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 左縈右拂

小石頭呢嚅着:“我……我……”頃刻間,不知該繼續假冒趙巖,還是該坦誠直言?

“小兄弟?”

“趙世子?”

“小賊?”

當衆人瞧清他面目,瞬時發出三聲驚呼。

第一聲是鄭恩,第二聲是仁秀帝,第三聲則是浮舟子。鄭恩聞得仁秀帝喊出趙世子三字,登時錯愕難當,不懂小兄弟何時成了震北王世子。瞧見救命恩人居然是小石頭,仁秀帝也是百感交集,一時間,不知該怎生處置他。是怪他擅闖禁宮呢?抑是獎勵他救駕之恩?

至於浮舟子那一呼,完全是下意識地喊叫。待想起弒徒仇人原是大周的王爺世子,倏地閉嘴不言。心想,這當口自己能否走出皇宮尚不曉得,又有何權利去報這弒徒之仇,權當沒看見便是。如是一想,索性垂首,省去見了心煩胸悶。

過半晌,小石頭噗嗵跪下,大聲道:“皇上,微臣趙巖囿於仇家追殺,以致誤闖禁宮。望皇上原宥!”

原本各自呆愣的局面,被他這一聲驚破。仁秀帝揮手斥退侍衛和鐵甲衛兵,問道:“趙卿家,你誤闖禁宮本有罪愆,可適才救駕有功,可相互抵消。但朕見你硬擋宗供奉的一刀,放走無極島來的刺客,朕未免不解。趙卿家,你倒是說個理由出來。”

小石頭愕然,心想這傢伙果不是個好東西,算起帳來居然忒精。思慮片刻,道:“皇上,隗先生百般想擒住微臣,但昔日對微臣也薄有恩惠。今日見他即將落擒,微臣大不忍心,是以出手救他一劫。”

仁秀帝聞言,嘿嘿……這倒好。鄭恩願爲兄弟斬首,尚說得過去;你趙巖竟肯爲仇人獲罪,也算奇人特行,殊爲怪異。當下也不睬他,心道,就讓你多跪會兒,讓你清醒、清醒。當下拂袖轉身,道:“浮舟子,你適才不是想讜言直聲麼?而今,還有何話好說?”

浮舟子道:“皇上,貧道現下無話可說,願意伏法受誅。但只求皇上念在敝派淵源數百年,也屬中原一脈,莫要對敝派心生恨意就是!”眼見無極島的大宗師尚且鎩羽而去,這會再不敢以爲他青城有多麼厲害。只想着莫要得罪東周,以致青城的傳道大業遭到大挫。

仁秀帝淡笑道:“其實,朕與貴派也不是沒有釋愆修好的可能。有個成語喚作福倚禍伏。只須貴派遣位才高行厚之人,到皇宮當一供奉。朕大可對今日之事,付之一笑,不再追究。道長,你看如何?”

浮舟子一愣,他知道大陸四國早對中原武林各脈的實力是虎視耽耽,長久覬覦。有些國家更是直接派出使者,費盡心機,搖脣鼓舌,就冀望着那派願意公開襄助。只是至今,除了崆峒派是公開襄助西秦,無極島襄助南唐,刀廬襄助東周和北漢。至於其餘門派,無論是正是邪,均沒公開宣稱幫助那一國。

其中,佛門各宗與北漢、東周是眉來眼去,就象那鄭恩明顯是華嚴宗弟子,否則焉能身懷佛門護法神拳,大光明拳。而他青城,還有峨嵋、崑崙甚至摩天峰上的天羅教,自始自終保持中立。除了私底下派些弟子到各國的重要臣子家裡做護衛或是保鏢。以求互不得罪,四方得當。可今日仁秀帝要他遣派中高手,入宮行事,等如變相地逼他表態,要向東周效忠。

滋事體大之餘,浮舟子攢額蹙眉,不知是該答允仁秀帝的要求呢?或是一意孤行,與周國徹底翻臉。瞬時間,他是紛亂如麻,一愁不展。思來想去,心道,方今四國實力相當,其間尤以大秦最爲強盛,若我青城投了周國,卻未免得罪了大秦。何況,青城山尚在秦境,如此一來,豈非愈發不妙?

當下便道:“皇上,敝派宗主是峨嵋派的金蟬真人,若貧道擅自答允了此事,不免對宗主大大的不敬。所以,貧道要問詢過宗主才行。”

“這樣啊……”仁秀帝思慮半晌,要青城派投靠周國,其實是他臨時決定,起先也沒多大信心。如今聽浮舟子說要回山商酌。尋思着,總比他一口否決得好。迅道:“那好吧,只是在貴派尚未正式決定前,朕要多遣侍衛保護你們,防止你們再次觸犯我大周禁律。”

聞得結果,並未預想中的那麼惡劣,浮舟子大喜,叩首道:“皇上德重恩弘,寬恕待人,貧道敬服!”

仁秀帝微笑道:“道長言重了!”又吩咐邊上一名侍衛頭目,要他派人好生保護青城諸人。不過衆人也知,說是保護,實地裡就是監視。那侍衛頭目領旨,喚了數人,護着浮舟子退出御花園。這會,宗賁見及左右無事,正想告退。

突然間,聽得遠處一聲轟響,仿似有重物墜地。衆人盡皆愕然。過片刻,有名侍衛奔來,大聲道:“皇上,適才那刺客在宮門外忽然扔進一塊巨石,上面寫着十六個大字?”

仁秀帝問:“何字?”

那侍衛道:“上面寫的是‘宗賁老兒,欺人太甚,刀劍大會,你我一決!”

仁秀帝大怒:“放肆,放肆,這些江湖人真是太放肆了!”說話間,冠冕顫動,龍袍澀抖,顯是氣到極點。皇后在旁急忙勸慰,但效果不大。遷怒之餘,仁秀帝狠瞪小石頭一眼,意思,若非你放了他,豈有任他囂張之理?小石頭一凜,不敢說話,情知這傢伙正值氣頭,此刻若答茬,勢必大觸黴頭。

宗賁陡然上前奏道:“請皇上寬心!俟刀劍大會之刻,臣必定擒下這不知死活的傢伙,爲皇上出氣。”

聽這話,仁秀帝轉怒爲喜,道:“好!宗卿若能擒下這賊子,朕一定大賞貴派上下和宗卿的辛勞。”

宗賁道:“爲皇上效力,臣不敢圖賞,只爲能讓皇上高興,臣等餘願足矣!”

這話一說,長久在仁秀帝身邊的沒怎樣,小石頭卻是聽得胸中欲嘔。心想,虧他還是一代宗師,居然說出此等阿諛到極點的諂語,算他本事。他瞥眼蔑視,竟察覺鄭恩與他一般心思,也正鄙夷地望着宗賁。二人互視一眼,相繼一笑,隨惶惶低頭,均思,自己的罪責尚未清呢,有何資格譏笑旁人。念及於此,不由喟嘆。

這當兒,仁秀帝好言好語,誇獎了一番宗賁。待他告退,又瞧諸事完畢,即揮退一衆侍衛,轉目望向小石頭,又看看鄭恩,道:“鄭卿家,趙卿家想必就是你的石兄弟吧?”

鄭恩叩首道:“稟皇上,正是!”

仁秀帝一笑,問小石頭道:“趙卿家,朕百思不得其解,不知你何時又成了秦營的醫官,並且爲他們煉製療傷聖藥?其中究竟有何緣故,卿家能否一說,爲朕釋去疑惑?”

適才半晌,小石頭早已籌思好對策。反正不管什麼,這冒認之罪萬萬不能坦誠,否則,即便自己因煉丹術之故而無罪,可震北王妃必然獲罪不小。仁秀帝本就對趙家忌憚多多,倘有此良機,豈有不抓之理。他道:“皇上,微臣哪會不願習武,離家出走,皇上是曉得地!”

“不錯,那又如何?”

小石頭道:“微臣在外漂泊經年,盤纏用盡。恰好逢着一位異人,他不僅傳授微臣歧黃術、煉丹術,更且教了微臣一些防身技藝。下山之後,微臣途經大秦信州軍營,又時逢秦軍招收醫官。他們見微臣身背藥箱,自然便抓進軍營。如此,微臣爲保性命,便不得不爲他們煉製傷藥。至於傷藥的效果,當時微臣也不大知曉,直至稷山大戰,微臣想秦軍有了此聖藥,豈不如虎添翼,於是覷了空暇,偷溜出營。之後,便到了洛陽,孰知,又被洛陽太守徵用,至鄭大哥營中爲傷兵療傷。再以後嘛,大哥對微臣是睜一眼,閉一眼;而杜神醫又非強拉微臣回汴梁;最後終在一脈堂門口,被家母逮個正着。”

他說至大哥時,瞥眼望望鄭恩。不曾想,鄭恩卻對他狠瞪一眼,意示,你小子瞞得我好苦。

仁秀帝呵呵一笑,“原來如此!那朕問你,那位異人喚作何名?”儘管小石頭一番闡述,毫無漏洞,但依他性子,依舊將信將疑。小石頭道:“微臣的師傅便是崑崙派長老元虛真人!”

“元虛真人!?”仁秀帝愕然,任他絞破腦汁,也沒料及小石頭的師傅居然是如此聲名赫赫的江湖前輩。元虛的輩分,在當今江湖,可說無人能比。不說他身後實力雄厚,憚赫萬里的崑崙派,即便他本身的仁義胸懷,在江湖上也是一呼百諾,從者雲集。

“是的皇上,微臣的師傅正是元虛真人!”

仁秀帝笑道:“趙愛卿,你的福緣非淺啊!”心下卻想,適才青城派沒招徠到,如今竟天降一個好大的崑崙派。思至此,他顏容泛笑,和藹已極。又道:“趙愛卿,那生死肉骨的聖藥,真是你煉製的麼?”

小石頭一愕,忖思着,他不會想追究我曾做過大秦醫官之罪吧?當下擡頭打量,心中微有所感,道:“皇上,微臣在煉丹一道上沒多大造詣。只是這傷藥確乃微臣所制,至於聖品之說,實在是過譽了,只是尚拿得出手,不致教人恥笑。”

仁秀帝一笑,道:“趙愛卿太謙了。朕問你,倘若朕讓你煉製聖品傷藥,愛卿可願意?”

小石頭情知生死就值一刻,倘若不願,他必然立時翻臉。忙道:“皇上下旨,微臣焉有不遵之理。不說鞠躬盡瘁的話,也必兢兢業業,爲皇上煉出長生不老之藥!”他怕傷藥的分量,還不足以讓仁秀帝另眼相看,索性又拋出一個重量級誘餌。

此話一說,果不其然。仁秀帝驚問:“長生不老之藥?世上有這藥麼?”

小石頭道:“家師有長生不老藥的藥方,只是每種藥材,均爲世上罕見之物。不是雪山之巔,便是大洋深處。固是好尋之材,也多在海外仙山。他想起秦始皇和徐福的傳說。心道,萬一實在瞞不過,我至多學那徐福攜上五百童男童女,到海外去稱王稱霸。

仁秀帝道:“既然如此,這不老之藥暫擱一邊,愛卿先爲朕煉製一些聖品傷藥即可!”

“微臣遵旨!”小石頭俯首跪拜。

“愛卿平身!”仁秀帝笑着揮手,又道:“今日朕高興,愛卿便與鄭愛卿陪朕喝上一杯,而兩位愛卿也可敘敘兄弟情誼,如何?”

“遵旨!”小石頭與鄭恩再次叩首。

皇后忽道:“趙愛卿,你既能煉製出傷口立愈的藥散,那麼皇上的咳嗽症狀,可有良方醫治?”

小石頭叩首:“娘娘,能否醫治,尚需微臣把了皇上的龍脈,方能知曉。”

仁秀帝笑道:“既是如此,愛卿儘管把脈就是!”說着,坐於石凳,攤出左臂。待小石頭把脈時,他又道:“趙愛卿若能治癒朕自小便有的難症,朕一定重重有賞。”話罷,頗含深意地望着小石頭。

小石頭微笑道:“皇上之病,臣自當盡力。皇上寬心就是。”心下卻想,察脈搏,這傢伙顯是肺病,且症狀極重,倘然長此下去,多半活不過十年。又想,這病治倒能治,就是不知治好了,會否有甚不妥,終須要向奚先生問個明白才行。念及於此,即道:“皇上之症大有講究,微臣要回去查些醫書內經。不過,依臣看來,治癒的把握極大,只是耗日甚久,需要長期服藥。”

仁秀帝患病日久,從小便身子孱弱,固然皇宮太醫衆多,也多是醫術精湛之輩。可他這咳嗽之病,偏是無法根治。至多就是潤潤肺,清清嗓,少咳幾下而已。時下聞得小石頭之言,頓時驚喜無比,問道:“愛卿之言當真?”

小石頭笑着頷首。

皇后驀道:“臣妾恭祝皇上早日祛除病恙,又得臂助!”

仁秀帝笑道:“不錯,不錯,皇后所言極是!趙卿家與鄭卿家確是朕的兩大臂助。只是可恨那些太醫誤朕之病年久,這多歲竟無一良方驅病。幸喜今日遇得趙卿家,否則,朕仍舊要咳嗽不斷。呵呵……”

便在御花園內笑聲高起之刻,驀地有太監近前,稟道:“啓奏皇上,留蘭郡主在御花園外聽宣!”

“哦?留蘭郡主到了?哈哈……好啊!快宣,快宣……”興奮之餘,適才的驚怖一幕,仁秀帝全然忘記。

不多時,身着宮裳的劉茵款款入園。甫一見着小石頭也在左側,臉上喜容一閃即逝。到了高臺前,脆生生地道:“劉茵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仁秀帝笑道:“平身!”待她起身,又道:“劉茵啊!聞說你舞蹈優美,不亞仙子,朕甚喜之。而且你姐姐皇后娘娘也想見見你,於是便傳你入宮一聚!”

劉茵時當瞥眼,正打量着小石頭身上有無傷痕,俟見他神色如常,僅是胸前衣衫襤褸。她自在國學院眼見有江湖人追殺小石頭,便擔心至今,至此,方是鬆了心旌。聞得仁秀帝所說,忙道:“劉茵謝過皇上恩典。”這當口,皇后招招手,笑道:“妹妹,你過來!”劉茵很是聽話地走近,須臾,兩姐妹唧唧喳喳地談了起來。

仁秀帝笑道:“皇后,朕與兩位愛卿正想看留蘭郡主的美舞,你這般與她說話,教朕等人,要候到何時啊?”

“哎呀,皇上不說,臣妾還真忘記了。”皇后說到這裡,望着劉茵道:“實在是見了妹妹,太過高興的緣故,望皇上見諒!”

仁秀帝笑道:“不怪,不怪……”又對劉茵道:“留蘭郡主,你若獻舞,可需準備下?”

劉茵思忖片刻,望望小石頭,道:“皇上,劉茵沒甚可準備的,只是想請趙世子爲劉茵奏樂。”

“奏樂啊?”仁秀帝轉首望向小石頭,道:“趙卿家,留蘭郡主可是看中你……”話說至此,故意止口不言。臉上滿是笑謔之色。劉茵在國學院儘管落落大方,但畢竟是未出閨的大家小姐,辨出其中意味,頓時緋色滿面,連耳朵也是通紅通紅。若非是仁秀帝,怕是她粉拳早已上去,狠揍一頓再說。

無奈餘,索性埋在皇后懷裡,羞聲低啐:“姐姐,你也不幫幫小妹?”

難得見到向是不亞鬚眉的劉茵露出此等窘態,皇后捂嘴笑起,過須臾,纔對仁秀帝道:“皇上,不要取笑臣妾的小妹了!”

仁秀帝哈哈大笑,道:“好、好……不取笑,只是朕也沒說什麼,何以留蘭郡主便羞窘起來,莫非其中有甚緣故?”說到這裡,與皇后交換了下眼色,各自心領神會。

其時,劉茵藏在皇后懷裡;小石頭聞出大半意思,也是垂首不語,生怕惹禍上身,何況仁秀帝適才那“把握”兩字,也教他大爲忌憚;鄭恩對男女之事向不掛心,腦子裡除了打仗便是喝酒,自也沒留意。皇后推起劉茵,笑道:小妹現下該輪到你獻舞了,怎地仍躲在姐姐懷裡?“

“嗯!”劉茵低低地應了。這時,仁秀帝道:“趙卿家,留蘭郡主要你在旁奏樂,卿家可願意?”

小石頭叩首道:“留蘭郡主既然賞識微臣的樂藝,微臣豈敢不遵?只是怕曲子醜陋,入不了皇上之耳。”

仁秀帝笑道:“愛卿太謙了!那你們二人要否商量下?”

劉茵道:“皇上,趙世子多才多藝,想必劉茵跳任何舞,他都能配樂的!”

衆人愕然,皇后心道,小妹大概想是考考趙世子的本事。這念頭,仁秀帝也有。二人相視一笑。

小石頭卻感怔忡,他前世篤學好古,誠然聽過甚多古樂,但無外是一聽而過,若要他當場彈奏,當真是頭疼。至於那將軍令,由於樂聲剛勁澎湃,弘揚壯闊,喜愛之極下,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強學會。萬一劉茵非要跳上一款靡靡之舞,這教他如何配樂?

劉茵又道:“皇上,數百年前,大陸英雄項羽與天下第一美女虞姬之間的悲戀,時至而今,世人依然記憶尤新。劉茵不才,前數日偶得一本舞譜,上面記載了惜離楚舞,同時也是美女虞姬辭別霸王之悲舞。劉茵願爲皇上獻上,請皇上指正。”

“哦!?世間果真有此舞譜?”仁秀帝驚問。俗間相傳,美女虞姬乃天界仙子下凡,她跳得舞那是流電擊空,驚飆淚天,眼中可見水湛湛,雲窈眇的虛幻之境。聞得劉茵會跳,由不得他不失聲驚問。

劉茵笑道:“皇上,劉茵只得《惜離楚舞》的幾成火候,離那真髓仍差之千里,稍後若劉茵跳得不好。還望皇上原宥!”

“那個自然!只要你真能跳出幾分神似,朕今日便大大的賞你,決無虛言!”

“謝皇上金口恩典!”劉茵笑着叩首,移步至空曠處,兩袖輕舉,一足點地,一足擡起,似正騰空而起,動感極強。

這當兒,早有太監問過小石頭需要何樣樂器,小石頭討了一具古琴,席地坐下,置於腿上。尋思着,劉茵跳的既是姬別霸王,莫不成,我還能彈奏慷慨激昂的《霸王別姬》不成?聽她所說,這舞蹈乃惜離楚舞,想必是柔綿異常,緩緩飄舞,若樂曲不對,勢必大煞風景。

萬分苦惱裡,忽想起以前聽過的一首現代的仿古樂曲《夢裡幾番哀》。心想,那歌唱得是位女子痛別唐太宗李世民。思來想去,與霸王別姬倒也意境相若,不如就奏這一首。當下成竹在胸,就等劉茵起舞,他便奏樂。

斯時,劉茵朝他微微一笑,但見她高髻長袖,婀娜俏麗,竟是情意綿綿,令人沉醉。小石頭一凜,心中莫名思起冰請,心想,我可是有未來老婆的人,你別想勾引!他對冰清可謂一往情深,即便記憶恢復,依舊初衷不改。只是旁人對他一笑,他便興起這樣的念頭,未免可噱。

與此同時,劉茵徐徐舞動長袖,時而高彈,時而低拂;翩翩如神龍遊,嫋嫋似雪縈風;乍續乍絕,連翩絡繹,裙似飛燕,袖如迴雪。嘴裡且柔聲低吟:“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隨着辭賦吟聲,舞步愈旋愈疾,輕盈猶如雪花翩翩,飄舞漫天;矯捷的又似那受驚的游龍,夭矯多姿,體形優美。

9章 兄弟初逢(上)51章 又見冰清(下)31章 楚王世子(下)16章 陰陽氣息(下)131章 震北大營冷月寒劍-132章烜煚神甲39章 藝驚四座(下)35章 國舅東道(下)112章 金針施醫5章 酒樓鉅變(上)79章 華山追逐43章 長安閒逛(上)19章 各懷鬼胎(上)48章 崑崙一子74章 無相般若2章 初遇美女(上)第208章 茅山道術-第213章 勝樂金剛1章 砍柴小子(上)64章 人爲刀俎26章 耳聽心受(上)4章 巧窺沐浴(上)96章 責有攸歸64章 人爲刀俎90章 兄弟重逢97章 日月刃法第188章 神之珍瓏-第191章 小懲惡道34章 炙手可熱(下)29章 家丁生涯(下)7章 襟懷坦白(上)32章 五行拳法(下)158章 出使南唐-161章雷府花園18章 幻象陣法(上)1章 砍柴小子(下)41章 初展刀技(上)7章 襟懷坦白(上)118章 龍虎後裔58章 圓鑿方枘64章 人爲刀俎95章 芙蓉榭語91章 初至汴梁30章 緣來緣滅(下)17章 佳人冰清(上)1章 砍柴小子(下)29章 家丁生涯(下)第188章 神之珍瓏-第191章 小懲惡道86章 墜茵落溷146章 昊天寶鏡-149章同門相煎18章 幻象陣法(上)11章 多聞天王(下)107章 禁宮救駕11章 多聞天王(下)114章 楚館尋歡58章 圓鑿方枘36章 絕色名姬(上)61章 揮手自茲23章 崑崙沖虛(上)141章 龍動九天-145章璇霄丹闕3章 焚陽刀訣(下)66章 墮甑不顧44章 遇師不識(下)108章 御園悲舞28章 雷府應試(上)56章 扼吭拊背26章 耳聽心受(下)4章 巧窺沐浴(下)44章 遇師不識(下)10章 林中遇敵(上)12章 天羅聖教(下)146章 昊天寶鏡-149章同門相煎13章 傳功儀式(下)91章 初至汴梁111章 左縈右拂32章 五行拳法(下)29章 家丁生涯(下)39章 藝驚四座(下)22章 囚牢難友(上)37章 風流才子(下)51章 又見冰清(下)162章 謀謨帷幄-165章龍困淺水48章 崑崙一子6章 插翅難逃(上)91章 初至汴梁29章 家丁生涯(上)64章 人爲刀俎93章 回春之手56章 扼吭拊背39章 藝驚四座(上)32章 五行拳法(下)29章 家丁生涯(下)68章 抹月秕風18章 幻象陣法(下)9章 兄弟初逢(下)59章 禍從口出146章 昊天寶鏡-149章同門相煎66章 墮甑不顧14章 聞人聖宗(上)83章 華山惡鬥32章 五行拳法(上)98章 得見故人20章 暗箭難防(上)25章 生死絕戀(下)
9章 兄弟初逢(上)51章 又見冰清(下)31章 楚王世子(下)16章 陰陽氣息(下)131章 震北大營冷月寒劍-132章烜煚神甲39章 藝驚四座(下)35章 國舅東道(下)112章 金針施醫5章 酒樓鉅變(上)79章 華山追逐43章 長安閒逛(上)19章 各懷鬼胎(上)48章 崑崙一子74章 無相般若2章 初遇美女(上)第208章 茅山道術-第213章 勝樂金剛1章 砍柴小子(上)64章 人爲刀俎26章 耳聽心受(上)4章 巧窺沐浴(上)96章 責有攸歸64章 人爲刀俎90章 兄弟重逢97章 日月刃法第188章 神之珍瓏-第191章 小懲惡道34章 炙手可熱(下)29章 家丁生涯(下)7章 襟懷坦白(上)32章 五行拳法(下)158章 出使南唐-161章雷府花園18章 幻象陣法(上)1章 砍柴小子(下)41章 初展刀技(上)7章 襟懷坦白(上)118章 龍虎後裔58章 圓鑿方枘64章 人爲刀俎95章 芙蓉榭語91章 初至汴梁30章 緣來緣滅(下)17章 佳人冰清(上)1章 砍柴小子(下)29章 家丁生涯(下)第188章 神之珍瓏-第191章 小懲惡道86章 墜茵落溷146章 昊天寶鏡-149章同門相煎18章 幻象陣法(上)11章 多聞天王(下)107章 禁宮救駕11章 多聞天王(下)114章 楚館尋歡58章 圓鑿方枘36章 絕色名姬(上)61章 揮手自茲23章 崑崙沖虛(上)141章 龍動九天-145章璇霄丹闕3章 焚陽刀訣(下)66章 墮甑不顧44章 遇師不識(下)108章 御園悲舞28章 雷府應試(上)56章 扼吭拊背26章 耳聽心受(下)4章 巧窺沐浴(下)44章 遇師不識(下)10章 林中遇敵(上)12章 天羅聖教(下)146章 昊天寶鏡-149章同門相煎13章 傳功儀式(下)91章 初至汴梁111章 左縈右拂32章 五行拳法(下)29章 家丁生涯(下)39章 藝驚四座(下)22章 囚牢難友(上)37章 風流才子(下)51章 又見冰清(下)162章 謀謨帷幄-165章龍困淺水48章 崑崙一子6章 插翅難逃(上)91章 初至汴梁29章 家丁生涯(上)64章 人爲刀俎93章 回春之手56章 扼吭拊背39章 藝驚四座(上)32章 五行拳法(下)29章 家丁生涯(下)68章 抹月秕風18章 幻象陣法(下)9章 兄弟初逢(下)59章 禍從口出146章 昊天寶鏡-149章同門相煎66章 墮甑不顧14章 聞人聖宗(上)83章 華山惡鬥32章 五行拳法(上)98章 得見故人20章 暗箭難防(上)25章 生死絕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