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二)

bookmark

就衝這麼一點,其實也看得出來,曹操絕對是比董卓強,更比李傕郭汜他們強多了,那是。但是在劉協那兒來說,他們那些人都有一個稱呼,就都是亂臣賊子,哪怕曹操是比他們都強,可劉協不會改變他的那些看法就是了,那沒錯。你要說他到了現在,確實是改變了一些想法,那都沒錯,可其人的看法,對曹操如果看待的,劉協卻從來都沒改變過,亂臣賊子啊,沒錯。

是啊,他所想的,對付曹操掌握大權,到現在早是沒那樣兒想法了,劉協這樣兒的想法確實是改變了,那沒說。可其人對曹操的看法,怎麼看待他的,那是從來都沒變過,真的。曹操、馬超還有那個孫策,隨便一個都是亂臣賊子,一點兒都沒錯。如果說天下不是因爲有了

那麼多的亂臣賊子,可就沒那麼多事兒了,真是。不用所有人都忠誠大漢,可只要是忠心的人多,天下可不就太平了,真的。所以說像馬超、曹操和孫策那樣兒的,全都是亂臣賊子,而他們的手下,也都是亂臣賊子。亂臣賊子的手下基本上都是亂臣賊子,這個不是絕對的,

但是大多如此。就劉協所知道,也就荀攸了,他那樣兒的還算是能對大漢有忠心,至於說其他人……所以說其他人也沒誰就忠誠大漢了,忠心大漢的,如今可以說是越來越少,沒幾個了啊。所以劉協也早都認清了現實,只要兗州軍一直在,曹操一直都活着,那麼大漢就滅不了。可兗州軍要被滅了,活着說曹操不在了,那麼前者大漢肯定就完了,後者的話,還得

看具體是什麼樣兒。曹操病逝的話,繼承他大位的肯定是曹昂,其人一開始不會滅了大漢,但是以後……那真是都不一定啊,哪怕劉協覺得曹昂其人雖說不忠誠大漢,可他終究是受到了其父很大的影響,但是……劉協覺得自己別有太好的想法,你說曹操在的時候,他是不會

說滅了大漢,哪怕有更多人諫言這個,他都不會去做。可他兒子不同啊,曹丕不用說了,只要是曹昂繼承了他的位置,在短時間內,其人是不會滅了大漢的,可架不住多少人諫言,要真那樣兒的話,大漢不被其人滅了都不可能。曹昂其人是受了他父親大影響不假,但是這

個對大漢的態度上,其實要很多人都諫言了,他確實,還會去像他們諫言那麼去做的。可不是嗎,因此,劉協不可能相信曹昂什麼,他就相信自己所想。還得是兗州軍不被滅,而曹操活着,那麼大漢就不會被滅。劉協已經不怎麼在乎自己這個皇帝位置了,他覺得都沒大用,傀儡而已,就是。所以他所想的,不過就只是大漢不被滅,別在自己手裡被滅,甚至就晚點

兒被滅,如此。所以這個肯定是,劉協想要大漢不被滅,他就得期待着兗州軍不被滅,而曹操也不死,就是如此。只要這兩個條件達到了,那麼絕對就是沒問題,大漢不會被滅。首先兗州軍被滅,那麼就絕對是馬超帶着涼州軍一統天下了,而曹操肯定也是身死,所以說之

後馬超不滅了大漢都不可能。他不滅大漢,怎麼稱帝?當然了,這其中基本上也少不了讓劉協禪讓,這個也是。畢竟如果說馬超還想着要大義的話,就得那麼做。不過那時候天下都一統了,哪怕說其人就直接滅了大漢,不用劉協禪讓什麼的,也不是不可能,因爲並不是非常需要,可不是。至少歷史上曹丕稱帝的時候,他那是必須的,畢竟天下都沒一統,他稱帝

必須有的正名兒,那麼這個禪讓就是必須的了。但是到了馬超那兒,確實那並非是必須的,所以他可以選擇啊,那是。而一統了天下,禪讓就真不是必須的了,那沒錯,所以說馬超到底要如何做,其實不一定了。到時候還得看他到底是想不想如此了,可不就是。這個主動權肯定不在劉協那兒,而就只在馬超和涼州軍那兒,那是沒錯。而對他們來說,到底要如何去

做,其實就一點足夠,是利大於弊,還是說弊大於利,就是如此,那可一點兒沒錯啊,就是。所以說只要看這個就行,馬超怎麼認爲的,他就怎麼去做了,那是。對他對涼州軍來說,可不就是那樣兒,真的。因此,到時候到底是什麼樣兒,這個還預測不了,畢竟都是有可能,

那沒錯。想馬超讓劉協禪讓,這個是有很大機率,而他不讓其人那麼做,直接就滅了大漢,也並非就沒可能。對馬超來說,其人是對大漢有那麼點兒感情不假,但是大漢該退出歷史舞臺了,那也是沒錯。畢竟四百年也夠了,真的。如果說大漢能扶一把,也許馬超以前都不會

那麼做。但是大漢還真就能扶了?知道馬超知道,沒有那樣兒值得自己扶一把的人啊,劉協肯定不行,那就算了。所以說這個都不要多想,沒有人,那麼怎麼去扶?劉備?還是別開玩笑了,真的。對劉大耳朵那樣兒的,說起來馬超從來都是找機會打壓,那是必須的,沒錯。找機會滅你纔對,還扶你,那不開玩笑嗎,他反正不會那麼做啊,就是。對馬超來說,這個

也是,大漢真就要完蛋了,那麼你就不要指望太多。他覺得也不是自己,應該說基本上絕大多數的人都那麼認爲,大漢早晚完蛋,還能有多少年的國祚?不是馬超不相信,實在是大漢真就完,還別指望太多,都沒用啊。當然了,對大漢的感情,馬超一直都不是假的,不過

沒那麼多罷了。可不是,至少人家曹操最開始那對大漢的感情,確實都是真的。而馬超那樣兒,確實更多是裝出來的,沒錯。其人對大漢並非沒有感情,可確實是沒那麼多,那都沒錯。多了的話就不是當初那樣兒了,可不就是。可當年的情況,馬超很清楚,就得給自己包

裝成一個那樣兒的人,說起來才更好去行事,那一點兒都沒錯。如果說不那樣兒的話,就太難了。畢竟馬超那時候不光要裝給劉宏看,也一樣兒是給曹操看,一點兒都沒錯。關鍵是他還都騙過去了,這個真不容易。劉宏不用說了,而馬超覺得也就是那個時候的曹操,心裡有大漢,關鍵還想着當大漢的忠臣,所以說自己能騙過其人,但是如今的話,那是沒有戲了,

還想騙過曹操,就僞裝成大漢的忠臣,那肯定是不行,沒錯。如果說是有什麼特別好的計策,那另說。所以說那個時候的曹操,他是那樣兒的,馬超接觸不少,他清楚。而如今的曹操,其人又是那樣兒的,和其人打了那麼多年的交道,馬超自然是知道曹操什麼人,性格作

風都什麼樣兒,他知道,那是。當初他是大漢忠臣,還想着青史留名,都留着好名,死後在墓碑上刻着大漢徵西將軍,這個就是曹操的想法,真的。但是如今呢,馬超也只能是呵呵了,沒說的。現在的曹操,確實不能說他心裡就沒有大漢,至少馬超能滅了大漢,孫策能,可就他曹孟德不會。但是其人終究不是當年的曹操了,這個馬超知道,孫策也知道,而他曹

操自己更知道,那沒錯。所以說如今的曹操,早已不是當初那樣兒了,亂世的奸雄啊,他早就變了。如果說這是個太平盛世的話,那麼他曹孟德會成爲一個大漢的忠臣、能臣,而不是現在這樣兒的,就是。不過趕上了亂世,那沒辦法。說起來真那麼說的話,至少在馬超看來,不是英雄造就瞭如此亂世,而是亂世出了英雄,說白了就是時勢造英雄,馬超覺得這個

更是了,不是反過來。當然了,有人肯定不這麼認爲,那也正常,沒有誰必須說服誰,就只是自己看法而已,確實。就像寫文也是,從來都是一家之言,那沒錯,確實。所以說趕上這麼個亂世,曹操就是奸雄。如果說這不是亂世呢,他就是能臣,至少馬超還是很相信的,

沒錯。所以說他還是相信是時勢造英雄,至少馬超知道自己,趕上亂世了,自己是不得不這樣兒,不可能不如此啊。但是要在一個太平盛世,那麼自己肯定不是這樣兒。早就想辦法對付北方異族了,那沒說的。還想什麼一統天下啊?那天下一直都是一統的,太平盛世啊。

在馬超想法中,太平盛世,那一樣兒是有自己,有曹操,也有孫策,可三人絕對不是現在這樣兒就是了。馬超覺得能和他們成爲不錯的朋友,而不是說現在這樣兒,那都是不死不休。說起來本身是沒什麼大矛盾,誰就非要誰死。可就是根本的敵對,必須有一方徹底滅亡才行,所以說彼此早就是不死不休了,沒錯。可亂世是如此,太平盛世的話,那絕對不是這樣兒啊,

沒錯。劉協如果在太平盛世的話,其人也許是能當一個不錯的皇帝,這個是馬超中肯的評價。至少其認可比劉宏比劉辯都強,這個是事實。在亂世中,那沒辦法了,而且你最大的對手是曹操,曹操什麼人,那都不用說了,反正劉協肯定不是對手就是了。以前他對手是董卓、

李傕還有郭汜他們的時候,劉協都不好使呢,更別說是換成了曹操,真的。他不是曹操對手啊,那沒辦法。劉協是沒趕上一個好時候,那真是沒辦法。誰讓他接手大漢的時候,基本上大漢已經是快要完了,日薄西山了,那可一點兒沒錯。早就快要落山了的太陽,還能有什

麼大用?再有用,那是明日還能升起來的纔有用,可大漢行嗎?所以說這個就不用多說了,也是這個破亂世,其實馬超一點兒都不喜歡,別看他是爭霸,還成爲最強諸侯了,天下第一啊。可哪怕如此,他卻依舊是喜歡太平盛世,真的。畢竟馬超是生活在和平國家幾十年的人,真就不是這個時代的土著能比的。大多還是比不上馬超的,那沒錯。就衝馬超生活在和平國

家幾十年,就這麼一點,那就比不上,真是。以前他是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到了大漢,東漢末年,尤其是經歷了亂世,馬超是深有感觸。真還是那話,自己以前,一千八百多年之後,嚴格來說,並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畢竟天天打仗的地方都有,可自己卻生活在了一

個和平的國家,一點兒沒錯。所以說真正盡力了亂世,經歷了戰火,才更知道和平的可貴,真的。可以說在戰亂中的老百姓,沒幾個人不喜歡不希望和平的,這個就和如今亂世中的老百姓一樣兒,那真是。可不就是,如今這個時代,那誤傷誤殺的百姓多了去了,不是一千八

百多年之後能比的,那真沒錯。是啊,好歹一千八百多年之後,真有戰事的時候,誤傷的情況比現在少,這個沒錯。畢竟老百姓都知道躲,可這個時代,不能說老百姓不知道躲,實在是冷兵器年代,這個想要說不誤傷誤殺都不可能,畢竟一場戰事,至少都得是好幾萬人,那是什麼概念,都不用多說了,真的。所以說如今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那更是希望天下太平,

可別有戰事什麼的。沒戰事的情況下,他們就只是想着不被餓死就好,能吃上飯啊,沒錯。可有戰事的時候,他們是想着別被波及到,怎麼都得躲開,那樣兒纔好,可不是。別看哪一方的戰事,野外的戰事都在空曠的地方,可攻城戰事呢,破城之後呢,那不進城?就肯定不

殺百姓?確實,有的不是他們故意爲之,就只是誤傷誤殺,那確實是沒辦法,這方面涼州軍做得還可以。

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六八五章 霍仲邈求教徐庶第九九二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第一五九章 崔鴻追憶當年事第七九〇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四二一章 趙子龍繼戰閬中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四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四)第五七九章 再敗退各方反應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一三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四)第八四一章 深夜鄧義見蔡瑁第一三九章 說董卓李肅出言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三〇四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二九二章 五人大戰呂奉先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三三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全據荊州第三八七章 賈馬演戲賺鬼卒第四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一)第三八一章 涼州軍大戰陽平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三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三 )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四四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八)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八十三章 王伉暢言盜匪事第五四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七)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九十一章 爲報仇十八子離去第四十章 遇大賢管寧要避世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四四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四)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第六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完)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十二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完)第一五二章 孟起入營遭攔阻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五四八章 兗州軍兵臨城下第七〇八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完)第三四七章 馬孟起再臨敦煌第三三九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九〇一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第二五一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第六三二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續)第二三三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下)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六八五章 霍仲邈求教徐庶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四)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九〇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七)第八二三章 江東軍繼戰臨湘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第五四八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續)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三)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
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六八五章 霍仲邈求教徐庶第九九二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第一五九章 崔鴻追憶當年事第七九〇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八三七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四)第二三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八)第四二一章 趙子龍繼戰閬中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四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四)第五七九章 再敗退各方反應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二三〇章 驅猛獸戰涼州軍第一三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四)第八四一章 深夜鄧義見蔡瑁第一三九章 說董卓李肅出言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三〇四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三四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五)第二九二章 五人大戰呂奉先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三三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第七六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五九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三)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九〇六章 蘄春城兩軍激戰(續)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全據荊州第三八七章 賈馬演戲賺鬼卒第四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一)第三八一章 涼州軍大戰陽平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五四五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第三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三 )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四四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八)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八十三章 王伉暢言盜匪事第五四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七)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九十一章 爲報仇十八子離去第四十章 遇大賢管寧要避世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三二九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第八九六章 益德出馬欲守城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四四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四)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第六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完)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十二章 馬府中兄弟遠謀(完)第一五二章 孟起入營遭攔阻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五四八章 兗州軍兵臨城下第七〇八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完)第三四七章 馬孟起再臨敦煌第三三九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一)第八八八章 房陵城內衆議事(續)第九〇一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第二五一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第六三二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續)第二三三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下)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六八五章 霍仲邈求教徐庶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四)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九〇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七)第八二三章 江東軍繼戰臨湘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一〇八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九)第五四八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續)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二九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三)第二四三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