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的情況,可以說祝融夫人她當然是最清楚不過了。此時她是忙用自己的丈八長標去招架孟達的長槍。結果就這麼一下,畢竟她這個時候很不在狀態,所以孟達他倒是沒有後退,但祝融夫人卻是後退了兩三步。沒辦法,如今在力量上,她已經是不如雷銅和孟達兩人很多了,如果體力沒有消耗那麼多的話還成,可是這個時候卻……
孟達和雷銅兩人此時是對視了一眼,他們兩人都是無比堅定的眼神,那意思就是,今夜一定要擒住祝融夫人,她是絕對跑不了了。
至於說雷銅呢,他倒是不會去和孟達搶功勞什麼的。畢竟對他來說,還真不至於那樣兒。並且他心裡更爲清楚,那就是祝融夫人她還是要被孟達所擒更好,因爲他還不知道孟達心中的心結嗎,所以他在意的是什麼,雷銅其實都明白。因此爲了能讓孟達早日解開心結,雷銅寧可是把功勞讓給他,這都無所謂了。
-----------------------------------------------------
確實,對他來說,這益州一系的將領,滿打滿算,就那麼些個,所以當然是要團結起來最好。雖說這也不是說什麼就一定要去結黨,可是大家都同屬益州一系,當然是團結更好。這樣兒的話,其他派系的肯定是不敢小看了己方,不是嗎。
所以在雷銅想來,這自己人當然還得是互相幫助才行。尤其是益州一系的武將,幾乎所有人都在司隸還有其他的地方,不在益州本地,所以更應該是聯合在一起。自己主公對此從來都沒有說過什麼。那便說明了他其實也是默認這個的。
想想也是,對自己主公來說,這隻要手下能忠心忠誠。不反對自己,不背叛自己。那麼好像什麼都不算是什麼大事兒吧。反正在雷銅看來,是這麼回事兒。如果說自己是自己主公的話,反正自己是這麼個想法。
於是在雷銅看來,自己讓着孟達一些,其實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如果說一個派系的都不能相互扶持的話,那麼別指望着團結什麼的了。也只有益州一系的將領能團結在一起,才能不被別人給小看給欺負了不是。
雷銅帶馬,然後一刀是直奔祝融夫人。當祝融夫人的丈八長標再一次擡起來的時候,這次卻是沒有抵擋住人家的進攻。雖說她沒有受傷,可丈八長標卻是被雷銅的大刀直接給挑飛了。
然後孟達是直接進攻,長槍槍尖是直指祝融夫人的咽喉,其人被孟達所制,被生擒了。這一切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可以說其實就五六秒而已。對於這個結果,其實三人都是預料之中的。如果祝融夫人體力沒有消耗那麼多的話,她自然不會這麼一會兒,就被兩人所擒。
畢竟其人的武藝在那兒擺着呢。不服不行啊,她的武藝,確確實實是高於雷銅和孟達隨便一個人的。可兩人加在一起。那也真就不是她所能去對付得了的了。畢竟他們兩人的武藝加在一起,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真要說起來,其實是要大於二的。
-----------------------------------------------------
祝融夫人雖說是體力直線下降,要說戰鬥的話,是不行了,但是說話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她是直接說了一句比較漢子的話,她對着雷銅和孟達兩人說道:“今夜我技不如人。時不待我,認栽了!”
說完。也不看兩人,是閉上了眼睛。也不知道是因爲累了,還是其他別的什麼原因。
雷銅和孟達都聽得出來,祝融夫人口中的無奈,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反正自古都是成王敗寇,作爲一個失敗者,他確實是沒有什麼太多的話語權。而人們更多的,也是記住了最後的勝利者,至於說失敗者不是沒有人記得,只是絕大多數的提起來的話,更多會說,引以爲戒啊。
就比如說當初的楚漢相爭,霸王項羽倒是厲害,可最終還是大敗自刎,人們更多是記住了漢高祖劉邦,再提起項羽,雖說有人會惋惜,可很多人會說,不要像霸王那樣兒如何如何……
-----------------------------------------------------
有涼州軍的士卒被雷銅和孟達叫過,然後便把祝融夫人給綁了起來。至於說想要上前解救其人的南蠻軍銀坑洞的士卒,卻是早已被兩人和涼州軍士卒給殺退了。所以哪怕南蠻軍士卒也想要把祝融夫人給解救出來,可是終究是沒有那麼大能力啊。
最後雷銅和孟達兩人是再一次對視了一眼,孟達對雷銅笑道:“雷兄,多謝了!”
孟達不傻,反而還是挺有想法的這麼一個人,所以之前雷銅是故意讓他,他還能不明白嗎,所以這個時候了,他自然是要有些表示。至少說幾句客氣話,這卻是肯定要有的。
而雷銅聞言一笑,“子敬是客氣了,這我們益州一系,自當是團結一致,不知子敬以爲呢?”
孟達聞言點頭,其實雷銅所說,也正是他自己所想的。在孟達看來,這本來己方益州一系的人,在涼州軍中,就不算是有什麼太大的優勢。
-----------------------------------------------------
所以團結,這個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團結的話,那麼好處沒多少,壞處有不少。可相反呢,能團結在一起,自然就是好處多了。而不好的地方少了,不是嗎。
對於自己有好處的事兒,有幾個人不會去做呢。而且是能做到,可以去做的。所以孟達還能說什麼。
他只是對雷銅說道:“雷兄所說不錯,我們益州一系的人,自當是團結一致纔好,要不豈不是被他人給看扁了,任意欺凌?”
雷銅聞言一眼,他就知道,孟達其實和自己所想,也都差不了多少。其實己方益州一系的人。總體來說,還算是不錯。至少以團結來說,確實還算是不錯的。哪怕平時好像真是沒有太多太多的來往,但是關鍵的時候,肯定不會去相互拆臺就是了。
反而最後肯定會團結,這個是最爲重要,也是最爲主要的。
-----------------------------------------------------
雷銅看了一下祝融夫人,然後再一看孟達,最後他說道:“子敬先帶俘虜去找,我去追上福達看看!”
孟達聞言點頭。說實話,自己這不止算是解開了心結,也是立下了一小功。所以再追擊孟獲,自己去不去,那其實都無所謂了。再說了,他其實也清楚,就看孟獲帶來和崔安他們,都已經離開這兒有段時辰了,就憑雷銅那馬,說真的,估計他也是追不上的。
這個確實。不是說孟達就不相信雷銅,只是這不止是他們已經走遠。更是雷銅那馬,能和崔安那寶馬良駒相提並論嗎。就別說說和崔安的戰馬比了。估計他就和孟獲的戰馬相比,都不一定比人家馬強。
所以孟達自然是聽從了雷銅的建議,他帶着俘虜的祝融夫人去見自己主公,至於雷銅,他是要去追擊孟獲他們。
-----------------------------------------------------
孟達聞言點頭,“好,如此的話,雷兄保重,小弟先行一步了!”
說完,孟達是帶着祝融夫人去找馬超了,而雷銅則是去往了相反的方向,他自然是去追擊孟獲他們了。雖說雷銅也沒認爲,就一定能追上,可是這麼做,終究是有希望的,不是嗎。反正他清楚,你不去追的話,那麼當然就不會遇到孟獲。可是你要去追擊的話,未嘗就遇不到。雷銅認爲,如果崔安把孟獲給阻截住了,那麼自己的機會不就來了。
他當然是,沒指望着說自己就能擒住孟獲,然後立功。雷銅知道,只要崔安在,自己就立不下大功。但是自己協助人家總是可以的吧,那樣兒的話,最後的功勞,也有一點兒是歸自己的。至於說崔安其人,雷銅也算是知道一些,其人如今這個年紀了,他還真就不是那樣兒貪功的人,所以雷銅都懂,知道自己遇到崔安阻截住孟獲的話,那就是自己的機會。
確實,只要自己能碰到,如果碰不到的話,那也沒有辦法了。
-----------------------------------------------------
而在雷銅的想法中,崔安自然是能追上孟獲的,只是自己能不能碰到他們,那就不好說了啊。雖說雷銅也知道,孟獲大致逃跑的方向,畢竟他是親眼看到了。可是這麼說吧,他可是第一次進到三江城內,所以他是一點兒都不瞭解城內的路。
這孟獲的寨子和漢人的城池可太不一樣兒了,至少在雷銅來看,這除了有一座三江城之外,進到了三江城內,根本你也看不出來這地方是一座城池啊。確實,可能還是用一座寨子來形容,是更爲貼切吧。
而且據說孟獲的銀坑洞距離這兒還有段距離,要不根本就沒有看到南蠻人太多的住處,敢情這地方根本就不是銀坑洞。
因此,雷銅他也是不得不擔心了,這要是走對了,那麼還算好,能碰到崔安阻截住的孟獲,自己就算是走運了。但是要走錯了走岔路了,那麼就只能說是自己倒黴了。
-----------------------------------------------------
結果也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雷銅是挺倒黴的,他最後也不知道跑了多遠,反正他估計也得有半個多時辰了,可惜別說是崔安他們了,就是連個人影好像都沒有多少。
最後雷銅也只能是放棄了,他也算是知道了,自己這運氣,什麼都別說了,這就是運氣不佳,倒黴透了。不過這事兒誰也不能怨,只能說是自己運氣的問題。
雷銅無奈,是隻能沿着原路返回,沒辦法,他知道,自己今夜就算是沒有什麼建樹了。至於說殺了一些士卒,其實那根本就不算什麼。但是他也沒有後悔過,對於雷銅來說,顯然和同爲益州一系的同僚的友情,是比立功要來得重要得多。
之前他和孟達其實也沒有什麼深交,這都沒錯。但是他卻知道,從之前那件事兒之後,兩人關係算是不錯了。
-----------------------------------------------------
雖說還沒有到達關係莫逆的程度,但和之前相比,那確實是有了不小的進步。
雷銅知道,這便是好事兒,也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想看到的,結果這不就實現了,而且也不是很困難。這在自己這兒來說,可不是比立功要來得更重要嗎。
立功,那不過是自己有點兒面子,自己主公能賞賜自己,能表揚自己一番,也就是這麼多而已。但是用功勞去換來己方一系人的交情,雷銅他認爲,其實還是很值得的。如果說再來一次這樣兒事兒的話,他一定還是要那麼去做,不會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