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

海貿是要發展,但是也不能無節制的開放沿海,要不然的話,以大唐王朝目前落後原始的統治能力,很容易會出現亂子的,李軒是準備着以後再多開放幾個沿海港口,但這是以後,不是現在!

發展海貿以及工商業,這是大唐王朝,或者說是李軒的既定國策,但是怎麼發展卻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首先通商後,會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和洋人往來衆多後,就會發生摩擦、矛盾,甚至發生後世的那種殖民行爲。

而現在,李軒從一開始就要杜絕這種!

至於說葡萄牙人不願意離開,還要打,打就打唄,怕個屁啊!

明王朝早幾十年都能夠把葡萄牙趕跑,沒道理大唐王朝就不行啊,至於說葡萄牙人船堅炮利,海上打不過!

這也是不值一提的問題,我大唐海軍現在連隨便一股中等規模的海盜都打不過,打不過葡萄牙人那是很正常的事,一旦葡萄牙人來了,我大唐海軍都不削於和他們交戰。

再說,大唐海軍本來就沒有控制廣東沿海,明軍水師可是一直控制着珠江口沿海呢,這本來都有一個甚至更多個打不過的敵人了,再來一個葡萄牙人也無妨。

但是隻要他們敢登陸,大唐海軍的老大哥,大唐陸軍分分鐘就教他們做人!

至於說海上封鎖,明軍水師這麼牛逼,照樣封鎖不了大唐王朝和南洋地區的海上貿易,再說了,封鎖了大唐王朝的海上貿易,這些葡萄牙人和誰做生意去?

兩敗俱傷的事,葡萄牙人要是敢幹,李軒也就奉陪了,反正這年頭海貿也只是錦上添花,如今的大唐可=不靠海貿吃飯呢。

等哪天大唐王朝的工業化成了規模,需要從海外獲取大量工業品傾銷市場以及原料產地的時候,那個時候海貿纔是不可或缺的。

而這一天,估計沒個十幾年乃至更久是等不到了!

結束了這一天的內閣會議後,李軒如此大動干戈,甚至雷動風行的處理方式讓一羣內閣重臣們是頗爲意外,同時也是深感,這和洋人打交道,怕還真不是什麼好差事,一個搞不好就會捱了陛下的責罰,就和大學士王文華一樣。

不過這些事和他們也是屁關係都沒有,因爲他們又不是負責這些事務了,而負責這些事務的將會是今天新成立的外務部,讓新的外務部頭痛去吧!

今天的御前內閣會議剛結束,原來的禮部右侍郎,負責藩務的鄧崇清是稀裡糊塗的升官了,被李軒任命爲新成立的外務部左侍郎,但是這個新成立的外務部,李軒卻是沒有第一時間任命尚書,所以現在外務部的所有事務都是落在了他這個左侍郎肩膀上。

如今,外務部的事務都是亂七八糟的,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外務部初立,所有人手都是之前的禮部的藩務司裡的人手轉移過來的,但是這剛成立,連外務部的機構駐地都還不知道在哪呢,就是需要開始着手處理佛郎機人非法侵佔濠鏡一事了。

今天的內閣會議上,已經是給濠鏡一事定了性,非法的,廣州府一羣地方官員的做法是私自勾結佛郎機人,現在都被一股腦革職查辦了,但是後續這事的處理,卻是需要外務部這個新生部門來處理了。

所以匆忙上任後,鄧崇清在第一時間就是請求面聖,爲啥,就是爲了向陛下探討口風,這後續外務部的事情到底該怎麼處理。

見到李軒後,鄧崇清就是委婉的請求陛下訓示,主導外務部開展工作。

對此,李軒也不客氣,當即道:“外務部今後的工作,重心有二,一是藩務,一是洋務!”

“藩務一事,你們以前做的不錯,可以照舊!”李軒如此說着,鄧崇清也是豎起耳朵聽着!

李軒說他們的藩務做的不錯,但實際上鄧崇清知道,根本就沒有藩務一事,所謂的藩務,並不是指明王朝裡的那些藩王們的事務,而是外臣藩國事務,比如說朝鮮啊,日本啊,越南等地方的藩國,這些國家都是華夏王朝的傳統藩國,大多都是會請求華夏中央王朝的冊封以及進貢的。

但是如今可沒有什麼藩國正式向大唐王朝進攻了,人家所認的宗主國還是明王朝了,可不是這個剛崛起不過一兩年的造反王朝:大唐!

所以藩務根本就不存在!

而土司事務原本也是歸屬藩務司處理的,但是很快李軒就是認爲,土司事務是爲內政事務,並非藩務,所以把這項權利從藩務司裡撤走了,歸屬到戶部下屬,因爲戶部纔是處理民政事務的機構。

但是這洋務的話,藩務司以前也是從來都沒有接觸過啊,大唐王朝和洋人們的有限往來,之前大多都是商部主導的,陸海軍也有參與,甚至廣州、廉州這些地方官府也有參與,唯獨以前的藩務司,現在的外務部沒有參與過。

所以具體該怎麼開展工作,鄧崇清還是有些摸不清脈絡的!

李軒也是看到了鄧崇清眼中的疑惑,因此道:“洋務一事,首重在於溝通,而後外務部可以設立若干司,專門負責和各國洋人的溝通往來,同時主導並負責和各國的各種談判,以後也可以在各國設立外務領事館,派員常駐該國,負責溝通往來!”

“此外,爾等還需要堅守一個底線,那就是一切以國家利益爲重,儘可能的爲我大唐爭取各種利益!”

“比如說前些時候不是有洋人通過廉州府那邊上書,說是請求降低部分商品的關稅嗎?這些就是需要你們去溝通,談判!”

李軒和鄧崇清的交談足足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李軒幾乎是把自己僅有的一點關於外交事務的知識儲備都是掏了出來,手把手的教鄧崇清怎麼開展外務工作。

而臨了,鄧崇清道:“如果我們和這些洋人達成了某些協議的,一旦以後這些協議對我大唐不利了,那麼怎麼辦?”

李軒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道:“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

聽到這話,鄧崇清略微沉默了會,然後道:“臣明白了!”

李軒微微點頭,他對鄧崇清這個人還是比較看好的,這個人雖然說在之前並沒有什麼實權,算不上是大唐王朝的核心重臣之一,但是能夠在大唐王朝裡,爬到禮部右侍郎這種清貴職務,才華能力都是有的。

和明王朝那邊一樣,在大唐王朝裡,負責禮制、教育事務的禮部,那可是屬於真正的清貴職務,尤其是翰林院已經不是變成了養望之地,而是變成了李軒的私人秘書機構了,這種情況下,負責科舉、教育的禮部就是更加清貴了。

儘管李軒自己不這麼認爲,但是架不住下面的人,甚至是一羣內閣大佬們都這麼想啊,所以很多中層官員都是希望進入禮部養望,然後再進入其他地方任職的。

比如同樣是侍郎,戶部的右侍郎調任禮部右侍郎,那是升官,但是反之,卻就是貶職了。

對於這些官場上的默認規則,李軒也是無意去改變什麼!

這個鄧崇清之前也不是在禮部任職的,他之前是商部右侍郎,去年下半年纔是調任禮部右侍郎,按照慣例,他在禮部右侍郎這個職務過渡一段時間後,以後就會擔任其他部門的左侍郎了。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他現在就是被升爲外務部的左侍郎了。

等鄧崇清離開了後,李軒繼續忙着見人,不過這一次見的就不是文官了,而是武將,他先是把海軍那邊的包義奮以及陸軍的曾子文叫了過來。

說最近有可能和佛郎機人爆發一場戰爭,問海軍和陸軍這邊有什麼想法!

包義奮聽到說要和佛郎機人開戰,而且還是因爲佛郎機人非法侵佔了濠鏡的緣故,他自然是義無反顧的表達了對於此事的憤怒,然後堅決表態,如果開戰了,海軍一定拼死力戰!

但是這話剛說完呢,包義奮又是委婉的提出,如今海軍正規的戰艦一艘還都沒有建成呢,最早的三等護衛艦也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服役,現在,就靠着二十來艘廣船、沙船、福船等改裝的武裝商船撐場面呢,連珠江口的制海權都無法掌控,這要和佛郎機人開戰的,怕是力有不逮!

因爲包義奮可是知道,佛郎機人在南洋這邊雖然戰艦不多,但是也是有那麼幾艘的,而武裝商船也不少,這真打起來,船隻有多少就不去說了,但是雙方的火炮差距,那絕對是十倍以上的。

而且包義奮又委婉的提出,目前陸海兩軍都在從佛郎機人手中採購火炮,這要是戰爭爆發的話,火炮交易怕是不能繼續做下去了。

但是包義奮說完這些顧慮後,又是用着堅定無比的語氣道: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了,那麼海軍絕對是會拼死力戰的,哪怕是所有戰艦戰沉了都絕對不會退縮。

包義奮都這麼說了,李軒也是頗爲無語!

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
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五百八十四章 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一百八十一章 搶了就跑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九百一十七章 燙手山芋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蘇伊士運河開通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英格蘭辦海軍第二十六章 近衛軍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