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四 必死之局

秋風瑟瑟,夜涼如水。∈↗,明月皎皎,琴聲如訴。

月色之下,一個長身玉立,年近二十的美少年正在撫琴。英俊儒雅的眉目之間寫滿了憂慮,在月色的映襯之下顯得很是蒼涼孤單,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成了許多。

三年之前,他還只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郎,被劉辯的求賢若渴嚇得背井離鄉,遠走高飛來到了荊南,投奔了自己的總角之好孫策,開始了戎馬生涯。

沒錯,他就是孫策的生死之交,荊南大都督周瑜。

周瑜撫琴可不是隨便亂彈,以前在故鄉廬江,現在在整個荊南,世人皆知“曲有誤,周郎顧”的諺語。

在荊州大地,論撫琴作曲,美周郎若是稱第二,無人敢誇口第一!無論你是大家閨秀,還是舞姬紅伶,面對着俯首彈奏的周公瑾都只能甘拜下風。

儒雅英俊的相貌,挺拔頎長的身姿,淡定從容的氣度,滿腹經綸的才華,讓周瑜成了荊州少女的偶像,所到之處,無數女子爲了一睹周郎的風采,都競相涌上街頭。

當然,那也只是太平時候發生的事情,現在荊楚大地烽火四起,無日不戰。周瑜夙夜難眠,爲了孫家可謂嘔心瀝血,哪裡還有時間去理會兒女私情。再美貌的女子在周瑜的眼中也只是一粒塵埃,當然,那個女孩除外!

“呵呵……三年了,那丫頭應該長成大姑娘,出落的婷婷玉立了吧?”

撫琴到動情之處,周瑜的腦海中突然浮現了小喬的倩影。雖然分別的時候還只是七八歲的少。但有種叫做天生麗質的東西卻是與生俱來,縱然年幼如斯。卻也讓周瑜不能忘懷。

“啪”的一聲,周瑜的手指力量用的稍稍重了一些。突然就將一根琴絃折斷,在這寂靜的月夜之下,格外的刺耳。

“唉……心已亂,又如何能夠奏出天籟之音?”

周瑜喟然長嘆一聲,將古琴推到一旁,一臉惆悵的站起身來,在院子裡來回踱步,“高山流水,琴瑟相和。今日卻只有我周瑜撫琴。誰來鼓瑟與我相和?”

周瑜的這番感慨,並非思念小喬的男女之情,而是因爲政局與戰事的巨大壓力有感而發。

自從去年初夏孫堅戰死之後,周瑜就與孫策用略顯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孫家的重擔。然而孫策勇猛有餘,在智謀上卻欠缺,更缺少穩健。放眼整個孫氏,能夠獨擋一面的帥才卻是鳳毛麟角,這讓周瑜肩上的壓力更大,恨不能將自己一個人掰成兩個。拖着孫家的戰車滾滾向前。

去年劉辯北上攻伐徐州,與袁紹在青州的爭鋒也處在膠着狀態,勝負難料。因此周瑜果斷的拋出了假途滅虢之計,幫助孫策一舉拿下了襄陽、南郡兩地。雖然看似當初大獲成功。但現在卻讓周瑜倍感後悔。

“唉……一步錯,步步錯啊!可恨我周瑜終究目光短淺,錯失了大好局面。”

周瑜在院子裡來回踱步。任憑秋風吹拂的青絲搖曳,心中的傷痛卻是揮之不去。

當時。按照周瑜的謀劃,在孫策攻佔了襄陽、南郡之後。再發兵攻打汝南截斷岳飛的後路,在撿了便宜的情況下還能夠重創劉辯的金陵朝廷。若是那樣,絕對是一箭雙鵰的局面!

但事實並不按周瑜的設想發展,就在孫策攻下襄陽、江陵的同時,呂布、楊玄感、黃忠的聯軍兵敗如山倒;岳飛軍團強勢反擊,不僅重創洛陽軍,而且還拿下了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塞——武關。

而劉表則直接輸掉了褲衩子,丟了襄陽、南郡兩大根據地不說,北伐軍團幾乎全軍覆沒,石寶戰死,文聘、蒯良受阻後北上投靠了曹操,黃忠失足被擒。劉表近十萬大軍一夕之間灰飛煙滅,孤軍困守江夏。

“唉……若當初不是攻襄陽、江陵,而是直接拔掉汝南,斷了岳飛的後路,將之合圍的話。或許現在的岳飛軍團已經不復存在了吧?”

周瑜踱步到涼亭之下,在心裡推演着另外的一種局面,“若是作爲東漢屏障的岳飛軍團覆滅,聯軍便可以一鼓作氣的拿下汝南、廬江、壽春,將戰線推進到長江岸邊。反正劉表孱弱不堪,那時候我軍再回頭拿下襄陽、江陵,也不會有現在將近四十萬大軍壓境的局面吧?”

若只是聯軍潰敗,岳飛反攻的局面,周瑜還能夠沉得住氣。但還沒喘口氣,就接到了李靖在青州大包圍袁紹的驚天消息,這讓周瑜深深的感到震驚,方纔知道東漢朝廷藏龍臥虎,隨便拎出一個無名之輩,都是能夠獨擋一面的用兵高手。

當時,周瑜還在心裡安慰自己,袁紹坐擁二十萬大軍,虎踞富庶的冀州,以及青州一半土地,麾下有顏良、麴義、張郃、蕭摩訶等名將,還有田豐、沮授、審配、許攸等著名智囊,實力絕不是劉表可以相提並論的。就算處在不利局面,至少也能夠扛得住東漢兩年左右吧?

只要有兩年的時間,孫氏集團就可以在荊州站穩腳跟,在這片隱者雲集的土地招賢納士,訓練精兵,然後利用地處長江上游的優勢與東漢抗衡。更重要的是,兩年的時間西漢集團就可以掃平雍涼,調轉矛頭對準東漢。到時候孫氏再派人斡旋,調解因爲孫策背信棄義而僵化的關係,讓雙方再次結盟互爲掎角,共同抗衡東漢,只要策略得當,或許能夠保持十年八載的對峙局面。

只可惜,周瑜再次失望了,李靖給出的答案是五個月!

自從去年十一月,李靖率軍北上抄斷袁紹後路,到今年三月,僅僅只有五個月的時間。袁紹集團便在李靖的強大攻勢下,在曹操、冉閔、公孫瓚背後捅刀的情況下,土崩瓦解。灰飛煙滅!

“這李靖厲害啊,論用兵當世首屈一指也!”周瑜對李靖的用兵讚歎不已。

就在李靖與袁紹鏖戰之際。南方突然涌現出了轟轟烈烈的太平軍,這讓周瑜猶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當即率領伍雲召、黃蓋、韓當的主力馳援洪楊。希望能從東漢的背後打開局面,化解襄陽、南郡面臨的巨大壓力。

但局勢再次讓周瑜失望,東漢朝廷精英輩出,徐晃、盧象升的防守猶如銅牆鐵壁,讓洪楊的百萬叛軍寸步難行。之後趙雲、陸遜、尉遲恭、戚繼光、賀齊等人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太平軍打的土崩瓦解。

縱然周瑜率軍及時趕到,但也是回天乏術,雖然有陣斬陳慶之、潘璋的功績,但卻也折了伍氏三兄弟。最後在莫名崛起的霍去疾窮追猛打之下退守桂陽一線。

周瑜軍團有四萬人,再加上楊秀清的三萬多太平軍殘部,部將有伍雲召、黃蓋、韓當、沙摩柯,以及剛剛前來投靠兩個多月的堂兄周德威;對抗霍去疾軍團的五萬人,並不處在劣勢。

周瑜爲了保存實力,固守城池,拒不出戰。等着霍去病來攻城,然後甩弓箭射殺對方的人馬,待漢軍實力受損之後。再出城決戰。但霍去病也不急於攻城,而是切斷了桂陽與長沙之間的驛道,在桂陽周圍打游擊,一面劫掠糧草補給軍需。一面消耗周瑜軍的士氣。

再之後,李世民跨海襲擊金陵,震驚天下。讓周瑜精神爲之一震。正想坐收漁翁之利,誰知李世民來去匆匆;這還不算完。李靖兵貴神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跨海襲擊王儉城,把唐國皇帝李淵生擒活捉了回來,由此讓自己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這李靖真戰神也!縱觀千古,僅韓信、白起可與之比肩,王翦、李牧、蒙恬等人都稍遜一籌也!”

得知李靖攻破唐都的消息之後,周瑜被深深震撼了;在欽佩李靖的同時,心底突然產生了一股絕望感。東漢的人才源源不斷的井噴,猶如一座富饒的井礦,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獨擋一面的帥才,而自己卻是獨木難支,沒有人站出來幫自己!

隨着時間的流逝,周瑜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終於出現了。

岳飛大軍傾巢南下,一路攻襄陽,一路滅掉劉表之後溯江而上直搗長沙。孫氏集團的疆土猶如四面漏風的茅草屋,隨時都會被東漢的這場狂風給捲上天空。

“韓世忠率水師溯江而上直取長沙,水陸並進,總兵力超過十萬。守禦長沙的仲謀與程普手中只有四萬兵力,兵微將寡,想來絕對擋不住的。只要長沙、武陵一丟,駐守襄陽的軍心就會崩潰,我軍勢必會兵敗如山倒,必須像個法子解決這個困局!”

周瑜揹負雙手,在月色下焦躁的來回踱步。

在大廈將傾的局面下,竟然沒有人可以幫的上自己。手下的那幫武將們,打打殺殺還可以,但讓他們出謀劃策,與趕鴨子上架並沒有多大差別。

“援兵,必須求援兵!若沒有援兵,只能放棄整個荊州,向雲南撤退。會合韋昌輝、李秀成的太平軍,在南方苟延殘喘,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周瑜在心裡暗自思忖。

這段時間他連續派出了多次使者,深入南越聯絡上韋昌輝、李秀成等人,當做孫家最後的退路。萬一荊州守不住了,就只能退到雲南再圖良策。

但劉辯已經掃平了許多諸侯,天下的勢力逐漸減少,在洛陽軍傾巢而出征伐西涼馬騰之際,周瑜能夠求援的地方竟然只剩下名義上臣服於劉辯的曹操、劉備兩大諸侯。

“對……就是劉備,若想保住荊州,劉備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曹操的勢力雖然強於劉備,但目前正在冀州北部與冉閔、公孫瓚激戰,這個時候想來絕對不會與劉辯撕破臉皮的。

而劉備在攻破葭萌關之後,大軍一路披靡,會合傅友德的援兵一舉拿下綿竹關,兵臨成都門外。懦弱的劉璋開門投降,巴蜀之地盡歸劉備,使得劉備手中憑空多了五萬人馬,使得總兵力上漲到了二十萬,實力直追曹操。

“聽聞有個故事,說劉備年幼的時候曾經立下做皇帝的宏願,而現在劉備手中已經全據益州,又佔據了漢中、上庸、魏興等地,此刻手中兵強馬壯,又有巴蜀天險。想來不會乖乖交出兵權,這次一定要派人說服劉備,讓他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只要劉備肯出兵,就能撐過這段最艱難的歲月!只要西漢滅了馬騰,揮兵向東,我軍便能起死回生。”

周瑜孤獨的站在月光下,在心中暗自謀劃,“如何才能給劉備吃下一顆定心丸,讓他毫無後顧之憂的幫助我們?”

“和親!”周瑜最終緩緩的吐出了兩個字,“雖然伯符的妹妹今年只有十歲,但把她以和親之名送給劉備做人質,或許能夠促使劉備與我軍結盟,在絕境中尋求一條生路!”(未完待續。。)u

八百零六 猛將遲早陣前亡四百零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二百七十四 死灰復燃一千三百九十八 妖女受死五百一十八 人妻時代八百三十一 三種可能二百六十一 冤有頭債有主二百九十七 召喚出來的死囚四百三十一 十八騎攻城一千三百六十六 武聖暴擊一千三百九十八 妖女受死三百八十五 女中豪傑一千一十七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二百九十八 重色輕友,詩仙與和尚四百六十八 醒掌天下權六百五十三 吃我一記回馬槍!一千三百六十九 見死不救一千二百九十一 超級兵仙四百七十六 唐國福利六百八十二 好男兒視死如歸七百一十七 馬無夜草不肥一千四百零八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千六百六十八 劉邦的殺手鐗八百八十八 正宗刺客範一千六百九十二 末路窮途一千四百七十四 死亡爆表一千一百六十六 三人成虎六百 不自量力一千六百四十一 天堂地獄一千一百四十七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八百四十 天可汗一千三百零七 挑戰項李的猛將六百九十四 英雄難過美人關一百一十三 博望坡遇襲四百二十 遇強則強四百五十四 生擒逆賊一千八十四 以漢軍之道還治漢軍之身嶄新的一週,求月票求推薦票!二百零四 三箭驚天下一千三百九十三 白起之死三百二十六 武神與衰神一千六百一十九 天命難違三百一十七 單槍赴會六百一十八 百萬雄師戰天下九百九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千四百四十六 雙雄搏虎一千三百四十六 納上投名狀一千六百三十一 河東三雄一千六百二十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千六百五十九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六百六十六 替佛祖清理門戶一千六百五十 決戰雅典一百四十六 乘龍而來一千二百七十三 兄弟重逢二百一十一 便宜姐夫五百二十四 以暴制暴一百六十五 絕代弓神,橫空出世七百二十七 以不變應萬變一千四百三十三 生離死別六百三十九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五百五十五 完璧歸趙九百九十六 三騎赴宴一千三百九十二 女王的誘惑九百八十三 女人不如衣服一千五百七十二 天雷勾地火四百二十六 替父報仇六百六十四 會法術的女人四百五十二 開弓已無回頭箭四百六十六 武學大宗師一千七百零六 吳嶽之爭七百二十六 水中雙蛟六百零七 狂挖劉備牆角一千六百六十五 指鹿爲馬七百三十八 斷頭將軍一千三百九十七 屠萬爲雄一百九十二 上官爭寵一千五百三十七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百零二 御駕親征一千四百四十 兵仙發威一千一百四十一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一千三百八十六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八百五十三 佛門敗類三百六十七 大清第一猛士一千二百五十四 欺師滅祖二百六十二 大難將至二百四十一 斬將六百七十八 女神懷春一千四百三十四 芳魂還京一千六百一十四 七星壇祈雨一千一百八十一 雙門神合璧一千一百九十三 四大謀士靠邊站六百四十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千五百五十六 金蟬脫殼四百一十八 鐵錘將出世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一千二百三十三 無毒不丈夫一千四十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一千四百一十九 神來之筆一千四百五十九 二郎真君下凡
八百零六 猛將遲早陣前亡四百零三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二百七十四 死灰復燃一千三百九十八 妖女受死五百一十八 人妻時代八百三十一 三種可能二百六十一 冤有頭債有主二百九十七 召喚出來的死囚四百三十一 十八騎攻城一千三百六十六 武聖暴擊一千三百九十八 妖女受死三百八十五 女中豪傑一千一十七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二百九十八 重色輕友,詩仙與和尚四百六十八 醒掌天下權六百五十三 吃我一記回馬槍!一千三百六十九 見死不救一千二百九十一 超級兵仙四百七十六 唐國福利六百八十二 好男兒視死如歸七百一十七 馬無夜草不肥一千四百零八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千六百六十八 劉邦的殺手鐗八百八十八 正宗刺客範一千六百九十二 末路窮途一千四百七十四 死亡爆表一千一百六十六 三人成虎六百 不自量力一千六百四十一 天堂地獄一千一百四十七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八百四十 天可汗一千三百零七 挑戰項李的猛將六百九十四 英雄難過美人關一百一十三 博望坡遇襲四百二十 遇強則強四百五十四 生擒逆賊一千八十四 以漢軍之道還治漢軍之身嶄新的一週,求月票求推薦票!二百零四 三箭驚天下一千三百九十三 白起之死三百二十六 武神與衰神一千六百一十九 天命難違三百一十七 單槍赴會六百一十八 百萬雄師戰天下九百九十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千四百四十六 雙雄搏虎一千三百四十六 納上投名狀一千六百三十一 河東三雄一千六百二十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千六百五十九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六百六十六 替佛祖清理門戶一千六百五十 決戰雅典一百四十六 乘龍而來一千二百七十三 兄弟重逢二百一十一 便宜姐夫五百二十四 以暴制暴一百六十五 絕代弓神,橫空出世七百二十七 以不變應萬變一千四百三十三 生離死別六百三十九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五百五十五 完璧歸趙九百九十六 三騎赴宴一千三百九十二 女王的誘惑九百八十三 女人不如衣服一千五百七十二 天雷勾地火四百二十六 替父報仇六百六十四 會法術的女人四百五十二 開弓已無回頭箭四百六十六 武學大宗師一千七百零六 吳嶽之爭七百二十六 水中雙蛟六百零七 狂挖劉備牆角一千六百六十五 指鹿爲馬七百三十八 斷頭將軍一千三百九十七 屠萬爲雄一百九十二 上官爭寵一千五百三十七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五百零二 御駕親征一千四百四十 兵仙發威一千一百四十一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一千三百八十六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八百五十三 佛門敗類三百六十七 大清第一猛士一千二百五十四 欺師滅祖二百六十二 大難將至二百四十一 斬將六百七十八 女神懷春一千四百三十四 芳魂還京一千六百一十四 七星壇祈雨一千一百八十一 雙門神合璧一千一百九十三 四大謀士靠邊站六百四十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千五百五十六 金蟬脫殼四百一十八 鐵錘將出世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一千二百三十三 無毒不丈夫一千四十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百九十八 挖坑埋周郎一千四百一十九 神來之筆一千四百五十九 二郎真君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