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

bookmark

宣平四十一年裡,大唐帝國基本上就是圍繞着經濟發展計劃而展開了。

在經濟發展計劃框架下,開始了美洲等海外省的農業,資源開發,開始南洋大開發,也開始了東北地區,中亞等地區的農業,畜牧等開發。

並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進一步加大對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主要是集中在水利、交通兩大方面。

同時也是鼓勵工商業從沿海發達城市向內陸城市轉移,鼓勵中小型城市發展特色工商業經濟。

四十一年秋天,聖天子在新一輪的御書房經濟會議當中,提出了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的優勢發展工商業,爲當地民衆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增加民衆的收入。

這個指示,不僅僅是爲了單純的工商業發展,更重要的其實還是爲了提供民衆,尤其是內陸地區的民衆收入。

如今的帝國,和後世不一樣,交通遠遠沒有後世那麼便宜,很多農村地區的人想要出去打工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即便是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其人口容納數量也是有限的,上海特設縣,也是松江府的市區,其常住人口總數都已經是突破三百萬了。

再加上週邊幾個縣的人口,整個松江府的人口都快要達到五百萬之巨了。

這個人口數字,對於當代的技術水平而言,已經是達到了極限,甚至可以說是超出了當代的交通物流運輸的極限能力。

大城市的人口容納數量是有極限的,不可能永遠的增加下來,因此對資本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讓資本在其他地方投資建廠,直接在其他地方提供工作崗位,爲當地民衆增加收入,這纔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李軒的‘因地制宜’的指示,就是在這種大環境裡下達的。

李軒要求各地方,根據自身的優勢發展工商業,比如說福建那邊茶葉多,林業資源也比較豐富,又是靠海,那麼就可以發展茶葉種植以及加工,木材加工,造紙等相關行業等等。

東北地區各種礦產資源豐富,同時經濟農業大開發後,大米和大豆這兩種農作物的產量也是極大,因此可以繼續加大投資發展煤炭、鋼鐵、機械加工等重型工業,同時呢還可以發展糧食加工行業。

比如說大豆加工業就是非常富有前景,因爲大豆、豆餅、豆油都是目前市場需求量巨大的商品。

其中的豆油乃是當代重要的工業原料,豆餅可以作爲肥料使用,而且施肥效果極佳。

又比如說南洋地區的呂宋省,這個地方乃是大唐帝國最早控制的海外領地,也是最早採取海外本土化的一個地方之一,其中的呂宋島更是早就全面本土化。

而呂宋島上的各種經濟作物資源豐富,尤其是生產各種熱帶水果,因此可以發展熱帶水果貿易,水果加工業等等。

在廣西省以及安南省,最近幾年開始大力發展甘蔗種植,這樣也就可以直接發展糖產業,而糖這玩意,也是市場前景非常好的東西。

至於橡膠什麼的那就更不用說了,因爲現在的橡膠急缺,基本上兩廣、安南、暹羅、緬甸、呂宋、萬丹等衆多適合種植橡膠的地方,都已經是陸續或大或小規模種植橡膠。

又比如北海省,以前這地方在大唐人看來,除了金礦銀礦外,要啥沒啥,但是後來北海省官主導,引入種植桑樹,估計移民當地的農戶養蠶,逐步發展起來了目前僅次於江南地區的生絲產地。

目前北海省的工商業經濟,相當多一部分都是依靠生絲行業支撐起來的。

同時北海省四面臨海,漁業資源豐富,同時對船隻需求量比較大。

因此根據指示,北海省將會進一步做大做強生絲產業,同時鼓勵發展造船、漁業等產業。

還有北邊的草原等地區,自然是鼓勵發展畜牧業,尤其是目前帝國的紡織業對羊毛的需求是一年比一年多,所以基本上北方的幾個省份都是大力鼓勵民衆養殖綿羊,同時也鼓勵民衆養馬養牛等等。

爲此還就近在當地設立相關的羊毛加工廠。

哪怕是在常人看來比較荒涼的西北地區,現在也是在鼓勵發展棉花種植、畜牧業等產業,並依託西北鐵路發展地方經濟。

整個大唐帝國,不管是沿海發達地區,還是經濟普通的地方,又或者是偏僻落後的地區,都是在四十一年的時候陸續掀起了自身的工商經濟發展計劃。

力求在當地發展工商業,就地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增加普通民衆的收入。

從這也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一次的大唐帝國的經濟發展計劃內的各項計劃,尤其是工商業發展計劃,目的是簡單而純粹的,那就是爲了增加底層民衆的收入水平。

徹底解決大唐帝國全國範圍內的溫飽問題!

在這種大浪潮下,宣平四十一年很快就過去了。

等到宣平四十二年,大唐帝國在上海黃浦江大橋的通車中拉開了序幕!

大唐想要建造黃浦江大橋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很多年了,並且單純建造數百米長度的大橋也不算什麼難,但是想要建造一座跨度幾百米,同時還能滿足上萬甚至數萬噸船隻通航的大橋,那可就難了。

如今建成的黃浦江大橋,可是一座僅僅長達一千六百多米的超級鋼鐵懸索大橋,其主橋墩的高度達到了九十多米,採用了上萬根鋼索吊住橋身,使得橋身距離水面有數十米之高,使得不影響黃浦江的通航。

不管是橋墩的施工還是橋身的施工,乃至其他各個方面,那都幾乎是代表着當代大唐帝國的工業技術巔峰水準!

通車當天,大唐朝報以二版頭條的方式進行了報道,稱之爲‘大唐奇蹟’,並在政治上高度肯定了這座大橋的意義,稱該大橋的成功建成,代表着大唐帝國數十年來的工商業已經獲得了巨大成功。

這一座超級大橋,不僅僅建造難度高,耗資也龐大,也就只有松江府才能財大氣粗的修建這樣的超級大橋了。

這座超級鋼鐵懸索大橋前後施工時間超過十年,但是今年纔剛通車而已,前後耗資數百萬。

松江府修建這座超級大橋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爲了開發黃浦江東岸地區。

目前的松江府市區已經非常龐大了,大到甚至找到第二塊可供大規模開發的區域了,然而黃浦江的東岸可是有大片的地方卻是因爲交通問題而無法開發。

之前的時候雖然也有所開發,但是始終因爲沒有直接的橋樑連接兩岸,只能依靠渡輪,所以東岸一直都是發展不起來。

● тт kǎn● C〇

而松江府方面一直都是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同時呢,松江府也有錢,很有錢,非常的有錢,這是超級重點,必須說三遍。

松江府也有開發黃浦江東岸的需求,又有錢,同時大唐帝國的工業技術的高速發展,也滿足了建造這種超級大橋的需求。

如此三者結合,纔有了黃浦江大橋這座超級大橋的出現!

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馬六甲號戰列艦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
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馬六甲號戰列艦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