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

bookmark

對他來說,哪怕冀州地盤兒都丟了,這也是之後的事兒了,己方技不如人,沒幹過人家兗州軍,那麼敗了就是敗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古人都說了,所謂是“勝敗乃兵家常事”這話一點兒不假,馬超那麼大年紀了,他有什麼不懂的?確實,所以說哪怕就是冀州的地盤兒都丟了,那麼以後再找機會給奪回來就是了。可要讓他不出兵,就看着曹操帶兵佔了他們涼州

軍在冀州還剩下的那幾個郡(國),那肯定也不是他性格,這個肯定是,所以說……馬超親自帶兵十五萬去了冀州,對他來說,這休息了半年還多,如今是又有了戰事,可算是自己又要帶兵出征了,也不能說好是不好,反正……馬超和上一次一樣兒,是帶着郭嘉、崔安、

馬岱、雷銅、胡車兒,他們幾個,是再次去了冀州,這已經是第二次了。說起來對幾個武將來說,他們是比較喜歡戰事的,這麼久沒有戰事,他們都要生鏽了。不過還好,這兗州軍是又進攻冀州了,他能都沒馬超所想那麼多,不過卻都想了,是要和兗州軍好好戰一戰,這

個肯定是。而這次那就是比上一次還要激烈的大戰,看雙方的人數,那就知道了,小不了啊,所以說比上一次還要激烈,關鍵是兗州軍不會輕易放手,這個纔是根本。而對曹操來說,這十五萬的人馬,那至少是要佔上涼州軍的兩個郡(國),要不然的話,自己不是白來了,真是。所以說曹操一直都是有決心,這個肯定是。馬超的話,他就不會去進攻冀州的兗州軍,

而如今曹操更是把大本營都給放到鄴城了,這個他就更不可能那麼去做了。但是曹操卻不一樣兒,至少他如今做得,確實是要鞏固這鄴城在冀州的安全性,就是如此,所以說……此時冀州的鉅鹿郡,癭陶城,是被兗州軍圍攻。對曹操來說,這如今鉅鹿是必須要拿下的,就

像之前的安平。說起來他也知道,馬超是更看重常山、中山和鉅鹿這三個郡(國),而安平和趙國,說實話,失守也就失守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曹操卻知道,如果說鉅鹿丟了,馬超肯定就不像之前那樣兒了,可己方對此地,那也是勢在必得,必須要說,這已經拿下了

安平,只要再拿下了鉅鹿,那麼自己帶兵再次兵進冀州,其實目的就算是達到了,至少暫時是沒錯,只要能保住兩個郡(國),就沒問題。就現在來看,曹操自認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當然了,前提還是要佔上鉅鹿,這個纔是最重要的,第一點,最主要的。如今兗州軍還沒全軍進攻,在癭陶城頭兒上,張燕看到下面都是兗州軍人馬,十五萬人!他就知道,自己

沒有那逆天的本事,城是守不住了。真的,要自己是那個霍峻的話,倒是還好說,可自己不是人家啊,所以說城還得被破,不過就算多少時日的問題。不能說他就沒信心,實在真是,這信心從何而來?這個纔是主要的,而且不得不說,別說是他了,就是在癭陶城內的涼州軍

士卒,何嘗不是如何想法?不過他們卻沒人敢當逃兵什麼的,這個真是。還是那話,你當逃兵,不被發現還好,發現就是個死。那麼你守城呢,最後其實未必就是死,跟着自己將軍走,沒準還能活命。所以說這個就看你覺得哪個機率更大的,選擇前者的話,好像也沒聽說誰就成功跑了。這個不能說一個都沒有,可士卒卻也知道,一共有幾個?漏網之魚的話,那

終於是少數,這個肯定是。而且涼州軍中賞罰分明,你只要舉報當逃兵的,對方都跑了,你檢舉了,你就有功。不說給你賞賜多少,可至少能活下來,這個肯定是。所以說有幾個敢跑的,那樣兒的話,不是便宜了別人?真的,所以說馬超也算是知道人心,人大多都有那麼個性格,自己不好,更不能看別人好,而最受不了是自己不好,而別人卻因爲自己好了,這

個是真接受不了。所以說馬超有了那麼個規矩,其實一看,還算是可以,至少在人心上,還是預料到了。因此,這哪怕看着涼州軍都沒什麼優勢,可他們卻依舊是沒人敢當逃兵。那真的猛士都掛了,這個他們還是知道的。畢竟以前當逃兵的也不是沒有,然後最後就是直接

斬首示衆,然後就沒然後了。是啊,人都被咔嚓了,你還不如在戰場上戰死呢,好歹對於己方士卒戰死,涼州軍的撫卹還是可以的,至少比兗州軍比江東軍都強,所以說哪兒還有當逃兵的了,這個真是。因此,哪怕都這樣兒了,可依舊是沒有涼州軍士卒跑,確實是沒有啊。

這就不得不說,涼州軍在這方面,那做得確實是不錯,真是。不過怎麼說呢,沒人跑,如今還是涼州軍守城,可以說這個是點兒優勢。可等到涼州軍真就沒什麼優勢的時候,那樣兒……當然了,那個時候的話,張燕估計就帶兵跑了,還沒等士卒如何呢,他就直接下命令撤退了,退兵了,這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兒,如今在鉅鹿,尤其是癭陶這兒的人馬,很多

可都是當年黑山軍的人,所以說張燕還是有感情的,哪怕這麼多年過去了。可這個卻沒因爲年頭兒久而就直接淡了,反而是加深了。也沒因爲張燕投靠了涼州軍,黑山軍就如何如何,解散是肯定要散的,馬超不可能再讓黑山軍存在,這個隨便一個諸侯也不可能。所以說黑山

軍是歷史了不假,可他們中不少人卻都加入了涼州軍中,大多還都在冀州,畢竟這兒也是他們最熟悉的了,而更多人都在鉅鹿,在癭陶,所以說張燕是有如此想法,實在不行就跑吧,這也難怪他如此了,很正常。反正他是想到當初和袁紹冀州軍,其實就差不多如此,確實這

樣兒。實在是己方沒什麼優勢,自己就只能是趕緊讓大家都躲進山裡,而一進山之後,袁紹冀州軍是徹底沒辦法了。當然了,張燕也是知道,袁紹其人就根本就沒想着要徹底滅了己方,對他來說,自己黑山軍能老實點兒就可以了,不給他找麻煩就行。其他的,他不想滅了己方,要不然的話,袁紹真要下定了決心,下了狠心,那麼己方人馬根本不是冀州軍的對手,

這個肯定是。確實,對袁紹來說,滅黑山軍,也就是自己下定決心的事兒,可滅了之後,那纔是最大問題,這個真是。因爲黑山軍不是人馬最多,他們十萬人馬,和己方冀州軍比,那還是有着不小差距的。可真要是滅了他們十萬人,他們的那些家人,纔是最大問題,一點

兒不錯。試問我把你家人都殺了,你能輕易放過我?所以說袁紹很清楚,那些人才是大/麻煩,所以說自己如何去對待他們,是大問題。如果說把他們都收編成老百姓,可治下有幾十萬不聽話不怎麼忠心的老百姓,袁紹確實是不放心。那麼把他們都殺了?是,這個動手的話,其實己方冀州軍不是那麼費勁,畢竟算是一幫手無寸鐵的人,己方屠戮了他們,那確實

是輕鬆。可之後呢,袁紹是看不上百姓不假,可自己知道,只要自己一那麼做了,這第二日馬上天下就該震動了,全都是討伐自己的,什麼士林的人,都得出來。所以說袁紹爲了自己的名聲,他覺得自己不是曹操,曹操爲了兗州軍,他可以讓士卒去屠殺徐州百姓。可自己呢,卻絕對不會說爲了輕鬆省事,就真去讓士卒屠殺百姓,這個自己做不出來。真要是那麼

做了,只能是讓天下人恥笑,和曹孟德那樣兒豪強地主的子弟有什麼區別?自己可是世家子弟啊,就是比他們高貴多了。所以說袁紹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說能更好去解決黑山的問題,那麼他早解決了,可是沒有。因此,最後也只能說是對張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確實,也是沒什麼好辦法,只要他們不給己方大/麻煩的話,那麼他們一直在己方地盤兒上,自己也認了。對袁紹來說,怎麼想怎麼都是,這滅了黑山,真就沒有不滅他們的好處多,所以說自己該如何去做,那是在是再清楚不過了,確實。如果說對袁紹來講,滅了黑山的好

處更多,那麼他其實就會義無反顧去做,就是這樣兒。袁紹雖說有時候他是犯糊塗不假,犯錯那是常事兒,不過在他精明的時候,那確實,是有北方霸主,天下第一強勢諸侯的一面,這個也是沒錯。而張燕其人,他就算是再不瞭解袁紹,可也算是打了那麼多年的交道了,他還是比較清楚的,其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兒。張燕可不認爲,己方有十萬人馬,十萬的黑山軍,

這他們冀州軍就怕了什麼的,那不開玩笑嗎。冀州軍到底有多少人馬,就張燕所瞭解的,具體多少,他也不知道。可是要滅了己方十萬人,那確實是沒什麼大問題。而不得不說,可不是說己方跑了山裡去了,袁紹就不敢來,怕什麼埋伏,什麼他們冀州軍不熟悉地理之類的。

那可不是,就張燕所知道的,己方跑到山裡了,確實可以說是給冀州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可你要是說袁紹這就怕了,那可真不是他袁本初。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袁紹是找到了一個好的藉口,一個不用再對付黑山軍的藉口,他們不都進山了嗎,那麼己方就不好去了,是吧,

所以這個正好是讓袁紹順坡下來,他是覺得不錯。而張燕更是覺得不錯,確實,這自己那麼做了,最後可以說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是如此。你看這冀州軍不追上來了,不想着滅己方了,不就是如此嘛。而他也確實,知道了點兒袁紹的想法,一直到如今,張燕自認爲還算是比較瞭解其人想法的。而事實也證明了,己方這黑山軍的十萬人馬,可從來就不是他

冀州軍的大敵,這個一點兒沒錯。而他們的大敵,其實一直都是涼州軍,是兗州軍,可惜袁紹確實是沒那麼重視,至少一開始是沒有,這個肯定是。而等他覺得不對的時候,涼州軍和兗州軍的實力已經是比較厲害了,說是羽翼已豐,其實也不爲過。但是哪怕如此,袁紹最

開始也沒認爲對方兩軍就能對付了己方,能贏了己方。可他們兩軍聯合了,這真是不要臉啊,連袁紹都是如此想法。可他卻不能表達出來自己一點兒害怕來,不能說自己如何擔心如何擔憂如何顧慮,那不是一個當主公做老大的應該去做的,這個肯定是。結果最後是冀州軍

被滅,徹底成爲了歷史。而涼州軍和兗州軍也是走向了歷史更大的舞臺,袁紹身死,北方一代霸主沒了。雖說其人出身,他就註定不會看得起百姓什麼的,可在世家大族的眼裡,袁紹還是很有地位的,比袁術可強多了。那個是能拿個玉璽就稱帝的傻×,多少人都想着,就不認識他,那多好,可這個已經是改變不了了。而他們也是真看出來了,比起袁紹來,那個

袁術,可真是坑啊,什麼都坑。所以說他們也算是覺得還不錯,至少袁家沒了袁術,可不還有袁紹嗎?而且也不得不說,也真是沒幾個人看得上袁術,這個肯定是。就看他手下沒幾個人,關鍵好像還沒什麼名人,這個就看得出來不少了,和袁紹一比,說是天壤之別,其實

也不爲過,確實就是那樣兒。而死的時候還念念不忘,問是不是自己最後是終於比袁本初強了,自己是超過其人了,所以這麼一個……

第九一八章 武安帶兵撤西陵第二一〇章 襲叛賊漢軍取勝(下)第八三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第九一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七)第九二一章 換主將接替樂進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三〇八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三五三章 見帶來孟優消息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二二五章 帶來請木鹿大王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五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四)第八四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三)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八九七章 涼州軍四攻樊城(續)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九六六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續)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一四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四)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二)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七七五章 馬孟起設宴招待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一九〇章 南蠻王帶兵折返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八八五章 孫策書信至蘄春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四七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二)第三八〇章 許都曹孟德問詢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六〇二章 遣使欲往長安城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二)第四六〇章 雲杜城見郭奉孝第七九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四)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十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七)第十五章 聯軍首戰攻安陸第六章 馬孟起蘄春議事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一六六章 南蠻王遣人搬兵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七八〇章 文仲業夜闖城門(續)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一一五章 孟獲無奈聚衆議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四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〇)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三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二二三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第七八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一)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十七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三)第一一〇章 漢軍攻取宛城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三八七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續)第七六八章 龐士元拜主孫策第七十五章 賣藝葬父馬超幫忙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二一五章 南蠻王率軍決戰第三〇七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第九八六章 臨湘棘陽戰事起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八〇八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三)第二二六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九)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五六四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完)第五八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三一五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
第九一八章 武安帶兵撤西陵第二一〇章 襲叛賊漢軍取勝(下)第八三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第九一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七)第九二一章 換主將接替樂進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三〇八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第二六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第三五三章 見帶來孟優消息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二二五章 帶來請木鹿大王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一)第五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四)第八四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三)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八九七章 涼州軍四攻樊城(續)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九六六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續)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一四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四)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八一一章 蔡瑁府中見仲邈(續)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七八〇章 函谷關攻關繼續第九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二)第八九九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七七五章 馬孟起設宴招待第九八三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完)第九七一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完)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一九〇章 南蠻王帶兵折返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八八五章 孫策書信至蘄春第六五一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一)第四七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二)第三八〇章 許都曹孟德問詢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六〇二章 遣使欲往長安城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二)第四六〇章 雲杜城見郭奉孝第七九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四)第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六)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三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第十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七)第十五章 聯軍首戰攻安陸第六章 馬孟起蘄春議事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一六六章 南蠻王遣人搬兵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七八〇章 文仲業夜闖城門(續)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一一五章 孟獲無奈聚衆議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四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〇)第八八七章 涼州軍兵臨樊城第一二〇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續)第三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二二三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第七八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一)第七〇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三)第四七一章 吳班夜歸成都城第十七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三)第一一〇章 漢軍攻取宛城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三八七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續)第七六八章 龐士元拜主孫策第七十五章 賣藝葬父馬超幫忙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二一五章 南蠻王率軍決戰第三〇七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第九八六章 臨湘棘陽戰事起第三四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八〇八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三)第二二六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九)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六十六章 兄妹爲難有人援第九七三章 霍峻半途遇聯軍第五六四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完)第五八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三一五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