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復興開發

民國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揚子江畔儘管是一片‘春’意盎然之‘色’,‘花’草沐浴在柔和的陽光裡,綠葉碧嫩映輝。淡淡的遠空,薄薄的白雲,悠悠地飄流。在這片美輪美奐的景緻之中,在揚子江畔的武昌造船公司,這會完全被鞭炮聲、謬鼓聲所籠罩。

今天是“中遠漁001”下水‘交’付的日子,對於武漢來說或許這並不是一件大事,但實際上,上至省主席下至地方士紳名流,卻都己經來到了這裡,

目睹這艘大船的下水,對於武漢而言,這是武漢歷史上建造的最大的一艘船,甚至對於中國來說,這是自江南造船廠製造的四艘“官府級”萬噸輪‘交’付後,中國建造的最大的一■船海船。

而此時,在一片歡慶的人羣中,在“中遠漁001”滑入長江的時候,面對這艘泊於江面,正等待着啓航的“中遠漁001”,管明棠的腦海中卻是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一一《海豚灣》中的一幕,在這艘五千噸的“遠洋漁船”加工艙內,盡是一片腥紅,這種感覺讓管明棠只覺有些不太適應,因爲這並不是一條普通的“遠洋漁船”。

它是一艘捕鯨船,準確的來說,他既是一條捕鯨船,又是一條船尾拖網漁船,這是借鑑了後世大型拖網漁船理念製造的遠洋漁船,船員可以直接在船艙內將包括鯨魚以及普通海魚切片,裝箱,然後送入冷藏間內,他每天可以處理數百噸魚‘肉’,每一次出海航行可以運回多達數千噸各類魚‘肉’。

“哲勤,聽說,你這個漁業公司,是爲了解決邯彰老百姓的吃‘肉’問題?

站在管明棠的身邊,楊永泰看着這艘造型極爲漂亮的白‘色’遠洋漁船,或許是因爲他的注意力都在這艘遠洋漁船的身上,以至於他根本就沒有注意到管明棠臉上的異‘色’。

“嗯?”

回過神來的管明棠連忙扭頭迎着楊永泰的視線看去,而楊永泰看着身邊的這個青年時視線同樣發生了些許變化,在其它地方的老百姓還在爲吃飽發愁的時候,成立尚不足兩年的邯彰專區,卻己經開始爲吃不到‘肉’而發愁了,甚至連堂堂行政督察專員都要專‘門’‘抽’時間解決這個問題,當真是……

“現在邯彰老百姓的日子,讓真讓有羨慕啊!”

面對這句稱讚,管明棠卻是極爲謙虛的答道。

“暢卿兄,其實倒不是爲了邯彰一帶的百姓,而是考慮到新區,現在新區人口接近六十萬,而其中外國人就多達七八萬人,這些人可是吃‘肉’的大戶,現在新區,一天‘肉’食至少需要200噸,一年就是7萬多噸,……”

作爲新區的嫡造者,對於新區管明棠可謂是再瞭解不過,這當然只是一個藉口。

“而且暢卿兄,您不知道,那些個洋鬼子,他們不吃咱們這的鯉魚什麼的河魚,但讓人家幹活,總得讓他們吃好啊,結果,他們現在就是拿着票子,都買不到能吃的魚,成天在我耳邊抱怨着……”

當然,這只是一個藉口,對外界最簡單的藉口就是“洋人”,對於“洋人”的事,國人幾乎很少過問,不過對於管明棠來說,將視線投向大海除了是要把大海變成“牧場”之外,更爲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一一船和船員,甚至於這纔是真正的原因,甚至超過後所謂的供應廉價魚‘肉’。

魚‘肉’再便宜,也是可以替代的‘肉’食,但是管明棠卻知道,相比於其它,船員、船對於中國而言卻更爲重要,因爲在未來的戰爭中,中國需要使用商船把物資運進中國,而相比於那些在固定航線上航行的商船,中遠漁的船長、船員都必須在整個太平洋、印度洋到處追逐魚羣,而這種不固定航線,可以讓他們更瞭解大海,更瞭解航海,在戰爭爆發之後,他們才能夠穿越日本海軍的封鎖,把中國所需要的物資運進中國,並將出口物資運出,在歷史上,南北戰爭時,南方同盟不僅大多數走‘私’船主都曾是捕鯨船主,甚至海軍許多軍艦船長亦曾是捕鯨船長,其原因正在於此。

在戰爭時期,這些大型遠洋漁船可以改造成貨船,用於運輸各類物資,相比於普通的貨船,它的航速更快,船員更爲機警,更容易在那片浩瀚的大洋上生存下來,而這纔是管明棠所需要的,正像人們所說的那樣,一個目的背後,總隱藏着其它的目的。

“那些外國人……”

搖搖頭,楊永泰瞧着那艘己經緩緩啓航的“漁船”,他很難相信“漁船”會有這麼大,甚至於就那位日本駐漢領事也對如此龐大的漁船驚訝不己,直叫嚷着中國人是在和日本漁民搶飯吃,甚至還曾爲此提出過警告。

當然,對此,楊永泰並沒有理會,但還是告戒遠洋漁業的那些董事們,要注意,不要把船朝靠近日本的地方駛去,以免發生誤會。

“不過哲勤,這漁業,總歸不是正途啊!”

叮囑一聲,楊永泰又不無親近的說道。

“這麼一艘船,可是‘花’了200萬,雖說錢不是北方的錢,可若是有這筆錢的話,用來投資辦廠,那纔是強國之道啊!”

“暢卿兄所言極是……”

對於楊永泰的“勸導”,管明棠並沒有辯駁,反倒是極上道的順着他的話了起來,這次之所以來南下,就是爲了同楊永泰會面,因爲其早在年前,就給自己寫過幾封信,邀請自己來漢,而同時又通過駐漢分公司傳達一個信號一一歡迎北方公司投資,這次管明棠之所來這,同樣也是爲了此事,只不過並不僅僅只是爲了湖北,相比於楊永泰,管明棠的目標更大、更遠。

“暢卿兄,我是這麼想的,我準備成立一家銀行!”

在楊永泰的官邸之中,管明棠緩聲道出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最初管明棠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構思,而直到那次與李樹翹一番長談後,這個想法才越發的成熟起來。

“銀行?”

雖說面帶微笑,但楊永泰的心裡還是犯起了嘀咕,他要的可不是管明棠給他幾筆貸款,他要的是管明棠的北方公司在湖北辦廠,辦幾家能拿得出的大型工廠,從而顯現出他治政之能。

銀行,銀行能有什麼用?

在楊永泰看來,他寧可讓北方公司在湖北投資500萬,也不願意要一千萬的銀行貸款,原因非常簡單,北方公司有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500萬的工廠很快就會變成產值上千萬的大型企業,可一千萬貸款或是放到不合適的人手裡,沒準就了水漂。

“銀行,現在銀行這麼多,即便是辦了銀行,對湖北地方,又能啓到什麼作用?現在湖北產業不興,可不是一家銀行能解決的!”

“暢卿兄,你聽我說!”

面帶微笑,管明棠道出自己的來意。

“我的意思是辦一家與衆不同的銀行,這家銀行呢?向國內各省提供低息貸款,甚至無息信貸,從而幫助各省實施本省的產業復興,當然,各省申請貸款一定要有工程項目計劃,而銀行會跟蹤對貸款項目進行檢查、監督…

慢慢的管明棠說道出了他的構思,實際上這個構思源自於後世“世界銀行”的概念,只不過在管明棠的這個構思之中,這家“中國復興開發銀行”的規模要小一點,與世界銀行一樣,它同樣也是一家非贏利機構,只是爲了促進各省的工商實業經濟的發展。

“……僅僅只是通北方公司投資的話,首先一個項目的實施和進行,必須依靠當地的力量,沒有地方的支持和幫助,即便是北方在本地投資,那麼,在本地人看來,這不過也就是一家外地企業……”

在楊永泰面前,管明棠並沒有隱瞞自己的心思,實際上有許多東西都是隱瞞不住的,就像此時,管明棠提出的這個問題,在河南的投資就面臨着這樣的問題,地方利益集團並沒能從中受益,或許這是公司對外擴張受阻的根本原因。

“還有就是資金,公司現在的重點是新區大型項目的實施建設,所以,公司必須優先保證這些項目所需資金,可以說,現在公司對外投資,那怕就是一分錢,都是擠出來的!”

無奈的聳了下肩膀,這兩年新區、專區興建的一系列的大型項目,可以說幾乎“榨”盡了公司的財力。現在公司若非每年上億雙尼龍絲襪的出口,爲公司帶來數億元的收入,而且許多機器設備都是從後世購進的“二手廉價設備”,恐怕那種“跨越”式建設早就把公司拖垮了,而之所以在今年開始對外投資,一方面是爲了確保未來基礎資源的安全,而另一方面,則是爲了實施產業轉移式的“工業擴散”,從而通過工業擴散,促成中國的工業變革,爲不久之後的戰爭作好準備。

如此纔有了對外地投資,當然,如何能用“有限的資金,辦儘可能多的事情”,則一直都是管明棠所考慮的。

“擠出來……”

默默地瞧了管明棠一會,然後楊永泰溫和且親近的笑地說道:

“哲勤,你這可就是在說笑話了,若是北方公司差錢的話,可真不知道,還有什麼公司有錢,就是把南四行、北四行、小四行都綁在一起,都不見得有北方公司有錢不是……”

哈哈大笑着,楊永泰全是一副不信之‘色’,“技術爲根”或許用在北方公司上最爲合適,而對於國人來說,最令人驚訝的恐怕就是北方化工生產那種叫“尼龍”的人造絲,那種人造絲織成的玻璃絲襪可以風行了整個世界,雖說表面上北方公司主要出口“尼龍絲”,而中國每年出口玻璃絲襪不過千萬

但楊永泰還是通過一些渠道知道,北方公司駐外分公司於美國收購了數十家織襪廠,利用公司提供的“尼龍絲”織襪,從而將“中國貨”變成了“美國貨”在美國暢銷無阻,按照一些人的估計,僅此一項每年即可爲北方公司帶來至少一億美元利潤,而這同樣也解釋了,北方公司每年投資建設所需的數億元從何而來。

而現在,管明棠卻說北方公司沒錢,這不是在糊‘弄’人嗎?臉上帶着笑,可楊永泰的心裡卻有些不太舒服。

“嗯,暢卿兄,如果,我說,公司有意在武漢投資兩家工廠!”

看着楊永泰,意識到他心底的不快,管明棠緩聲說道。

“一家是礦山機械廠,一家是重型機‘牀’廠!”

“什麼!”

瞥了管明棠一眼,楊永泰驚訝的看着他。

嘴捲成微笑的樣子,但管明棠並沒有笑出來,在這武漢或者湖北投資這兩家大型工廠,是今年的計劃之一,而之所以選擇武漢,無非是因爲幾個原因,一來是因爲這裡有華中最大的電廠,二則是因爲漢陽鋼鐵公司,三則是因爲武漢便捷的水陸‘交’通。

“因爲有漢陽鋼鐵公司就近提供鋼材原料,以及大型鑄件的使利,在武漢興辦礦山機械廠便有了便利的前提條件,而藉助武漢便捷的水陸‘交’通,可以將設備運往四川、湖南、江西、廣東等地,從而促成各省資源開發,而在各省資源大規模開發的同時,於各省興建現代工廠的時機亦隨之成熟,機‘牀’設備需求隨之產生……”

在管明棠說道這一系列的好處時,突然管明棠看着楊永泰說道。

“一個礦山機械廠需要1500萬元的投資,其中一千萬爲設備,五百萬爲基建,而一家重型機‘牀’廠亦需要此數,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三千萬元!”

直起身,向後拉了拉肩,放鬆自己僵直的肌‘肉’。

“可,暢卿兄,您知道,”

管明棠對楊永泰說道。

“三千萬,即便是以北方公司的財力,這筆錢是不是一筆不菲的投資?

“三千萬啊……”

聲音拉長,楊永泰的心底卻是不能平定,就其計劃而言,原本那怕只建一家工廠,都足以讓他滿意而歸,可現在,管明棠卻丟來了兩家工廠,讓北方拿出三千萬辦兩家工廠顯然不現實,按照正常的計劃,他們會先辦一家,然後等將來,可將來,他楊永泰還會在湖北嗎?

在楊永泰於內心百般糾結的時候,管明棠卻不‘露’聲‘色’的說道。

“現在公司有能力拿出1700萬,投資兩家工廠不夠,可一家工廠有餘,

這還剩下1300萬,又如何解決呢?”

叮……杯蓋與杯身不經間的撞擊讓楊永泰頗含歉意地衝管明棠笑了笑。

“所以,你才希望辦這家復興開發銀行是?”

楊永泰自然的將之前管明棠提到的那個什麼復興開發銀行與他此時提到的資金不足的問題聯繫在一起。

“沒錯。”

管明棠點點頭。

“復興開發銀行可以提供一筆貸款給政fu或者由政fu擔保提供給某家企業,,,

“哦。”

皺眉思索片刻,這次又輪到楊永泰疑‘惑’起來:

“問題是,既然北方公司沒錢,這個復興開發銀行的錢又是從那裡來的他頭也未擡地回道:

“復興開發銀行的錢,實際上也是北方公司的錢對不對?”

“對。”

管明棠點點說。

“不過,北方公司的錢只是一部分!其中的一部分!”

“哲勤,你說明白一點,這次我真被你‘弄’得暈頭轉向了。”

楊永泰的臉上帶着微笑,可實際上卻已經被管明棠繞暈了,他現在根本就不知道他到底在說些什麼。

“嗯,這麼說吧,按照我的想法呢,這家銀行是按股份公司的原則建立。成立初期,銀行法定資本10億元,全部資本爲10萬股,每股1萬元。凡是會員銀行、會員省,均要認購銀行的股份,認購額由申請省與銀行協商並經世行董事會批准。一般來說,各省認購股份的多少根據該國的經濟實力,而會員認購股份的繳納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則是會員省認購的股份,先繳20%。其中2%要用國幣或者金銀硬幣繳納,18%用指定的各省礦產資源繳納。而其塗80%的股份,當銀行催‘交’時,用國幣或資源繳付……”

實際上整個“復興開發銀行”的方案,管明棠完全參照後世世界銀行的成功經驗,只不過是被管明棠翻個模子套到了這個時代,當然也進行了一些適當的修改,比如用礦產資源繳納股本。

“你的意思是用股本提供借款,可若是這樣的話……”

思索着,楊永泰似乎看出了這個計劃的不足之處,各省之間的利益如何協調,再則,銀行和各省看不到好處,他們又怎麼可能參與其中。

“嗯。”

沉默片刻,點上了一支香菸,管明棠凝視着屋中的地板。

“至少我可以保證一點,”

管明棠繼續說道,然後呼出一口煙。

“我可以保證的一點是,比如湖北省,湖北省加入其中,我可以保證,北方公司在湖北省的投資將超過你們股本的兩倍以上……”

兩倍以上!眉頭微微一跳,楊永泰透過煙霧盯着管明棠,似乎想要看清他的模樣似的說道。

“那哲勤,你告訴我,通過這家銀行,你想要得到的是什麼?”

丹崖仙途暴力奶媽美人診所風雪年紅塵卷補天記腹黑鳳凰戲凡塵星際第一技師寶貝蛋一起又看流星雨小小小正太:兒子,你別太拽!一夕錯情:鬼王的冥婚新娘總裁的美味嬌妻

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61章 勝利進軍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770章 母與子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1225章 抵抗第121章 出擊第236章 夏季攻勢(五)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447章 動員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1076章 遼陽之戰(四)第1259章 訪華第1218章 “苦衷”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66章 噩夢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57章 東京灣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1章 時空的恍惚第31章 莫斯科第276章 究其原因第17章 拒絕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143章 在邯彰第1062章 鞍山第1228章 崔可夫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164章 最後的強襲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216章 月夜腥紅血滿地第244章 衝鋒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177章 目標,廣島第80章 第一張多米諾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041章 魏與陳第428章 希望之地第227章 反攻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147章 回唐山去第1160章 雄心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19章 官衣着身能如何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235章 瘋狂第1090章 無法阻止第158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三...第70章 歸國之人第79章 避人入巷又巧遇第119章 國防策應會議第1182章 反應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1144章 未來的改變第370章 西安行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47章 洋人擠兌人憂慮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第27章 戰火燃燒前第81章 民團之基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838章 風雲變幻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27章 震驚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348章 保障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413章 密泄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1章 追夢人第307章 “小發明”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暗殺第244章 衝鋒第78章 學業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
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61章 勝利進軍第346章 民團初動第770章 母與子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1225章 抵抗第121章 出擊第236章 夏季攻勢(五)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53章 擴張的腳步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41章 低調方能護已身第447章 動員第290章 忠魂之地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1076章 遼陽之戰(四)第1259章 訪華第1218章 “苦衷”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38章 世人只爲錢糧忙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66章 噩夢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57章 東京灣第13章 未來的曙光第1章 時空的恍惚第31章 莫斯科第276章 究其原因第17章 拒絕第404章 教育之變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827章 租借談判第143章 在邯彰第1062章 鞍山第1228章 崔可夫第84章 莫斯科的冬天(中)第164章 最後的強襲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216章 月夜腥紅血滿地第244章 衝鋒第768章 老營新丁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1085章 浮想聯翩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177章 目標,廣島第80章 第一張多米諾第100章 是梟是雄誰人知第397章 愁添新憂第1041章 魏與陳第428章 希望之地第227章 反攻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147章 回唐山去第1160章 雄心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19章 官衣着身能如何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235章 瘋狂第1090章 無法阻止第158章 緊鑼密鼓備戰忙 三...第70章 歸國之人第79章 避人入巷又巧遇第119章 國防策應會議第1182章 反應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72章 爲俄羅斯的未來第1144章 未來的改變第370章 西安行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47章 洋人擠兌人憂慮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170章 捷報傳來時第27章 戰火燃燒前第81章 民團之基第182章 北方前線第838章 風雲變幻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27章 震驚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348章 保障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413章 密泄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1章 追夢人第307章 “小發明”第386章 峰迴路轉第33章 暗殺第244章 衝鋒第78章 學業第229章 克敵還需器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