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

康高智接到聖旨後,雖然心中忐忑,但還是迅速讓部隊做好準備,並派出了偵騎部隊前往鴨綠江邊,尋找適合渡江的地方。

雖然上頭說了,渡江的時候會有海軍的一支分艦隊過來進行護航,但是人家海軍只管護航,當時陸軍怎麼渡江他們就不管了。

海軍那邊如今也是忙得很,在渤海海域的戰艦和運輸船隻,基本都是爲了登陸作戰和後勤補給而服務,根本就騰不出多少船隻來給陸軍幫忙。

當然了,康高智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就是認定了海軍那羣土鱉肯定是故意找藉口,不肯安排大量的船隻讓他渡江。

但是不滿歸不滿,這渡江還是要渡的。

所以他是派出了偵騎去查探情況,但是不用幾天偵騎就是回報,說是渡江的地方倒是挺多的,但是他們沿途搜索了好幾個村莊,一艘船都沒發現,一問之下才得知,鴨綠江兩岸的船隻基本上都是被僞明惠王之前渡江的時候全部帶到對岸去了。

這也就意味着就地尋找船隻渡江是不可能的了。

而從其他地方調遣船隻來也是不怎麼靠譜的事,等船隻到齊了,估計都得七月份去了。

最後沒辦法,他只能是用老辦法,沒有大量的船隻,那麼就直接架設浮橋。

反正有海軍護航,他也不怕浮橋被打掉,而且也不用擔心海軍那邊不賣力,如果不用心護航導致出了差錯,那就是海軍的錯,到時候不用他參海軍一本,上頭的陸軍大佬們就會爲他出頭。

倒是架設浮橋有些麻煩,他的第十五步兵師雖然也是主力步兵師,但是成立的時間並不長,內部雖然有工兵部隊,但是對於架設浮橋這種事還是不太專業。

但是就算是不專業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他親自跑到了師屬工兵營,和工兵營的幾個主軍官商量着該怎麼搭建浮橋。

萬幸的是,軍部那邊興許也是知道第十五步兵師的工兵營實力有些差勁,過了幾天後,主動就是增援過來了一個舟橋營。

這種舟橋營,可不是什麼普通的師屬工兵營,普通的師屬工兵營,乾的事雜七雜八的,挖掘工事,修築營房之類的都幹,但是說的不好聽一些,因爲什麼都幹,所以什麼都不專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師屬工兵營的任務繁重,也不可能讓讓工兵營的將士們什麼都掌握了,而且因爲軍費緊張,陸軍方面也是不可能把師屬工兵營升級爲工兵團,給工兵們減輕壓力,從而能夠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術。

陸軍那邊只是採用了折衷的方法,他們在各軍軍部之下,再直接設立這些專業性極強的技術性部隊,各軍直屬的舟橋營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第六軍軍部把舟橋營派了過來,雖然這個舟橋營也是剛編成沒幾個月,並不滿員,一共也就三百多人,大多還是新手,但是卻是極大的緩解了第十五步兵師的壓力。

有了這個舟橋營出手,轉算是把架設浮橋的方案給做了出來,並且進行實際準備階段。

渡江方案有了,康高智依舊沒閒着,他忙着天天帶着一大票軍官直接巡視,督查部隊進行適應性訓練,包括渡江的演習訓練以及後續的作戰訓練等等。

此外他還和自己的參謀長,副師長以及幾個團長、營長們天天琢磨着該如何制定詳細的進攻計劃。

他的第十五步兵師雖然也參與了遼東戰役,但是之前打的都是和友軍一起打大規模戰役,單獨作戰的話,自從成軍以來還沒有嘗試過呢,這對於第十五步兵師這種新部隊而言,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所以康高智和他的軍官團隊有所謹慎小心也是情理之中。

相對於康高智的小心謹慎,而且在準備工作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和困難,海軍那邊的準備工作就順暢多了。

海軍爲高麗半島戰役準備的分艦隊有兩支,嫡屬於第一艦隊的第二分艦隊、第三分艦隊。

目前大唐帝國一共擁有四支大艦隊,分別是長江艦隊、珠江艦隊、第一艦隊、第二艦隊,前面兩支艦隊都是屬於內河艦隊,在前幾年的統一戰爭里長江艦隊的地位還算不錯,但是自從平定西南之後,就連長江艦隊也是淪爲了輔助艦隊,大量編制被撤銷。

因此,長江艦隊和珠江艦隊在如今的海軍內部存在感非常低,甚至都有了呼聲,要把這兩支內河艦隊的編制從大艦隊縮編到分艦隊的規模。

目前大唐海軍裡,真正的大艦隊,也就是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這兩支遠洋艦隊,不過大唐海軍的構架有些特殊,不管是長江艦隊、珠江艦隊還是說第一艦隊、第二艦隊,這四支艦隊其實都是行政編制,並不是戰鬥編制。

真正的戰鬥編制,是這四支大艦隊下設各支分艦隊,比如遠洋艦隊裡的第一到第六分艦隊,琉球分艦隊、呂宋分艦隊,長江艦隊裡的揚子江分艦隊、淮河分艦隊、洞庭湖分艦隊、鄱陽湖分艦隊,珠江艦隊裡的西江分艦隊、東江分艦隊。

各支分艦隊根據部署區域和負責任務的不同,所轄的船隻類型和船隻也不同,母港在吳淞港,用於掌控東海海權、控衛長江入海口的第一分艦隊實力最爲強大,擁有四艘巡洋艦,超過十艘護衛艦。但是同樣嫡屬於第二艦隊,母港在山東威海衛的第二分艦隊,卻是一艘巡洋艦都沒有,只有三艘護衛艦撐着,作戰的主力是靠着那些一百多噸的近衛巡邏艦。

不過雖然實力有大有小之分,但是各支分艦隊,卻是海軍作戰的主體,除了第一分艦隊比較特殊,其司令是海軍中將外,其他的每個分艦隊的司令官都是海軍少將軍銜,擁有實際指揮作戰的權力。

同時,有權力給他們下達作戰命令也不是四大艦隊的司令部,而是海軍軍令部!

四大艦隊的司令部,其實是一個軍政機構,而不是軍令機構,同樣也不是什麼參謀機構!

參加高麗半島作戰任務的,就是嫡屬於第一艦隊的第二分艦隊以及第三分艦隊。

其中的第三分艦隊,實力要更強一些,擁有一艘巡洋艦,之前的任務本來就是封鎖高麗半島沿海,如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掩護總數三千多人的登陸部隊進行登陸作戰,並對後續的物資補給運輸提供護航。

而第二分艦隊嘛,實力弱小一些,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殺入鴨綠江,掩護第十五步兵師渡江,同時也承擔了一部分的物資補給護航任務。

不過康高智倒是挺滿意海軍那邊派來的第二分艦隊,因爲他知道第二分艦隊裡沒多少大船,作戰主力都是一些小噸位的近海巡邏艦。

但是,他康高智是要從鴨綠江渡江啊,又不是從沿海登陸,海軍過來支援要是派那些幾百噸的大船來,估計進來了鴨綠江就出不去了。

人家僞明惠王的軍隊也不傻,看見你一艘大船傻乎乎的跑進鴨綠江來,人家隨便弄上幾十艘火船順流而下,就能夠把這些海面上的巨無霸燒個精光!

所以康高智是寧願海軍派出的都是一些近海巡邏艦以及內河戰艦,這樣纔夠靈活,也才能夠爲自己提供充足的掩護。

和海軍第二分艦隊那邊派來的一個上校參謀商討了過來,最後雙方就是正式確定下來了預定渡江的日期:六月十八號,和聖旨要求的時間差不多,不會太晚也不會太早。

同時也能夠和海軍第三分艦隊的登陸行動相互配合,因爲海軍第三分艦隊已經是確定在六月二十三日進行登陸。

登陸地點就是在漢江入海口,從這登陸地點就是可以看的出來,登陸部隊的兵鋒是直指漢城!

按照道理來說,這漢城乃是高麗李氏王朝的首都,應該是重兵佈防的,但實際上根據軍情司的報告卻不是如此!

因爲大唐的主要對手並不是高麗土著,而是僞明惠王,實際上高麗土著之前就已經被僞明惠王的部隊幹趴下了,最近兩年,僞明惠王的軍隊先後三次殺入半島,第一次是劫掠,第二次直接就是幹掉了高麗土著的大部分主力部隊,然後逼高麗李氏王朝向他效忠,並派出部隊去遼東幫遼東明軍打仗,嗯,就是去當炮灰!

第三次嘛,自然就是前幾個月僞明惠王逃跑的時候了。

但是對於大唐而言,僞明惠王是逃跑,但是對於當地的土著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僞明惠王進入高麗半島後,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攔就殺到了漢城,然後把李氏的王族以及大臣們通通俘虜後北上,返回他在高麗半島的大本營平安道首府柳京。

人家也不傻,知道漢城很容易被敵人從海上登陸殺過來,而且前兩年被僞明惠王攻破過一次,城牆都被幹的稀巴爛了,到現在也沒修復,這破地方危險的很。

相對來說,平安道柳京就安全多了,僞明惠王所部第一次南下高麗半島的時候,雖然也是攻破這個城市,但是卻是沒對這個城市造成太大的破壞,後來乾脆是直接在這裡留守了數千人的部隊,用來監控高麗李氏王朝的一舉一動,同時也沒忘記徵用當地的土著們修築城防設施。

所以最近這兩年,平安道柳京已經是成爲了僞明惠王控制下的一個重要城市!

僞明惠王把柳京當成了大本營,甚至都是直接把高麗李氏王朝的王族以及大臣們都是一股腦強行帶到了柳京,這也就意味着,實際上現在的漢城已經是廢掉了。

在這裡登陸,儘管可能會遭到當地土著的攔截,但是卻不會遭到太大的困難,有利於保障登陸初期的安全。

海軍那邊準備在漢江入海口登陸,並準備進攻漢城,陸軍那邊則是準備一路殺過鴨綠江,直奔柳京!

至於其他的地方,他們都是沒有太大的興趣,至少在前期的作戰計劃裡,他們是沒有打算攻打高麗半島的其他地方的,他們的目標只有兩個,一個是漢城,一個是柳京!

Wшw● TTκan● ¢○

至於其他地方,等幹掉了僞明惠王,高麗李氏王族等一干人等後再慢慢收拾也不遲!

反正據說帝國內閣那邊那些肚子裡壞的流膿的部堂高官們已經是琢磨着怎麼處理當地的土著,而以軍方對內閣的那些僞君子們的一貫認知,軍方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可以肯定,內閣的那些僞君子們肯定是對那些土著沒安哈心。

到時候,各種暴`亂啊,反叛啊什麼的肯定是多不勝數,這種事軍方見多了!

而他們也知道這種情況人家文官就是動動嘴,但是他們軍方卻是要累死累活打打殺殺,所以現在陸軍方面乾脆是節省一點力氣,等到以後一起來了。

總不能是現在打一遍,過上幾個月又從頭到尾打一遍吧,那樣多麻煩啊,還不如直接一起幹了。

軍方那邊的確是不知道,內閣的大佬們,這一次還真沒打算大動干戈,他們考慮到如今高麗半島那邊的漢化已經是非常理想了,雖然說有個什麼亂七八糟的土著文字語言之類的,但是當地的土著們卻是沒用的,不管是讀書人還是民間的普通人,書寫的時候可都是用漢子,而讀書人說話,大多也是能夠用漢語的。

這種漢化程度,說實話比如今的西南省份,那些依舊被土司們所控制的地區,以及西北啊,藏區、北方草原的漢化要好得多!

所以他們沒打算搞什麼滅絕政策,而是準備用融合政策,反正半島上本來就沒多少人,頂破天了也就兩三百萬,最近幾年又是被僞明惠王所部折騰了這麼幾次,人家僞明惠王除了打打殺殺幹掉了幾萬的高麗軍隊外,還強行徵召了將近好將近十萬青壯去去遼東,其中幾萬人是當炮灰,剩下的是當苦力。

而更加重要的是,僞明惠王所部先後三次殺入半島,每一次都是劫掠了大量的糧食,這破地方本來就沒多少糧食,被僞明惠王所部劫掠走了這麼多糧食,由此而導致的饑荒可那是相當的嚴重,最近幾年餓死的人沒有一百萬估計也有二三十萬了。

所以內閣的那些大佬們琢磨着,這半島上如今頂天了也就剩下百萬來人,其中的青壯更是沒幾個,都是一些老弱婦孺。

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嘛!

入朝的大唐將士,一人娶一個或者那麼兩三個,也不管他們娶來當老婆還是當妾,反正只要娶就行了,這樣一來,至少可以把當地土著的適齡生育女性的數量直接搞走小半以上,順便還可以解決一下因爲青壯大量損失,從而導致的當地適齡女性難嫁的問題。

然後再鼓勵鼓勵國內的民衆們,娶不上老婆的,去高麗半島娶嘛,官方鼓勵通婚!

如果這還不夠,在組織正常移民之餘,完全可以從國內組織十幾二十萬單身漢移民過去,絕對能夠把當地的適齡生育女性統統娶了,反正國內娶不上老婆的單身漢多了,聽說去高麗半島就能夠娶上老婆,估計報名去的人都要從金陵城排隊排到太平洋去!

大佬們用算盤噼裡啪啦的算了一遍後,得出一個結論:只要移民、通婚的力度夠大,只需要二十年時間,高麗半島上的新生一代,將會是清一色的大唐子民!

要徹底征服一個地區,把他們的女人通通娶光了纔是王道,對比起來,其他的文化銷燬,大屠殺之類的手段都弱爆了!

當然了,大唐男人也是有格調的,不是什麼地方的女人都娶的,比如南洋蠻夷的那些女人,大唐男人就看不上眼!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壞朕的帝國基業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火燒陳立夫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