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長安城司徒身殞

bookmark

幷州軍爲什麼有人會誓死都追隨呂布,連幷州的親人都不管不顧了。不只是因爲他呂布呂奉先是飛將,武藝第一,這個當然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其實也有呂布他這個人對士卒不錯的原因,就像這個事兒,如果呂布沒有親人在長安,那麼他絕對還得去西城門抵擋一陣才能撤,而其中也確實是有爲了自己手下士卒的意思在裡的。

呂布他身爲主公,在他眼裡看來,幷州軍的士卒不只是自己的家底,更是自己的弟兄,所以此時呂布還能想着士卒,這個並不是誰都能如此的。至少有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他第一反應就是跑,跑得是越快越好,還管什麼手下的士卒啊,應該是士卒保護着自己撤退纔對,怎麼可能是自己去抵擋敵軍呢。當然這個也得考慮呂布他的武藝水平高超,畢竟是藝高人膽大,所以這個卻也得是考慮在內的。

呂布回府後,帶着妻子和女兒從長安東門撤退了,其他人,像曹性、高順他們幾人也都是撤出了長安,畢竟誰也不可能去和叛軍硬拼,那是逞匹夫之勇,再說其實誰也沒呂布那兩下子啊。而幷州軍的士卒同樣兒是且戰且退,但是就這一戰,卻是損失大了,比之前那些時日守城所損失的都多了一倍還多。

呂布不甘心地望了長安一眼,心說自己以後有機會定要報了此仇,這一次自己讓李傕他們叛軍追得就像是喪家之犬啊,可惡可恨啊。

呂布留下高順,讓他帶着他的陷陣營斷後。其他人就是一路向東而去。要說高順的陷陣營就是攻擊的這麼一支精銳,絕對不是什麼守城的士卒。所以一直也都沒參與守城。但是真要是不得不讓陷陣營去守城的話,那高順也不會猶豫的,不過真要到了那個地步的話,估計城池也快要被攻破了。不過如今根本就沒到那個時候,城池卻也被攻破了。

其實之後呂布、張遼他們也瞭解到了爲何長安城會被這麼輕易攻破,結果從幷州軍士卒的口中知道了是隋元做的。張遼則向自己主公請罪道:“遼治下不嚴,帳下出瞭如此叛徒,還請主公責罰!”

呂布聞言則緩緩搖了搖頭,“此事隋元做得倒是情有可原,而且其人也已謝罪,所謂i‘人死爲大’,此事就讓它這麼過去吧!再說所有一切皆是隋元此人所爲。卻與文遠無關,文遠不必如此!”

呂布不怪隋元嗎。那不可能,但是人都已經死了,關鍵是他隋元的作爲,呂布其實確實還是能理解的。而有些東西你不能就一定去分是對是錯。至少在呂布看來,隋元這事兒你就不能這麼說,只能說是他做出了自己的一個選擇,而他也都是三十幾歲的人了,他爲自己的所作所爲。是付出了代價的。而呂布也不是那種一點兒道理都不講的人,所以這事兒過去就過去了,誰也不用再多說什麼。

如果說隋元還活着的話,他如果在呂布的面前。哪怕呂布也能理解他的做法,但是呂布依舊會把他給軍法從事的,然後照顧好他的家人就是了。但是如今其人已死,所以這事兒到此就算是全完事兒了。

--------------------------------------------------

而此時的長安城呢,當王允得知了叛軍攻入了長安的時候,他是大驚失色,真沒想到,叛軍居然攻進城來了,這呂布他的幷州軍到底是如何守城的!不過這時候也不是想這個的時候,而王允他也確實是忠於大漢,他此時所想的不是他自己如何如何,而是想着要去進宮保護皇帝。因爲在他看來,自己都一把老骨頭了,死了那就死了,早晚都得死,自己還能活多久。但是陛下不行啊,他還年輕,大漢的江山可都繫於天子一身啊,所以陛下絕對不容有失。

王允雖然覺得李傕他們絕對不會也不敢動天子,但是他就害怕他們手下的那些士卒啊,士卒可不會管這個,因爲可能連誰是皇帝他們都不知道。這個可不是笑話,可不是所有人都見過皇帝的,就算劉協他穿着龍袍出現在士卒的面前,那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得他啊。畢竟這是古代的時候,而很多人確實是沒見過皇帝,這是絕大多數的。更是不知道皇帝的相貌了,他們可沒有什麼電視電腦之類的東西啊。

可惜王允所想的是不能實現了,因爲就在他想帶着府中的私兵去保護天子之時,他是剛出府門口就讓人給抓住了。

李暹可是知道自己叔父所想,他佔長安就兩個想法,第一就是殺了王允呂布他們,然後就是學着董卓那樣兒,控制住小皇帝,也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一進城就帶兵是直奔司徒府,結果正趕上王允從府中出來,結果王允悲劇了,直接就被李暹給生擒活捉。而李暹他是立下了大功一件,生擒了王允,要知道有多少人都恨他都恨透了,都想殺之而後快啊。

但是最後卻讓他李暹得手了,王允一看,完了,全完了,如今真是大勢已去啊,一點兒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啊。自己就那點兒私兵,可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呢,三下五除二就被人家全給滅了。而王允這時候也算是看到雙方的差距了,心說他呂布呂奉先沒影兒了,應該是逃出長安了吧。

沒想到啊,沒想到,亂黨帶着叛軍居然也能得勢啊,蒼天不公,蒼天你不公啊!不過王允知道,此時是再說什麼也都沒用了,自己被叛軍所俘虜,等待自己的唯死而已。說實話,自己不怕不懼這個,但是要說是死在了叛軍之手,自己還確實是心有不甘。但是如此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都是無奈。

過了不過半個時辰。長安城終於是慢慢又安靜了下來,而沒有人知道。今夜到底是多少人無眠。其實應該說是有幾個人是在城內大亂的時候還能睡得着的,也許有,但是也沒幾個吧。

反正劉協他是沒睡着,他早就已經知道了,自己最不願看到的一幕發生了,自己雖然不想看到。但是它卻是真實地發生了。早知如此,自己還不如當初堅定地站在王允王子師這邊兒呢,如果他能把李傕李稚然他們趕走,那麼就不會是如今這幅光景了吧。但是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沒用了。

李傕帶兵直接就進了皇宮,他的士卒早就控制了整個皇宮,別說是皇宮了,如今整個的長安都在他們所掌控之中了。

李傕他們幾人見到劉協後。趕緊施禮,“臣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張繡、李暹)見過陛下!”

劉協看了幾人一眼後。心說都是亂黨,全是逆賊啊!朕寧可是讓他王允王子師手掌重權,獨攬朝綱,也不想讓你們每日威脅朕啊。劉協如今他是欲哭無淚,他一點兒都不敢表現出不滿來,雖然他也覺得幾人不會殺他,但是這事兒還是放着一點兒好啊。畢竟他們可有着十幾萬的大軍呢,而自己呢。幾萬人都沒有啊。

劉協強作鎮定,讓自己在李傕面前保持住,一點兒都不能懼怕他們,他們是亂臣賊子。而自己是大漢的皇帝,是帝王,自己怎麼能怕他們,應該是他們怕自己纔對啊!

“衆愛卿不必多禮,這,今夜幾位是所爲何來啊?”

劉協總不能問,你們攻破城池之後,還準備做什麼啊。要是真這麼來一句的話,那可就有意思了。

李傕一笑,“回稟陛下,臣早就說過,此次是來長安清君側,誅殺小人來的。而如今小人已經被我方擒獲,所以還請陛下下旨,誅殺小人!”

雖然和李傕比起來,劉協他是更希望王允活着,但是如今的情況是王允不得不死,而對於劉協來說,王允死了,他也是沒什麼可惜的。因爲王允和自己一樣,都可以說是個失敗者,自古都是成王敗寇,所以他死就是吧。更重要的是,他王允王子師之前手握重權,估計那時他不會想到會有這時吧,所以他死了倒是也好,也算是爲自己掃除了一個霍光。

劉協還做出了一副爲難狀,這時有人已經把王允給壓了上來,王允趕緊給劉協見禮,劉協說道:“王司徒,朕……”

“陛下,讓臣死吧!只要陛下在,大漢在,一切就都有希望,而臣不過就是老命一條,死不足惜!”

劉協心下感嘆,心說如果王允不是向着霍光這樣的人發展的話,那麼他如此的忠臣,絕對是大漢難得的擎天柱,紫金樑啊。可惜可惜啊,他就要死了。

劉協貌似爲難狀,李傕說道:“陛下難道絕對王子師不是小人,不該殺否?”

劉協一聽,“這……”

王允對李傕他們大喝道:“你們這羣亂黨,帶着一羣叛軍,雖然得勢一時,但是卻……”

因爲話剛說到這兒,李傕已經過去給了王允好幾個耳光,然後對旁邊兒的士卒說道:“把他的舌頭給我割下來!”

“諾!”

王允也沒掙扎沒躲什麼的,只是冷眼看着李傕他們幾人,然後冷笑了幾聲,然後舌頭就被割下來了。

劉協一轉頭,也不知道他是不忍心去看啊,還是說他厭惡這個,也許可能都有。

劉協沒有辦法,只能讓人擬好了聖旨,細數了王允的無宗罪,然後李傕拿過聖旨一看,嘴角勾出了一抹笑容,說道:“好,陛下聖明!”

郭汜幾人也齊聲道:“陛下聖明!”

於是李傕讓小黃門在衆人面前宣讀聖旨,然後王允就被拖出去斬了,而且還是斬盡殺絕,他府中所有人全部被誅殺殆盡。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李傕郭汜等人帶十數萬叛軍攻入長安,殺司徒王允王子師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在繼董卓之後再一次被摧殘踐踏。

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三九一章 馬超商討出行事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一二七章 馬超夜襲南蠻軍第八四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二)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三一七章 汜水關華雄挑戰第二二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一)第八四〇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七)第二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三)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二二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五)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四)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三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三)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九五〇章 徐晃夜襲聯軍營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一五〇章 追敵將福達中招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八二二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續)第二一三章 馬孟起求人尋人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五〇二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一九八章 登城頭三人蔘戰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二〇七章 守美陽等待戰機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五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六)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八〇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五)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八七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八)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一三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二)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第一三三章 趙弘軍精銳攻城第一五八章 崔福達父子終相見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二〇七章 守美陽等待戰機第九五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六)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一)第五七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第七九三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續)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五二九章 楊奉相商謀曹操第七六四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完)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七)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六十九章 公孫度遼東稱王第六九〇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 續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八八〇章 別衆人劉文告辭第一五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四)第一四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七)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三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二)第五一〇章 涼州牧欲請人才第六十八章 曹操書信至江東第五五三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四)第九六〇章 孫劉商議進兵事(續)第五六二章 劉備落敗投許都第二九四章 爲說飛將贈赤兔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八三四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一)
第八三〇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七)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三九一章 馬超商討出行事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一二七章 馬超夜襲南蠻軍第八四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二)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三一七章 汜水關華雄挑戰第二二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一)第八四〇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七)第二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三)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二二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五)第四六八章 趙雲定計擒張任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七八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七)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一九八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四)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三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三)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九五〇章 徐晃夜襲聯軍營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一五〇章 追敵將福達中招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八二二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續)第二一三章 馬孟起求人尋人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五〇二章 郭汜帶兵入長安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一九八章 登城頭三人蔘戰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六一九章 戰官渡兩軍對決第二〇七章 守美陽等待戰機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五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六)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第三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八)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八〇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五)第五二〇章 謀士計算計魏延第一一一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三)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七七九章 漢軍荊州退藤甲第八七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八)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四三〇章 馬孟起問詢五人(續)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一三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二)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三七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三)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第一三三章 趙弘軍精銳攻城第一五八章 崔福達父子終相見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四一二章 部署畢兵臨葭萌第二〇七章 守美陽等待戰機第九五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六)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一)第五七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第七九三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續)第九二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二)第五二九章 楊奉相商謀曹操第七六四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完)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七)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六十九章 公孫度遼東稱王第六九〇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 續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八八〇章 別衆人劉文告辭第一五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四)第一四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七)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三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二)第五一〇章 涼州牧欲請人才第六十八章 曹操書信至江東第五五三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四)第九六〇章 孫劉商議進兵事(續)第五六二章 劉備落敗投許都第二九四章 爲說飛將贈赤兔第七七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八)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八三四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