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龍策六年,親征之議 上

羅馬帝國的制度和權力標配並沒有大吳朝那麼中央集權,他們各地總督多多少少都手握一定兵馬,有很大的權力,而且在這些年和吳人之間的之戰爭也給了他們很大的成長空間。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地方諸侯聯手起來,他們是可以制衡羅馬中央的號召力的,甚至可以改朝換代,換一個皇帝上位。

這對大吳朝來說是一件好事。

錦衣衛這些年也一直在挑撥羅馬帝國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係,只不過效果並不是很好,畢竟吳人都是東方人,在羅馬被稱爲惡魔,想要挑撥他們,事倍功半。

如今查克斯突然之間重拳出手,一下子掃平了高盧總督謝爾蓋,希臘總督格奈烏斯,西班牙總督阿隆索,迅速樹立的新朝的威懾力,有些出乎孫權的意料之外。

他平定了羅馬帝國的諸侯內亂,那就等於穩定了他們內部的權力,他們自然就能集合帝國上下的力量來對外戰爭。

對於羅馬帝國這麼一個巨型帝國,疆域廣闊,人口衆多,它的戰爭潛力可是很可怕的。

這對大吳朝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查克斯近年來的風雷手段也讓孫權有些的感覺到壓力了,這是一個比奧爾維利更加可怕的人。

因爲他比奧爾維利更加狠辣。

他很有可能會選擇提前出兵,先發制人,先吳軍一步挑起戰爭,把戰爭的節奏把握在他們的手上,這對大吳朝是很不利的。

“卡拉卡拉的情況如何?”

椒房殿之中,孫權突然問道。<>

“比蒙軍團進入羅馬城郊外駐紮的時候,他倒是有點魄力,以元老院的影響力,想要召集衆臣,逼迫查克斯交出兵權!”

李儒回答:“但是查克斯雷霆手段,結盟阿隆索,斬殺格奈烏斯,一下子把他嚇了不輕,現在什麼動作都沒有了,有消息打聽出來,他是準備求和了!”

“那就說明制衡查克斯最後的手段都沒用了!”

孫權站起來,來回踱步,眸光有些幽冷:“老李,你認爲查克斯會不會出兵我們邊疆!”

“我認爲會!”

李儒道:“這也是我擔心的事情,查克斯善於把持戰場機遇,如果他意識到了我們在邊疆的兵力過於薄弱,他一定會先發制人!”

“那你認爲他們最有可能動我們那一個戰區的邊防?”孫權問道。

吳軍建立三大戰區,東方戰區,西方戰區,南方戰區,各自鎮守交接羅馬疆域的邊界,如果羅馬軍突然集合實力來突襲一處,這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不列顛之前打了一仗,如今我軍戒備心很森嚴,他們恐怕難有偷襲的機會!”

“至於南方,南方的水土太過貧瘠,打下來對他們的好多處不大!”

“所以我認爲應該是東方戰區,他們有可能想要重新奪回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州!”

李儒詳細的分析了一番之後,才錯了一個目標。

“來人,傳我軍令!”

“在!”

“立刻讓潘無雙率兵進入拜占庭城邦,嚴防死守,決不能給羅馬軍可乘之機!”

“諾!”

一個參謀文書迅速去傳遞軍令。<>

“老李,從現在開始,你給我死死地盯着羅馬軍的動向!”孫權蕭瑟而冰冷的眸子閃爍殺意:“打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真不希望我們變成一個聾子,一個瞎子,聽不到羅馬軍的動向,看不到羅馬軍的佈置,明白嗎!”

“請陛下放心!”

李儒跪膝而下,道:“錦衣衛上下銘記前車之鑑,絕不會在情報上掉以輕心,一定時時刻刻的盯着羅馬軍的動向!”

****

龍策六年。

三月。

已經開年了,一年之始在於春,春天總是忙碌了,朝廷上下也顯得十分忙碌,未央宮城的城門之間不斷有一陣陣急促的步伐不時之間出出入入。

朝議大點,一個會議正在進行之中。

“最近邊疆不穩,爾等恐怕都已經知道了,大吳備戰數年,也該動起來了,不然羅馬人都以爲我們吳軍將士都失去了和他們作戰的勇氣了!”

這一次會議討論的就是發動對羅馬戰役的事情。

準備的這麼多年,與其讓羅馬帝國先發制人,不如我們先動起來了。

誰先動起來,誰就有權利挑選戰場。<>

孫權並不想戰場落在拜占庭,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州這些本土疆域,他希望戰場還是放在羅馬疆域之上,所以他必須要先一步動起來了。

“臣認可陛下的提議!”

“我大吳將士憋了這麼多年,也該動起來了!”

“一雪前恥的機會來了!”

對於孫權的提議,他們已經是心裡有數了,這恐怕已經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他們也不想招惹孫權的惱怒,所以一致通過的備戰的提議。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朕要親征羅馬!”

孫權開門見山告訴羣臣,他要再一次出征,遠赴西歐,征伐羅馬帝國,開闊大吳疆域。

“陛下,朝廷和羅馬帝國停戰多年,如今也算是積累了點底蘊,無論糧草還是兵器戰甲都籌備妥當,陛下要起兵征伐羅馬帝國,臣不反對,但是如果陛下意欲親征羅馬,臣反對!”

朱治站起來,目光直視孫權,氣勢無懼,昂然如斯,道:“古語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是萬金之軀,身上系這大吳朝廷的安危和穩定,本不該奔波在危險的戰場上!”

之前孫權的親征留給他太大的印象了。

大吳皇朝差點還因此而崩裂。

所以這一次他說什麼也不能讓孫權遠赴西域而親征羅馬,這是原則問題,不是政治立場的問題。

“臣附議!”

顧雍聞言,也點頭贊成朱治的說法,站起來支持朱治,他對着孫權拱手說道:“陛下,你乃是大吳的九五之尊,萬民敬仰的精神支柱,一人之安危可影響朝廷之穩,前車之鑑,陛下當謹記,昔年羅馬戰場上,陛下遇險,生死未必,險些讓朝廷分崩瓦裂,臣認爲,陛下如今當穩坐朝廷,觀戰便可,無需親自趕赴羅馬,征伐那些蠻子!”

“陛下,臣認爲親征之事,有待商議!”

作爲孫權嫡系,就連魯肅也站出來反對了。

“陛下,如今朝廷,並非是穩如泰山的,若是民心動亂,亦可讓朝廷動亂,臣認爲他們說的沒錯,我們可以對羅馬帝國發動征戰,舉大吳數百萬將士征伐之,必然勢如破竹,也根本無需陛下親自涉險!”

軍機處大臣黃忠也開口了,他也有些反對孫權親征,在他看來,有大吳將士在前方征戰,只要步步穩紮穩打,足夠滅掉羅馬帝國,根本就不需要孫權冒險,他直接俯首懇請,說道:“況且我軍機處猛將如雲,軍師如雨,若是還需陛下親征之,豈不是告訴天下人,軍機處的無能嗎,臣請陛下三思!”

“讓朕三思?”

孫權的雙眸一掃而過,看着他們有點義憤填膺的反對,有了沉默不語的表示反對,面容一下子陰沉如水。

“可朕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

孫權冷然如斯,絲毫不爲他們的反對而動搖決心,他很堅決的告訴所有大臣,道:“親征之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力,朕必須要親自完成對羅馬帝國的征伐!”

征戰羅馬帝國對他孫權來說,有着不一樣的意義。

他的心中時時刻刻都有一種迫切的想要親自征服羅馬帝國,他希望能成爲上下五千年第一個征服地球的人,所以無論如何,他必須要親征羅馬。

“陛下……”

幾個大臣有些發愁的看着孫權。

其他沉默的大臣也在面面相窺,這時候都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孫權的強勢從來沒有表露出來,但是不可否認,他在朝廷之上絕對是一個強勢的人,那麼他時時刻刻用出其不意的手段來化解他獨裁的本質,他還是一個強勢霸道,獨立獨行的人。

所以他決定的事情,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反對。

這一次恐怕更甚之,他能在朝廷會議上說出‘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的這句話,已經說明一個問題,誰敢反對,誰就是他的丟人。

在場這麼多大臣,不怕死的有,但是敢直面對撞他孫權的,還真找不出來。

“朕再說一遍,朕要親征羅馬帝國!”

孫權眸子如冷刃,冷颼颼的掃過一個個朝議大臣的面孔,慢吞吞而冷然的說道:“你們可以說朕獨裁,但是朕這一次還真的獨裁了,而你們要商量的事情是,朕親征之後,該如何穩定朝廷的運轉!”

言畢,他站起來,揚長而去,離開的朝廷議會。

會議大殿之中,頓時一片冷寂。

“你說陛下爲何如此執着親自征戰羅馬帝國呢?”有人小聲的提出一個問題,打破了寂靜。

“我們也想知道啊!”

衆臣目光對視,都能看到對方臉上的苦澀笑容。

一旦孫權親征,必然會給朝廷帶來很大的變動,這讓他們如何處理好了。

“好了!”

內閣首輔荀彧站起來,對着衆臣說道:“陛下既然意已決,我們作爲臣子的,當奉陛下之命爲尊,我們應該考慮一下,陛下親征之後,該如何保持朝廷的運轉無誤!”

“荀文若,吾等作爲陛下臣子,並非對陛下奉承阿諛,當陛下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我們就要想辦法糾正,讓陛下收回成命!”朱治聞言,頓時對荀彧怒然的喝到。

“朱次輔,你何以知道陛下的決定就是錯誤的呢?”荀彧平靜的問道。

“難道昔日的前車之鑑還不能說明問題呢!”

“往日之往日,吃一虧長一智,昔日犯過的錯誤,你認爲陛下還會再犯嗎!”荀彧的面容變得凌厲起來,與其也森冷了很多:“況且,你認爲陛下決定的事情,誰能改變,是你這個內閣次輔,我這個內閣首輔,還是軍機處的趙首尊,或者是東宮儲君孫棟殿下,有或者是有權力彈劾陛下的御史臺的呂大夫!”

他的聲音一落下,場面頓時變得幽冷起來了。

“只是陛下早有決斷,豈是能勸的了的!”

趙雲面無表情,只是嘆了一口氣。

孫權的脾氣他太清楚不過了。

既然決定了,誰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他不是不想勸,他也不想孫權再次去戰場冒險,但是他清楚,就算他開口了,孫權也不會聽了。

“皇兄可是說過,一個君王就應該有絕對的決斷力,哪怕是錯了,只要決定了,絕不更改!”

而有旁聽朝廷會議權力的東宮儲君孫棟正襟而坐,心中暗暗的說道,在大殿之中他卻絲毫不敢發出一點點的聲音。

哪怕他是儲君,在這朝廷會議之上,在這些朝廷巨頭之中,太微不足道了。這事情可不是他能摻合的,他只有旁聽的權利,沒有發表言論的權力。

“這不關我的事情,你們都看不見我!”

至於御史臺的老大呂岱,更是高高掛起,御史臺彈劾孫權無數次,但是那都是小事情,在這事情上御史臺敢摻合,會死的很慘的。

“難道我們只能任由陛下胡鬧嗎?”

魯肅打破了沉寂,他目光蕭冷,看着衆臣,冷然的說道:“此事關乎陛下安危,我從不懷疑我大吳將士的悍勇,但是在戰場上,任何事情都會發生,我絕對不能任由陛下再次趕赴戰場,請諸位同僚爲朝廷考慮一下,爲陛下考慮一下!”

“魯肅大人說的對啊,我們皆知,陛下決議是很難更改,但是此事我們真需要好好的勸勸陛下!”

諸葛瑾聲援魯肅。

作爲孫權嫡系大臣,他始終是支持孫權的,但是這事情不一樣,他同樣也不希望看到孫權再次趕赴那危險的戰場,當年的戰役,他親自體驗過了,如果不是趙雲的出現,孫權可就真的死了。

荀彧手指顫動,看了看魯肅,有看了看諸葛瑾,腦海之中好好的想了想,他不想得罪這些孫權嫡系朝議大臣,但是此事他還真不好站在孫權的對立面。

他考慮了很久,才說道:“魯次輔說的在理,我會讓內閣聯名再一次此上奏陛下,請求陛下三思,但是陛下脾氣,爾等皆之,此事效果有多大,你們也明白,此事若是不可更改,還請諸位的心中好好的考慮一下,在陛下親征之後,我們該如何穩住朝綱,爲了朝廷,也爲了大吳的萬古盛世,諸君還請共勉!”

“吾等共勉之!”

衆臣聞言,皆然點頭。

能坐在這裡的都是朝議大臣,他們都是大吳的頂樑柱,平時立場不一樣,有些鬥爭是可以縱容的,但是這時候他們心中都清楚不是內鬥的時候,事關朝廷大局,誰敢搗亂,誰就是公敵,必死無疑。

(晚上還有一更,但是比較晚!)

第七百零一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塞維魯之死 七第八百零八章 青州之戰 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徐州之變 上第七章 明顯不同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西部會師 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奪長安 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滅魏之戰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西部會師 續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關中之亂,結束還是開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決戰五丈原 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四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出征與病逝第一百三十九章 長安再變,驚天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孫仲謀之死第八百五十六章 漢中血戰 八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最後的感言第九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五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滅匈奴 五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威尼斯大戰 四第七百二十章 刑部分工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東宮 十一第五百章 楚國備戰,劉表雄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會獵於魯 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龍虎鬥 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血戰並涼 十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軍機議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六百九十章 刺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吳帝北巡 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登基第八百二十三章 曹操的示弱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後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錦衣再戰鬼卒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四百零一章 公孫瓚的怒火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渡海戰役 八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埃及之戰 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軍團的鉅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漢中血戰 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八第1305章 滅貴霜 6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渡海戰役 六第八百五十一章 漢中血戰 四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平靜的一年 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孔明奪希臘 再續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孔明奪希臘 再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六第七百九十六章 青州之戰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呂奉先的心灰意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五百二十章 瑜亮初戰 七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北疆血戰之黃忠在行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九章 孫權救潘鳳,壞袁紹之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滅魏之戰 十八第一千二十三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4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洗牌 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幽州 七第八百八十七章 誓師前夕第七百三十八章 關中之亂 二第一千零二十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2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一千零五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七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國的長征 二第二百八十章 孫堅考察秣陵第六百五十六章 曹操要遷都第一千零七章 曹魏之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楊修的征途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子駕崩 一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大戰 二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擴軍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龍虎鬥 四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滅匈奴 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東北的三郡兩府第七百二十三章 狼狽的左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九百四十二章 益州郡的決戰 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龐統赴江夏,龍鳳相對!第八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談判
第七百零一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塞維魯之死 七第八百零八章 青州之戰 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徐州之變 上第七章 明顯不同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西部會師 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奪長安 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滅魏之戰 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西部會師 續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關中之亂,結束還是開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決戰五丈原 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四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出征與病逝第一百三十九章 長安再變,驚天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孫仲謀之死第八百五十六章 漢中血戰 八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最後的感言第九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二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五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滅匈奴 五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威尼斯大戰 四第七百二十章 刑部分工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東宮 十一第五百章 楚國備戰,劉表雄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會獵於魯 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龍虎鬥 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血戰並涼 十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軍機議會第五百五十五章 呂布戰馬超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六百九十章 刺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吳帝北巡 四第六百一十二章 登基第八百二十三章 曹操的示弱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後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錦衣再戰鬼卒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四百零一章 公孫瓚的怒火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渡海戰役 八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埃及之戰 二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軍團的鉅變第八百五十四章 漢中血戰 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八第1305章 滅貴霜 6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渡海戰役 六第八百五十一章 漢中血戰 四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平靜的一年 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孔明奪希臘 再續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孔明奪希臘 再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六第七百九十六章 青州之戰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呂奉先的心灰意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五百二十章 瑜亮初戰 七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北疆血戰之黃忠在行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九章 孫權救潘鳳,壞袁紹之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滅魏之戰 十八第一千二十三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4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洗牌 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戰幽州 七第八百八十七章 誓師前夕第七百三十八章 關中之亂 二第一千零二十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2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一千零五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七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四百一十三章 三國的長征 二第二百八十章 孫堅考察秣陵第六百五十六章 曹操要遷都第一千零七章 曹魏之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楊修的征途第五百六十九章 金陵城 三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子駕崩 一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威尼斯大戰 二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擴軍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龍虎鬥 四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滅匈奴 九第六百八十二章 東北的三郡兩府第七百二十三章 狼狽的左慈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九百四十二章 益州郡的決戰 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龐統赴江夏,龍鳳相對!第八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