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金陵城之前奏 上

金陵城。

初平五年,孫權趕赴丹陽,接任秣陵縣令,秣陵從此之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丹陽小城初平六年,秣陵易名爲金陵城。

戰國元年,大漢天子駕崩,孫堅建立吳國,立都城於金陵,至此,金陵城呈現出來的是繁華和喧囂的一面。

這一座吳國都城,從一點一滴發展,貫通南北,繁華如斯,天下沒有一座城池能相提並論,也從來沒有經歷過任何的動亂。

而今日,這一座年齡不大,卻異常巍峨雄偉,有天下第一城牆之稱的都城,如今終於迎來了它建立之後的第一次的動亂。

夕陽如血,映照在金陵的千家萬戶之上。

正陽門。

王小二站在城門之下,目光擡頭,看着夕陽,他是正陽門的一名守城小卒,同時也是南軍將士。

正陽門金陵十三門之首,也是南城的大門戶,由南軍大營的將士來鎮守。

但是早在好幾天之前,南軍大營就已經閉營不出了,除了各方城門的守備軍力之外,其他的將士皆然迴歸南軍大營之中。

王小二守正陽門已經守了好幾年了,金陵城揚名天下,最大的特點就是夜不閉門,從金陵城建立開始,城門日夜不關閉。

他們從來沒有放下過那一道豎起來的千斤閘。

入城不納稅,夜城不關門,這是孫權的提議,同時也是孫堅表現出來的強硬和吳國的底氣,他在宣告着全天下,金陵城從過來不怕任何敵人。

但是今日,金陵城的城門重要有了第一次關閉了,王小二看着城外的護城河落下的吊橋和城門之上墜落的千斤閘門,心中有一絲感慨。

這金陵城要亂了。

不僅僅是他,就算是金陵城之中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恐怕都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

因爲,如今的金陵城不僅僅正陽門關閉了。主門十三,外門十八,整座城池,王城。內城,外城,所有的城門,在這一刻都關閉了。

整個金陵已經進入的封閉的節奏。

這不僅僅是亂,而是大亂。

其實當吳王戰死的荊州的消息在金陵城傳開。加上有心人的挑撥,金陵城就已經變的人心惶惶,這一座數百萬人的大城池,哪怕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引發浪潮,如今吳王戰死這麼大的事情,即使朝堂之上的三公大臣極力的保持平靜,努力的穩定民心,也是平定不了金陵城之亂。

這一刻,金陵城還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動亂。

城中大亂,給了關閉城門的一個很好理由。城門關閉是從宮中傳來的懿旨,而且還是王后娘娘親自頒佈,這足以說明,金陵城已經到了一個最緊張的時刻。

大王戰死,作爲第一繼承人的江侯不在金陵,而監國大臣東侯也突然失蹤,整個金陵城處於一個羣龍無首的氛圍,不僅僅是百姓,就算是朝中大臣,也一個個心神不寧。

不過這和王小二沒有什麼關係。他只是正陽門下的一個小兵卒。

……

夜幕降臨,黑暗如斯。

城中。

孫翊已經等不急了,如今西軍的三萬將士完全的掌控到手,城內一萬世家府兵也是等待已久。東城二十里郊外還有一萬騎兵在恭候着。

他認爲,此時此刻的金陵城已經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即使數萬南軍也奈何不了他,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的拿下王城,王袍加身。登天吳國。

“王子,城門已經關閉!”富春侯府邸的大堂之中,衆將林立,氣氛緊張,一個個的目光都看着孫翊,外面的一個西軍校尉走進來,躬身的稟報道。

“很好!”

孫翊聞言,目光劃過一絲精芒,如今整個金陵城只有王城他沒有控制,但是王宮之內的母后他已經控制起來了。

王后身邊的丫鬟都是他的人,他控制的王后之後,發出了一道假懿旨,關閉城門,關門打狗。

他要把城中反對他的力量一網打盡。

“傳吾命令,西軍全軍將士出營,王城,縣衙,丞相府,大將軍府,御史臺,執金吾……全數控制起來,某要天亮之後,這個金陵城便是某說的算!”

孫翊站起來,挺拔的身軀有一抹灼熱的氣息,狂妄的野心充斥着他的心靈。

“諾!”

衆將聞言,點頭離去。

“王子,那我父親如何是好?”韓綜有些畏畏縮縮的看着孫翊。

“你只要你助某成事,便是從龍之臣,某會看在汝的面子上,放過你父親的!”孫翊淡淡的道。

“謝謝王子!”韓綜聞言,深呼吸了一口,他雖然貪財,好色,無能,無腦,但是還是有一絲孝心的。

“魏越,派人通知魏騰,陸家和顧家有些太礙事了,按着他們不要動!”孫翊轉過頭,看着心腹魏越,冷冷的道。

金陵城之中世家力量是一個風向標,能帶動豪強階層,士子階層,而世家之首的顧家和陸家一直以來都對他不假聲色,始終不可臣服,這讓他有些懊惱,世家的力量,說到底他掌控的不到一半。

“還有!”

孫翊目光微眯,道:“錦衣衛衙門絕對不能放過,李涅一定要拿下,他是孫仲謀的眼睛,戳瞎了他,孫仲謀就看不見這輝煌吳國的天下了!”

錦衣衛是孫權一手建立的,李涅是孫權招攬的,孫堅還在,自然能掌控錦衣衛,但是孫堅不在了,除了孫權,誰也掌控不了錦衣衛。

“諾!”

魏越聞言,平靜的點點頭,他想了想,拱手稟報道:“王子,江侯府和東侯府的所有家眷都失蹤了,當我們去的時候,府邸都是空的,如何是好?”

孫翊害怕孫策和孫權,就想要拿住他們的家眷,可是當他們動手的始終,不僅僅孫權孫策的家眷消失不見。他們一脈將士的家眷也都已經消失。

“哼!”孫翊聞言,面色發冷,冷冷的哼了一聲,道:“如今金陵城已經在某的眼皮底下。整個吳國朝堂,還有誰能把他們藏起來?”

“錦衣衛!”魏越目光微微一動,看來,孫翊也不是一個傻子。

“沒錯!”

孫翊咬着牙,嘴角勾勒起一抹殺意的弧度。蕭殺的道:“全力拿下錦衣衛,只要捏住錦衣衛,就能找到他們了,拿下李涅之後,不惜一起代價,讓李涅開口,把他們找出來,孫伯符和孫仲謀掌控的前線幾十萬大軍,始終是某家心腹大患!”

“諾!”

魏越聞言,目光之中有一抹一閃而過的隱晦的光芒。他有些鄙視孫翊的下作,他不齒他的無底線行爲。

西軍,昔日孫堅建立的兩大鎮守金陵城大營之一,能鎮守金陵城的兵將,皆然是吳國精銳之中的精銳,而且配備最精良的甲冑兵器,大型的戰弩牀弩應有盡有。

數萬大軍,配備精良,戰鬥力強悍,宛如一頭時刻爲戰爭在做準備的機器。

今夜。這一個戰爭機器終於爆發而出。

當城門完全的關閉之後,城中的百姓陷入的混亂,到處都是人心惶惶,西軍突然殺出。一下子控制的全城。

更加讓城中的百姓心中不安的是一陣陣凜然的步伐聲,這些步伐在金陵城的一條條幹道響起,充斥着濃濃的殺意。

……

“縣尊大人,西軍將士沒有任何軍令,居然野蠻的進駐我們的縣衙了,他們這是要反了嗎?”

“我們如何是好?”

幾個縣衙小兵沖沖忙忙的衝入的陸家大院。

“讓他們進駐。任何人不得反抗!”金陵新縣令陸遜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嘴角勾勒起了一抹嘲笑的般弧度,沒有作任何的反抗。

“是!”

……

“大人,執金吾的衙門如今被西軍將士攻入,執金吾的將士們正在和他們對持!”呂範府邸,一個親衛匆匆忙忙的走進來。

執金吾,金陵維持秩序的兵力之一,常規兵力在七百多,但是這些年孫策一心想要加重對金陵的控制,以各種方式增添的零零落落的沒有編制的兵力,起碼有兩千精銳。

這一股強悍的兵力在呂範的控制之下。

“你去通知兒郎們,不準任何人抵抗,全部放下兵戈,讓他們掌控執今吾衙門!”書房之中,呂範聞言,只是淡淡一笑。

孫策還沒有會金陵,他不會做任何事情,因爲做了也是沒有意義,反而,金陵城越亂,對孫策返回金陵城就越有利。

“諾!”

……

城南校場,南軍大營。

這一座大營佔地廣闊,依一個小山坡而建立,方圓都是密密麻麻的陷阱,如今轅門封閉,周圍一個個尖樁倒豎,鋒芒畢露,而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

營中。

黃蓋甲冑不離身,兵器不離手,魁梧英武的身軀站在帳中的沙盤面前,目光栩栩生輝,死死的看着精緻詳細的沙盤。

沙盤之上是金陵城的細緻地形。

“稟報將軍,城中動了,西軍全軍出營,在一個時辰之內,拿下的縣衙,執金吾,丞相府,大將軍府……如今他們正在猛攻王城!”

“這些地方沒有抵抗嗎?”黃蓋眉頭一挑,對着斥候,問道。

“他們很順利!”斥候拱手稟報的道:“即使是威武的大將軍也沒有對他們有任何抵抗,把大將軍府拱手讓出,不過王城之中僅存的三千御林軍倒是死守王城!”

“傳吾命令!”黃蓋想了想,握緊手中的一張紙張。

“在!”

衆將士聞言,紛紛單膝跪下,躬身的領命。

“從現在開始,把外面守城的將士全數召回,全營戒備,馬不卸鞍,兵不離手,任何人不得出營,有違令者,殺無赦!”

黃蓋目光深邃,面容堅定,聲音充斥着殺伐無雙的氣勢。

“諾!”

南軍衆將俯首領命,魚貫而出,離開的大營。

“父親,這是金陵城,得金陵着,得吳國正統,西軍如此放肆,我們作爲金陵守備軍爲什麼不出手抵抗?”一個英武不凡的青年站在父親黃蓋的身邊,手握一杆大槍,不解的問道。

“西軍在作死,你也要作死嗎?”黃蓋回頭,目光冷冷看了一眼兒子黃柄,道。

“什麼意思?”黃柄撓撓頭,有些不明白。

“三公子不過是跳樑小醜,即使佔盡優勢,也註定難成大事的!”黃蓋擡頭,目光劃過一抹冷芒,道:“義公糊塗,吾等不能糊塗,南軍乃是吳國的南軍,新王不登位,南軍不出營!”

他看的很清楚,孫策和孫權不是普通的繼承者,他們是輔助孫堅打下的這一片吳國江山的人,除了他們兩個,誰也登不上吳國的王位。

黃柄聞言,卻有些不甘心的道:“父親,就算三王子不能成事,我們也要出手相助其一,自古以來,不站隊着,皆爲孤魂野鬼,如今大王已故,我們靠山已無,黃家想要保持如今的權勢,必須要助其一而成龍。”

古今往來,朝中之人,要麼成爲大王心腹,做一個孤臣,要麼站隊抱團,現在兩王子相爭,南軍有這麼強悍一股兵力,能夠直接影響新王登位,如果始終保持中立,不獲罪,但是也不會被重用,甚至新王登位,連南軍都會剝奪。

“你能想到這些,爲父欣慰!”黃蓋聽了黃柄的話,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那父親的選擇是?”黃柄問道。

黃蓋目光有一絲掙扎,最終還是把他手中一張薄薄的紙張露出了,這是一封信,上面最後的落款是……周瑜!

“大王子?”黃柄目光微微一亮。(未完待續。)

第七百八十章 成都的消息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九百八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孫策的命運?第十二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奧爾維利的瘋狂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議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三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七百八十八章 一個字,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朝堂風暴 六第七百八十四章 加冕?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賈詡之死 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中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第三百九十一章 朝堂風暴 六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關中之亂 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船,成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埃及之戰 十第三十七章 周泰降,蔣欽歸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幽州 十二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禪?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左慈的理由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平靜的一年 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猛虎號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堂風暴 七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二百一十三章 奪襄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陽風雲 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船,成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霸王的驕傲第六百五十章 大吳變法之程普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曹操欲謀漢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新的兵部尚書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幽州 十第六十章 孫權練兵記 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續第九十四章 血戰吳縣之等待中的潘鳳第五百八十一章 金陵城之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並涼 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七百四十七章 關中之亂,沮授出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西部會師 續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色雷斯戰役 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七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投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蔡邕的不爽第九十五章 血戰吳縣之神勇無敵的潘鳳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東宮 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之西軍是孫仲謀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西部戰場連成一線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滅安息 八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一念之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江夏之變的前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七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二章 一夕重生,逆天改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徐磊的驕傲第六百八十一章 曹操欲謀漢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軍團的鉅變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羅馬出兵 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滅匈奴 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火大草原 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蹴鞠大賽 二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龍虎鬥 二十第八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的佈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份暴露第五百二十八章 孫權的眼淚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大洗牌 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黃射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五章 蹴鞠大賽 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劍聖王越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第五百九十章 官渡落幕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說羅馬 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決戰關東 四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冀州易幟 續第六百一十八章 超出常人之外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機閣裡的戰事分析第九十三章 血戰吳縣之吳縣最後的兵力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州之戰 十第三百零一章 一個教訓
第七百八十章 成都的消息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九百八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孫策的命運?第十二章 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奧爾維利的瘋狂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議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三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七百八十八章 一個字,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朝堂風暴 六第七百八十四章 加冕?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賈詡之死 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中第三百零八章 平靜第三百九十一章 朝堂風暴 六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關中之亂 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船,成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埃及之戰 十第三十七章 周泰降,蔣欽歸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幽州 十二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禪?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左慈的理由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平靜的一年 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猛虎號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堂風暴 七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二百一十三章 奪襄平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陽風雲 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船,成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霸王的驕傲第六百五十章 大吳變法之程普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曹操欲謀漢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新的兵部尚書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幽州 十第六十章 孫權練兵記 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續第九十四章 血戰吳縣之等待中的潘鳳第五百八十一章 金陵城之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並涼 八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七百四十七章 關中之亂,沮授出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西部會師 續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色雷斯戰役 一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七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投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蔡邕的不爽第九十五章 血戰吳縣之神勇無敵的潘鳳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東宮 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之西軍是孫仲謀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西部戰場連成一線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滅安息 八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一念之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江夏之變的前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七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二章 一夕重生,逆天改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徐磊的驕傲第六百八十一章 曹操欲謀漢中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軍團的鉅變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羅馬出兵 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滅匈奴 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火大草原 八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蹴鞠大賽 二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龍虎鬥 二十第八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的佈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份暴露第五百二十八章 孫權的眼淚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大洗牌 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黃射的選擇第四百八十五章 蹴鞠大賽 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劍聖王越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第五百九十章 官渡落幕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說羅馬 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決戰關東 四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門爲正陽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冀州易幟 續第六百一十八章 超出常人之外的野望第七百八十三章 軍機閣裡的戰事分析第九十三章 血戰吳縣之吳縣最後的兵力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州之戰 十第三百零一章 一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