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於崔夫人來說,再次踏進鎮北侯府,更多的是屈辱。寧景蘭還罷了,曾經的婆媳相見,氣氛雖冷,倒也不至於故意刁難崔夫人。

她既知崔家出事,如今唯有慶幸自己脫身及時,至於落井下石……當年在崔家後院裡日子不舒心的時候確曾不止一次的想過,總有一日要崔家人好看。可是如今再見如喪家之犬的崔夫人,忽然之間就意興闌珊了。

不用她背後的權勢,不用南平郡主去求晉王出手,時間已經給了崔家人最好的報復。

崔連浩有多戀權勢,如今在刑部大牢裡恐怕就有多痛苦,而崔二郎受父株連,往後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好過。如果文姨娘與崔二郎真能夠恩愛不移的過個幾十年,她倒真會讚一聲“有情人”。

想當年她的父母也是恩愛甜蜜的夫妻,到底還是抵不過世間瑣碎平常事,到如今面目猙獰,幾成陌路,不能不令人心生感慨。

丫環見是她來,打起簾子讓她進去,寧景蘭還回頭道一聲:“崔夫人既然是來求見母親的,不如隨我一道入內吧。”以南平郡主的個性,斷然沒有出手相助的可能,寧景蘭既知結果,也不介意讓崔夫人及早認清事實,早點死心。

崔夫人一愣,萬沒想到她不刁難自己也就算了,竟然還請她入內,心中不禁一陣狂喜,暗自思量是不是寧景蘭對自家兒子餘情未消,她這態度毫無怨恨之意,簡直稱得上平和,說不定今日還真是來對了。

想到此,她愁苦的面容之上,透出一點希望的光來,跟着寧景蘭進去向南平郡主見禮。

南平郡主原本就是想晾晾崔夫人,好不容易逮着機會,崔家人求上門來,自然是想爲女兒出一口惡氣的。萬沒想到寧景蘭竟然將人給帶了進來。

她坐在上首,眉眼都未擡,等着崔夫人行了大禮,這才擡頭瞧一眼,似才知道她來了一般,萬分驚訝道:“崔夫人怎麼有空過來了?”

崔夫人求助般的將目光投向寧景蘭,卻發現她事不關己的模樣,已經落了座,丫環端了蜜棗茶過來,她接過來飲了一口,低垂着頭完全瞧不清神色。

她硬着頭皮重新跪在了南平郡主面前,聲音裡帶了哽咽之意:“求郡主救救家夫犬子,瞧在……瞧在過去的情份上!”

南平郡主愕然瞧向她,倒好似從不曾聽過有關崔家的消息,“崔夫人這話說的,崔大人與令公子出什麼事了?竟然讓崔夫人求到我侯府門上來了。”

崔夫人明知南平郡主不可能沒聽過崔家之事,但如今要求着她辦事,只能含羞忍辱,將何渭狀告崔連浩之事講了一遍,重點描述:“這件案子雖然當時是我家老爺即將卸任之時發生的,但我家老爺卸任之時,也向其後上任的洛陽知府交接過,哪知道姓何的懷恨在心,竟然跑到長安來告御狀。我家老爺是冤枉的。我四處求告無門,想求郡主瞧在往日情份上,幫我家一把!郡主大恩,老婦沒齒難忘!”

南平郡主輕笑:“崔夫人這話說的。燕王雖然長年在幽州,但他爲人公允,若是令夫與令郎並未做出盜馬的行徑,他定然能給令夫君與令郎洗脫罪名,還他們清白的。反之……那也不必四處再求了,恐怕燕王也不是恂私枉法的人。崔夫人還是回家乖乖等着吧,這事兒我還真幫不了夫人!”

她全是想破口將崔夫人大罵一頓,只是見閨女極爲沉得住氣,竟然將她心裡一點戾氣給壓了下去,難得擺出儀態萬方的姿態來,客氣而疏離。

崔夫人沒想到南平郡主拒絕的極爲乾脆,一下子就慌了。她是聰明人,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兒,此刻跪在地上,立刻膝行到寧景蘭面前,向她磕了個頭,“往日是我有眼無珠,薄待了府上大姑娘,還請大姑娘瞧在你與二郎夫妻一場的份上,替他在郡主面前求求情。”

寧景蘭放下茶盞,立起身來,也不去扶崔夫人,而是往旁邊挪了兩步,避開了崔夫人的大禮,嘴裡的話不帶半點溫度:“崔夫人這是做什麼?崔二郎與我已成陌路,我倒是以什麼立場爲他求情,又以何立場求母親出手幫他呢?更想不明白崔夫人何必要跑到侯府裡來自取其辱呢?!”

崔夫人倘若還有一點辦法,也不至於會求到鎮北侯府門上。來之前就知道希望渺茫,可是還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氣來了,如今心內苦澀難言,已經放棄了自尊求上門來,索性就厚着臉皮再求上一求。

她跪在那裡,掩面痛哭,將自己的脆弱彷徨無助都展開在南平郡主母女面前,只求能爲夫子求得一線生機,“我也知道過去是自己過份了,做了婆婆總想着要在兒媳婦面前立威,讓大姑娘過的不痛快了,還不肯約束二郎,可到底他與你夫妻一場,如今我知道錯了,只求郡主跟大姑娘給我個贖罪的機會……”

南平郡主聽的眉頭都皺了起來,到底忍不住了,打斷了她的哭哭啼啼:“崔夫人這話說的,敢情你求上門來,我們家就得出手相幫?說起舊情,本郡主倒不知道侯府還與崔府有何舊情。當日鬧的雞飛狗跳,你們家既瞧不上我家女兒,娶回去還要作踐,任憑妾室騎在我家阿蘭頭上,倒誠如夫人所說,有這等舊情,崔家出事了,我倒是應該進宮求求皇伯父,遇上崔大人這等官員,務必要重判,纔好平民怨,警示後來者!”

崔夫人聽出南平郡主話裡的怒意,立刻朝着她坐的方向磕了幾個頭,十分乾脆道:“文氏不敬府上大姑娘,我這就回去打發了她出去。只她生下的磊哥兒卻是崔家子孫,當日也還要叫大姑娘一聲母親,他又小小年紀,不如流落在外,還請郡主開恩!”

事關崔連浩與崔二郎,文姨娘的生死存留並不重要,哪怕她是磊哥兒親孃。崔夫人疼親孫子,可是對於生了親孫子的女人來說,卻並無疼愛憐惜之情。

寧景蘭脣邊露出一抹諷刺的笑意來,果然崔家人愛權勢,毫無人情味。文姨娘與崔二郎你儂我儂的時候,大概做夢也想不到會有被崔夫人捨棄的一天。

同樣作爲曾被崔家人捨棄過的一員,這一刻她心裡冷到了極致,愈加瞧不起崔府爲人,不用南平郡主開口,她先開口送客了:“崔夫人還請回吧,文氏不敬我,仗着誰的勢,夫人應該比我清楚纔對。如今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態呢。侯府與崔府如今半點瓜葛也無,崔夫人日後也不必上門來求,求也無用!”

以南平郡主的氣性,今日原本是準備將崔夫人羞辱一番,罵她個狗血淋頭,讓她終身記住這個教訓的,可是瞧着女兒意興闌珊的模樣,竟然是放開過往,不想再回頭與崔夫人不依不饒的糾纏下去的模樣,不知爲何,她忽想起上次母女二人的爭吵,有些話如今想來,竟然是她發自肺腑。

南平郡主端茶送客,看着崔夫人呆若木雞一般,被房裡侍候的婆子扶了起來,狀若遊魂一般擡腳出去了。她帶來的丫環未經通傳,不敢擅自跟着她一起進來,在院子裡靜侯,見她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一句多話都不敢問,上前來扶着她往外走。

寧景蘭輕笑一聲,也不知道是笑曾經在崔府裡幾成怨婦的自己浪費的光陰,還是笑如今被崔夫人很隨意就拋出來的文姨娘,喃喃輕語:“不過都一樣。”

南平郡主見她神色慘然,還當她心裡果真還牽掛着崔二郎,張了張口卻不知如何安慰。她與寧謙綁在了一起糾纏半世,眼看着是不死不休的架勢,其中多少不甘心酸只有己知。夫妻年頭越久,越不甘心放手,總覺得當初的極力堅持與如今漸成陌路都像是笑話一樁。

誰又願意承認自己的一輩子是個笑話呢?

她也唯有硬着頭皮一直往前走了。

*****************************************

過了元宵節,夏芍藥將幽州的一切都交給夏南天,又再三囑咐保興與墨暉多多照顧夏南天的身體,還往趙家去求了何娉婷,麻煩她代爲留心老父,準備帶着子女上京。

幽州商會那邊,原本她是召集了本地商家開會,表明自己如今已經不太適合做幽州商會的會長,跟着夏景行往長安任職,恐怕一時半會極難回到幽州城,還請大家另擇賢明的好。

但商會的那些人都是人精,好不容易找到一棵大樹,都想背靠大樹好趁涼,哪裡容易撒開手。況且夏家的生意還在此處,他們也不知道從哪裡打聽來的,說是夏老爺子暫時不會離開幽州,便一致通過,要求夏老爺子暫代夏芍藥在幽州商會的事務,做個代理會長。

至於夏芍藥,去了長安就更能爲幽州商會發光發熱了,反正幽州商會在長安也無會館,索性請她在長安建個幽州商會的會館,大家將來往長安去做生意,也有個落腳之處,又能守望相助。

以懷化大將軍的品級,外加與燕王的密切關係,對於幽州城的商人來說,往長安去做生意,有這條門路,可比到處抓瞎再去投靠貴人強上百倍。

因此他們一致強烈請求夏芍藥堅決不能卸任,還道:“會長前往長安,對於咱們幽州來說,也是好事。”

夏芍藥推脫不過,只能答應了下來。

何娉婷是臘月二十幾纔回到幽州城的,還是何夫人再三再四的崔促,就怕趙則通從他國回來,妻兒皆不在家,心中不快。女婿疼女兒,她這做岳母的就更要爲女婿着想了。

“娘你到底是誰的親孃啊?我回來纔多久,還沒住夠呢。”被何夫人在她腦門中敲了一記,又摟了她在懷裡,

“娘何嘗不想多留你住些日子,可你畢竟已經出嫁了,總要在丈夫爲先。”

何娉婷嫁出去這些年,在家裡爲所欲爲慣了,哼一聲不依:“在家裡凡事都是我說了算的。他一年總要往外跑幾趟,只許他跑的沒影兒,不許我回趟孃家多住些日子?!”

何夫人爲閨女過的舒心日子而欣慰,又告誡她:“可不許把男人往家門外趕,離了你他還能出去找別人呢。”全是經驗之談。

何娉婷好說歹說才住到十一月中,到底還是依依不捨的回幽州了。

趙則通許久不見妻兒,進了家門聞到熱飯熱菜的香味,見榮哥兒又長高了一截,在洛陽養的白白胖胖,一把抱起兒子顛了兩下,熱切的望着老婆,只差用目光將她拆吃入腹了,“咱們兒子去外祖家吃什麼了,怎麼長的這麼快?”

榮哥兒咧着嘴笑,約摸對眼前的漢子還有一點模糊的印象,只羞澀不開口,掙扎着從他身上下來,就要往院子裡去堆雪人。當着丫環的面兒,趙則通就要往何娉婷身上猴。

房裡的丫環們識趣的退了出去,趙則通將老婆抱在懷裡,聞到她發間馨香,這才嘆息一聲:“老婆孩子回來了,這纔像個家了。”他這些日子一個人生活,家下僕人倒不會短了他的吃穿,可到底還是覺得孤零零的。

當晚夫妻二人說了半宿的話,待聽得夏景行已經前往長安,而夏芍藥年後也要往長安去,何娉婷忍不住失望:“夏姐姐去了長安,往後我竟是連個說話的人也沒了。”

趙則通懷裡摟着老婆,不滿道:“難道我竟不能陪你說話了?”

“那不一樣。”何娉婷唸叨。

“有什麼不一樣的?”

何娉婷嘆一口氣,再親密如丈夫,必然也有觸及不到不能言說的地方,總要有個閨中好友來排解。

次日她帶了洛陽特產往夏家門上走了一趟,二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要說,且多是關於洛陽之事。聽得何家失馬案,何渭已經往長安去尋門路了,總要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夏芍藥還道:“燕王殿下在長安,大公子與殿下亦是舊識,倒可以去求求燕王殿下。”

何娉婷掩脣笑:“姐姐跟兄長想的一樣,他已經求到燕王府去了。”

消息滯後,何娉婷離開洛陽回到幽州這一路還沒接到別的消息,卻不知何渭已經狀告崔連浩,將崔家父子押進了大牢。

過完了年,定好了出發的日子,夏芍藥還特意相請了趙則通夫婦倆來家裡做客,鄭重拜託他們代爲照顧老父。趙則通與夏南天是忘交年,欣然應諾。

夏南天還道:“我不過是在幽州再多呆一陣子,家裡有人服侍,裡面還有人照應,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夏芍藥這才依依不捨帶着孩子出發了,隨行護衛的乃是趙則通從營裡帶來的十六位前鋒營的將士,原來跟着夏景行出生入死過的,聽得能去長安見夏景行,都極爲高興。

二月中,夏芍藥帶着一雙兒女到達長安城,進了城門卻不知要往哪裡去,尋了個客棧先住下來,派人往燕王府去探問,才送了信給夏景行。

夏景行早些日子也算過妻兒到京的日子,估摸着怎麼也到二月底了,哪知道他們路上倒走的快,入了京郊大營之後,頭一次因私事離營。

已經被他整的都快沒脾氣的幾位言官一天不見他的身影,不自覺都鬆了一口氣。

過完了年,夏景行便開始帶人盤查軍械庫,以及京郊大營帳冊糧草輜重。他初次進營點名的時候,就發現名錄上倒有些不存在的軍士,粗粗點檢約有三五千之數,也不知道是徐克誠授意還是下面官員弄鬼,竟然在吃空餉。

當時他才入營,不好一概而論,打草驚蛇,只假作不知,想看看下面有什麼動靜。下面人見他知道了也假作不知,惶惶一段日子之後,便猜測幽州駐軍也在吃空餉,新來的大將軍司空見慣,想來也不在意。捱到過年,便將孝敬送了上來。

夏景行當時沒說什麼,只讓吳忠留意送孝敬的軍吏都跟哪些人有密切來往,爲將來做準備。

開年盤查之時,因怕營中管庫的書吏自查不清,反將舊帳瞞下來,索性通過秦少宗,往其父現任着戶部侍郎的秦瑱處借了幾個盤帳的好手,往營裡去盤帳了。

秦少宗與夏景行原本就無甚交情,但華陽大長公主府里長房幼子秦少安與夏景行卻是莫逆之交,上次夏景行回長安,秦少安請客,秦少宗帶了寧景世過去,好好一場聚會最後弄的一團糟,爲此秦少安沒少埋怨堂兄讓他在兄弟面前丟臉。

秦少宗此人玩樂慣了的,當時拍着胸脯向秦少安保證:“等往後你有事求到哥哥門上,哥哥必一力相幫,絕不袖手旁觀。”

夏景行託人找秦少安,傳信給他,想要跟戶部秦侍郎借人,秦少安便往秦少宗面前去討帳了。

“二哥當時可是答應過我的,這會兒要反悔不成?”

秦少宗答應的事情裡可沒有辦正經事一項,至多就是請客吃飯,想辦法弄了花樓裡當紅的姐兒來梳籠,或者是別的玩法,左不過是長安城中紈絝子弟們都脫不出框的事情。

聽得秦少安所求之事,頓時垮下臉來:“父親的事兒……我向來插不上手的。”

“二哥說哪裡話?你往日只是閒事,二叔自然覺得你不可靠,這纔不肯將正事交到你手上。今兒兄弟跟你求的可是正事,況且阿行如今得聖寵,誰人不想着與他交好。你去求二叔,只道是阿行求到你這裡,你撇不過面子去,這才硬着頭皮去求二叔。二叔只有心裡歡喜,萬沒有惱怒的道理。”

秦少安一聽在理。秦侍郎很惱火長子既無心出仕也無心讀書習武,只鎮日在外眠花宿柳的胡鬧,見到他再沒好聲氣的。若能辦成了這一樁正經事,可不是討老父親歡心。

他果然往秦侍郎面前去替夏景行借人,秦瑱聽得兒子出面替夏景行借人,還不肯相信:“你整日在外面瞎胡鬧,夏大將軍就算是託人辦事,也託不到你身上來。再胡鬧小心我打斷你的腿!”

秦少宗很委屈:“父親好沒道理,這麼大的事情我敢隨便亂說?這事是少安來說的,他跟夏大將軍可是好友,父親不信就讓人將老七找過來問問。上次夏大將軍來長安,我們兄弟還帶着一幫人陪他一起喝酒的。”

“果真?”

“果真。”

見兒子不似在說謊,秦侍郎果真讓人請了秦少安來問。秦少安便將夏景行的手書拿了出來,秦侍郎這才相信了。只因此事隱秘,在未有結論之前不便張揚,而秦侍郎在戶部經營多年,手下定然有可靠的人,他又出自大長公主府,並不偏幫哪一位皇子,也算是齊帝信得過的臣子,找他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秦瑱確認此事之後,果真借了幾人給夏景行,由秦少安悄悄帶到了京郊大營,交到了吳忠手上。

夏景行請他向秦侍郎代爲轉達謝意:“等事情查清楚之後,我再登門向侍郎大人致謝!”

秦少安笑道:“阿行做了大將軍之後,倒越來越有官威了,你再說下去我都不敢來尋你了!”又擔心他:“你這般清查京郊大營,若是查出什麼來,惹怒了徐克誠或者下面弄鬼的人,小心他們狗急跳牆。可萬萬要小心!”

夏景行拍拍他的肩,送了他回城。

夏芍藥到長安城的時候,營裡清查的如火如荼,原來營中主管帳目軍械庫糧草輜重的都被暫時調離崗位,另委派了夏景行上次點名之時挖出來的識字的軍士看守。他們在徐克誠手底下不得重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覈,夏景行便將這些人調過來暫用,以圖後續。

營裡暫時有吳忠盯着,秦瑱派來的俱都是查帳的好手,能在戶部留下來的,清查過的東西也不在少數,比如被抄官員的府邸,國庫盤帳,兵部器械,軍餉發放……等等。這些人都是積年老手,進了營之後就埋頭苦幹,行事作風讓夏景行瞧過幾次就放下心來。

夏景行帶着另外一名親衛到了客棧接了妻兒,便吩咐親衛:“前面帶路,咱們回府。”

夏芍藥早從家信中得知齊帝賜了將軍府,聽得他這話一呆:“夫君難道不識路?”

夏景行頗爲尷尬:“那個……娘子沒來,爲夫一直住在營裡,咱們府上門朝哪開……爲夫還真不知道。這一向都是吳忠帶人在打理。”

夏芍藥啞然,還真沒想到他能忙成這樣子。

不過忙點好,她才進了長安城,只覺各處繁華錦繡,知道他忙的連回家認門的時間都沒有,她也就放心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八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二章第八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五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六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四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一四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三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章第四十章第九十七章第十六章
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八十八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二章第八十五章第四十章第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五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零三章第八十一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五十八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六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零五章第五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四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五十一章第一四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九十八章第三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九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五章第九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二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第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章第四十章第九十七章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