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三 自取其辱

孔融的質問剛落,滿朝文武的目光齊刷刷的投向何珅。

驚聞天子駕崩,剛剛從吳郡快馬加鞭來到金陵的揚州刺史張紘站出來附和孔融,反問何珅:“何大人說德妃娘娘不配做太后,你倒是說說哪一個比武德妃更適合做太后?”

何珅不假思索,懷抱笏板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大漢朝律制,新帝登基,當朝皇后或者新帝養母,都可以被尊授太后之位。按照此律法,上官婉兒比武德妃更適合做太后!”

“笑話,一個未曾生育的美人何德何能被尊爲太后?”

在戚繼光率領水師離開金陵之後,跟着韓世忠從柴桑來到金陵駐防的橫野將軍朱桓站出來反脣相譏,同爲吳郡士族的朱桓自然會竭力支持陸家。

其他的武將,包括韓世忠、尉遲恭、廖化、梁紅玉等人則一言不發,靜觀其變。等不到孟珙、狄仁傑、顧雍三人歸來,沒有確鑿的消息,即便陸康說的言之鑿鑿,這些整日裡刀頭喋血的武將依舊不相信流言。

“休穆將軍所言極是,上官美人養育太子也不過兩年左右的時間,並非自幼拉扯,頂多算半個養母。相比之下,德妃娘娘比上官美人更適合做太后!”醫部尚書步騭面無表情,手捧笏板,高聲支持朱桓。

雖然步騭是由何珅舉薦,但這幾年下來卻漸生嫌隙,原因無非就是步騭希望何珅能夠說服何太后把自己的妹妹步練師推上妃子之位,而何珅與何太后卻希望藉助步騭的力量把上官婉兒從美人推上皇后之位,矛盾由此產生。

藉助淮南步家的錢財,再加上何珅前期的提拔,還有步練師的枕頭風,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步騭在仕途中平步青雲。先做了廬江郡丞、太守,之後被調到金陵擔任建業令,執掌京城。

後來劉辯改革三公九部制。醫部尚書一直空缺,在包拯被召喚出世擔任金陵尹之後。步騭被任命爲署理醫部尚書。表現的兢兢業業,中規中矩,熬了兩年之後終於去掉了“署理”二字,正式成爲了當朝九部尚書之一,與工部尚書何珅並駕齊驅。

翅膀越來越硬,步騭不甘心再給何珅跑腿打雜,也不想讓妹子步練師做襯托上官婉兒的綠葉,慢慢的與何珅漸生嫌隙。數次遭到何太后的打壓。步騭雖然表面上沒有與何珅公開決裂,但心中卻是不忿;此刻見何珅竟然要推上官婉兒做太后,當即跳出來反對,不惜公開與何珅撕破臉皮。

何珅氣的腮幫子鼓起,不停的翻白眼:“步子山,你、你……你公報私仇!”

步騭冷哼一聲:“朝堂之上討論的都是國事,何來公私之說?莫非何尚書以爲步騭這醫部尚書乃是拜你所賜,必須要以你馬首是瞻?”

“我懶得與你爭辯!”何珅一摔袖子,不再與步騭糾纏。

但善於見風使舵的何大人圓圓的腦袋裡藏着的智慧不可低估,看到武如意支持者衆多。自己獨木難支,當下便來了個釜底抽薪,捻着脣角的八字鬍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但可以無太后!既然無人適合擔任太后,那就乾脆空置太后之位算了,擁立太子登基,改太后爲太皇太后。”

年已七十多歲,身材有些傴僂的陸康強打精神,慷慨陳詞:“老夫舉賢不避親,論呼聲、論資歷、論聲望、論德行,德妃都是最適合做太后的人選。若是擁立太子登基,必須尊授德妃爲太后!”

“哼……陸司徒這分明是以權謀私。擁立武德妃做太后壯大你們陸家的勢力,他日好效仿呂氏一族麼?”何珅深知一旦讓武如意做了太后。作爲南陽何氏棋子的上官婉兒就再也沒有翻身之日,因此對陸康針鋒相對。寸土不讓。

陸康連聲冷笑:“呂后的事情已經過去四百年,何人引起了董卓之亂,害得陛下從洛陽流亡到江東,我想何大人不會忘記吧?”

何珅聞言登時臊的胖嘟嘟的圓臉發紅,爭辯道:“何進大將軍只是策略有誤,並無篡權之心。請司徒不要血口噴人,把我去世的叔父與專權的呂氏一族相提並論。”

陸康佔了上風更是窮追猛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並非我陸康對太后不敬。而是何進的教訓歷歷在目,董太皇太后死的不明不白,我等受陛下託孤,絕不能讓舊事重演。太子年幼,登基之後勢必會諸多諮詢於太后,誰都知道那上官婉兒深得太后寵愛,若是太后與上官婉兒一個做太皇太后,一個做太后,這朝綱還有寧日麼?”

聽了陸康與何珅的舌戰,太極殿上的衆多文武紛紛支持陸康:“司徒大人所言極是,若陛下駕崩的噩耗是真,比起上官美人來,武德妃的確更適合做太后。”

眼見兩派吵吵嚷嚷不可開交,劉伯溫撫須道:“孟璞玉、狄仁傑等三位大人尚未歸來,陛下駕崩的消息仍未落實,此刻就議論冊立何人爲太后,爲時尚早。”

“我陸康以這輩子的名聲保證消息準確無誤!”陸康顫抖着花白的鬍鬚,固執己見,“也不知是何人放出風聲,污衊老夫圖謀不軌,欲行篡逆之舉。老夫一片丹心可昭日月,故此希望早日擁立太子登基,平息流言!”

“哈哈……陸司徒左一個丹心,右一個忠心,原來是打算擁立太子繼位平息流言啊!”

何珅抓住陸康的破綻,迅速展開了反擊:“說到底,司徒還是爲了自己才迫不及待的想要擁立太子登基。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若司徒行的正坐得端,何必在乎這些流言蜚語?”

陸康勃然大怒:“我看這中傷老夫的流言就是你派人放出的!”

“司徒你活了一把年紀,竟然血口噴人?證據何在?”何珅瞪着一雙金魚眼,與陸康吵得不可開交。

吵嚷到傍晚,最後還是按照劉伯溫、荀彧、糜竺、魯肅、孔融等重臣的表態,決定再等三五日,待孟珙、狄仁傑、顧雍三人傳回消息之後再決定何時擁立太子登基。

乾陽宮裡的嬪妃本來對劉辯駕崩的消息半信半疑,聽說陸康今天在朝堂上信誓旦旦,拍着胸脯以人格擔保劉辯中了四十九箭,以至於讓大喬悲傷過度,夭折了孩子。頓時都相信了**分,惹得人心惶惶,一片哭聲,整個後宮晝夜難安。

滿朝文武度日如年的捱了三天,再次在朝堂上發生了爭執,以陸康爲首的一派再次提出“國不可一日無君”,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擁立太子登基,何珅則堅決反對。

就在這時,乾陽宮門外忽然響起:“陛下回宮!”

喊聲由宣武門一聲聲傳到太極殿,直讓滿朝文武又震撼又欣喜又驚訝,百感交集,各種情緒都有,莫衷一是,不可名狀。

一身便衣,風塵僕僕的劉辯在孫臏、宇文成都、文鴦、袁天罡等人的陪同下快步來到太極殿,坐上了闊別了一年之久的龍椅,接受百官的朝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齊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不管之前滿朝文武心中怎麼想,但當看到劉辯安然無恙的歸來,粉碎了一切謠言的時候,絕大部分人心中都是喜大於憂。

唯有陸康跪在地上汗流浹背,恨不能找個窟窿鑽進去。

這幾天自己一直拍着胸脯說天子駕崩的消息千真萬確,甚至以人格來擔保,沒想到此刻生龍活虎的大漢皇帝活生生的出現在了自己的眼前。

“做夢,我這一定是在做夢!”

跟隨着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山呼萬歲,陸康的精神有些恍惚,甚至認爲這是在做夢。直到其他人都起身的時候,依舊跪倒在地。

“老司徒平身吧!”劉辯一臉平靜的招呼陸康起身,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

何珅在旁邊幸災樂禍的揶揄:“陛下,老司徒這幾天可是拍着胸脯說你駕崩的消息千真萬確,甚至說陛下中了四十九箭,還說喬美人因爲悲傷過度,以至於早產夭折了腹中的胎兒。這不,自打前幾天就急不可耐的要求擁立太子登基,冊立武德妃爲太后,此刻見到你歸來,估計失望到了極點!”

“老臣有罪啊,噗……”

聽了何珅的話,陸康兩眼一黑,急火攻心,一口鮮血吐了出來,當場暈倒在太極殿。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陸康堅信自己駕崩的消息千真萬確,劉辯心知肚明,因此也不大發雷霆。自己無非就是想要藉機敲打一下陸氏,以及以陸康爲代表的江東士族,讓陸康丟了顏面,喪失威信。

“朕用詐死之計一舉全殲了蒙恬率領的四十萬貴霜大軍,爲了避免走漏風聲,盡棄前功,所以只有寥寥幾人知曉此事。消息誤傳到陸司徒的耳中,引起他的誤判也是情有可原,老司徒雖然有錯,但卻無罪!”

劉辯大手一揮,表示不計較陸康的過錯,並讓孫思邈、張仲景全力救治陸康。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讓陸康醒轉過來,派人送回陸家安心休養,待好轉之後再上朝議事。(未完待續。)

八百八十二 決戰江陵之巔三百四十六 天子聊發少年狂一千五百五十九 羅通認母四百一十九 防禦大師一千八十九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九百二十 誰比我陳宮狠?八百七十一 萬拳之王一千三百五十九 大義滅親一千八十二 看我生擒曹阿瞞二百五十五 遠交近攻七百九十九 以假亂真五百七十六 以死相諫九十二 一脈同根一千三十二 白馬銀戟一千三十七 曹操的復仇七百七十三 猛虎出籠七百六十八 宿命對決三百零八 血濺清河鎮三百五十二 東山再起一百一十六 不是上牀就能變鳳凰一千三百八十七 殺神突擊一千三百二十六 冷宮太子妃六百三十 父子雙爆,大帝亂入!玻璃心的同學請安靜——談本書未來!一千一百一十九 套路啊,都是套路!一千四十 我要操劉邦八月中旬了,單章求一下月票及推薦票!一千五百五十二 英雄相惜七百二十一 報仇不隔夜,隔夜非好漢!八百九十 朱元璋的賭注八百 蓋世奇功六十六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二百八十五 大劍師七百二十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百三十 猛將來襲,天崩地裂一六百七十二 樊梨花打擂五百四十九 無賴戰術五百六十五 三個諸葛亮,頂個活神仙!四百一十六 親爹照砸不誤一千三百八十二 衆望所歸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五百零七 龍爭虎鬥一千九十三 一山不容二虎,一軍不容二將六百二十八 議立太子六百六十六 替佛祖清理門戶五百八十六 吳起掛帥九十二 一脈同根三百九十五 時遷獻寶一千五百九十四 反覆無常之徒三百六十六 全軍覆沒三百九十七 人性本惡一千四百 霹靂手段八百六十九 助你奪回貂蟬一百三十五 寬衣解帶待帝寵一千三百九十八 妖女受死一千七百零一 最後一帝一千三百零二 誓不兩立一千四百一十五 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千四百四十九一百一十五 絕世好母親五百六十五 三個諸葛亮,頂個活神仙!一千一百六十六 三人成虎一千二百四十五 無情最是帝王家一百一十 不動如山,動如雷晨六百二十三 玩弄於股掌之間!二百二十六 妙手回春三百 使君請上路一千五百四十 五 虎口奪食一千三百九十五 不祥之兆一千一百五十九 白衣渡江一千五百九十四 反覆無常之徒一千三百三十四 精忠報國一千三十五 徐天德算無遺策三百一十六 單騎逐敵一千二百九十 環肥燕瘦八百五十五 佛道爭鳴一千三百二十六 冷宮太子妃五百零八 前世仇人一千一百三十六 吳起的難關十三 雪中送炭二百四十八 腳踏兩條船二百一十五 文姬歸趙一千六百四十 第一女皇一千三百三十三 朕一日不死,爾等終爲太子!八百三十 天命難違一千一百九十五 飛虎突擊一千五百二十七 諸君向北,我自向南!一千五百五十二 英雄相惜一千四百三十四 芳魂還京二百五十二 別怪老子不客氣六百九十四 英雄難過美人關一千五百九十一 第一衰神九百五十七 纔出龍潭又入虎穴一千三百四十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百四十五 金槍不倒三百五十七 打破城池,老幼不留!一千四百九十六 和聖再世五百六十四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四百七十三 技驚四座一千三十九 奇襲青樓
八百八十二 決戰江陵之巔三百四十六 天子聊發少年狂一千五百五十九 羅通認母四百一十九 防禦大師一千八十九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九百二十 誰比我陳宮狠?八百七十一 萬拳之王一千三百五十九 大義滅親一千八十二 看我生擒曹阿瞞二百五十五 遠交近攻七百九十九 以假亂真五百七十六 以死相諫九十二 一脈同根一千三十二 白馬銀戟一千三十七 曹操的復仇七百七十三 猛虎出籠七百六十八 宿命對決三百零八 血濺清河鎮三百五十二 東山再起一百一十六 不是上牀就能變鳳凰一千三百八十七 殺神突擊一千三百二十六 冷宮太子妃六百三十 父子雙爆,大帝亂入!玻璃心的同學請安靜——談本書未來!一千一百一十九 套路啊,都是套路!一千四十 我要操劉邦八月中旬了,單章求一下月票及推薦票!一千五百五十二 英雄相惜七百二十一 報仇不隔夜,隔夜非好漢!八百九十 朱元璋的賭注八百 蓋世奇功六十六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二百八十五 大劍師七百二十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百三十 猛將來襲,天崩地裂一六百七十二 樊梨花打擂五百四十九 無賴戰術五百六十五 三個諸葛亮,頂個活神仙!四百一十六 親爹照砸不誤一千三百八十二 衆望所歸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五百零七 龍爭虎鬥一千九十三 一山不容二虎,一軍不容二將六百二十八 議立太子六百六十六 替佛祖清理門戶五百八十六 吳起掛帥九十二 一脈同根三百九十五 時遷獻寶一千五百九十四 反覆無常之徒三百六十六 全軍覆沒三百九十七 人性本惡一千四百 霹靂手段八百六十九 助你奪回貂蟬一百三十五 寬衣解帶待帝寵一千三百九十八 妖女受死一千七百零一 最後一帝一千三百零二 誓不兩立一千四百一十五 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千四百四十九一百一十五 絕世好母親五百六十五 三個諸葛亮,頂個活神仙!一千一百六十六 三人成虎一千二百四十五 無情最是帝王家一百一十 不動如山,動如雷晨六百二十三 玩弄於股掌之間!二百二十六 妙手回春三百 使君請上路一千五百四十 五 虎口奪食一千三百九十五 不祥之兆一千一百五十九 白衣渡江一千五百九十四 反覆無常之徒一千三百三十四 精忠報國一千三十五 徐天德算無遺策三百一十六 單騎逐敵一千二百九十 環肥燕瘦八百五十五 佛道爭鳴一千三百二十六 冷宮太子妃五百零八 前世仇人一千一百三十六 吳起的難關十三 雪中送炭二百四十八 腳踏兩條船二百一十五 文姬歸趙一千六百四十 第一女皇一千三百三十三 朕一日不死,爾等終爲太子!八百三十 天命難違一千一百九十五 飛虎突擊一千五百二十七 諸君向北,我自向南!一千五百五十二 英雄相惜一千四百三十四 芳魂還京二百五十二 別怪老子不客氣六百九十四 英雄難過美人關一千五百九十一 第一衰神九百五十七 纔出龍潭又入虎穴一千三百四十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百四十五 金槍不倒三百五十七 打破城池,老幼不留!一千四百九十六 和聖再世五百六十四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四百七十三 技驚四座一千三十九 奇襲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