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

bookmark

馬超他們帶着七萬大軍到達了沮縣後,第二ri,他便帶兵向着漢中進發了。無-彈-窗純-文-字レ♠思♥路♣客レ至此,他是帶兵從沮縣一直向東南而去,進入到了漢中郡的地界,而對外則詐稱是十萬大軍,直接就奔向了漢中西部的最爲重要的陽平關。

大漢初平三年五月,涼州牧馬超以武都郡百姓受五斗米教教衆威逼利誘,脅迫入教爲由,稱涼州百姓深受其害,兵發漢中,討伐張魯,拉開了爭奪漢中的序幕。

--------------------------------------------------

要說當時馬超的大軍正在向着沮縣而來的時候,張魯其實就已經知道了具體的消息,他更是知道馬超這就是奔着他的漢中來的。反正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啊,要不自己還能如何。總不能去和他馬孟起議和吧,他其實也知道,人家馬超馬孟起肯定不能幹啊。這涼州牧馬超馬孟起帶了大軍前來了,可不就是要奪自己的漢中嗎,所以除非是自己把漢中拱手讓給人家,要不一切都談不妥。

張魯是趕緊召集了衆人商議對策,他如今一共是有六個得力的屬下,加上他一共是七個人,而他張魯一系算是個兄弟團隊吧。爲什麼這麼說呢,你看啊,首先是第一謀士,巴西安漢人閻圃,他當然是沒什麼特別的,只是其人有些謀略,而且也常爲張魯出謀劃策,所以算是受其看重,在張魯的帳下可以稱得上是第一謀士。

這第二個就是張魯的弟弟張衛張公則了,於是這不就有了一對兄弟了嗎。

其實張魯兄弟是名門之後,先祖是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張良,但是張魯他們可從來都不說這個,因爲張魯覺得自己實在是愧對先祖的名聲。張良那是什麼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頂級謀士,可他張魯如今就是個漢中郡的太守,再加上個五斗米教的天師而已。而在他張魯的想法中,什麼時候自己能當上王了,什麼時候自己才能去提自己的先祖。

而稱王也是張魯這輩子的一個目標之一,他一直都在爲了這個而努力着。看着如今的天下越來越紛亂,他覺得自己的機會其實就在其中。

這第三個和第四個,是張魯手下的大將楊昂和楊任,而他們兩人雖然不是親兄弟,但卻是表兄弟,楊昂是兄長,楊任則是弟弟,而楊昂他的年紀可比楊任大了十幾歲。

至於最後的兩人,一個是張魯比較寵信的一個謀士叫楊松,最後一個則是楊松之弟楊柏。兩人可都是漢中大族楊氏的子弟,尤其是楊松,更是楊氏一族中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

這不一共七個人,三對兄弟,這不就是兄弟團了嗎。俗話說得好啊,“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就是不知道這三對兄弟加在一起,一加一再加一等於三呢,還是能大於三,不過還是拭目以待吧。

--------------------------------------------------

等衆人都到齊了之後,張魯對衆人說道:“各位,如今涼州牧馬超馬孟起已經整兵向沮縣而來,各位應該皆知其人的狼子野心吧!他這就是要謀奪我漢中,準備入寇我郡了!不知各位對此可有何退敵良策啊?有話不妨直說,大家一起來商議商議!”

馬超進兵的消息,張魯作爲當權者,所以消息他當然是第一個看到的了,而之前其他人可是誰也不知道呢,結果如今這麼一聽,都是難免有些驚訝。廣告太多?有彈窗?界面清新,全站廣告要說自己等人可還沒奪取漢中多久呢,這涼州牧馬超馬孟起就攻過來了?正所謂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啊,他涼州牧馬超馬孟起可是名聲在外的,手下更是兵多將廣,所以是誰也不敢小覷其人。

此時謀士閻圃則出言說道:“稟師君,既然馬孟起他帶兵向沮縣而來,那麼必定是要經陽平關,然後過沔陽,最後才能兵臨南鄭。所以屬下以爲,我軍當立即派兵嚴守陽平關,不讓敵軍向前分毫纔是!”

衆人皆是點頭贊同,因爲閻圃所說,正是如今的當務之急。必須要馬上做的,是越快越好。

而張魯他是五斗米教這一代的天師,他自稱是師君,而且他也不太喜歡讓屬下叫他主公什麼的,就喜歡聽人家管他叫師君,所以他的屬下從來都是管他叫師君,而不是叫主公。

張魯聽後則說道:“楊昂楊任聽令!”

“末將在!”“末將在!”

兩人站起出列說道,張魯點點頭,“命你二人帶兵兩萬,駐守陽平關,以防來犯之敵,不得有誤!”

“得令!”“得令!”

兩人對張魯說道,同時兩人心裡也是高興非常。心說這就是師君對自己兩兄弟的認可信任啊,師君沒讓他最親近之人,也就是他的弟弟張衛張公則去守禦陽平關,而是叫自己兩兄弟去了,這不就是說明是如此嗎。

兩人領了命之後,就去點兵了。畢竟如今是越早去進駐陽平關就越好,誰知道馬超的大軍什麼時候就到達陽平關下啊。

謀士楊松此時說道:“師君,鬆以爲我們當向州牧求援纔是,畢竟如今敵軍勢大,州牧想來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楊松所說的這個州牧當然不是指馬超這個涼州牧了,而說的是劉焉這個益州牧。不管怎麼說,漢中郡都是大漢十三州益州所轄的一個重要的大郡,而儘管如今張魯已經隱隱有自立門戶的勁頭,但是他還沒有完全就那麼明目張膽地和劉焉決裂呢。而劉焉這個老狐狸自然也是沒有一下就和張魯撕破臉兒,所以兩人此時其實是處在一種特別微妙的關係之中。

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好啊,叫“兄弟鬩牆,而外禦其侮”,對吧。無論劉焉和張魯兩人如何去爭鬥,在他們看來,那都是他們益州內部的事兒。所以誰都是清楚着呢,張魯和劉焉其實可以說都算是自己人,但是加上馬超的話,那他可真就是外人了。

不過張魯聽後心說,馬超馬孟起他就是故意的啊,他當然也知道劉君郎那邊兒正在忙於平叛,所以根本就顧及不了漢中太多,這不他就帶大軍來了。

“難道先生忘了,如今州牧可是忙於帶兵平叛,所以應該很難去管漢中之事啊!”

這事兒楊松他們當然也都知道,只是知道是一回事兒,而做什麼就是另一回事兒了。其實他們如今還是對劉焉抱着一絲希望的,畢竟犍爲太守任岐也好,是校尉賈龍他們也罷,怎麼可能會是他劉焉劉君郎的對手?劉君郎如今雖說是年紀大了不錯,但是依舊也不是他們那幾個跳樑小醜所能比的。所以其實他們最希望的是,劉焉能馬上平叛,然後讓手下大將帶兵支援漢中。

楊柏則說道:“師君請想,我們是必須要向州牧求援的!州牧再無暇顧及漢中,但是哪怕只派來五千人馬,但那卻也是個助力啊!”

張魯一聽,楊柏這話倒是說到了點子上,沒錯,就是如此啊。劉君郎他再怎麼顧及不到漢中,但是他可能眼睜睜地看着漢中落入到他馬孟起的手中嗎,明顯是不可能。馬孟起今ri要是拿下了漢中,那麼明ri就要去拿他的益州了。而他馬孟起爲何要入寇漢中啊,那還不就是爲了益州嗎,所以劉君郎他可能讓馬孟起得到漢中嗎。

“所言甚爲有理,我這就馬上書信一封到成都,借兵破敵!”

在張魯看來,其實就是和楊柏所說的一樣。劉君郎派兵,哪怕就只有五千人,但那也是援兵啊,是助力不是,所以他這求援信是必須要寫,必須要送到成都才行。至於說他劉君郎不派兵,那除非他真想讓漢中落入到馬孟起之手啊。

寫好信後,張魯命專人送往成都,一定要面呈劉焉才行,信使領命而去。

信使離開後,有人冷哼了一聲,“哼!他馬孟起兵力雖然不少,但是我看他們絕對過不去陽平關!”

張魯一聽說話的這個語氣,就知道是自己的弟弟張衛張公則,他則對張衛說道:“公則不可小看了那馬超馬孟起,其人絕非是易與之輩。更兼手下是兵多將廣,絕不是輕易所能抵擋之人!”

張魯心說,本來以你之武藝,足以守禦陽平關,但是我卻不敢讓你出馬。張魯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本事不是沒有,但是xing格使然,他不適合去當守將,更別說是去守禦關隘了。尤其是更不能讓他和楊昂楊任兩兄弟在一起去守禦關隘,那樣兒的話,可真就是要出事兒了。所以讓楊昂和楊任去守陽平關,卻沒讓張衛去,其實張魯就是這麼個原因。

而楊昂和楊任他們兩人還以爲張魯是如何信任如何看重他們呢,其實才不是那麼回事兒。張魯要不是他如今也真沒什麼人才可用,他是絕對不會用他們兩人去的。而他們兩人其實也確實是沒什麼大本事,但是在張魯帳下,也實在是沒有什麼人才,所謂“矬子裡拔大個兒”唄,他們也就顯現出來了。

第四四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七)第六九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七)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續)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四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八)第十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七)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二三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四)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六二四章 再進兵欲取長城第三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七)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五七〇章 趙雲郭嘉赴隴西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二)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一九六章 中軍帳再會楊鋒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入三江城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二七四章 謀士計破燒當(七)第二五六章 馬孟起再說賈詡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七八二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續)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九七四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續)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二)第五四四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續)第五六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八)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三八九章 張益德返還涼州第五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一)第五九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七)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八〇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四三五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七七二章 馬超書信送長安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一五七章 爲家人再見公孫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八十四章 馬超親至玉門關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九五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六)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三八一章 涼州軍大戰陽平第二三五章 帶來重回三江城第一八八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完)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三五九章 曉埋伏孟獲收兵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一三一章 進讒言劉宏換帥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一)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二)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八三五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二)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二)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三十五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續)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八一七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完)第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七)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三八〇章 許都曹孟德問詢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四五五章 制賭約首局初敗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六)第三一七章 崔福達帶俘回返第八九三章 曹操襄陽會兄弟第一五八章 崔福達父子終相見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
第四四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七)第六九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七)第五七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一)第四十九章 馬孟起問計郭嘉第三十七章 涼州軍猛獸建功(續)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四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八)第十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七)第二二二章 問詢張讓勸說劉宏第二三一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四)第六八〇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第三〇九章 馬孟起拜訪公孫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六二四章 再進兵欲取長城第三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七)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五七〇章 趙雲郭嘉赴隴西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四十五章 管亥相商除五害第三七六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二)第一二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八)第一九六章 中軍帳再會楊鋒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入三江城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六四四章 攻城戰子龍出手第二七四章 謀士計破燒當(七)第二五六章 馬孟起再說賈詡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七三三章 劉景升欲賺劉備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七八二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續)第九四七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二)第二三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三)第九七四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續)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二)第五四四章 曹操決意派援軍(續)第五六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八)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三八九章 張益德返還涼州第五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一)第五九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七)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八〇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四三五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第八〇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三)第七七二章 馬超書信送長安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二〇九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續)第一五七章 爲家人再見公孫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八十四章 馬超親至玉門關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一七〇章 樸克再見公孫康第五五八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七)第八六三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續)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三十章 曹孟德再會孫劉第九五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六)第一一三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三八一章 涼州軍大戰陽平第二三五章 帶來重回三江城第一八八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完)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三五九章 曉埋伏孟獲收兵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一三一章 進讒言劉宏換帥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一)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二)第二八〇章 馬超欲往雒陽城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九)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八三五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二)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二)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三十五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續)第二五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二)第八一七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完)第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七)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三八〇章 許都曹孟德問詢第二十八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續)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四五五章 制賭約首局初敗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六)第三一七章 崔福達帶俘回返第八九三章 曹操襄陽會兄弟第一五八章 崔福達父子終相見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五〇七章 論書信奉孝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