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

bookmark

劉備就不行了,他雖說也是和孫堅一個輩兒的不假,但是之後孫權他妹妹不是嫁他了嗎,所以從這上來說,孫權還是他大舅哥,而劉備是他妹夫啊,親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所以劉大耳朵他就算是想說,也不能說那話,那說出來可真就有意思了,確實,在那時候,呵呵……這個就是事實啊,曹操可以隨便去說孫權,畢竟他們沒什麼實在關係,這個真是,可換成他

劉備就不行了,實在是雙方有那點兒親戚關係不是,這個是吧,確實如此。而且劉備其實不厚道,別的都不提了,就說最後的夷陵之戰,他劉備打着報仇的旗號去進攻江東,想着自己有點兒實力了,能不能給己方爭取更多好處,這可不光是臉皮厚的問題了,真的。孫權的

話,他心裡肯定沒一點兒爽的,要說兩軍早就算是聯合了,自己妹妹都他孃的嫁你了,你劉備就這樣兒,可真是沒誰了,太……孫權要說對劉備一點兒怨念都沒有,那肯定是假的,他肯定有的。不過確實,他不會說怕劉備怕了蜀軍,可他真是怕北方,這個確實沒錯,畢竟

劉備的實力不能和曹魏比啊,這是事實,而孫權顯然也是那麼看的。別的不說,就說歷史上的夷陵之戰,孫權那邊兒也沒比劉備一方的人馬少,真說起來,其實沒什麼大差別,這個確實。還得說劉備一方是加上了當時五溪蠻的人馬之後,那樣兒他們雙方人馬才差不多,要不然的話,反而是蜀軍的正規軍少了。所以說就從這麼一點來看,孫權要是害怕劉備纔怪了,

那肯定沒有,畢竟其人也是個梟雄人物,別說劉備那麼多人馬,就算是人馬乘以2,其實也不會說讓孫權如何。除非說像當初曹操赤壁之戰那時候,一下就來了二十萬人,江東真沒那麼多人馬,孫權他心裡說不怕都是假的。當初歷史上赤壁之戰,曹操直接就二十萬人馬,

那絕對是超過了二十萬人,這個一點兒沒錯。而孫權和劉備,他們孫劉聯軍一共纔多少人?應該說他們連曹操軍的四分之一還沒到呢,就五萬人,還是他們雙方加在一起的人馬數兒。所以說這個差距,如果不是北方不擅長水戰,江東那邊兒水軍天下第一,沒有周瑜,那麼這

個歷史可能就變了,確實。歷史上還不就是這樣兒嗎,演義的話,就別說了,終究是小說,虛構地方太多,都知道就行了,歷史上就得是周瑜,那是絕對的功臣,演義是扯的太多,把周瑜其人好的地方給抹去多了。有人說是魯肅,其實魯肅確實,他是有功勞的,這個一點兒沒錯,可他終究不是作戰的總指揮啊,孫權不是把軍事都交給周瑜了嗎,最後是其人指揮的,

所以……魯肅這個人,應該說是非常有戰略眼光的一個,這個不管說是歷史還是演義,都是。其人絕對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頂級戰略家,一點兒沒錯。要說他就能看出來,聯合劉備對付曹操,這江東就得走這麼一條路才能保住基業,他也那麼做的。可惜到了後面,繼承他位

置的人變了,這個反正有好有壞吧,可其人要能活久點兒,估計劉備和孫權他們未必就有大戰,不一定啊。確實,畢竟魯肅之後的繼任者,哪有和他的戰略眼光比的呢?不管呂蒙還是說陸遜,是,前者的話,那確實是從一介武將成了有智計的統帥,而後者更厲害了,那不是一般般的書生啊。可惜他們是有超過魯肅的地方那不假,但是戰略眼光,其實還沒法比啊。

確實,這個如果就光說戰略上面的話,他們眼光那可不如魯肅啊,後者在整個三國都是在最前面的,一點兒沒錯。所以說有魯肅的時候,孫劉都是非常和平的,哪有那麼多事兒,這個真是。孫權連妹妹都嫁給劉備了,這就不得不說,確實是和平舉措啊,真是。至少呂蒙又奪荊州,劉備又夷陵之戰的,那時候孫權怎麼都不會把妹妹嫁給他就是了。只有魯肅在的時

時候,其人是一直都主張孫劉聯合北拒曹操的,這個從來都是。而魯肅也確實,他是主張嫁人到劉備那兒的,都是爲了聯合抗曹,這個很正常。要說魯肅不光是有戰略眼光那麼簡單,其人本事也不小,不說是頂級謀士,更重要的是他能說服孫權和周瑜,這一點估計除了個別

的幾個人之外,其他人是做不到的,確實。想想魯肅都幹什麼了,他能讓孫權和周瑜把荊州借給劉備,就爲了聯合到一起共抗曹操。孫權和周瑜都是什麼人,那都不用多說了,可他能勸說住兩人,這個就不是一般般的人能做到的。而且魯肅他還能不知道,荊州要收回來,

可武力是不行,畢竟只要一開戰,不管最後什麼結果,都是對雙方沒好處的,而只有對曹操有好處,這纔是根本。要不然的話,對他們江東有大好處,他早就出兵了,可能行嗎?魯肅一直維繫着孫劉聯盟,歸根結底就是曹操最強,就這麼簡單。而江東的出路就是聯合劉備共抗曹操,就是這樣兒。可他一死,這個聯盟基本上就算是沒有了,因爲他活着的時候,憑

其人的本事,多少還不能讓他們一下就動手,還不能那麼撕破臉,但是魯肅一病逝,這事兒就徹底沒戲了。而從歷史上來看,魯肅所想的,其實那是一點兒沒錯。歷史上曹魏一直都是最強的那個,從來也沒變過。而蜀滅不了吳,吳也一樣兒是滅不了蜀,他們的路其實就是

聯合在一起,共同抗擊曹魏,這就是唯一的路。可惜江東最有眼光的人不在了,那真是沒辦法。孫權的話,他只能說看重眼前的利益,劉備也那味兒,沒大區別。江東最有本事的一個,周瑜三十多沒了沒辦法。魯肅最有眼光,可也就活了四十多。呂蒙本事不錯,可惜也剛

過四十沒了。最後一個陸遜,好歹活過六十了,可惜後期孫權糊塗不像年輕時候了,就算他陸伯言再有本事,可還能力挽狂瀾嗎?一個陸遜的話,不好使,真的。畢竟就他一個的話,再逆天,能如何?真是,而曹魏是什麼實力,那都不用多說了,反正蜀和吳聯合到一起,也一樣兒是沒幹過人家,這不就是歷史,是事實嗎,確實啊。曹魏的實力,那一直都是最強,

這個一點兒沒錯。如果說蜀和吳他們兩方要是沒什麼齷齪,就真一直都聯合對付曹魏的話,那肯定不是那樣兒就對了。是,就算是依舊被滅,可絕對要比歷史上的時候晚啊,就是如此,一想也是,還不就是那樣兒了。不過雙方也是,有聯合,可也有齷齪,仔細一想,其實這個

纔是人心啊,一點兒不錯,確實如此。尤其是雙方還少了那種特別有戰略眼光的人,而且是能說服雙方老大和關鍵人物的一個。可以說只有有那樣兒的人在,那麼雙方就算是再有什麼齷齪,只能說盡量是少了,這個……所以說有這麼一個這樣兒的人,和沒有,那差別可是大了,至少馬超還是知道的,確實。就像如今魯肅也是,他是堅定聯合曹操對付己方的一個,

這個一點兒沒錯。歷史上他是聯劉抗曹,如今是聯曹抗馬了……在馬超看來,江東軍自然是做得是太對了,那可真是,自己要是他們的話,也得那樣兒啊,太正常了。或者說如今的選擇,還不就是那樣兒,沒辦法啊,都是無奈了。而魯肅就是江東軍中堅定不移的去聯合曹操兗州軍對付己方的一個,這個馬超太清楚了。當然了,這個確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至少

如今己方如果換成了兗州軍,而他們兗州軍換成了己方,那麼就有變化了。說白了,就是如今天下最強,天下第一的那個變成了兗州軍,他們是實力第一,而己方就只是第二,那麼魯肅肯定就要聯合己方去對付兗州軍了,就是如此。所以說這個他如今堅定不移聯合兗州軍

對付己方,那是有先決條件的,這個一點兒沒錯,那就是如今的形勢,確實如此啊。如果說形勢有變化的話,那麼他們江東軍的戰略也是一樣兒有變化,這個很正常。周瑜、魯肅和龐統,他們可沒一個傻子,並且三人可都是天下頂級謀士,所以說對這個,那是有他們自己

的見解和認可,這個肯定是啊。所以說這個也是,他們是要和如今,現在的形勢來決定他們江東軍一方的戰略戰策,就是如此。其實馬超也是啊,他自然是知道,己方也那樣兒。而兗州軍的話,他們也沒什麼區別,確實都如此,很正常。或者說不這樣兒可能嗎,是吧,所以說……而且這個可以說是要一直持續下去,就是馬超認爲己方一直都會是天下最強,就是

這麼簡單。然後他們雙方就要聯合,這個也是必須的,這就是時勢所迫,沒有辦法,如果說他們不聯合的話,如今沒準就要被涼州軍各個擊破了,真的。所以說兗州軍和江東軍的聯合是必要的,或者說就是必須的,必然啊。有涼州軍在,他們天下第一,天下最強,其他的

兩方也得那樣兒,那是無奈的選擇。是,他們彼此實際還是敵對,可卻不得不暫時結盟,就爲了擋着涼州軍,也是爲了對付他們,如此。而如今來看,總體來說,就算是可以,他們雖說沒佔到大便宜不假,但是涼州軍的話,也沒佔太多便宜,雖說實際還是比他們來得多。

只能說要是沒有那麼聯合的話,雙方沒結盟的話,那麼如今結果到底什麼樣兒,他們三方是覺得都不會太好。不過就是涼州軍、兗州軍、江東軍覺得後二者不會有什麼好就是了,如此。所以說這個也是,涼州軍最強了,天下第一了,要一統天下,這怎麼阻截他們的腳步呢,那就得是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聯合,這個就是大勢所趨啊,一點兒不錯,而沒有其他的了。

不結盟不聯合,那是沒有出路的,尤其是面對強敵的時候。要不然的話,沒準江東軍就要被涼州軍滅了,那也說不定,這個真是有可能啊。只要能讓兗州軍不插手,那麼馬超就有辦法先滅了江東軍,可還得防範着兗州軍,他們估計最後也要扯火打劫,這個是他們不結盟不

聯合的情況下。可那樣兒也只是一個理想狀態,而實際情況是,人家早已結盟,早已聯合,就憑曹操那樣兒,這自己要滅江東的時候,他和兗州軍也不可能在那兒看着就是了,這個怎麼都不會。所以說從馬超那兒來講,這對付江東軍,大敵其實不是孫策不是江東軍,而就只

是曹操兗州軍,這個纔是啊。畢竟說起來江東軍的實力肯定不如兗州軍,而兗州軍哪怕不可能說把所有人馬都給放到江東戰場,可哪怕就多個十萬人,馬超覺得都能改變一場甚至更多的戰事結果,這個真是,尤其是他們有大將啊,不像江東軍,大將才幾個?確實,更何況馬超覺得曹操這個人,你是絕對猜不到他到時候到底會去多少人馬的,哪怕多了的話,孫策

和江東軍肯定有意見,但是他們能決定得了嗎?畢竟曹操的打算,能救就救援一下,實在是不行了,他們兗州軍自然也會和己方一樣兒,乘機分一杯羹,就是如此,自己還是清楚的,畢竟曹操那個性格,你讓他走空什麼的,那其人肯定是不甘心啊,這個就像是做賊,所以說

也確實是那樣兒。反正這個沒有好處的事兒,你讓他曹孟德去做什麼,他是不會去做的,對此馬超是真心清楚,真就是那樣兒。

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五四三章 殺入城池將對將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進攻信都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二三七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下)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三〇九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一)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八六八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三五八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五)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一八四章 北宮反勸韓文約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九六六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續)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一)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七六五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五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五)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七〇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一)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五六二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第五八四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完)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一四八章 女人出戰會敵將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八七一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第七三三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第八九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四)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五八〇章 涼州軍苦戰辰陽第七〇〇章 失敗後馬超反思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五九四章 袁紹雄踞四州地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九四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二)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九三一章 荀公達出使樊城(續)第八三五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二)第六五四章 函谷關攻關受阻第八九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第九五〇章 徐晃夜襲聯軍營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九五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第二五〇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上)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三〇五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續)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八四三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佔領零陵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七〇八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四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七)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四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七)第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四)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二五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九)第七三二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續)第八二七章 蘄春使者至軍營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五二〇章 李傕楊奉再交兵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六七二章 戰江陵馬岱登城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五五七章 爲戰事玄德登城第七六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六)第五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二)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兵至泉陵
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五四三章 殺入城池將對將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進攻信都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二三七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下)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三〇九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一)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八六八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三五八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五)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一八四章 北宮反勸韓文約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六二九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三)第九六六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續)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一)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七六五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五十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五)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七〇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一)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五六二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第五八四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完)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一四八章 女人出戰會敵將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八七一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第七三三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第八九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四)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五八〇章 涼州軍苦戰辰陽第七〇〇章 失敗後馬超反思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五九四章 袁紹雄踞四州地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九四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二)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九三一章 荀公達出使樊城(續)第八三五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二)第六五四章 函谷關攻關受阻第八九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第九五〇章 徐晃夜襲聯軍營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九五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第二五〇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上)第七六七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完)第四九八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第三〇五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續)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五三三章 詔書傳長安建業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八四三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六七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二)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佔領零陵第九八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一)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二十二章 問郭嘉馬超調兵第七〇八章 郭淮慕名投曹營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四〇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七)第三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七)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四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七)第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四)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二五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九)第七三二章 霍仲邈再問徐庶(續)第八二七章 蘄春使者至軍營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五二〇章 李傕楊奉再交兵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六七二章 戰江陵馬岱登城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五五七章 爲戰事玄德登城第七六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六)第五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二)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兵至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