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奪長安 三

長安城,城外已經被吳軍從四面八方重重包圍起來,吳軍每天騎兵繞城奔跑,馬蹄轟隆,擂鼓震天,讓城中數十萬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隔幾年就要打一仗,這天下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太平啊?”

“哎,當年吳軍退去,本以爲長安就能太平,可這才幾年時間啊,吳軍又殺回來了!”

“當初吳軍殺入關中,我們長安城的城上城下可是血戰連天!”

“這一次恐怕又是一場血戰!”

“我弟弟也被強徵去守城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我兄長也被徵召去守城了!”

“老天爺保佑,這一戰不要打起來了,讓我們的親人都能活下來!”

“不打起來怎麼可能?”

“怎麼就不可能了,讓城裡面的兵馬投降不就行了嗎?”

“小心說話,不要被其他人聽到了!”

“聽到又如何,魏朝已敗,根本就擋不住吳軍,聽說弘農郡都被吳軍攻破了,守住長安城還有意義嗎?”

“話需如此,但是魏軍豈會投降!”

百姓們對於這一幕彷彿已經有些的麻木了,他們不在乎誰能勝利,他們也不在乎日後誰能主宰長安城,他們在乎了自己的親人能不能活下來。

長安城自從董卓挾持天下百姓南下之後,就一直沒有消停過,從董卓被殺,西涼軍內戰,涼國金國交戰,魏軍殺入關中,吳軍北上關中,這些大戰都讓長安城千倉百孔。

本來上百萬的人口,如今漸漸的只剩下幾十萬而已,青壯經過一次次的徵召,越來越少,剩下老幼婦孺了。

吳軍的再一次攻城,讓他們回想到了戰國七年的十二月。

那時候是吳軍第一次北伐曹魏,不費吹灰之力就已經攻陷了長安城,讓他們感覺心驚膽跳,但是吳軍紀律嚴明,破城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殺戮。

這一點讓長安的百姓多吳軍多了一抹好感,最少他們並不排斥東吳統治這一座城池。

就在這麼一片惶惶不安的人心之中,城中突起流言。

“我聽說我們長安令諸葛均大人根本就是吳軍的探子?”

“你誰說的啊?”

“很多人都這麼說,我長安令名爲諸葛均,乃是東吳大將諸葛亮的弟弟,是他派來我們魏朝做細作的!”

“不可能吧,諸葛大人勤政愛民,一直兢兢業業,他怎麼可能是東吳細作呢?”

“一定是假!”

“也不一定,他姓諸葛,也許他真的是諸葛家的人!”

“城外圍城的就是東吳大將諸葛亮,他裡應外合之下,我們守城兵馬必敗無疑!”

流言如同一場風暴,不用三天的時間,已經就開始席捲整個長安城,讓本來要已經動亂的人心,更加的忐忑不安起來了。

……

這一天,諸葛均按照慣例,親自巡視了一遍城頭防守之後,才從城牆走下來,返回長安縣衙,城外的吳軍保持的寧靜卻讓他的心中有一抹壓抑的感覺。

自從吳軍夜襲失敗之後,就一直按兵不動,這樣的寧靜讓他總感覺城外的人在氤氳着什麼陰謀。

諸葛均在縣衙大堂之上跪坐了下來,喝了一口清茶,把腦子裡面的疑惑拋開,然後開始處理了堆積在書案上的長安縣衙公文,作爲長安令,如今長安城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歸他管理。

城外大軍圍城。

城內自然是人心惶惶,更有不少平時無所事事的混混趁火打劫作亂,雖然城中大軍鎮壓,還有他麾下的數千縣兵保持秩序,不算混亂,但是其中的瑣碎之事倒是不少。

一直到傍晚的時候,他才把這些瑣碎事物全部處理完畢。

諸葛均伸出了一個懶腰,一個名字不斷的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眼眸之中閃爍這一抹厲色,他喃喃的叫出來:“諸葛孔明!”

城外吳軍主將就是諸葛孔明。

他諸葛均的兄長。

諸葛均是諸葛家最小的兒子,他從小就不如諸葛瑾和諸葛亮兩個兄長的能力。

諸葛瑾是長兄,他性格穩重,才能不凡,自小肩負諸葛家的重擔,有擔當,有才能,後來選擇去了江東,出仕吳朝,輔助當時尚未登頂了孫權,步步高昇,如今更是貴爲吳朝一方封疆大吏。

而諸葛亮,更是諸葛家百年難得一遇的天縱奇才,自小而起就是智慧超凡,還被荊州大儒司馬微親自收錄門下,有經天緯地之能,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曾經主宰蜀國全局,惜敗尤榮,揚名天下。

如今更是讓吳朝皇帝孫權器重,率領大軍幾十萬,先後打贏了西涼交戰,街亭大戰,五丈原決戰。

自小面對這兩個才能非凡的兄長,他諸葛均需要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但是他諸葛均並沒有自暴自棄,他也是有野心的,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和兩個兄長並肩而立。

所以他在兩個兄長分別出仕之後,選擇了北上關中,投靠曹魏。

他從一個小小的縣令幕僚開始做起,一直有一天他被當今丞相荀彧慧眼識才,開始在魏朝步步高昇。

昔日的關中之戰之後,長安被攻破,司馬朗被俘,導致長安令欠缺,荀彧親自舉薦他的爲長安令,負責管理這一座僅次於魏都雒陽的城池。

後來關東大戰,曹操突然暈倒,導致朝廷大亂,關中之地也是局勢頻頻動亂,沮授和龐德兩人爲了穩住關中,率領西涼羌軍進入長安,這才穩定局勢。

但是這一股羌軍對長安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羌軍畢竟是羌軍,他們戰鬥力很強悍,但是紀律很差,進入長安這等繁榮之地,鬧出來的亂子可不少,諸葛均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穩住了他們,穩住了長安百姓的生活。

也因爲如此,他更得朝廷之器重。

如果這麼繼續下去,他起碼能成爲魏朝的頂樑柱,九卿之才,不遜色兩個兄長。

可是接下來的天下局勢變化太快了,魏軍在面對吳軍的攻伐,連連的敗北,幷州敗退,隴右戰役,街亭戰役,陳倉追擊戰役,五丈原決戰,相繼的戰敗,精銳幾十萬大軍毀於一旦。

連他都沒有反應過來,吳軍已經是兵臨長安城下。

面對如此局勢,他諸葛均也無可奈何,但是他畢竟是知遇於荀彧,所以他願意爲魏朝而竭盡全力,死而後已。

這是讀書人的節氣。

哪怕如今城外吳軍主將是他的兄長諸葛亮,他也不會投降。

……

夜色降臨,幽幽的夜幕籠罩長安城的天空,長安縣衙後院的諸葛均先去洗了一個澡,然後開始吃飯。

吃完飯之後,他在庭院之中讀書。

勤能補拙,他諸葛均雖然不如諸葛瑾和諸葛亮,但是他也要比他們更加努力,所以他只要一有時間就學習,充足自己的知識。

“大人!”

一個壯漢身披戰甲,腰配長劍,走進庭院。

“進來!”

諸葛均擡頭,放下手中的一卷書籍,目光看了看是自己手下的得力都尉,問道:“仲奕,有何要事嗎?”

姜囧,西涼人,曾經是沮授治理西涼的一員猛將,後來隨着沮授進入長安,調遣諸葛均麾下,領長安都尉,統領三千長安縣兵。

此人武力悍勇,但是性格老實,諸葛均用的很順手,相互之間也建立的一定的友誼。

“大人,這幾日城中突然出現一些流言蜚語,我認爲應該稟報大人知道!”姜囧沉聲說道。

“說!”

諸葛均微微眯眼,這些天他都在城頭,城中事務和治安都交給了姜囧,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倒是有些後知後覺。

“民間突然有人造謠,說大人乃是吳軍的細作!”

“什麼?”

諸葛均聞言,雙眸閃爍一抹冷芒,神色莫名的有些陰霾下來:“源於何人?”

“這個暫時不清楚!”

姜囧說道:“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但是這個流言傳的很快,我根本找不到源頭,而且他們說的有鼻子有眼睛,他們說你是吳軍主將諸葛亮的弟弟,是他派來曹魏當細作的,爲了就是裡應外合,拿下長安城!”

啪!

諸葛均一巴掌拍在了石桌子之上,心中頓時什麼都明白了:“諸葛孔明,你可還用心良苦,這時候來認我這個弟弟,就不怕把我坑死嗎?”

他百分之一百的肯定,這是諸葛亮的手筆。

兵法有云,攻城爲下,攻心爲上。

這是一個**裸的反間計。

“大人,你真的諸葛亮的弟弟?”姜囧聞言,有些吃驚。

“對,我是東吳大臣和東吳大將諸葛瑾和諸葛亮的弟弟,難道因爲這樣,你也認爲我會出賣長安?”

“不會!”

姜囧搖搖頭,沉聲的回答,他很清楚諸葛均的性格,這種事情他相信諸葛均做不出來,但是他還是有些詫異,這個諸葛一門,果然是英才輩出。

他有些擔心的道:“大人,吃流言已經覆蓋全城,人人在言,三人可成虎,難保張郃將軍,曹休將軍他們會去相信,因此對你不利!”

“這流言已經傳入了他們耳朵裡面嗎?”諸葛均問道。

“流言傳的太快了,全城皆知,我估計他們也應該知道了!”

姜囧道:“大人,我已經做主把所有縣兵都調遣縣衙大院附近,要是他們不分青紅皁白動兵,我們就和他們拼了!”

“沒有必要!”

諸葛均深呼吸一口氣,平靜下來沉思了一會,他站起來,道:“我要去見見他們,一旦他們猜忌就會導致他們出兵縣衙,我倒是不怕他們殺了我,只是城中一亂,便宜的就是城外吳軍,我們如今必須上下一心,方能穩住長安局勢!”

“可是萬一他們始終信不過你呢?”姜囧有些擔心:“你豈不是白白送死!”

“呵呵!”

諸葛均聞言,卻笑了笑,很自信的道:“仲奕,莫要太擔心了,不過只是區區流言蜚語還不足以讓張郃他們殺了我,這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來了,就是東吳的反間計,張郃和曹休荀攸他們都是聰明人,他們想要守住長安,就缺不了我,諸葛亮的區區手段,頂多只是讓他們心中有一些動搖而已!”

他想了想,補充囑咐了一句:“不過接下來你可就要小心一點,你一定要保證城中的秩序,不可讓民心沸騰,不可讓糧倉出事!”

諸葛均擔心的是,諸葛亮手段不僅僅如此,這只是一個個開始。

“末將領命!”姜囧點頭。

“我去軍營面見他們!”

諸葛均大步走起。

“需要我派兵護送嗎?”

“暫時不用!”

諸葛均不想增加張郃等人心中的猜疑,最好是一個人去見他們,把事情攤開來說,還能博得他們一個信任。

……

城中一座軍營。

一頂營帳之中,燈火通明,張郃魁梧壯碩的身軀跪坐書案之前,目光看着手中從雒陽送來的密旨,面容一下子青,一下子白,神色越發陰沉。

“陛下來聖旨了!”

他放下手中聖旨,苦笑的道:“只有十個字,大勢已去,朕許爾等保命!”

“這是什麼意思?”

曹休瞳孔睜大,目光氤氳一抹怒火。

“也就是讓我們可戰可降!”荀攸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天下大局,吳軍合圍關中,弘農郡被攔腰斬斷,前後不能響應,必敗無疑,局勢非我等之力可扭轉乾坤,陛下這是憐惜我等性命,才傳出此旨意,他也在告訴我們,他已經沒有任何援兵給我們!”

此言一出,整個大帳之中,頓時氣溫都冷下來了,陰沉了讓人喘不過氣。

“我不降!”

曹休怒目圓瞪,拍案而起,大喝:“我曹文烈寧可戰死長安,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絕不向吳軍搖尾乞憐!”

“我不想做一個三姓家奴!”

張郃沉吟了很久,才吐出了一句話:“長安也許守不住了,但是我還是寧願一戰!”

他本來就是一個降將。

從晉國投降魏國,已是心有不甘,這其中還夾帶這些許對袁紹的不滿,才投誠,但是如今曹操待他不薄,器重他,重用他。

他實在不甘心再投降東吳。

“我們如今被圍長安,沒有援軍,沒有出路,也沒有勝算,而且城中糧草最多堅持一個月時間,必敗無疑,此戰我們根本就沒有希望!”

荀攸目光微眯,心中沉甸甸的:“就算是突圍,我們能先哪裡突圍,天下已無我等容身之所!”

“難道我們就要開門投降嗎?”曹休冷喝。

“我也不甘!”

荀攸眼眸之中劃過一抹決議,道:“不如突圍吧,死守必敗,突圍尚有一線生機,我們向北被突圍,殺回雒陽去,哪怕戰敗,我們也要敗在陛下之前!”

“好!”

張郃咬咬牙,也下定了主意:“我們突圍,向北突圍,一路殺回雒陽,成敗也好,最少我們還能拼一拼!”

“什麼時候突圍?”曹休問道。

“再等等!”

張郃考慮了一番,道:“五天之後!”

“好!”

曹休站起來,說道:“我立刻去準備!”

“等等,還有一件事情!”

張郃叫停了他,道:“最近長安城裡面有一則流言傳出來,讓我有些不安!”

“什麼流言?”

“流言所說,諸葛均是諸葛亮的弟弟,還是他親自安插在我們魏朝的探子!”張郃微微眯眼,一字一言的道。

“什麼?”

曹休和荀攸聞言,大吃一驚。

“這怎麼可能?”曹休的反應是不相信。

“這會不會是東吳的詭計啊?”

荀攸的反應其實更加偏向與這是東吳弄出來的一出離間他們之間信任的計謀。

“諸葛均之底細,荀大人可清楚?”張郃轉過頭,目光看着荀攸,沉聲問道。

諸葛均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人物,他是長安令,穩定長安民心的關鍵,更是掌控着長安城如今所有的糧倉的主將,他要是東吳探子,那就麻煩了。

不用做什麼,他只要輕輕的一把火燒了所有的糧倉,那他們就直接投降得了。

沒有的糧食,他們根本支持不足三日。

“諸葛均此人雖然是我荀氏一脈的官吏,但是具體情況我不是很清楚,我只是知道他很得丞相看重,是丞相器重的人才,而且還是丞相親自舉薦爲長安令!”

荀攸想了想:“我還知道一點,他好像是琅邪人,自琅邪而入關中!”

“諸葛亮也是琅邪人?”

張郃陰沉着臉龐:“看來空穴不來風啊!”

諸葛亮名動天下之後,他的底細早就被人摸到清清楚楚了。

“要不我立刻出兵拿下他!”曹休道。

“不可魯莽!”張郃搖搖頭:“他手中也有三千縣兵!”

“區區三千縣兵,有何畏懼?”

“打起來就是一個亂局,城中若是大亂,必然會讓吳軍得逞!”荀攸解析的道:“這時候還是要穩一點!”

“將軍!”

“有何事情?”

“長安令諸葛均營外求見!”

“請他進來!”

張郃深呼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

“諾!”轅門校尉轉身離去。

“他這時候來,所爲何事?”曹休問道。

“來了還好,就怕他躲躲藏藏的!”荀攸微微眯眼。

“如今長安,我們離不開他,我也相信他,就算傳言是真的,我也相信他不會背叛大魏,畢竟如果他想要動手,我們早就守不足長安的!”張郃道。(未完待續。)

第二百七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袁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子駕崩 六第六十章 孫權練兵記 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東宮 十第二百四十九章 糧食價格戰 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冀州易幟 續第九百五十章 不安的戲志才第八百四十一章 決意一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意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八百九十章 孫劉大戰 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開春大戰 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朔方血戰 四第七百零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程普出山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渡海戰役 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噩耗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呂布第五百六十章 楚國滅亡 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孔明奪希臘 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雍州的繁榮第五百二十四章 強硬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八第一百一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七章 蹴鞠大賽 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獵於魯 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壽春亂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朝堂風暴 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荊州行 五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兄長,你又輸了 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瑜亮初戰 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幽州 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仙子撫琴,神女起舞!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陵血戰 三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天權六年的開始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四百零七章 魏國插手第四百六十章 趙雲求援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血戰並涼 二十九第九章 孫權救潘鳳,壞袁紹之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龍虎鬥 二十第九百七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八第六百八十四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二章 戰前大會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七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晾他一段時間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滅安息 十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說羅馬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九百零五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決戰關東 八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滅匈奴 十二第二十六章 潁川行第七百一十七章 雙張會師 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幽州軍政大權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婚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家第七章 明顯不同的地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四百零八章 黑山之變 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關中之戰,馬超的突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龍蟠虎踞第五百四十一章 赤壁 二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九百一十八章 桃園之義 四第九百三十八章 半路殺出一個趙子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孫堅的決定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金陵城之兩雄血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等待之中的焦慮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權八年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鬼卒第四十八章 製作沙盤第九百四十五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晉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零四章 龍鳳再戰第六百一十章 夜訪江侯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先發制人的查克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烽火大草原 五第一百零六章 破虜將軍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冀州易幟 續四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五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五十七章 賬本
第二百七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袁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子駕崩 六第六十章 孫權練兵記 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東宮 十第二百四十九章 糧食價格戰 上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冀州易幟 續第九百五十章 不安的戲志才第八百四十一章 決意一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麻煩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意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八百九十章 孫劉大戰 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開春大戰 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朔方血戰 四第七百零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九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程普出山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渡海戰役 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噩耗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呂布第五百六十章 楚國滅亡 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孔明奪希臘 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雍州的繁榮第五百二十四章 強硬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八第一百一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八十七章 蹴鞠大賽 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獵於魯 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壽春亂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朝堂風暴 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荊州行 五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兄長,你又輸了 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瑜亮初戰 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幽州 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仙子撫琴,神女起舞!第四百六十五章 西陵血戰 三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法治天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天權六年的開始第五百一十四章 瑜亮初戰 一第四百零七章 魏國插手第四百六十章 趙雲求援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血戰並涼 二十九第九章 孫權救潘鳳,壞袁紹之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龍虎鬥 二十第九百七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八第六百八十四章 民心第八百六十二章 戰前大會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七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四第六百七十二章 晾他一段時間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滅安息 十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說羅馬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九百零五章 孫劉大戰之天降神兵 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決戰關東 八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滅匈奴 十二第二十六章 潁川行第七百一十七章 雙張會師 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幽州軍政大權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婚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家第七章 明顯不同的地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四百零八章 黑山之變 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關中之戰,馬超的突襲!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六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二百四十七章 龍蟠虎踞第五百四十一章 赤壁 二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九百一十八章 桃園之義 四第九百三十八章 半路殺出一個趙子龍第二百七十五章 孫堅的決定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十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金陵城之兩雄血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等待之中的焦慮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權八年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鬼卒第四十八章 製作沙盤第九百四十五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晉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零四章 龍鳳再戰第六百一十章 夜訪江侯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並涼 四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先發制人的查克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烽火大草原 五第一百零六章 破虜將軍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冀州易幟 續四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五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五十七章 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