若是那樣的話,令兄也就不會遭遇意外了!”

花木蘭淚沾衣襟。哽咽道:“師父莫要這樣說,壯士百戰裹屍還。將軍難免陣前亡!爲了天下統一,爲了太平盛世,以後肯定還有無數的將士喋血沙場。木蘭相信,兄長在九泉之下一定無怨無悔!”

隊伍繼續前行,沿着陡峭崎嶇的山路不停的攀爬,又走了十餘里,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走在前面的魚俱羅忽然發現山麓北側的叢林中依稀可以到火光,相距大約二十多裡的樣子,急忙招呼花木蘭過來:“木蘭。你看山腳下亮着火把的地方,好像是一座營寨?”

花木蘭順着魚俱羅手指的方向看去,可不正是一座大營麼?

急忙召喚幾個俘虜過來審問:“那座營寨是何人所豎?”

幾個俘虜都是一些基層軍士,聽了花木蘭的詢問也有些囁嚅,一時間也說不上來:“小人只是追隨着高歡將軍在這邊埋伏,還知道石虎、爾朱榮、蕭摩訶等幾位將軍分別堵住了長白溝兩側的道路。至於這座大營究竟是張郃將軍還是袁譚將軍的,實在不知!”

“查探一番便知!”魚俱羅放下手裡的大刀,決定摸到山腳下刺探一番。

花木蘭拱手道:“請師父休憩一會,讓木蘭派斥候去刺探。”

魚俱羅大笑一聲。手中七十九斤的黃龍分水刀朝着一塊岩石劈去,只聽“轟隆”一聲,山石斷裂,石屑紛飛。只把衆將士驚得目瞪口,紛紛咋舌。

“哈哈……木蘭這話師父不愛聽!別人不知道爲師,難道你不知道爲師麼?廉頗八十歲不服老。而爲師今年剛剛五十有一,你難道覺得爲師老了嗎?”魚俱羅笑着收了大刀。

花木蘭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皮:“呵呵……徒兒可不敢說師父老。師父這體格便是到九十歲怕是也能夠馳騁沙場。徒兒只是不想讓師父過於勞累!”

“那木蘭你先率兵在這山上等候片刻,爲師去刺探一番。去去就來。”

魚俱羅話音未落,把大刀交給花木蘭暫時保管,只是攜帶了雙刀飛快的下了山坡。只見他的身姿在山林中如猿猱一般矯健,不大會功夫就不見了蹤影。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魚俱羅去而復返,滿臉笑容遮掩不住:“木蘭啊,爲師刺探清楚了,這座營寨是袁譚的大營。之所以藏在深山之中,十有**是擔心被漢軍斥候發現,因此才躲在深山中調度、接應各路人馬,咱們何不奇襲袁譚大營,斷了袁軍的中樞?”

“師父估摸袁軍又多少人?”遭到伏擊之下,花木蘭慎重了許多。

魚俱羅皺眉,沉吟道:“看營寨規模怕是不下一萬人!”

“那咱們人太少,不可輕舉妄動!以徒兒之見,我們當派人秘密聯絡魏延、李靖兩位大將,派遣大軍摸進深山之中,一股腦的把袁譚大軍圍住,爭取一網打盡。然後用袁譚的將符,把張郃調出山來,一舉全殲。最後再從東西兩個方向堵住石虎、蕭摩訶兩支人馬,配合太史子義將軍,裡應外合,全殲袁譚所部。”花木蘭一臉凝重,不急不緩的把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

魚俱羅撫須大笑:“哈哈……木蘭知道用計了,爲師真是高興。”

商議一番之後,由魚俱羅攜帶了符節往北尋找李靖大軍,另外派遣了幾名精幹的斥候向西通知魏延,邀約主力大軍前來合圍袁譚這座駐紮在深山中的大營。而花木蘭則帶着三千將士在山上隱蔽,密切監視袁譚大營的動向。

魚俱羅下山後從一個山莊中搶了馬匹,一路揚鞭,向北而去。天明之時,撞見了一支軍隊,大約三萬人左右,急忙躲在叢林中查看旗號,正是漢軍大旗,斗大的“李”字迎風飄揚。

“看來這是李靖的人馬。”魚俱羅喜出望外,當即走出來攔住大軍,求見李靖。

李靖聽魚俱羅稟報之後,大喜過望:“哈哈……真是太好了,這花木蘭真是巾幗不讓鬚眉,這一出謀略與本督不謀而合。靖率大軍潛入深山,就是爲了尋找袁譚軍團的核心所在,一舉圍殲。然後讓他們羣龍無首,各自爲戰。正愁袁譚大營藏得隱蔽。一時間尋找不到,沒想到卻被你們發現了。”

高興之餘又對花榮的戰死表示遺憾:“花將軍戰死沙場。實乃國之遺憾,朝廷又損失一介棟樑!某當修書一封上奏天子,爲花榮將軍請求追諡,併爲花木蘭求封。”

魚俱羅奏請道:“兵貴神速,將軍的人馬距離袁譚大營不過一百里左右,請隨我急行,於今夜圍剿袁譚所部。”

李靖點頭道:“麻煩魚先生帶路了,本將已經提前派出了三支人馬,由高寵、徐盛、馬忠三人分頭出擊。今夜到明日天亮之後,定當全殲袁譚所部。”

兵貴神速,隨着李靖一聲令下,由魚俱羅前面帶路,程咬金、岳雲督軍緊隨其後,李靖親自統率中軍,朝着袁譚的大營秘密進發。

恰逢春雨過後薄霧瀰漫,山路中能見度不過二十丈左右。李靖的人馬前進的異常順利,到傍晚時分已經距離袁譚大營不過三十里路左右。

李靖傳令全軍在山林中休整幾個時辰。並且飽餐整裝,待天色完全黑下來之時,便向前急行,聯合花木蘭的三千人馬。爭取將袁譚的一萬人馬團滅,一個不留。

天色很快黑了下來,李靖率領的三萬人馬飽餐休整之後。隨即在魚俱羅的引領下,人緘口馬摘鈴。悄悄的向袁譚大營進逼。得了消息的花木蘭也率兵下山,配合着李靖大軍圍剿袁譚。

夜色深沉。薄霧仍未散去。

夜半子時,也就是劉辯穿越之前的深夜十一點左右,李靖的三萬大軍與花木蘭的三千人馬已經逼近到袁譚大營一里左右的地方。因爲紮營的地點足夠隱蔽,所以袁譚手下的巡邏兵俱都十分大意,再加上霧氣瀰漫,刀臨頸上之時,袁軍仍未察覺。

“程知節率軍左路包抄,岳雲率軍右路包抄,魚俱羅、花木蘭率軍隨本將正面突擊,攻打袁譚大營正門,勿要走脫一人!”全身甲冑,腰懸佩劍,一副儒帥風範的李靖沉聲下令,運籌帷幄,指揮自如。

“得令!”

程咬金與已經十五歲,身材愈發高大結實,相貌逐漸英俊剛毅,擺脫了稚氣的岳雲一起拱手領命。隨着年齡的增長,天子讓人鍛造的兩個各重四十八斤的銅錘已經不能滿足岳雲的要求,正在琢磨着弄一對各重八十斤的大錘過過癮。

隨着程咬金與岳雲一聲唿哨,兩將各自引兵一萬分左右包抄,爭取把袁譚的大營包圍一個滴水不露。而全副甲冑的李靖則躍馬提劍,引領着魚俱羅、花木蘭向前衝鋒。

片刻之後,伴隨着一通鼓響及悠揚雄壯的號角,三萬三千漢軍將袁譚大營團團圍住,發起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

亂軍之中,岳雲手提雙錘,魚俱羅揮舞大刀,程咬金提着宣花斧,花木蘭揮舞着百鍊鳳凰槍,從四個方位同時猛攻袁譚大營,瞬間就破門而入。

許多袁軍從睡夢之中醒來,還沒弄清原因,就做了刀下之鬼。岳雲手提大錘,魚俱羅揮舞着大刀,幾乎是人擋殺人,佛當殺佛。

突然驚醒的袁譚來不及披掛,提刀衝出帥帳,與岳雲迎面相遇。岳雲也不知道此人是誰,反正看着像個大將,幾錘下去,就把袁譚砸成一坨肉泥,之後才知道此人是袁紹之子袁譚,不由的懊惱不已。而魚俱羅正與袁譚麾下大將呂翔迎個正着,交手三五回合,一刀分爲兩段。

主將既死,被殺的六神無主的袁軍戰死了一多半,剩下的紛紛繳械投降,一場包圍戰完美收官,不曾走脫一人。

李靖命人捧了袁譚的印綬、虎符,詢問了張郃伏兵所在,當即派遣能言善辯之人上山誘張郃入圍,又派使者聯絡正在馳援高寵的騎兵,準備圍剿山谷中的蕭摩訶、石虎兩支人馬,爭取天亮之前將袁譚的五萬人馬全部殲滅。(未完待續。。)u

二百五十四 天子表兄一千九十一 九死一生逃出生天!八百二十三 再添猛將一千七百零三 絕望,末路!五百一十六 帝王之道一千四百二十一 無解的陽謀六百九十五 郭奉孝舌戰羣儒一千四百九十七 大唐風雲八百六十 無路可退一千二百二十六 最強技能對決一千一百五十九 白衣渡江一千二百四十二 一合之敵六百四十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八百七十八 公平決戰三十六 神箭手一千五百七十九 楊氏雙雄一百五十 暗戰六百一十五 岳飛爆表,裴氏雙雄!九百一十四 長江後浪推前浪三百二十五 三國無雙,真封神之戰!七十三 投桃報李一百六十八 猛將黃忠一千一百九十六 一網打盡四百九十一 長阪坡八百零一 漢帝駕崩九百七十五 射人先射虎二百六十八 天降橫財六百三十九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三百二十四 第一顆人頭一千二百九十六 遁甲天書和御女心經六百六十二 無事不登三寶殿四百八十 兄債妹償一千一百八十九 楊門女將三百七十九 封狼居胥,斬首如麻 二二百一十七 征服女皇一百零一 牆頭草二百五十七 勾心鬥角八百三十三 銅雀春深鎖小喬一千八十五 威震逍遙津,成就鬼將名!一千二百六十四 虞姬與呂雉一千二百六十三 最大危機來臨一千二百二十三 西方最強戰神來襲七百七十四 困獸之鬥一千七百零四 終極進攻九百九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八百四十三 自取其辱一百一十七 絕境龍膽一千一百六十七 跳進黃河洗不清一千九十四 玉麒麟歸天一百一十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月底清倉,週一求票!一千三百三十三 朕一日不死,爾等終爲太子!一百二十一 毒士亂國一百三十九 金玉良緣八百三十三 銅雀春深鎖小喬一千五百零六 元霸登基嶄新的九月,求保底月票!七百零一 尚師徒獻寶九百三十八 羣英鬧東京一千四百一十一 李隆基的毒計三百零七 背後捅刀二百七十九 凌雲閣與紫金閣六百五十九 女爲悅己者殺人一千三百五十二 專欺老將一千五百四十六 東山再起二十三 薦人才一千三十七 曹操的復仇六百七十八 女神懷春一千五百九十 公明封神一千六百五十 決戰雅典二百零八 見面大禮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二十一 待孤君臨天下,許卿千里桃花九百一十九 被孔明廢了四十八 錯有錯着一千九十五 雙龍之戰一千三百九十三 白起之死一百二十八 龍生龍,鳳生風八十二 跨江會諸侯一千六百三十六 回天乏術八百七十九 再爆城門七百一十六 江山美人,孰輕孰重?五百八十七 姑娘,你溼身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史上最強後宮六百八十四 塞外遇險九百三十八 羣英鬧東京七十一 白袍鬼將七百一十七 馬無夜草不肥一千五百二十五 鬼谷傳人九百七十九 絕地反擊一千二百一十八 七步認爹一千四百四十六 雙雄搏虎二百四十五 金槍不倒一千二百七十四 威震西域三百五十五 少年求戰一千三百六十七 絕境突圍三十八 龍陽之好八百零四 成大事者不可有婦人之仁三百九十四 潛龍在淵八百五十二 多虧了李太白
二百五十四 天子表兄一千九十一 九死一生逃出生天!八百二十三 再添猛將一千七百零三 絕望,末路!五百一十六 帝王之道一千四百二十一 無解的陽謀六百九十五 郭奉孝舌戰羣儒一千四百九十七 大唐風雲八百六十 無路可退一千二百二十六 最強技能對決一千一百五十九 白衣渡江一千二百四十二 一合之敵六百四十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八百七十八 公平決戰三十六 神箭手一千五百七十九 楊氏雙雄一百五十 暗戰六百一十五 岳飛爆表,裴氏雙雄!九百一十四 長江後浪推前浪三百二十五 三國無雙,真封神之戰!七十三 投桃報李一百六十八 猛將黃忠一千一百九十六 一網打盡四百九十一 長阪坡八百零一 漢帝駕崩九百七十五 射人先射虎二百六十八 天降橫財六百三十九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三百二十四 第一顆人頭一千二百九十六 遁甲天書和御女心經六百六十二 無事不登三寶殿四百八十 兄債妹償一千一百八十九 楊門女將三百七十九 封狼居胥,斬首如麻 二二百一十七 征服女皇一百零一 牆頭草二百五十七 勾心鬥角八百三十三 銅雀春深鎖小喬一千八十五 威震逍遙津,成就鬼將名!一千二百六十四 虞姬與呂雉一千二百六十三 最大危機來臨一千二百二十三 西方最強戰神來襲七百七十四 困獸之鬥一千七百零四 終極進攻九百九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八百四十三 自取其辱一百一十七 絕境龍膽一千一百六十七 跳進黃河洗不清一千九十四 玉麒麟歸天一百一十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月底清倉,週一求票!一千三百三十三 朕一日不死,爾等終爲太子!一百二十一 毒士亂國一百三十九 金玉良緣八百三十三 銅雀春深鎖小喬一千五百零六 元霸登基嶄新的九月,求保底月票!七百零一 尚師徒獻寶九百三十八 羣英鬧東京一千四百一十一 李隆基的毒計三百零七 背後捅刀二百七十九 凌雲閣與紫金閣六百五十九 女爲悅己者殺人一千三百五十二 專欺老將一千五百四十六 東山再起二十三 薦人才一千三十七 曹操的復仇六百七十八 女神懷春一千五百九十 公明封神一千六百五十 決戰雅典二百零八 見面大禮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二十一 待孤君臨天下,許卿千里桃花九百一十九 被孔明廢了四十八 錯有錯着一千九十五 雙龍之戰一千三百九十三 白起之死一百二十八 龍生龍,鳳生風八十二 跨江會諸侯一千六百三十六 回天乏術八百七十九 再爆城門七百一十六 江山美人,孰輕孰重?五百八十七 姑娘,你溼身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史上最強後宮六百八十四 塞外遇險九百三十八 羣英鬧東京七十一 白袍鬼將七百一十七 馬無夜草不肥一千五百二十五 鬼谷傳人九百七十九 絕地反擊一千二百一十八 七步認爹一千四百四十六 雙雄搏虎二百四十五 金槍不倒一千二百七十四 威震西域三百五十五 少年求戰一千三百六十七 絕境突圍三十八 龍陽之好八百零四 成大事者不可有婦人之仁三百九十四 潛龍在淵八百五十二 多虧了李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