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九 套路啊,都是套路!

乾陽宮,麟德殿書房。

夜色闌珊,燭火跳躍,劉辯正在與鄭和驗票。

“嘩啦”一聲,鄭和把票箱裡的一大堆特製選票倒了出來,然後按照劉辯的吩咐拿了一塊粗鹽顆粒,使勁的在選票的背面摩擦。

作爲一個穿越者,劉辯懂得一個常識,用澱粉在紙上寫字,乾涸之後毫無痕跡,用碘塗抹後便會以藍色顯現。劉辯不知道去哪裡弄碘,只好弄了些粗鹽顆粒來代替碘,做過實驗後發現雖然不是很清晰,卻也能夠辨認出來做的暗記,於是才投入使用。表面上說是匿名投票,實際上都在劉辯的掌控之中。

劉辯正襟危坐,面色凝重:“朝堂上四十七票,武如意二十六票,甄宓二十一票,其中有五票是朕投的。刨除朕的五票,甄宓的實際得票數僅爲十六票。”

往深了劉辯沒說,這還是自己全力給甄宓拉票的結果,自己這個皇帝幾乎已經赤膊上陣,鼓動蕭何、何珅、袁天罡等人用天降吉兆來給甄宓造勢,這纔有十六個人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投了甄宓的票。如果沒有自己傾力幫助,只怕甄宓將會輸的慘不忍睹。

“呵呵……”鄭和露出討好的笑容,“武德妃精明幹練,聰慧賢達,打理的後宮井然有序,在我大漢口碑甚佳。甄昭媛宅心仁厚,賢惠和善,宮娥太監都很愛戴。兩位娘娘都是皇后的上佳人選,諸位大人選誰都是大漢的福氣啊……”

劉辯撫須不語,知道鄭和這樣八面玲瓏的大太監肯定會盡揀好聽的說,自己擔憂的不是選誰做皇后,而是武如意的影響力實在出乎自己的預料。表面上看來這是甄宓敗給了武如意,而本質上是自己敗給了武如意,文武大臣們並沒有惟自己的命是從,而是堅持他們的立場支持武如意做皇后。

鄭和用恰到好處的力量在選票上摩擦,很快由劉辯親自標註的阿拉伯數字編號慢慢顯現出來:“陛下,這張選票出來了,是狄仁傑大人的選票……”

“選的武如意吧?”劉辯不用多想,就猜到了答案。

“陛下當真是慧眼如炬!”

鄭和再次露出討好的笑容,把狄仁傑的選票放在一旁,繼續摸起下一張,用粗鹽粒摩擦起來,很快就露出了廬山真面目,編號是“5”,對應的是吏部尚書魯肅。

“魯子敬尚書選的是甄娘娘。”

把魯肅的選票放在一旁,鄭和繼續驗票,不停的拿着鹽粒摩擦:“第三張選票是醫部尚書步騭大人的,選舉的是德妃娘娘。”

“第四張選票是孟珙將軍的,選的是甄娘娘。”

“第五張選票是禁軍統領廖化將軍的,選的是甄娘娘。”

隨着鄭和的摩擦,編號爲“1”的選票浮出水面:“劉伯溫丞相同樣選的甄娘娘!”

劉辯臉色好看了一些,最起碼軍方武將都是無條件支持自己的,他們沒有文官那麼耿直,沒有這樣那樣的想法,也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覺悟,心裡有的只是無條件支持皇帝,這就足夠了。

又一張選票在鄭和的摩擦下露出了廬山面目:“金陵府府尹包拯選的是德妃娘娘。”

“學部尚書顧雍大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學部侍郎陳琳大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劉辯伸手挑了挑燈芯,讓燈光更亮一些,在心中喃喃自語道:“這些文官啊,就是認死理,在他們的心裡律法高於皇帝。包拯、狄仁傑、魏徵都是同一個類型啊,可能並不是他們和武如意有多親近,只是在他們心裡覺得武如意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后,所以纔不顧朕的想法,依舊固執己見。”

“這張是荀彧大人的選票!”鄭和抖了抖手裡的選票,“2”字已經隱約可見,“荀丞相選的是……德妃娘娘啊!”

劉辯蹙眉:“怪不得今天荀彧臉色這麼難看,果然不出朕所料,在他心裡是支持武如意的。”

鄭和繼續驗票,直到四十二張選票全部驗完,支持甄宓的另外還有錦衣衛統領李元芳,御林軍正、副統領宇文成都、文鴦兄,戶部尚書糜竺,工部尚書何珅等人。而支持武如意的則有司空孔融,農部尚書徐光啓、翰林院院丞李白、禮部侍郎高俅等一干人,票數準確無誤。

“回陛下的話,朝堂上的選票已經查驗完畢。”鄭和懷抱拂塵,作揖稟報。

劉辯頷首:“嗯……朕知道了,朝堂上基本就這樣了,涇渭分明。武將對朕更忠心一些,惟朕之命是從,不問對錯。而文官們就比較認死理了,覺得武如意比甄宓更有資格做皇后,所以就堅持他們的想法。繼續查驗一下後宮的選票吧,朕倒要看看,有那些選了武如意?”

鄭和率先拎出來的是何太后的選票,因爲他的票面比別人的大了許多,自然是鶴立雞羣,票面上赫然寫着“甄氏”兩個大字,“太后娘娘選的是甄昭媛。”

劉辯頷首,示意鄭和繼續,在這一點上便宜母親能夠和自己共同進退,讓劉辯感到欣慰。

鄭和放下太后的選票,從票堆裡順手摸了一張,用鹽粒摩擦了幾下,編號出來後對應的是美人趙飛雁:“這張是剛剛進宮的趙美……”

鄭和說着話不由得一愣,劉辯馬上察覺到了異常:“怎麼了?”

鄭和額頭見汗,囁嚅道:“回陛下……的話,趙美人選的竟然是德妃娘娘,奴婢記得曾經叮囑過趙美人,讓他選甄昭媛的啊,難不成是奴婢說錯了?可奴婢……這麼多年來,很少說錯話啊!”

“這小婊砸,竟然和朕玩心機!”劉辯嘴角微翹,露出了詭譎的笑容,“嘖嘖……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做過皇后的人就是不肯安分守己。這趙飛燕野心也不小啊,剛剛入宮就參與進了爭寵之中,角色投入的真快啊!”

以劉辯高達98的智力,在掌握了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基本上能夠把趙飛燕的心理摸個十之**。估計趙飛燕覺得倘若甄宓做穩了後位,武如意的妃子之位不可撼動,於是改變了策略,陽奉陰違,把武如意推上後位,與甄宓競爭一下妃子之位,循序漸進,這樣或許還有出頭之日。

畢竟在所有人眼中,甄宓比武如意弱了許多,趙飛燕撿軟柿子捏也不奇怪。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刨除劉辯與何太后的十張選票,再去掉劉辯造勢給甄宓拉得選票,估計在人氣上會被武如意完爆。

雖然甄宓有四個姐夫是朝廷大將,但姐夫這東西沒有血緣關係,和小姨子之間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而且武將參與不到朝堂中來,影響力有限。比起武如意世家大族的身份,以及坐鎮後宮十年,再加上陸康積攢的人氣,還是遠遠無法抗衡。

“也許是趙美人聽錯了吧,初次進宮,有些緊張,也是人之常情。”劉辯不動聲色的把這件事圓了過去,只要自己心知肚明即可,現在沒必要興師問罪。

鄭和繼續拿着鹽粒摩擦:“穆賢妃選擇的是德妃娘娘。”

“衛淑妃選擇的也是德妃娘娘。”

“嗯,她們兩個肯定對甄宓的升遷速度心懷不滿,情有可原。”劉辯點點頭,對於穆、衛二人的選擇,早有預料。

鄭和繼續驗票,喉結微微一動:“這第五張後宮票是甄昭媛的,選的竟然是德妃娘娘……”

劉辯面色一動:“哦……拿來給朕看看,甄氏竟然選了武妃?”

票的背面是甄宓的編號,阿拉伯數字“4”,千真萬確就是甄宓的,票面上白紙黑字寫着“武德妃”三個篆體字,字體清秀娟麗,劉辯一看就能認出來這是甄宓的字跡。

劉辯感慨道:“看來朕選甄宓爲皇后真是沒錯,這女人心底就是善良!”

鄭和繼續驗票:“馮美人選的甄昭媛……”

“喬美人選的甄昭媛。”

“任婕妤選的甄昭媛娘娘。”

劉辯有些迷惑了“三寶,你不是說這幾天德妃去拜望過這三人麼?就算對德妃陽奉陰違,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也不可能如此一致吧?難道武如意人氣這麼差?”

鄭和苦笑一聲,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了,繼續驗票:“糜美人選的是德妃娘娘。”

“陳昭容選的也是德妃娘娘。”

“薛美人選的還是德妃娘娘。”

劉辯眉頭幾乎蹙成了疙瘩:“這到底幾個意思?你不是說上官美人去拜訪過陳圓圓、薛靈芸、糜真三人麼?她是得了太后的授意去給甄氏拉票的,怎麼可能太后選甄宓,他們卻一致的選武如意,這到底怎麼回事?”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啊!”鄭和額頭冒汗,“奴婢不記得發錯選票啊,每一張票奴婢都親手發下的,奴婢敢用腦袋擔保。”

鄭和給劉辯跑腿了將近十年,的確從來沒出過差錯,這一點劉辯還是比較信任,揮揮手:“繼續驗票,朕倒要看看怎麼回事?”

除了何太后之外,已經有十一個嬪妃的選票水落石出,剩下的還有五張,在全部揭曉之前,真相有點撲朔迷離了。

“步昭儀選的甄娘娘!”

“孫修容選的甄娘娘。”

“張美人也是選的甄娘娘。”

聽到這裡,劉辯對真相已經猜了個十之**:“朕弄錯了啊,不是這些嬪妃對武如意陽奉陰違,而是武如意以退爲進,讓這些嬪妃選的甄宓啊!”

鄭和不敢接話茬了,繼續驗票:“這張是武德妃的選票,選的果然是甄昭媛。”

最後一張打開,自然就是上官婉兒的選票了:“最後這張是上官美人的,選的是……德妃娘娘。”

事情至此,真相基本上已經揭曉,上官婉兒對何太后陽奉陰違,反其道而行之給武如意拉票。武如意以退爲進也好,主動退讓也罷,給甄宓拉了選票。而甄宓投給了武如意,剛剛進宮的趙飛燕不甘寂寞,也興奮作浪違背自己的意思選了武如意,真是好一場跌宕起伏的後宮大戲啊!

這選票就像一張照妖鏡,讓所有的文武大臣和後宮嬪妃,把自己的內心毫無遮攔的展現在了劉辯眼前,可以說這場皇后大選收穫頗豐,至少讓劉辯看清了每個人的廬山真面目。

“哈哈……”劉辯忽然大笑一聲:“套路玩的深,誰把誰當真?套路,都是套路啊!”

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十幾個女人匯聚一堂,而且許多是做過皇后、嬪妃的宮鬥強人,甚至還有武則天這樣的一代女皇,如果和睦相處那才見鬼了呢!

劉辯覺得這樣也挺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任他孫猴子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要想完全沒有風波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上面壓制着不讓這些心機婊翻出浪花來就萬事大吉。

須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皇帝至察了就後宮反而更加混亂,萬事和爲貴,哄爲上策,大棒加蘿蔔纔是王道!(未完待續。)

一千三百零九 先奸後殺九百六十四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鼾睡九百九十五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一千五百七十三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千五十五 絕境突圍三百五十三 挖牆腳大師七百二十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千一百九十四 魏將爭功一百一十一 棋子一千三百九十六 大漢法寶八百七十二 陰謀的味道四百 一報還一報一百五十六 岳飛妻兒一千二十六 瘋魔花和尚七百二十六 水中雙蛟一千五百七十九 楊氏雙雄九百四十七 日本呂布的悲哀一千四百三十四 芳魂還京一千三百八十六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五百四十一 裡應外合七百八十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百一十八 鐵錘將出世四百二十六 替父報仇一千七百零一 最後一帝一百三十一 猛將來襲,天崩地裂二一千一十五 趙家有女初長成一千二百七十一 垓下之圍一千六百九十四 天機不可泄露一千一十 八錘震世一千四百八十六 驚世少年七百三十八 斷頭將軍四百零二 神行太保一千一百八十三 奇兵出陰谷二百四十六 諸葛先生一千三百二十六 冷宮太子妃一千四百一十五 防人之心不可無九百一十二 煮酒論英雄一千二百二十八 歸心似箭一百五十五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千二十五 一怒屠城九百 華容道一千四百七十五 神將天兵一千二百五十一 大廈將傾八十 斬草除根一千二百八十四 半路里殺出個程咬金一千六百零六 杜甫很忙三百六十五 背水列陣一千六百五十三 天神下凡一千三百一十三 羣虎西征七百一十八 兵家鼻祖一千五百零二 王八看綠豆五百六十四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千七十七 死前爆表一千二百六十四 虞姬與呂雉七百五十七 相煎何太急!一千一百三十六 吳起的難關六十四 泄密一百六十五 絕代弓神,橫空出世一百一十二 唐姬有喜八百八十一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八十 斬草除根八百四十三 自取其辱一千五百二十八 各有各招一千五百零八 屢戰屢敗一千二百七十七 逆天奇才一千五百六十三 進退兩難一千二百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五百零九 叔嫂舌戰六十 帝王之都九百八十八 天罡雙斧一千四百二十九 霹靂驚雷一千六百六十九 將門虎子一千五百四十八 挑戰項王二十二 驅虎吞狼一千五十五 絕境突圍一千四百六十 嫦娥有難一千七百零三 絕望,末路!一千三百零二 誓不兩立一千一百一十五 何中堂大戰魏噴子二百五十七 勾心鬥角八百三十三 銅雀春深鎖小喬一百零五 夜獲雙驕一千七十三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七百七十四 困獸之鬥一百零五 夜獲雙驕一千三百五十七 悲情郭嘉一千四百零一 宿命難逃七百四十七 故人猶在,物是人非!三百五十四 千軍萬馬避白袍七百七十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八百三十 天命難違三百 使君請上路六百二十六 割袍斷義!二百四十七 祖墳冒青煙一千二百六十二 李元帥照坑不誤八百五十七 皇帝也偷腥一千四百五十 王者之戰九百七十六 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千五百二十七 諸君向北,我自向南!二百六十七 大水衝了龍王廟
一千三百零九 先奸後殺九百六十四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鼾睡九百九十五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一千五百七十三 道不同不相爲謀一千五十五 絕境突圍三百五十三 挖牆腳大師七百二十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千一百九十四 魏將爭功一百一十一 棋子一千三百九十六 大漢法寶八百七十二 陰謀的味道四百 一報還一報一百五十六 岳飛妻兒一千二十六 瘋魔花和尚七百二十六 水中雙蛟一千五百七十九 楊氏雙雄九百四十七 日本呂布的悲哀一千四百三十四 芳魂還京一千三百八十六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五百四十一 裡應外合七百八十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四百一十八 鐵錘將出世四百二十六 替父報仇一千七百零一 最後一帝一百三十一 猛將來襲,天崩地裂二一千一十五 趙家有女初長成一千二百七十一 垓下之圍一千六百九十四 天機不可泄露一千一十 八錘震世一千四百八十六 驚世少年七百三十八 斷頭將軍四百零二 神行太保一千一百八十三 奇兵出陰谷二百四十六 諸葛先生一千三百二十六 冷宮太子妃一千四百一十五 防人之心不可無九百一十二 煮酒論英雄一千二百二十八 歸心似箭一百五十五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千二十五 一怒屠城九百 華容道一千四百七十五 神將天兵一千二百五十一 大廈將傾八十 斬草除根一千二百八十四 半路里殺出個程咬金一千六百零六 杜甫很忙三百六十五 背水列陣一千六百五十三 天神下凡一千三百一十三 羣虎西征七百一十八 兵家鼻祖一千五百零二 王八看綠豆五百六十四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千七十七 死前爆表一千二百六十四 虞姬與呂雉七百五十七 相煎何太急!一千一百三十六 吳起的難關六十四 泄密一百六十五 絕代弓神,橫空出世一百一十二 唐姬有喜八百八十一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八十 斬草除根八百四十三 自取其辱一千五百二十八 各有各招一千五百零八 屢戰屢敗一千二百七十七 逆天奇才一千五百六十三 進退兩難一千二百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五百零九 叔嫂舌戰六十 帝王之都九百八十八 天罡雙斧一千四百二十九 霹靂驚雷一千六百六十九 將門虎子一千五百四十八 挑戰項王二十二 驅虎吞狼一千五十五 絕境突圍一千四百六十 嫦娥有難一千七百零三 絕望,末路!一千三百零二 誓不兩立一千一百一十五 何中堂大戰魏噴子二百五十七 勾心鬥角八百三十三 銅雀春深鎖小喬一百零五 夜獲雙驕一千七十三 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七百七十四 困獸之鬥一百零五 夜獲雙驕一千三百五十七 悲情郭嘉一千四百零一 宿命難逃七百四十七 故人猶在,物是人非!三百五十四 千軍萬馬避白袍七百七十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八百三十 天命難違三百 使君請上路六百二十六 割袍斷義!二百四十七 祖墳冒青煙一千二百六十二 李元帥照坑不誤八百五十七 皇帝也偷腥一千四百五十 王者之戰九百七十六 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千五百二十七 諸君向北,我自向南!二百六十七 大水衝了龍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