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赴死策

鄭國終於結束了連月的大旱, 卻迎來了一連七天的暴雨。雨水滂沱而下,從天到地,濟州城開始淹水,王宮當年選址建在低地, 水流直衝進來, 淹沒了牀榻下, 案几都漂浮在水面上。

耿曙撿了幾塊磚, 架高門檻, 擋住水流, 擡頭望向天際, 判斷這場雨什麼時候才能停。

暴雨覆蓋了南方大地,卻也阻住了汁琮侵略的腳步, 至少這幾天裡不用擔心他入侵潯水三城。

但雍國不會永遠停在中原腹地, 該來的總是會來,這幾天裡,流言接二連三傳到濟州, 汁琮已沿着長江北岸東來, 進入越地。城中公卿收拾細軟,人心惶惶, 預備逃亡。

可是又能逃到哪兒去呢?郢國?代國?

濟州開始有了投降的意見,畢竟公卿士大夫們並不在乎誰當國君,只要家族得以保全,國是可以捨棄的, 唯獨最重要的一點是,捨棄得必須有價值。

“我聽見有人在說, ”耿曙練過劍回來,朝姜恆道, “想將趙靈獻出去給汁琮,換取鄭人自治。”

耿曙在王宮花園內練劍,其時雨仍下個不停,花園外有兩名士大夫交談,以爲雨下無人聽見,但耿曙耳力敏捷,聽得清清楚楚。

姜恆哭笑不得道:“那麼咱們再跑時,說不定得多捎上一個人。”

姜恆花三天時間,爲太子靈解決了政務上的難題,鄭國無法像雍國一般傷筋動骨地變法,尤其在這個節骨眼上,否則國內必叛。他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作了重新規劃,令國內局勢暫時穩定下來。

然而只要戰火一來,再次築起的危險平衡,就要面臨全盤崩潰。

正值此刻,一名少女盈盈而來,到得兩人寢殿外。

“姜先生。”那少女笑道。

“啊!是你!”姜恆馬上笑了起來,說,“流花!你來了,快請!”

耿曙打量流花一眼,朝姜恆揚眉,意思是你們認識?姜恆得見故人,仍舊開心,只可惜趙起不在眼前。

“當年她陪伴了我很長一段時間。”姜恆把她介紹給了兄長。

耿曙:“?”

“不不,”姜恆馬上知道耿曙想歪了,說,“不是你想的那樣。”

流花只笑道:“王陛下有請兩位大人。”

姜恆猜測應當是前線又來了消息,便與耿曙前去拜會太子靈。雨漸漸地停了,正殿內今天只趙靈與小樑王畢紹,以及一個七歲的男孩、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

畢紹正在與一男一女倆孩子聊天,見姜恆與耿曙進來,太子靈便朝孩子們道:“快見過姜大人,聶將軍。”

“先生!”趙慧已經長大了,今年已有十四歲。

“有勤練武麼?”姜恆笑道。

趙慧不好意思地笑笑,正要起身,太子靈卻道:“不必班門弄斧了,也不看看是誰?”

趙慧看耿曙,知道他就是那個擊敗了李宏的“天下第一”,她對耿曙的興趣,遠在姜恆之上,奈何在父親面前,不敢放肆。

王族禮法學得很好,趙慧頗有英氣,趙聰雖只有七歲,卻亦是聰明伶俐的模樣。

姜恆與趙聰拉了拉手,太子靈嘆道:“若有機會,只想讓趙聰也拜入你門下。只可惜時間不多。”

姜恆說:“各有機緣,強求不來,我看他這樣就挺好。”

“當年若不是你說,”太子靈道,“我是真的不想慧兒習武。慧兒,這段時日裡,姜先生、聶先生都很忙,不能去打擾他們,知道麼?”

趙慧明顯有一肚子話說,卻不得不答道:“知道了。”

“沒事的時候,”姜恆笑道,“可以讓聶海指點幾招。”

“好了,”太子靈朝兒子與女兒說,“你倆先下去罷。”

“汁琮攻破了潯陽,”太子靈開門見山道,“曾宇佔領了潯東。眼下潯水一帶,集結了十三萬兵馬。汁綾三天前陳兵崤關下,只待龍將軍抽軍南下救援越地,便要強攻崤關。”

四人一時都沒有說話,太子靈想了想,又道:“今日車擂將軍帶走了最後的四萬人,前往潯水三城阻擊汁琮。”

畢紹雖只有十二歲,卻已有了國君的模樣,說道:“雍人沒有殺害潯東的百姓,只在城中大舉搜查,我猜他們在找你。”

姜恆點了點頭,太子靈顯然在他們來前,與畢紹商量了不少事,望向姜恆的眼神帶着少許疑惑,卻沒有對此發問。

雨聲漸小,耿曙走到廊下,望向天空,連續七天的大雨也該停了,接下來,沒有雨勢的阻攔,汁琮將全面佔領越地。

終於,太子靈問道:“聶將軍,我們有多少勝算?哪怕你說,一分也好。”

姜恆望向耿曙,耿曙始終沒有說話。

畢紹與太子靈對視,二人都沉默不語。

太子靈道:“我還記得,當年姜先生說過,刺殺汁琮,是爲了天下千千萬萬的孩子,不會再像你們曾經一般,天人永隔。”

姜恆輕輕道:“王陛下還記得。”

“記得,”太子靈說,“我一直記得。”

畢紹說:“就不能再刺殺汁琮一次麼?”

“你說過?”耿曙忽問道。

姜恆有點意外,望向耿曙,點了點頭。

耿曙那表情似有所鬆動,太子靈重申道:“聶將軍,若我將全國的兵馬,盡數交給你指揮,我們有幾分勝算?”

耿曙沉吟不語,太子靈又道:“但凡有五分勝算,我便願意試試。自然,若實在打不了,死戰就沒有意義了,不若我投降獻國,保全百姓爲上策。”

姜恆聽到這話,便知道太子靈心裡早已一清二楚,如今國內的輿論一定是讓他不要再撐下去了,投降當個亡國之君,總比死戰不降,令百姓生靈塗炭的好。

“我若說有五分勝算,卻得你付出更大的代價,”耿曙轉頭問,“你願意麼?”

太子靈笑道:“有什麼代價是我不願付出的?您且說說看。”

“你的人頭。”耿曙答道。

殿內剎那肅靜,就連姜恆也沒想到耿曙會這麼說。

“拿我的去罷,”片刻後,畢紹打破了沉默,“我其實不是畢家之人,不過是春相與重將軍找來冒充的畢氏之後……”

“你的腦袋沒有用,”耿曙不客氣地說,“你與汁琮沒有落雁之仇。”

“可以,”太子靈笑道,“只要汁琮死,我什麼都可以做。”

姜恆:“……”

姜恆心道你不是在尋他開心吧?他疑惑地望向耿曙,耿曙卻很有自信,朝姜恆點頭。

“這……”姜恆沉吟片刻,說,“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想好就不能後悔了。”耿曙朝太子靈說。

“自然不後悔。”太子靈道,“你需要什麼?”

“鄭國所有的兵力都必須交給我,”耿曙說,“即便如此,勝算也只有五成,好好考慮清楚。”

“不用再考慮,樑王,我把我的孩子們託付給你了。”太子靈朝畢紹說。

畢紹點了點頭,說:“我會視同手足般待他們。”

姜恆坐了下來,耿曙道:“讓人將所有的兵力佈置送來,我就在這裡看。”

太子靈吩咐人送來了軍冊,耿曙翻開案本,開始逐行檢視,閱讀鄭國的軍隊情況。

席間三人一聲不吭,耿曙擡眼一瞥姜恆,說:“恆兒,你們說你們的,不用管我。”

姜恆心道你的提議實在太震撼了,而且短短一念間,太子靈便下了這麼重要的決定,氣氛頓時變得猶如赴死前夕一般肅穆,還能說什麼?

但看今天所談,太子靈特地還讓兒女見了姜恆一面,多半又要將他們送走了。

“你多大了?”姜恆想來想去,只能設法化解尷尬,朝畢紹問。

“十二歲,”小樑王說,“明年就十三了。”

太子靈坐着喝茶,倒是雲淡風輕,說:“樑王的生母是鄭人。”

畢紹說:“她是宮內的侍女。”

姜恆忽然想起另一事,笑道:“我見到流花了。”

太子靈笑道:“這些日子,她一直在宮中,我本想再過些日子,將你們與樑王送走,讓她跟在你們身旁,也算一點念想。你還沒娶妻罷,姜恆?我記得你沒有。”

“呃……”姜恆正想再推辭時,耿曙卻從紙堆中擡頭,說道:“恆兒,你喜歡她麼?”

這算什麼事?怎麼突然談論起我的人生大事來了?姜恆頓時哭笑不得,氣氛終於變得活絡起來。

“姜太史都快二十了,”畢紹說,“還未有家眷?原本若安陽未破,我明年就要成婚了。”

“你太小了,”太子靈朝畢紹道,“什麼都不知道,還沒到成婚的年紀。”

畢紹皺眉道:“我知道的!”

畢紹在這個時候倒是變得像個小孩兒,姜恆只覺好笑,想問畢紹的未婚妻在何處,卻突然想到安陽城已破,萬一葬身城中,又是雍國的一樁罪孽,便不敢多問。

“樑國也朝代國提出了聯婚之意,”太子靈朝姜恆說,“李霄有一女,年方十四。不過眼下看來,不大可能了。”

姜恆點了點頭,耿曙又翻過一頁,說:“恆兒,你若喜歡流花,大可以娶她。”

太子靈說:“不不,姜先生自當有良配,只是你們二人奔波日久,身邊無人伺候……”

“出身沒有關係。”耿曙答道。

“哥。”姜恆哭笑不得道。

“你不喜歡?”耿曙竟是當着鄭王與樑王的面,要姜恆表態。姜恆當真大窘,說道:“濟州城不會破,不必如此。”

太子靈說:“你若偏好男人,我麾下侍衛雖不多,也都是百裡挑一的模樣,就像趙起一般,稍後你選幾個,好好地待他們也就是了。”

“王陛下!”姜恆終於忍無可忍了,“你們爲什麼就這麼關心我的終身大事?”

畢紹與太子靈同時大笑起來,姜恆滿臉通紅。越人古來便好男風,越地亡國後,被併入鄭、郢二國,民間男子以契相守司空見慣,鄭王寵幸龍於,上行下效,太子靈雖已成婚,又自小被龍於所教,龍於待他如母,自然不奇怪。

但姜恆每次談及此事時,臉皮都很薄,便讓太子靈總忍不住想揶揄他。

畢紹問:“姜大人是越人麼?”

“他們的父親是耿淵,你忘了?”太子靈又朝畢紹說。

畢紹點了點頭,不再問下去,提耿淵,大家都只會自討沒趣。

47.迴天丹173.卜運籤77.越地桃188.神州徽130.浣衣婦96.奉劍閣63.驛館會30.求生願17.兵庫景54.求救信181.迎貴客195.反叛軍70.梅花鏢58.將軍府18.太史官119.紅繩穗57.烈光劍121.臨別曲4.逃生子41.公孫氏161.鶴音竹141.晉廷臣156.訴悲歌124.沉江舟137.教坊司82.煉獄火71.離宮行14.三年約14.三年約13.黑劍訣194.百年策4.逃生子100.誘敵餌18.太史官143.踏夜蹄55.蜀錦袍151.油紙包180.秋葉環198.江山圖193.越人劍74.月夜琴19.叵測心189.太史威125.江州城73.釋嫌酒51.花下劍44.和談議61.汀丘宮103.沙畔燈42.盲眼藥114.桃花殿30.求生願196.世間情119.紅繩穗147.定弦音54.求救信132.羊毫筆91.同銘緣59.鐘山雪181.迎貴客161.鶴音竹59.鐘山雪92.衛氏兵45.故人子91.同銘緣126.琉璃席118.聯姻計59.鐘山雪2.三國使192.新年夜144.漫山樹42.盲眼藥74.月夜琴125.江州城145.溫柔鄉153.腹背敵186.歸山虎54.求救信112.碎玉訣158.回家路101.雲霄笛8.百家書19.叵測心53.募兵令132.羊毫筆160.清明心124.沉江舟72.飛箭雨34.紅塵路84.林胡謠102.平邦令137.教坊司107.濺血誓38.繞指柔38.繞指柔20.屠蘇酒142.培花術93.凍羊羹142.培花術22.洛陽焰
47.迴天丹173.卜運籤77.越地桃188.神州徽130.浣衣婦96.奉劍閣63.驛館會30.求生願17.兵庫景54.求救信181.迎貴客195.反叛軍70.梅花鏢58.將軍府18.太史官119.紅繩穗57.烈光劍121.臨別曲4.逃生子41.公孫氏161.鶴音竹141.晉廷臣156.訴悲歌124.沉江舟137.教坊司82.煉獄火71.離宮行14.三年約14.三年約13.黑劍訣194.百年策4.逃生子100.誘敵餌18.太史官143.踏夜蹄55.蜀錦袍151.油紙包180.秋葉環198.江山圖193.越人劍74.月夜琴19.叵測心189.太史威125.江州城73.釋嫌酒51.花下劍44.和談議61.汀丘宮103.沙畔燈42.盲眼藥114.桃花殿30.求生願196.世間情119.紅繩穗147.定弦音54.求救信132.羊毫筆91.同銘緣59.鐘山雪181.迎貴客161.鶴音竹59.鐘山雪92.衛氏兵45.故人子91.同銘緣126.琉璃席118.聯姻計59.鐘山雪2.三國使192.新年夜144.漫山樹42.盲眼藥74.月夜琴125.江州城145.溫柔鄉153.腹背敵186.歸山虎54.求救信112.碎玉訣158.回家路101.雲霄笛8.百家書19.叵測心53.募兵令132.羊毫筆160.清明心124.沉江舟72.飛箭雨34.紅塵路84.林胡謠102.平邦令137.教坊司107.濺血誓38.繞指柔38.繞指柔20.屠蘇酒142.培花術93.凍羊羹142.培花術22.洛陽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