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蜀國歸降,西征結束!

孫權沒有等待很長的時間,當他兵臨城下一天之後,成都城的城門打開,蜀國新任大將軍陳到扶幼主新王劉禪,舉國歸降大吳。

這一日,天高氣爽,日過中午,陽光普照之下,成都城的南城門,一場舉世矚目的盛大儀式在舉行之中。

南城門之上,陳到領城中兵馬,放棄兵甲,扶幼主而出,手舉降書,親迎孫權的入城大軍:“今有蜀國陳到,代大王劉禪,願意領蜀國千萬子民,歸降於天朝大吳,望大吳垂簾蜀國子民,接受我等投降!”

“請天朝大吳,接受我等投降!”

陳到雙膝跪下,上萬蜀軍將士擁簇着小嬰孩一般的幼主跪下求投降。

孫權身披龍袍,頭戴玉冠,騎在威風凜然的獅龍戰馬之上,一步步的走進成都城,接受了陳到的降書:“朕,大吳孫仲謀,今領其降書,安其萬民,自今起,天下再無蜀國,巴蜀大地,皆爲我大吳子民,願我大吳,造福巴蜀,願我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孫權身後數十萬將士看着蜀國的投降,看着孫權意氣風發,在這一刻他們都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榮譽感,是爲自己身爲一個吳人而榮譽。

一個個響應孫權的口號,仰天長嘯,聲如雷霆,直入九霄雲巔,這就是一股大吳聲威。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大吳千秋萬世,永世太平!”

這一股強烈的大吳感染力不僅僅在吳軍之中的渲染起來,還震動了整個成都城,成都城裡面的百姓看着這一幕,感受着這一股氣氛,敬仰着大吳天威,皆然俯首跪下,歸心於大吳朝。

在這一刻。蜀國算是徹底的投降了。

這一個受降的儀式簡單而隆重,但是卻告示着從此之後,巴蜀之地將會名正言順的成爲大吳朝的疆域。

吳軍的西征戰役也算得到了一個完滿的落幕。

陳到擁簇劉禪歸降之後,吳軍開始入城,騎兵在前,步卒在後,一列列整整齊齊的吳軍兵馬彷彿大閱兵的氣勢。

……

翌日。

吳軍已經佔領了成都。當蜀國歸降成爲定局的時候,人心依舊晃晃。畢竟如今命運已經掌控在了大吳的手上。

現在無論是蜀國舊臣舊將,還是百姓都在等待着大吳的決定,是秋後算賬,還是一筆拉過,這決定很多人的命運。

在這時候,一則蓋大吳玉璽大印的公告開始粘貼全成都城,這一份公告主要的內容是安撫人心,還有一點,就是加封蜀王劉禪爲大吳四品爵位。

世襲候爵。西川候。

爲什麼封賞的不是蜀候呢?那是因爲蜀這字對於大吳來說有一定的威脅力,畢竟蜀國存在的時間不短,很容易會凝聚人心。

西川候,世襲候位,這也算是一個能讓蜀國人心穩定下來的候位,而且能洗去蜀國的影響力。

這一個小小的公告,卻能平息不少的人心。

如果孫權連劉禪都能放過。在他們心中,大吳必然不會問罪於一些蜀國舊臣或者是舊將,伴隨着隨吳軍入城的驚慌開始的漸漸安定下來。

在徐庶的主持之下,本來有些混亂的成都城也開始恢復民生運轉。

……

三天之後,原蜀國王宮,現在已經被掛名爲大吳西蜀行宮。作爲孫權在成都的落腳之處,裡裡外外已經被大吳禁衛軍全部接管。

一個寬敞的大殿之中,四處的角落燒烤着火盤,現在十一月了,成都城已經很冷了,孫權裹着一件大襖,盤坐首位。烤着火盤,目光不時之間還看看站在他面前的是陳到。

“叔至,沒想到我們這麼快又見面了!”半響之後,孫權纔開口,他一雙琥珀晶瑩的眼眸之中有一抹玩味的光芒:“是也命也,你還是落在了朕的手中!”

“陛下天威,罪臣不可擋!”陳到的神色很平靜。

“罪臣?”

孫權聞言,卻搖搖頭,道:“你無罪,兩軍交戰,說不得對錯,既然你已經投誠了,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其實作爲一個朕十分看好的降將,朕應該想想,如何安撫你的心,你說說,你想要什麼?”

陳到的投降,讓孫權穩定巴蜀就變得容易很多了,如今劉備這些人已經死了,張任北上,在蜀國,輪資歷,沒有幾個能和陳到相比。

當然,還有一個。

只是這一個人孫權如何還沒有拿好主意,該殺?還是該留?

“陳到不過只是一介武夫,能得陛下如此錯愛,實屬榮幸,陳到不敢奢求什麼,只希望陛下能善待我麾下將士,昔日征戰沙場,實屬無奈,生死之間,染血無雙,必遭吳將仇敵!”陳到沉聲的道。

蜀軍降兵之中,不少人都沾染了吳軍的血,這一點是抹不去的,吳軍要是記恨起來,這一批將士能活下來的沒有多少。

“大吳有法,不殺降兵,你放心,他們既然已經投誠,不管日後如何安排,都已經是我大吳子民,朕在意的是你,劉備死在朕之下,你可怨恨?”孫權問道。

“我若是說怨,陛下可會斬殺我?”陳到聞言,默然的反問。

“不至於,但是一時三刻,朕不敢用你!”

孫權坦然的道。

“怨不得,不得怨!”陳到半響之後,才吐出了一句話,意思很明顯,怨不得是命,不得怨也是命。

“哈哈哈!”

孫權很滿意的大笑了幾聲:“朕很滿意你的答案,自今日其,朕加封你爲鎮蜀將軍,大吳西征戰役所有俘虜朕全數交予你,朕在大吳七營之外,另外建立第八大營,巴蜀大營,你爲主將,可願意?”

“陛下如此厚愛,難道就不怕陳到只是假意投誠嗎?然後給吳軍倒戈相向嗎?”

陳到倒吸了一口冷氣。他知道孫權對他很器重,但是不想居然如此之大氣魄,吳軍一共只有七營主將,哪一個不是赫赫威名的。

如今他居然用自己這個降將爲第八營主將,那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這得多大的信任和魄力才能做到。

“用人不疑,疑人朕從來不用!”

孫權淡然的道。

“謝謝陛下器重。陛下對末將如此有信心,末將豈能不從命。末將願意領鎮蜀將軍,爲大吳鎮守巴蜀之地!”

陳到俯首而下,雙手拱起,真誠的道。

人心肉做,他對劉備再忠誠,劉備都已經死了,如今孫權收買人心的手筆哪怕是他明知道這是手段,也無法去拒絕。

一個是因爲劉禪,他越是得到重要。劉禪就越安全,另外一點……他心動了,七尺男兒,誰不想建功立業,名留青史啊!

“很好,你自己挑一個參謀長吧!”孫權微笑的道。

“參謀長?”

“大吳軍方制度,一主爲將。一參謀爲輔,每一個大營身邊都有一個參謀長,形同軍師!”

“陛下,我可要諸葛軍師乎?”

陳到目光一亮。

“誰都可以,就他不可以!”孫權斬釘截鐵的說道,毫不留情。

陳到有些失望。卻也在情理之中,他也清楚,諸葛孔明對於孫權是一個禁忌,他垂頭喪氣的道:“巴蜀大營皆爲蜀國降兵,我爲主將乃是安撫人心,還請陛下給出一個參謀長!”

“好,朕給你安排一人。此人對巴蜀也算是有些熟悉!”

孫權想了想,道:“年前他會到巴蜀大營報道,巴蜀之地,並未太平,北有曹魏,南有蠻族,西征大軍是不能久留,你的巴蜀大營需要儘早訓練出戰鬥力來!”

“諾!”陳到點頭,都是蜀國降軍,訓練起來不難,只要他能收攏人心,一個月能會恢復戰鬥力。

“去吧!”

“是!”

陳到行禮之後,默然的離開了大殿。

“陛下,參謀長徐庶和錦衣衛大都督李涅殿外求見!”雷定走進來,對着孫權稟報的道。

“請他們進來!”

孫權目光微微一動,徐庶現在應該瞞着安撫人心,接手朝政,至於李涅,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老陰人這時候冒身,不太像一件好事。

“臣徐庶(李涅)拜見陛下!”

兩人大步流星的走進來,躬身行禮。

“無需多禮!”

孫權擡頭,虛手扶了一下,沒有理會李涅,目光看着徐庶,道:“元直,現在成都城裡面的情況如何?”

李涅摸摸鼻子,也能看出孫權對他不待見,很安分的站在一旁。

“已經安定不少了,有陛下的首肯,我收攏了不少蜀國舊臣,這些人能爲我們穩定巴蜀,其中有幾個比較出色的,臣認爲能大用!”

徐庶站出來,稟報的道:“不過我們要想徹底的穩定下來,還需要內閣的人接手,內閣方面現在還沒有消息,臣有些擔心!”

“不用擔心,他們早已經有計劃了,軍方已經打下來了,若是內閣不能急事穩定人心,那就是他們的錯!”

孫權擺擺手,道:“現在蜀國新降,還是有些亂,你盯緊一點!”

“臣明白!”

“我剛剛已經應許了陳到,以他爲主將,以蜀國降兵爲主力,建立大吳第八軍營,巴蜀大營,你認爲如何?”孫權明顯是馬後炮,先斬後奏,再來問意見。

徐庶努努嘴,有些無奈:“陛下既然已經應許,君無戲言,臣無話可說,不過這第八大營的連以上軍官必須經過軍機處審覈!”

孫權想要用陳到來掌控這一批降兵,他認爲可以,但是不能脫離軍機處的管轄,摻水進去是必然的。

況且他手頭上有人,如今剛好有一批武科舉出身的人才,用來掌控巴蜀大營,恰恰好。

“沒問題!”孫權點點頭:“對了,朕打算把法正調來巴蜀大營做參謀長,他以後還會在參謀司掛職,現在巴蜀已經成爲我們大吳疆土,唯一影響我們的是南面的蠻族,這交給戰象大營,所以第三次的軍改也該提上日程了,你參謀司將會改組參謀部,人員肯定有調動,你做好準備!”

“臣明白了!”徐庶點點頭。

“蜀軍降將之中,可有堪用之才!”孫權問道。

“回稟陛下,在蜀軍之中,倒是有幾個不錯的將領,但是我們還要小心的考覈一下,畢竟是降將,要用,也要好好的瞭解一番!”

“這事情你們軍機處儘量做好,巴蜀要儘快穩定,降軍纔是最重要的,能讓這一股兵力徹底的歸降大吳,我們才能真真正正的坐穩巴蜀!”

“是!”徐庶點頭。

“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吧!”孫權揮揮手,道:“在內閣大臣沒有接手成都城之前,這裡的政務,你來掌控,你畢竟做過金陵縣令,這些事情你最得心應手!”

“臣遵旨!”

徐庶微微有些苦笑,他就是勞苦命,只能領命離開了大殿。

“老李,朕還以爲你已經死在城裡面了呢?”孫權這時候笑眯眯的看着這老陰人。

“差點就死了!”

李涅嘴角抽搐了一下,然後揭開腰間佩劍,雙手遞上:“陛下,這是你的七星龍淵,臣雙手奉還!”

“朕還以爲你不打算還給朕了呢?”孫權接過寶劍,用來用去,還是這一柄寶劍比較順手。

“微臣有一事相求!”李涅趁機說道。

“說!”孫權眯起眼眸。

“微臣想要替諸葛孔明說說情,請陛下饒他一命!”李涅真誠的道:“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若能爲我大吳所用,必然讓我大吳如虎添翼!”

“你居然爲諸葛亮說情?”

孫權面容有些詫異:“朕沒有聽錯吧,你想來不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的嗎?諸葛孔明到底哪一點能請得動你?”

“臣認爲,他有資格!”李涅坦然的道:“此話我是爲大吳而說,大吳若是失了他,會失去一個重大助力,陛下曾經說過,此人多隻近乎妖,在加上他有有一顆狠辣的心,絕對能成爲我們大吳攻無不克的一柄利劍!”

“他現在何在?”

入城之後,投降的蜀國將領大臣都面聖了,但是唯獨諸葛亮不見了,他還有些奇怪,現在看來,是李涅藏起來了。

“陛下入城之日,他已經被我下了大牢,如今關在錦衣衛密室之中!”李涅道。

“怕朕一時衝動,殺了他?”孫權眯眼。

“陛下與先皇父子情深,一衝動之下,也是情有可原!”李涅坦然的道:“微臣只是不希望陛下衝動之下,做了錯事!”

“錯事?”

孫權站起來,眼眸爆出冷冽的殺氣:“爲父報仇是一件錯事嗎?”

“陛下,你是大吳帝王,應當以大吳利益爲重!”李涅默然的道。

“朕還是孫堅的兒子,沒有孫堅就沒有朕,也沒有狗屁大吳!”

孫權暴怒,長劍拔出,劍芒冷寒,直指李涅:“若是朕執意要殺,你還敢把人藏起來嗎?”

“不敢!”

李涅平靜的道:“我李涅對大吳忠誠,所做一切,皆爲了陛下,該勸的,我已經勸了,若陛下執意要殺,就算屠城,微臣也願意爲陛下策劃一切!”

作爲一個謀士來說,他始終不合格的,他那點缺點始終不曾改變,對董卓是如此,對孫權他也是如此,謀人而不謀己,註定了他命運。(未完待續。)

p

第九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九第四百零四章 張燕的猶豫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滅魏之戰 二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吳國當立 三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決戰關東 五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血戰並涼 十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七百二十五章 既然阻止不了,就推他一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登基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五十六章 理所當然的剽竊,權數誕生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國的長征 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血戰並涼 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周瑜的提醒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權八年第一千零一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青州之戰 一第二十二章 諸侯去,天下亂!第五百八十一章 金陵城之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新的一年,新的奮鬥.第四章 兵敗汜水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十二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渡海戰役 四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奪長安 六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駕崩 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三第六百零二章 官渡落幕之先登現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田豐的警覺!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道歉!!!!!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戰略 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滅魏之戰 十五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見徐庶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一百零九章 江東水軍大力發展第七百四十四章 關中之亂 五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軍團的鉅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戰並涼 二十六第九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十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庶的來信第二百二十六章 仙子撫琴,神女起舞!第四百八十二章 蹴鞠大賽 一第1290章 封禪之典,饕餮盛宴!第九百四十四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雙張會師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以牙換牙第一百五十三章 書籍給江東士族帶來的震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創建江東講武堂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龍虎再鬥 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說羅馬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陵城之圖窮匕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關中之亂 八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三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中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五十一章 吳夫人見蔡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八十二章 郭異的決心第九百一十五章 桃園之義 一第八百二十四章 賈詡的算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血戰並涼 三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壽春亂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鬼卒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五丈原 九第九百一十二章 強攻一點,以點破面!第三百二十九章 甄家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渡海戰役 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再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四百零五章 四面楚國的孫翊第八百五十四章 漢中血戰 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武關亂 二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大洗牌 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宣戰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藏劍第一千二百章 血戰並涼 二十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一百零六章 破虜將軍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協和孫權的對話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東宮 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吳變法之荊州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呂布的歸宿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田豐的警覺!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
第九百七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九第四百零四章 張燕的猶豫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滅魏之戰 二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吳國當立 三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決戰關東 五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血戰並涼 十三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七百二十五章 既然阻止不了,就推他一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第六百一十二章 登基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五十六章 理所當然的剽竊,權數誕生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國的長征 十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血戰並涼 九第一百七十一章 周瑜的提醒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權八年第一千零一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青州之戰 一第二十二章 諸侯去,天下亂!第五百八十一章 金陵城之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新的一年,新的奮鬥.第四章 兵敗汜水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十二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渡海戰役 四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奪長安 六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一百零八章 伸手要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駕崩 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三第六百零二章 官渡落幕之先登現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田豐的警覺!第三百一十三章 商會事宜道歉!!!!!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戰略 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滅魏之戰 十五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見徐庶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一百零九章 江東水軍大力發展第七百四十四章 關中之亂 五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軍團的鉅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戰並涼 二十六第九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十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庶的來信第二百二十六章 仙子撫琴,神女起舞!第四百八十二章 蹴鞠大賽 一第1290章 封禪之典,饕餮盛宴!第九百四十四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一第七百一十七章 雙張會師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一百五十章 以牙換牙第一百五十三章 書籍給江東士族帶來的震動第一百五十六章 創建江東講武堂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龍虎再鬥 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說羅馬 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金陵城之圖窮匕見第七百四十八章 關中之亂 八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零八十三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三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中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五十一章 吳夫人見蔡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滅匈奴 四第八十二章 郭異的決心第九百一十五章 桃園之義 一第八百二十四章 賈詡的算計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血戰並涼 三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壽春亂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拔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鬼卒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五丈原 九第九百一十二章 強攻一點,以點破面!第三百二十九章 甄家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渡海戰役 三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再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四百零五章 四面楚國的孫翊第八百五十四章 漢中血戰 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武關亂 二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大洗牌 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宣戰 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藏劍第一千二百章 血戰並涼 二十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一百零六章 破虜將軍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協和孫權的對話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東宮 七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吳變法之荊州動第三百六十八章 呂布的歸宿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田豐的警覺!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