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敵後

鄒平,民國二十六年11月21日,鄒平城牆上升起了一面膏‘藥’旗,也正是這一天,山東以鄒平爲中心的苦心經營七年的鄉村建設運動,在日軍的進攻下宣告結束,而當日軍佔領鄒平縣城的同時,在距離數十公里的伴於黃河畔的碼頭鎮,這裡仍舊飄揚着中國的國旗,而在碼頭鎮過去宣傳鄉建的牆壁上,處處都是抗日標語。

在碼頭鎮內鎮外,到處都是揹着槍的農民,更多的卻是揹着大刀、扛着纓槍的農民,這些人中即有來各鄉的農民,也各縣鄉的自衛隊隊長、隊員,此時,他們大都自備武器聚集於碼頭鎮,來此參加省教育廳廳長何思源組織的魯北遊擊總隊,以組織魯北抗戰。

五天前,何思源以及省教育廳、鄉建委員會以及當地的小學校長、教員爲骨幹,在附近十幾個鄉自衛隊的基礎上成立了“魯北遊擊總隊”隨後又派人與各鄉鄉長、鄉建顧問聯絡,號召全省人民自願武裝起來,要求各縣立即組成200萬抗日聯莊會或抗日自衛隊,而各縣鄉紛紛響應,一面組織抗日聯莊會與自衛隊,一面‘抽’調人員前往鄒平,參加遊擊總隊。

“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槍出槍!”

“統一編制、協調指揮、抗戰到底!”

揹着木殼槍的率領着幾十人,一進碼頭鎮,就看到了碼頭鎮上的標語,看着那標語,的神情顯得有些興奮。

“三哥,要都照咱們那,別說是兩百萬,我看咱山東至少能編三四百萬自衛隊!”

右肩揹着步槍,趙彬興奮的嚷喊着,而牽着馬的李子明則對趙彬說道。

“快點,把咱們官莊自衛隊的旗子打起來,讓人家都知道,咱官莊的人也來了!”

就在李子明聲音落下時,卻聽着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順着馬蹄聲看去,只看到馬上坐着的人都穿着一個顏‘色’的軍裝,顯然是一羣官兵。

“日他二大爺!”

一瞧見官兵,鎮口聚集着鄉民就嚷罵了起來。

“就是這些官兵丟了咱們山東!”

“可不是嘛,咱們‘交’的皇糧都吃到狗肚子裡去了!”

“狗,狗吃飽了,還知道看家護院那,這官兵是狗都不如的東西……”

“娘子,卸了他們的槍,他們不打鬼子,就把槍留下來,咱們打鬼子!”

就在鄉民們嚷罵着的時候,甚至一些自衛隊的隊長領着隊員抄着傢伙想在繳那些官兵的械時,不到五十人的馬隊進了鎮口,原本擠在鎮口想要繳他們槍自衛隊隊員無不是同時一愣,馬上的人都穿着同樣的黑‘色’軍裝,這顯然不是第三集團軍的軍裝,就在這時一眼尖的人瞧見這些軍人左‘胸’口的自標,瞧着那自標上的字樣,無不是一愣。

“預十師?”

沒聽說過啊?那裡來的部隊?

在自衛隊的隊員們疑‘惑’着的時候,李子明同樣好奇的打量着這支小股部隊,預十師?應該是剛編成的部隊,都穿着黑‘色’的軍裝,雖說他們的臉上還帶着些許塵土,但衣冠卻極爲整齊,與過去見慣了的官兵似乎有些不太一樣,這是……就在這時,人羣中一個人擠了過來,他迎着這支小部隊的領頭的軍官走了過去,而那名軍官已經跳下了馬。

“你好,我是魯北遊擊總隊副總隊長宋雲山!你一定是方子明少校吧!”

“宋副總隊長,我是預十師一參少校參謀方子明,這是我的調令!”

在接過調令時,望着擠在鎮口的百姓,便大聲嚷喊道。

“老鄉們、兄弟們,你們知道他們是那支隊伍嗎?”

深吸一口氣,宋雲山的臉上帶着驕傲之‘色’,這些人都是邯彰的子弟兵。

“他們就是在邢臺擋住了小鬼子的第一軍,全殲小鬼子王牌第五師團取得“邯彰大捷”的邯彰軍!”

或許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分不清第八路軍和第十六集團軍,但是有一個名稱對他們,對全中國的百姓,卻是如雷貫耳一般——邯彰大捷的邯彰軍。

什麼!

他們就是邯彰軍!驚訝的看着

或許這只是一個小鄉村,但是並不意味着他們不知道“邯彰大捷”不知道邯彰軍,就在上個月,他們也曾爲邯彰軍的勝利歡呼過,而在鄉村的學堂裡,老師們更是不停的向學生們講述着邯彰軍如何如何與日軍血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的“邯彰大捷”是如何被國際上視爲“日本第一次戰敗”的,總之,對於邯彰軍,他們早就是如雷貫耳一般,但卻沒有想到會在山東見到他們。

“邯彰軍萬歲!”

突然,人羣中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喊聲頓時匯成了一片,或許,他們埋怨過第三路軍的不戰而逃,但是對於此得邯彰大捷的邯彰卻是發自骨子裡的尊敬,甚至一些‘激’動的百姓,更是擡起了那些剛下馬的戰士們,在歡呼聲中”,4(111向空中拋向,作爲隊長的方子明同樣也不例外。

“民心所向啊!”

要小學‘門’外,聽到邯彰軍的人到了,何思源看着那些在民衆的歡呼聲中被拋向空中的軍人,默默的對身邊的秘書說i首.

“廳長,若是第三集團軍也和邯彰軍一樣,即便是沒有濟南大捷,只要他們死守濟南,老百姓,對他們也是如此!

丁嵐生的語氣顯得有些‘激’動,作爲一個山東人,他自然痛恨不戰而逃的第三集團軍,在內心裡自然佩服死守邯彰的邯彰軍。

“廳長,這次咱們有了邯彰軍的幫助,日子可就好過了●”

傍晚時分,空中起了霧,碼頭鎮的上一戶戶人家的電燈便亮了起來,鄒平作爲最早實施邯彰鄉建的地區,這裡的鄉村與邯彰的大多數鄉村一樣,引入了小型發電機即用於鄉村工廠用電,又可用於照明,只不過電燈照明僅侷限於鄉村工廠以及國民小學、鄉農學校以及少數富戶人家,天一黑,在國民小學和鄉農學校、鄉公所和街的店鋪裡,這裡已經住滿了從各地趕來自衛隊員,在鎮口,一些隊員警惕的看着濃霧,執行着警戒,在霧‘色’中,方子明隨着宋雲山朝着鎮口的一個宅院走去,這處宅院是方子明率領的先遣隊的駐隊,所謂的先遣隊,不過只有四十六人罷了。

“早在一個月前,各縣的鄉建利長就已經聯絡各鄉成立抗日救國義勇軍,而各縣的鄉農學校軍事主任,有五成曾於邯彰或受訓,還有四成左右在省建設院受訓,建設研究院的教官亦是邯彰派出,所以,我們對各縣鄉義勇軍、鄉自衛隊的掌握還是比較得力的,現在山東108縣中的78縣成立了縣義勇軍,另外三十個縣成立了縣自衛隊,根據當前的局勢,何廳長計劃編成魯北游擊隊,建立一支總隊,各縣建立支隊……”

在宋雲山的解釋中,方子明的卻把話峰一轉,壓低聲音詢問道。

“隊長,您在電報中提到,有人和咱們爭奪自衛隊?”

表面上方子明是預十師的一參參謀,但實際上,他卻是防衛司令部軍事情報處的情報官,而情報外派他率領先遣隊過來,就是爲了瞭解這裡的情況,確保山東遊擊部隊歸屬司令部指揮。

“從各地過去的報告來看,早在日軍進攻山東之前,在一些鄉村就有部分學校的教員組織抗日救國軍,並試圖收編鄉自衛隊,不過大都被各縣鄉建利頂了回去,這一年多鄉建利在鄉村的聲譽很好,士紳和百姓也都支持鄉建利,不過還是有一些鄉村的自衛隊被其通過師生關係、結拜關係拉走了

提及有人在山東“爭奪力量”宋雲山的眉問帶着些憂慮,作爲一名邯鄲人,他清楚的知道,若想在更好的保護家鄉,獲得山東這個戰略緩衝是極爲必要的,也正因如此,他纔會全力配合調查局,利用各縣鄉建利、鄉農學校建立一個服從“邯彰防衛司令部”的山東遊擊區。

“而且現在那些人又在四下活動,出於鞏固魯北游擊區的需要,我希望司令部最好iiii直接派遣部隊過來,同時對各縣隊實施整編、收編。”

想到方子明帶來的幾十人,宋雲山心下難免有些失望,部隊太小人也太少了。

“建立遊擊關係到整個華北未來的戰局,司令部也有整編各游擊隊的想法,不過,隊長,現在,咱們還不宜直接進入山東,在我來的時候,司令部給我的命令是一面配合訓練魯北總隊,進而以總認爲中心,對山東遊擊區的軍事力量加以整編,爲將來部隊開進山東作好準備工作。”

作爲情報官,方子明知道司令部的顧慮,司令部不僅需要考慮軍事上的影響,更需要考慮到許多政治方面的因素,大規模派遣部隊來魯,是否會引起南京或是第五戰區的不滿,這些都是必須要考慮的,也正是因爲這一顧慮,司令部才決定分批派人來山東,藉助前期工作,以逐步滲透的方式,慢慢同化山東義勇軍、自衛隊。

“下個星期,還會有一批同志來山東,現在,咱們先抓住總隊,對於支隊,則要確保其服從總隊命令,藉助總隊逐步滲透,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將來,誰也別想拉走魯北游擊隊!”

說着,方子明又是一笑,然後輕聲說道。

“更何況,相比於那些人,咱們可是還有家裡的支持!

(好久沒有求月票了,拜謝……ps:無語的新‘浪’微博開通了,因爲種種原因,無語不能急時的回答大家的問題,就小說與大家‘交’流,無語應該還是能做到的,無語的新‘浪’微博用戶是“命運無語”希望大家多提寶貴建議!)([提供]。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會員特權搶先體驗..

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1214章 清算第8章 決定第259章 難擇第393章 別離第97章 邯鄲漫記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277章 會議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152章 海洋之心第216章 月夜腥紅血滿地第15章 風險投資第264章 誘惑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1081章 槍聲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064章 進攻第176章 敵後第293章 憂心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447章 動員第1215章 佔領區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264章 遊客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421章 野人山第1219章 招賢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31章 寒夜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73章 設想第88章 資源之憂第1章 追夢人第287章 管制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44章 海之港第271章 陰謀第261章 希望第103章 決擇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200章 下關之亂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446章 北上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17章 中德合作第272章 中央軍人監獄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1150章 憂鬱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426章 無所懼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134章 中德合作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23章 戰爭風雲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186章 血戰紅石嵐(四)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261章 奇兵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394章 傷別離第25章 集訓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287章 管制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251章 政治還是軍事第65章 蒼穹之眼第21章 信號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49章 濟南第233章 特效藥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80章 前方與後方第282章 論教(下)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246章 風雲際會第256章 終局第1211章 加法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5章 誰予恩賜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
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1214章 清算第8章 決定第259章 難擇第393章 別離第97章 邯鄲漫記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277章 會議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152章 海洋之心第216章 月夜腥紅血滿地第15章 風險投資第264章 誘惑第211章 分道之時好言勸第1081章 槍聲第114章 印度洋上的宴會第1064章 進攻第176章 敵後第293章 憂心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330章 汪精衛的心思第148章 赤子歸國心沸騰第447章 動員第1215章 佔領區第280章 國之根本第1264章 遊客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421章 野人山第1219章 招賢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67章 老闆聞戲思國事第31章 寒夜第111章 東京的抉擇第73章 設想第88章 資源之憂第1章 追夢人第287章 管制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44章 海之港第271章 陰謀第261章 希望第103章 決擇第259章 翼南鄉下事兒憂第200章 下關之亂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446章 北上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249章 新邊疆的問題第17章 中德合作第272章 中央軍人監獄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1150章 憂鬱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802章 來自蘇俄的退讓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131章 理想主義試驗田第1050章 北方的視線第426章 無所懼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134章 中德合作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1159章 國家的崩潰第23章 戰爭風雲第62章 獎賞職員詢根底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186章 血戰紅石嵐(四)第333章 電子工業初步第261章 奇兵第86章 彼此長嘆奈又何第394章 傷別離第25章 集訓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287章 管制第1072章 遼陽之戰(二)第251章 政治還是軍事第65章 蒼穹之眼第21章 信號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1111章 落日之翼第49章 濟南第233章 特效藥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180章 前方與後方第282章 論教(下)第11章 科技的未來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第246章 風雲際會第256章 終局第1211章 加法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102章 風雲際會第5章 誰予恩賜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