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三章 三人出招謀敵軍

bookmark

王平把牙一咬,不甘心地對已經退下來的涼州軍士卒喝道,“撤!”

別看就這麼一個字,但是絕大多數的涼州軍士卒可也聽得出來,自己將軍這是十分百分千分萬分不甘心啊。但是你不甘心,還能怎麼辦?這個兗州軍的徐晃,而且還有上萬的兗州軍士卒,哪怕己方戰力不錯,哪怕你王平王子均將軍也挺行,有些本事,但在如今的房陵,還不是龍你也得盤着,是虎你也得臥着嗎。

不是涼州軍士卒沒有信心,信心他們當然還是有的,可是就這麼兩日,而且他們也算是見識到了兗州軍士卒的戰力,知道了他們的強悍,並且也多少了解了徐晃的本事,所以他們確實沒想着兩日就能拿下房陵,兩日能拿下?做夢也許可以,要不那就是個笑話罷了。

-----------------------------------------------------

王平帶兵迴歸本隊,王伉和龐柔兩人倒是勉勵了他兩句,王伉對王平說道,“子均,行,不錯,今日卻是比昨日有所進步!”

王平聞言,倒是有些不太好意思地笑了笑,對他來說,他認爲自己大帥,就是安慰他的話。當然,他也並不否認,己方今日,那確實是比昨日進步了。

“大帥,我……”

王伉一擺手,說道:“子均,和明。咱們回去!”

說完,王伉便直接向大營行去。王伉這人就這樣兒。其實話還真是並不多,所以能和王平說一句,也真就算是不錯了。

“諾!”

至於在後面跟着的龐柔和王平,龐柔倒是和王平說着話,無非也是說今日表現不錯的云云……

-----------------------------------------------------

房陵,徐晃因爲自己主公就留下他這麼一個人,所以他也沒人去商議什麼。

當然了,徐晃也有自己的手下。副將兩人,但是徐晃對他們的本事還不知道嗎,也就是自己讓他們做什麼,他們能去做好就不錯了,至於說商議什麼,那就別去想了。雖然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但這話在徐晃這兒。肯定是不適用了。

而且徐晃倒是真挺羨慕樂進的,畢竟樂進手下任峻,那倒算是個人才,就看之前出得那主意,都能讓自己主公是另眼看待,可自己手底下。卻是沒有那樣兒的人才啊。不過徐晃心裡也明白,這事兒你還真就是不要去比較。有些東西你比較比較還沒什麼,可有些東西,那可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而對於徐晃這麼性格的人,他當然不會去自找不自在。

不過徐晃有一點是不錯。那就是在戰後,能自我反思。說白了,就是哪怕他一個人,他也能去好好總結,好好去想想今日己方的不足之處。這個和有多少人去討論沒有關係,徐晃其人的性格,就是如此。

-----------------------------------------------------

今日徐晃所想的,還是今日己方戰事上的不足,他想到了己方和涼州軍一方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一對比下來,其實還是己方優勢能稍微多些。不管怎麼說,城池是己方佔據着的,並且人馬也有上萬人了,所以這都是優勢,那麼自己就得好好利用這些,來對戰涼州軍。

涼州軍的強悍,就是他們的戰力,自己肯定不會否認,倒是再強悍,又能如何,如今在房陵這兒,還不是己方佔據着優勢?

在徐晃看來,自己是不能負了自己主公所託。就看自己主公能如此信任自己,自己還能不效死命嗎?自己主公可就留下了自己一個人,而且是一萬人馬,所以自己當效死命!

要說徐晃都是如此想法了,可見這次涼州軍是遇到大敵了。畢竟徐晃可真不是飯桶,不是泛泛之輩,所以他下了死心,那麼事兒確實是不好辦了。反正涼州軍這邊兒想要早拿下房陵,基本是不可能。

-----------------------------------------------------

這個時候在王伉的中軍大帳中,王伉、龐柔和王平三人,商討着今日和之後的戰事。

此時就聽王平說道,“大帥,如今我軍是不佔什麼太大優勢,反而是徐晃和兗州軍,是佔據優勢。如此對我軍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兒啊!”

王伉聞言一皺眉,“依子均之意,我軍當如何?”

王平說道,“爲今之計,依在下來看,不如對房陵是圍而不攻!”

旁邊的龐柔則問道,“子均之意是?耗敵糧草,讓其不戰自亂?”

王平聞言點了點頭,“然也,和明之言,正是我意!不知大帥以爲如何?”

王伉想了想,然後對兩人說道,“此法可行!”

對他來說,他當然知道己方的優勢,那就是己方的糧草充足,並且這麼些年漢中都沒有什麼戰事,所以可以說糧草確實是積攢了不少。除了送往長安還有其他地方的,那麼剩下的,還不都是在南鄭了,所以王平一說,王伉對己方的糧草確實是有信心。怎麼說,也都比兗州軍多,比房陵城內的徐晃要多多了,根本不能比啊。

-----------------------------------------------------

其實想想也是,徐晃如今房陵城內的糧草。那不過就是之前房陵剩下的,還有曹操留下的罷了。還說之前房陵是有些存糧。但是哪怕當初王平也算是匆忙逃走,並且他經驗也確實是少,不過他卻沒有忘了,讓己方士卒給糧草一把火給點了,這個是沒錯。所以最後哪怕兗州軍士卒也是極力盡力撲救了大火,但是真正給他們剩下的糧草,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至於說曹操留給徐晃這一萬人的糧草,說實話。就算是再多,可怎麼能和整個漢中的糧草相提並論,所以王伉當然不認爲,徐晃的糧草能比得過整個漢中。

所以他對此確實是有信心,那就是王平的法子,如果自己整好了,沒準還真能讓敵軍不戰自亂了。

不過王伉他們的想法倒是挺好。可這事兒真就像他們說想得如此嗎,這個誰知道了。反正想要真正拿下房陵,還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

龐柔和王平見自己大帥都同意了,兩人也都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在他們看來。這個確實是能讓敵軍不戰而自亂,畢竟對方的糧草怎麼能和己方的相比。

最後還是王伉說道,“二位既然都覺得如此,那麼我便差人回南鄭,讓太守調糧支援房陵!”

龐柔和王平兩人一聽。也都是點頭,這事兒要沒有太守的支持。那肯定是玩不轉的。畢竟和徐晃兗州軍比耗糧,這個一般來說,也許是個持久戰,所以己方的支持,那就是漢中郡,那麼當然是要對太守講明此事,然後讓太守調集糧草。反正己方有那麼多那麼多囷的糧草,還在乎和徐晃耗糧嗎,所以三人都有信心,知道自己太守不會不同意這個的。

相反他一定會鼎力支持,在自己太守眼裡看來,要是能兵不血刃就拿下房陵,那麼他是一定會樂於見到如此的。至於說消耗糧草,呵呵,對不起了,漢中別的不多,糧草還真就是很多啊。要說有時候自己太守都頭疼,這麼多糧草,到底要怎麼辦纔好啊,而如今,這不就有了用武之地嗎。

-----------------------------------------------------

“大帥英明!”

這時龐柔和王平兩人是齊聲說道,他們倒是希望能馬上便落實此事纔好。

而王伉則笑道,“好,事不宜遲,來人……”

接着,王伉便叫來了心腹士卒,然後他其人是快馬趕往南鄭,讓他對太守張既和衆人稟明此事,自己則在房陵等着消息。

士卒告辭離開,而王伉這時候說道,“既如此,那麼從明日開始,我軍便與兗州軍停戰。雖名爲停戰,實則是我軍與其耗糧的開始!”

“諾!”

龐柔和王平兩人說道,他們心裡確實是高興,好像看到了房陵城內徐晃兗州軍已經潰敗的情況。

-----------------------------------------------------

可憐如在房陵的徐晃,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呢,如今的涼州軍已經是開始算計他了,並且已經改變了策略,從之前強攻房陵,以戰力決勝,到了以後勤的實力來決勝。是啊,糧草這些東西,不就是後勤保障嗎,沒有糧草,人吃馬喂,那可真是解決不了啊。你能聽過一日兩日,但是十日二十日呢,呵呵,沒糧草還打什麼仗啊。

第三日,在等着涼州軍繼續攻城徐晃,突然發現,今日涼州軍居然是沒有動靜,偃旗息鼓了!

徐晃在心裡納悶,要說這樣兒,可真不算是涼州軍的作風啊。可事實卻擺在眼前,也由不得你不相信。不過徐晃還是抱了一絲僥倖的心理,他等了好久,結果涼州軍大營是半點兒動靜都沒有。

徐晃知道,自己也不用等了,他們要真有什麼動作,自己再來也不遲。

所以對士卒吩咐道:“敵軍有動靜就稟報我知!”

“諾!”

說完,徐晃一轉身。然後就下了城頭。涼州軍既然是沒有動作,那麼他當然不會一直待在城頭。有那時間,還不如去好好休息,畢竟這兩日,他確實是挺累了。

-----------------------------------------------------

到了下午,徐晃休息得也差不多了,他則是再一次出現在了城頭。

在房陵城頭,雖然徐晃不認爲涼州軍有什麼動作,但卻還是問了旁邊的士卒一句。“涼州軍可有何動作?”

此時徐晃也沒看士卒,而是遠眺涼州軍大營,貌似他要從中看出些什麼端倪來。但註定是要讓他失望了,雖說距離也不算是特別遠,但是肯定不近,所以哪怕徐晃能看到一些東西,但肯定看不清。更何況涼州軍要做什麼,豈能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

只聽士卒回道,“稟將軍,一切皆無異常,涼州軍沒有任何動作!”

徐晃一聽,他就是微微皺眉。心說,難道說,這涼州軍真是要……

此時就聽之前回稟的兗州軍士卒對徐晃說道,“將軍,是不是這涼州軍看到也佔不到任何便宜。所以,所以就停戰了?”

-----------------------------------------------------

徐晃聞言。他是眼前一亮,然後點了點頭,說道:“也許,確實如此!”

在徐晃看來,其實這個時候就下定論,說涼州軍暫時停戰了,這個肯定是不行的。畢竟他們上午沒動作,這個時候到了下午,也依舊沒有動作,但是白日沒有動作,卻並不代表他們晚上就沒有動作。所以自己還得防範他們夜襲,自己還不清楚嗎,據說涼州軍可是喜歡夜襲城池,所以己方卻是不得不防,不得不防啊!

不過徐晃明顯是沒有在涼州軍是不是停戰了的這個問題上糾結,其實他也知道,想這個,還是沒有大用。自己這個時候,就是要讓士卒嚴加防範涼州軍突然襲擊,尤其是夜襲,其他的,過後再想也不晚。

所以徐晃對衆士卒說道,“兗州軍的各位弟兄,務必要嚴加防範,尤其是防範涼州軍夜襲!”

“諾!謹遵將軍之令!”

徐晃對他們點了點頭,然後便下了城頭。

-----------------------------------------------------

到了晚上,涼州軍依舊是沒有任何動靜,第二日,徐晃是徹底知道了,涼州軍暫時停戰了,至少昨日是如此,今日,誰知道了。不過看如今這情況,估計今日也是一樣。

不過不管是什麼情況,徐晃卻是半點兒都沒有讓士卒掉以輕心,該怎麼注意就怎麼注意,甚至還讓士卒是倍加註意,不能讓涼州軍是有機可乘。徐晃可是聽說過,涼州軍以前,就在人家對方不怎麼注意的情況下,趁機襲取了城池,然後勝利了。但是如今他們說要面對的是己方兗州軍,是自己,所以自己豈能是讓他們如願啊。

只是徐晃要是知道了,人家根本就沒那麼想,而他要是知道了王伉三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後,不知道他會如何去想呢。

不過不管怎麼說,徐晃這兒有一點卻是可取的,那就是他確實對防禦涼州軍,是很小心,很謹慎。哪怕他都知道了,涼州軍停戰了,但是他卻還是沒敢有半分懈怠,甚至是跟加小心了。有的士卒覺得,自己將軍是不是過於謹慎了,只有徐晃他心裡最爲清楚,那些對戰涼州軍而卻有不小心的人,如今基本上都沒有了,所以說實話,自己也不敢不小心,不謹慎對待啊。

-----------------------------------------------------

一日、兩日、三日,涼州軍可以說是半點兒動靜都沒有,徐晃是真知道,涼州軍停戰了。

不過隨即他也有些不解,因爲他想不出,涼州軍到底是因何停戰。難道就因爲己方防禦太強,所以他們就直接停戰了?要說徐晃他自然是不會輕易就相信這個的,哪怕幾乎所有人所有兗州軍士卒都是如此想法,但徐晃他卻不是這個想法。

之前就只是兩日,就僅僅兩日,是,徐晃也承認,兩日來,佔優勢的是己方,而涼州軍卻是處在劣勢的一方,自己知道,涼州軍一方同樣兒知道。但徐晃卻不認爲,就這麼兩日的攻城戰,就讓名震天下的涼州軍停戰了?反正不管別人相信不相信,徐晃是不會輕易相信的,所以他心裡總是覺得在這平靜的外表下面,肯定有赤/裸/裸的陰謀,但這個陰謀是什麼,他暫時卻還沒有想到。

畢竟徐晃只是個武將,哪怕他不傻,也算是有些頭腦,但是真和人家謀士軍師,還有那些有謀略的將領相比,他還是不如的。

第一一二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四)第三五八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一四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五)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一四三章 董仲穎知錯認錯第三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第六一六章 豫州遭遇攔路虎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三)第三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第五七四章 呂奉先怒斬三將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一)第九八七章 攻棘陽初戰不利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四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六)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五三二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續)第六五八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八)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二七六章 謀士計破燒當(九)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二一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第九二一章 換主將接替樂進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四六三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七九二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續)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三〇五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第三九九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二四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四)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六)第八三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八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六)第六三六章 撤換二將再進兵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四十八章 王平帶兵退南陽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四三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六)第一三四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第四三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三)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一五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二)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六三七章 兗州江東破羅縣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五七〇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二)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一一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六二五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二)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三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五)第五六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八)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十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六)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四〇四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續)第九七二章 荀文若調兵徐州第一六〇章 董卓再請馬孟起第五六七章 袁公路出兵下邳第九十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二)第五五二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二二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三)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六四〇章 殺眭元進人離去第八四一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八)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八〇一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
第一一二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四)第三五八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第八五八章 太守府中見蔡瑁第一六三章 裡應外合涼州勝第一四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五)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一四三章 董仲穎知錯認錯第三九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第六一六章 豫州遭遇攔路虎第五〇七章 張濟兵臨長安城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三)第三六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第五七四章 呂奉先怒斬三將第四五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二)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許都稱公(一)第九八七章 攻棘陽初戰不利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第四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六)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五三二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續)第六五八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八)第八十七章 太守遊說十八子第二七六章 謀士計破燒當(九)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二一五章 打兵器鄭渾應馬超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二一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第九二一章 換主將接替樂進第九七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七)第四六三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第三〇四章 到陳留共赴會盟第七九二章 劉備軍初戰臨沅(續)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三〇五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第三九九章 兩洞主值守三江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二四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四)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六〇三章 滿寵長安見馬超第八五〇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六)第八三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七八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六)第六三六章 撤換二將再進兵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二五〇章 涼州軍戰事不利第四十八章 王平帶兵退南陽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四三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六)第一三四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第四三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三)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一五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二)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六三七章 兗州江東破羅縣第六十一章 爲情而動與美有約第五七〇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二)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一一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三七九章 涼州軍得勝回營第六二五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二)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三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五)第五六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八)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十七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六)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四〇四章 兩洞主打開寨門(續)第九七二章 荀文若調兵徐州第一六〇章 董卓再請馬孟起第五六七章 袁公路出兵下邳第九十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二)第五五二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二二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三)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六四〇章 殺眭元進人離去第八四一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八)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八〇一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