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兗州軍兵進遼東

bookmark

至於說在冰天雪地裡和遼東軍決一死戰,估計就是傻子都不會那麼做。所以要滅他們,就只能是在大雪之前,滅了遼東,哪怕這個是對兗州軍好處更多,但是己方不過就去了五千人,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了,他們涼州軍難道還不是如此?真要是算起來,己方還和兗州軍是盟友呢,可涼州軍和兗州軍呢,他們彼此卻是大敵啊。是,孫策他們也承認,其實己方和

兗州軍,實際也是敵對,但是因爲有涼州軍這個大敵當前,所以他們就有了聯合的基礎,有了共同對付一個敵人的目標,這就是聯盟的基礎。可涼州軍和兗州軍呢,他們卻是敵人,當然如今確實,也有了聯合的基礎,那就是遼東軍,公孫度。畢竟他遼東是稱王了,這不可

能沒有人去管。第一個曹操就坐不住,而他一坐不住,這許都的詔書不就傳到了己方這兒嗎。當然了,孫策他們相信,長安也是一樣兒,甚至比己方這兒還要快點兒,畢竟距離是要近一些的,所以孫策他們也認爲,這個時候涼州軍估計都帶兵出發了,那麼己方也不能慢了,

所以孫策他們是給張遼送走了,去了遼東。其實就和三方細作所探查到的一樣兒,公孫度爲什麼以前那麼老實,看着是比較軟,可如今是強硬了一回,而且雖說沒像袁術那麼傻x直接就稱帝,可也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就敢稱王,實際就是他手底下的人,還有他兒子攛掇的。當然了。公孫度如果他還正常,那麼哪怕他這個人確實是軟弱點兒,可終究手底下的人

還不敢如何。你看公孫度對內部諸侯,他是不敢惹,直接退讓。可對內部,自己人,他該狠心的時候,可從來沒手軟過。試問當老大的,有幾個是真正軟弱可欺的呢?真正那樣兒的,都讓人給推翻了,真就是這樣兒。心不狠,地位就不穩,不管你是皇帝,還是諸侯,哪怕就

是個太守或者更小的官,只要你能震懾住手底下的人,那麼基本上你就沒有問題。話說公孫度手底下的人,真都是服他的嗎?顯然不可能都是,但是在其人還正常,沒什麼病的時候,就算手底下的人有意見,可最多也就是發發牢騷,多說了,但是卻什麼都不敢做。畢竟前車

之鑑啊,死的也不是一兩個了。可當他重病在牀,而且是沒幾個月好活的時候,這手底下人的心思,就活泛起來了。畢竟這人走茶涼,公孫度還好的時候,那你是咱們衆人的主公,你說什麼,咱們都聽,該做好的,自然都做好。可如今你都要完了,這話都費勁說出來,本來就沒多少忠心他的人,這個時候可就有了其他想法了。所以在公孫康的聯合下,公孫度是

稱王了,以他本意來說,他是真不想這樣兒,但是如今他都已經一命嗚呼了,這又有什麼辦法。結果也只能是和衆人妥協了,或者說他反對也沒用,因爲基本上遼東的大小事務,都給公孫康把持着,他這個遼東王,遼東之主,如今也就是個名義上的了,精神上面的。結果

最後就變成了公孫度遼東稱王,還叫遼東王。不知道,是以爲他自己要那麼做的,哪怕是身患重病,確實最後瘋狂,可以理解。可說實在的,這不是他的本意,他雖說不是一直都清醒着,這個不假,可公孫度清醒的時候,他確實,是不同意這樣兒,可那個時候已經不是他所能決定得了的了。對此,公孫度清醒的時候也只能是暗自感慨,這遼東,是徹底要完了。

他公孫度絕對不是一點兒野心都沒有,可說實話,比起這個來,他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人家曹操馬超還有孫策劉備他們的對手,因此,他們幾個,人家能爭霸天下,自己也最多能偏安一隅,這還得和曹操他們打好關係。可如今,這關係徹底是沒有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你誰敢稱王?這袁術實力怎麼樣兒,自己三個捆一塊兒也不是人家

對手,可最後結果呢,還不是因爲稱帝,直接就完蛋了。所以公孫度很清楚,這自己遼東這邊兒也要完蛋。不稱王還好點兒,至少一時半刻,是沒太大事兒,因爲他曹孟德需要自己駐守在遼東,給他們兗州軍幫忙。可如今呢,呵呵,什麼都別說了,擋不住人家,就是個死。

而且他曹操有動作,馬超孫策他們能沒動作?不是自己相信他們如何,實在是曹操手握着天子,只要一道詔書下去,就算馬超孫策他們不想幫忙,那都不可能。公孫度雖說有時候不清醒,可他清醒的時候,心裡還是很明白的,他就知道,這己方要完了,可他確實,一點兒

辦法都沒有。曹操根本就不是他能擋住的,他沒病的時候都不能和人家比,這更別說是自己不在的時候了。至於說有可能還有馬超孫策他們,這就更別說了。沒想到啊,這自己是臨死臨死了,這他孃的也不安生。逆子啊,這毀了自己的家族啊,可惜自己是半點兒辦法都沒有,只能是讓家族的人各自逃命去吧。公孫度他們家在遼東也算是有點兒根基,不過和人家

世家大族,確實是沒法比。不過也算是個豪強,這個倒是不錯。可如今來看,如果不想被滅族,還是趕緊跑爲好。所以公孫度在難得清醒的時候,他沒做別的事兒,不是他不想,關鍵是他也清楚,其他的事兒,自己有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能力了。就有自己兒子還有一堆反

叛在那兒,自己就做不成什麼。而他唯一做的,就只是讓自己的家族解散,然後儘量是離開遼東。聽從公孫度這個如今還是家主的人的話的,還有有幾個的,算是四分之一吧。而另一半,自然就是不聽他的,因爲他們不是聽公孫康的,就是還有其他的打算,對此,公孫度

也沒有別的辦法。反正只要自己家族還能傳承下去,哪怕就剩下一個人了,自己也認了。這就是古人的想法,只要家族能傳承下去,那麼基本上很多事兒,都無所謂了。保住家族,纔是最大的事兒,顯然如今的公孫度,就是這樣兒。不過他這過去式,基本上就是沒有什麼用了,等他見到了家族中的幾個族老,他才知道,原來自己這個家主,是早就被罷免了,如

今自己兒子纔是家主。公孫度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不過讓他感到欣慰的就是,還有人能聽他的話,畢竟家族中並非是鐵板一塊,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有野心,更不是誰都是傻子。可以說有見地的人,那還是有的。所以是有四分之一的人,聽了公孫度的,當然更多的人,

是沒聽他的。不過如今對公孫度來說,什麼都不重要了,只要家族能延續下去,就可以。結果經過了這麼個事兒之後,公孫度是再也起不來了,就算是清醒的時候,幾乎也都是沒有了。這個人其實就是這樣兒,哪怕是身患重病,都已經要不行了,可他未必就是真就什麼都不知道,真就起不來牀。可如果他這個心裡沒有什麼求生的慾望,沒什麼想法,就在那兒等

死,那麼基本上,就算是能再活一個月,估計那樣兒的話,半個月,也活不到了。很多時候,人是需要一個信念的,不管是活得好好的,還是說已經要不行的,其實都是如此。可一旦他沒有什麼信念了,那麼像如今公孫度這樣兒的,基本上他是真要不行了,能再挺個十天半個月,那都是因爲他身體以前還都不錯的原因,可如今,確實,他都已經要油盡燈枯了。

這個時候別說是華佗張仲景,就是神仙,也救不過來了。沒辦法,公孫度實在是沒什麼求生的慾望了。對他來說,這遼東軍要被滅了,自己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而自己家族,肯定到時候也得滅,不過如今倒是還能好點兒,至少算是保住了點兒血脈,但這也不是自己想要

的啊,可自己卻沒有辦法。所以公孫度如此消極,就已經是註定了他的下場。別管其人,別人對他是什麼評價,有一點是沒錯的,那就是公孫度公孫升濟,在三國時代,絕對是個人物。別管這個人怎麼樣兒,但是他確確實實,是一個人物,可惜如今,也都已經是末路了。

他這個倒不是別人殺他,而是要死於重病,當然了,也是他自己想這樣兒,不是他不想自盡什麼的,實在是他最後已經是昏迷不醒了,已經是無力去做什麼了,所以等待他的就只有一條路。而公孫度如今如何,真就沒有幾個人關心他了。連他兒子都早已不在意這個事兒了,畢竟自己老爹最後的利用價值,也已經讓他給利用完了。之後就是自己享受的時候,當然,

聽聞曹操他們已經起兵到遼東這兒來了,公孫康是沒覺得太害怕。畢竟他認爲如今已經快要入冬,所以只要拖到第一場雪來,基本上兗州軍不想退都不可能。而己方可有十萬人馬在,要說一座城池兩座城池守不住的話,自己倒是相信,可要說他們兗州軍勢如破竹,能給己方

打得節節敗退,這個自己倒是不相信了。畢竟他們兗州軍在天下是有名兒,還很強,這個自己也認可,可己方遼東軍也不是吃素的吧,所以……要不說公孫康確實是不如他父親多了,除了他那野心比他父親大之外,其他的地方,至少他是沒什麼自知之明。他也就不仔細想想,

爲什麼號稱有着十萬人馬的遼東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對上兗州軍他們,爲什麼,難道真像世人所形容那樣兒,公孫度那麼軟弱,就跟個烏龜似的?顯然,這是一個原因,可以說,但是絕對不僅僅只因爲那個。曹操帶兵十萬,他是第一個出發去遼東的,至於說馬超孫策他們如何,雖說他也想到了,不過和他關係不是太大。反正天子詔書已經是送到了長安

和建業,如果去做,就要看他們自己的了。因此,曹操是不會等他們來,也不會等結果,畢竟遼東那邊兒不等人,如果再晚的話,真就要到冬日了,那絕對不是好事兒。所以曹操是先帶兵走了,去了遼東。如果真是有選擇的話,他確實,是不想這樣兒,畢竟己方士卒哪怕

都是北方的人馬不假,可在遼東那樣兒的苦寒之地,真發揮不出來己方十成的戰力。可即便如此,公孫度稱王,自己可能不去管?顯然不可能,如果說他公孫升濟一直都沒什麼動作,就真在遼東龜縮着,那麼無論如何,自己一時半會兒,都真不會對他們遼東怎麼樣兒。但是

如今確實,已經是觸及到自己的底線了,自己可能無動於衷嗎?別說自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算是沒這個,就看他公孫度稱王,自己都得去管。他公孫度是什麼人,不過就是己方的守戶之犬而已,可如今他確實要向主人叫板,這確實是不能讓人忍受。所以曹操確實就是如此想法,馬超孫策他們都知道。其實就別說是曹****,如果換成他們所處在曹操這個

位置上的話,可能比曹操反應還大。畢竟不管是馬超也好,是孫策也罷,哪個可也都不是什麼易與之輩,更沒一個好脾氣好性格的人。馬超平時你看他好像沒什麼太大的情緒,其實真不是那樣兒,主要是沒人惹到他的時候,那自然是什麼都好,可萬一真讓他生氣了,那就

都壞事兒了。至於說孫策,從來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主兒,比他父親脾氣都大,如今是年紀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熟,能控制自己了。

第三十三章 木馬帶兵到前線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二五九章 行軍途中偶遇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九九五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第八二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一)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八五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八〇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一)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七〇六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完)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二二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五)第六三六章 戰官渡兩軍交鋒第八〇五章 馬岱帶兵破西陵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四一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六)第二二六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中)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三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九三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六)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六三八章 長子來人見子龍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九七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八)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二〇〇章 南蠻軍半路阻截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一一六章 找尋戰機欲出兵第二四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第二〇二章 出征前董卓問李儒第八〇〇章 馬超帳中說甘寧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三)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六十八章 交流大會初試身手第三九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五)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三一五章 袁紹帳中見袁術第六〇九章 兗州江東到湘南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六四五章 張任赴荊做太守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三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五)第三二九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續)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二六七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二)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三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五)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五一二章 聚衆人夜晚行動第七三七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第七五六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第四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三)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一三三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續)第五七五章 溫侯脫身下邳城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三九四章 益州軍退守成固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
第三十三章 木馬帶兵到前線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二五九章 行軍途中偶遇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九九五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第八二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一)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八五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第二七〇章 謀士計破燒當(三)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八〇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一)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七〇六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完)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二二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五)第六三六章 戰官渡兩軍交鋒第八〇五章 馬岱帶兵破西陵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七三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二)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四一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六)第二二六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中)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三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九三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六)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六三八章 長子來人見子龍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九七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八)第四五二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續)第九二五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五八七章 泉陵城玄德議事第二〇〇章 南蠻軍半路阻截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一一六章 找尋戰機欲出兵第二四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第二〇二章 出征前董卓問李儒第八〇〇章 馬超帳中說甘寧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三)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八九八章 孫劉聯軍攻敵城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六十八章 交流大會初試身手第三九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五)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三一五章 袁紹帳中見袁術第六〇九章 兗州江東到湘南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六四五章 張任赴荊做太守第三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第三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五)第三二九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續)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一百零七章 漢營驚現刺客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戰退聯軍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六六九章 張儁乂無奈投曹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五三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四四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五)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二六七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二)第三二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三)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三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五)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繼戰葭萌第五一二章 聚衆人夜晚行動第七三七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第七五六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第四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三)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一〇六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二)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一三三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續)第五七五章 溫侯脫身下邳城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十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第三九四章 益州軍退守成固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