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打鐵花的傳人王慎山說:由於現在文化生活豐富了,這項活動也搞的少了。現在全村只有他一個能撒花,興盛時,全村由十幾個組(每組約有十餘人),每到春節後的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分別被邀請到周邊幾十公里的村莊打花,由於這項活動必須在晚上,所以無論到哪裡都不收錢,只管吃飯。一些富戶人家遇上壽誕、節日等,也經常請他們打花。擾王慎山回憶說,由於這項活動,雖然好玩,但危險性較大,所以,在泰安境內未聽說有第二個打花隊。因此勘稱獨家絕活。
意義
打鐵花
打鐵花的傳統活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上黨地區高超的冶鐵技術,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熱愛生活的感情。
山西陽城人張晉有一首<鐵花行>說:
烘爐入夜熔並鐵,飛焰照山光明來。
忽然傾洞不可收,萬壑千巖灑紅雪。
……
世間怪事真如此,百鍊柔鋼齊繞指。
請看入眼幻繽紛,笑他剪綵堆紅紫。
確山打鐵花
打鐵花
是我國民間習俗、民間藝術中富有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既與民衆的祈福願望、祈福習俗,又與道教藝術的世俗化密切相關,同時還融入了豫南地區民間信仰、民間舞蹈、民間音樂等生活內容,文化內涵豐富,很有特色。
確山打鐵花民俗起源於宋代,雖屢有中斷,因技藝依附於道教,實施依附於鐵匠行業的開爐及民間年節及喜慶日等活動,故傳承不絕、綿延於今。
確山打鐵花場面恢弘壯觀、氣勢磅礴,在民衆中有很大影響。打花技藝性很強,傳承困難,投入大,急需保護。
我之所以選擇打鐵花而不是煙花是因爲,打鐵花比煙花便宜。
呵呵。
晚上的時候,我看到了林炎和方靜在海邊說話,於是我把準備好的鐵汁用湯勺舀出來,大力的往天空一砂,看起來特別的美麗,突然我的手臂傳來了一陣火辣辣的疼,我一看原來是鐵花滴到了手上,我不敢叫因爲我怕打擾他們。
很快鐵花砂完了,我的身上也有好幾處的燒傷。
我忍着燒傷的痛騎着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