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統一天下之策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一首無題剛剛吟罷,便聽着一個清冷的聲音,問着:“莫愁堂在何處?”

劉易心中一喜,都沒有回頭,就聽出背後的聲音是丹唐神女。他輕笑一聲:“有你的地方,便沒有憂愁煩惱。那就自然是莫愁堂了!”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獨處本無郎……想不到姐夫如此風流的,一邊來找我姐姐,一邊心底卻在掛念我!”另外一個嬌俏的聲音響起,是雲姬。

劉易灑然一笑,說道:“所以我才說未妨惆悵是清狂啊……”

轉頭回去,便見着丹唐和雲姬兩位神女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站在了船尾。雲姬笑吟吟的看着他,不斷擠眉弄眼着。

而那丹唐,卻是滿面清霜,一點表情也是沒有。

劉易得了暗示,膽子更是又大了幾分,過去就要抓住丹唐的纖手。卻被丹唐躲過了,正要退後一步。劉易乾脆就一伸手,輕輕攬住了丹唐的纖腰,一種如蘭似麝,卻要更似好聞千百倍的味道,熟悉的傳入鼻尖。一時間,當真就有些恍惚了!

“放開我!”丹唐羞怒道,那種清冷的表情不在。

劉易大咧咧的道:“不放,就是不放!”

“再不放開,我就打人了!”丹唐更惱。

劉易還沒有說話,就聽着雲姬笑着:“姐姐莫要把姐夫打死了,那多浪費。不要,送給我好了!”

丹唐再也忍俊不住,一把掙開了劉易的懷抱。借勢撲過去,對着雲姬說着:“你再說,我就把你的嘴巴給撕爛了!”

“姐夫救命。姐姐要謀財害命……”雲姬故作驚恐的叫着。

劉易輕輕攬住,兩人的香肩。笑着:“神道寂寞,一晃千百年過去,空無一物。我輩神人,不必向那些凡夫俗子一般講究許多。就讓我們攜手共度,這無窮的時光。”

這時候,劉易要感謝檮杌。若非是和檮杌在意識海之中,千百年來不斷的戰鬥,經歷種種。

劉易恐怕絕無現在這般強大的心態。如此從容的對着丹唐二女說出這番話來。

因此,這刻,兩女都爲之動容。

只有丹唐輕嘆着:“如果你早說這番話就好了,現在說來,卻已經晚了。”

劉易從容的笑道:“我知道你擔心你的父帝。不過正好,我正想要去見他一面!”

丹唐和雲姬同時大驚失色,說道:“不可……”

“你瘋了。父帝見到你,一定不會手下留情的!”

劉易有着強大信心,說着:“你們放心吧,我有着絕對把握說服你帝君的!”

兩女正要再勸。便聽一聲淡淡的冷笑:“好小子,忽然變得有種了起來。三千年前,我就不同意丹唐和你在一起。如今莫非你以爲轉生虞家。就能夠真的成事?”

劉易輕笑:“似乎按着血緣族譜,虞家正是帝君後裔呢!”

下一刻,一陣天旋地轉,三人已經出現在了另外一片所在。回頭愕然望過去,就見着丹湖四周楓紅如火。然而卻微小的縮成一個小小的池塘,點綴在旁邊。

而他們現在就站在一片白玉鋪就的欄杆過道之中,就在這長廊的盡頭,深入池塘的一個亭子之中,天下五方帝君之中的南方紅帝。就站在此處等着。

“小婿參見帝君!”劉易說着。

只是南方紅帝,卻又哪裡會輕易吃劉易這一套?淡漠的說着:“我已經把丹唐許配給了方相氏。而不是你!”

劉易輕笑一聲,並沒有因爲對方是南方紅帝就表現的誠惶誠恐。而是輕鬆的笑着:“我知道紅帝爲什麼不喜歡我。你是爲了丹唐好。這五方帝君的神職空缺。卻只有一個位置。”

南方紅帝的目光凝聚在了劉易的身上,那種感覺,幾乎有着億萬頓的壓力壓在身上。似乎讓劉易身上每一處地方,都在呻吟着,慘叫。似乎想要跪下,低頭。

然而,沒有。至始至終,劉易都站的穩穩當當,臉上依舊帶着淡淡的笑意。

紅帝臉上看不出一絲的喜怒來,只是說着:“怎麼,以爲自己已經成竹在胸了。就一定能夠登上黑帝寶座?”

劉易輕笑着:“紅帝以爲呢?”

紅帝冷笑道:“莫要以爲你爲黃帝看上,便是什麼好事。你繼承大虞氣運,雖然發家迅速一點,但是卻要被大虞所拖累。莫要忘記了,大虞強自拖了兩百年的時光,積累的怨氣是何等深重?一旦王朝傾覆,地下龍庭必然不保。便是黃帝也要受着拖累。而現在,他卻把這些甩給了你。你卻不知危險所在,反而沾沾自喜,也就當真好笑!”

劉易聽了只是一笑而已,在黃帝找上門之前。劉易就造已經把這些盡數都想過了。各種利弊盡數權衡過。

因此,這刻也只是淡淡的笑着:“欲要成就大功業,又哪裡不需要冒大危險的?”

“我和黃帝非親非故,他爲何好端端的會那麼幫我?自然是因爲我有着用處。堂堂紅帝,拿這些出來離間,也不覺太過小氣了麼?”

這般反脣相譏,紅帝卻是不惱,反而指了指身前的石桌:“可敢來下上一局?”

劉易見了,上面就擺着一副棋局。這和另外世界的象棋圍棋都不同,但是劉易也曾經玩過。倒也不會陌生……這就是紅帝對他的考驗了。

因此微微一笑,從容坐下。也不客氣,捻起一枚棋子來,腦海之中就轟然一震。

就見着深處在一處戰場之上,自家身邊帶着千軍萬馬,和另外的一支敵軍夾河而陣。

對面的敵軍已經開始變動陣型,各種兵種紛紛開始變換佈置。

劉易一笑。這簡直就和他當年在另外一個世界所玩過的全面戰爭之類的戰略遊戲十分相似,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想當年,劉易也算是玩的廢寢忘食。算是高手了!

見着這些軍隊編制複雜,有着戰車。騎兵,有長兵,短兵等等,不下數十種。

劉易微微一笑,就隨手一抹。這些兵力盡數抹去。盡數簡化爲槍兵,胸甲騎兵和弓弩兵來。

太多種類的兵種,需要更加困難的操作。而在劉易看來,完全用不着這麼麻煩。尤其是戰車兵。更是一點也都不實用,尤其是在過河的戰爭之中。

再一看,紅帝方面。劉易不由啞然失笑。這兵種不僅十分複雜,而且還有着大批的熊羆貔貅豹虎,更有着數百頭的大象,昂昂大叫,作爲先驅,居然準備渡河而過。看着聲勢着實不小。

然而,劉易連眼皮也都沒有眨一下。作爲推崇遠程火力者,這個時代足夠的強弩就已經覆壓戰場。

劉易手下五萬兵馬。有着三萬弓弩手,足夠編制出厚實的陣型,輪番射擊。進行飽和打擊了。

就好像另外一個世界的李陵,便是以五千楚地善射之士,出擊塞外。以強弩對抗八萬匈奴騎兵,一直到箭盡糧絕之後,才全軍覆沒。

這刻,劉易三萬強弩。一萬五千的的槍兵隔河防守,又有五千重騎機動,足以仗着地利天險殺傷大半地上了。

然而,紅帝見了。卻輕笑道:“上次你用這一招,對付那些南荒巫人。卻沒有想到,又用這一招來對付。以爲我會上當麼?”

劉易淡淡的笑着:“招不怕老,夠用便是!”

兩者再不說話,一聲令下。數百頭大象就發出震天嘶吼,向着河中衝了過來。

此地河水深度不過沒腰,寬度也不過只有百步而已。對於這些龐然大物來說,應該很容易衝過纔是。

然而,劉易卻不慌不忙。他的弩兵被編成兩千一組,輪流發射。此刻弓弩上弦,鋪天蓋地的弩箭射出。只聽砰砰聲響不絕。數十頭大象,渾身是血的倒在河中。

其他的大象頓時被嚇住,甚至身上插上了幾支弩箭。這就翻身而逃,根本不聽後面的象兵的指揮。甚至直接就把紅帝的戰陣給衝亂。

劉易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卻是早已經料到了這般的情形。他手下強弩射程達到兩百多步,而此河卻不過百步左右。

擁有足夠的力道射殺這些渡河的大象,更爲關鍵的是,象兵本就不適合戰陣所用。

在劉易記憶之中,另外世界之中,有限的動用大象的戰爭之中,都沒有取得很好效果。往往容易混亂驚恐,並不太實用。

這刻眼見着那些大象驚恐逃回,反而衝撞紅帝戰陣,劉易沒有什麼好意外的。繼續命令弩兵論射。

河水寬度不過百步而已,便是對岸數十步之內,都在箭雨覆蓋之中。這個時候,不乘機殺傷對付有機力量,又待何時?

然而,紅帝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應變極快。很快就應付過了這些大象造成的騷亂,或是斬殺,或者安撫,很快就把象羣給安撫下來。

指揮着軍陣退後到了箭雨範圍之外,然而此刻,河對面已經留下了大片的屍體,鮮血流入河中,一時間水爲之赤。

“想不到,你這般的強弩這麼厲害!”紅帝開口誇了一句,似乎也覺着有些棘手。

若是沒有這河,憑着巨大的損失。紅帝也能命令這些猛獸直接衝過河來,後面軍隊跟着掩殺。單憑一萬五千的槍兵就很難維護,後面的弩兵便只有被屠殺一途了。

然而此刻雙方夾河而陣,憑藉這條河流,劉易就能夠把強弩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面對這種弩陣,就會相當棘手了。在渡河的半途之中,就會成爲這些強弩的靶子。

“我輸了!”紅帝輕輕一嘆,眼前景色盡數全消。

雙方遊坐在了湖心亭之中,丹唐和雲姬都是一臉緊張的看着。

劉易訝然道:“紅帝何必這麼快認輸?”

這弩陣雖然厲害,卻也不是沒有辦法可破。起碼劉易都已經想到了十幾種辦法來。

畢竟這些強弩雖然厲害,但是還是比不過真正的火器。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棋局幻化的比拼之中,一切設定的並不嚴謹。有着許多可能。

紅帝哈哈一笑:“試試你的本事便已經足夠了,這畢竟不是真實戰場。”

劉易深以爲然,確實如此。這些細節不夠嚴謹。除非到最後拼起想象力來。比如紅帝手下飛過河來,或者河水爲之幹……

紅帝這刻正容說道:“這次。你要是再能贏我一局。便算我真的輸了!”

劉易啞然,既然細節不能嚴謹,這般比試下去又有什麼意義?

然而下一刻,劉易就拉到另外一個場景之中。

一座數百米的矮山之上,劉易渾身戎裝,望着對岸的大江。麾下數十萬精兵,大江之上更有着艨艟樓船數千艘。

“北伐,北伐。恢復洛城!”無數士兵大喝着。煞氣騰霄而起。

劉易一震忽然明白了過來,這一次就不是和自家比那些戰術了。而是比着戰略。

甚至是真正的對自己的考驗,那就是如何以南伐北。

“這日後的天下,定然是南北對持的局面。如果你能以南統北,有機會統一天下。我便承認你贏了!如果連這裡的測試你都做不到,還不如早早的認輸。也休要再去爭什麼帝君寶座了……”紅帝的聲音淡淡的傳了過來。

劉易啞然失笑:“紅帝何必如此激將呢?這麼說吧,你認爲到時候局面會如何?”

這就是設定雙方的局勢了。

紅帝淡淡的說着:“世間之事,往往要做最壞打算。因此,這時候江右已經統一……”

隨着紅帝的話語落下,江右方面。一股龍氣衝起,徘徊上天,形成一股天柱。已經形成新朝。

劉易笑着:“既然如此。那個時候。我江左方面,也早已經大破南荒,開闢出第四個州來。也已經一統,紅帝應該沒有意見吧?”

紅帝點頭之後,江左方面同樣升起了一道龍氣,化爲天柱。兩龍隔江對峙,咆哮不息,似乎隨時就會盤旋撕咬。

總體而看,卻是北龍更加強壯。佔據上風。

劉易說道:“南船北馬,江左重船。因此大江之上。我方水師佔據。這個沒問題吧!”

紅帝一點頭,便見着大江之上。數千裡之中,盡數都是南軍的戰船,遮蔽江水。

“北朝若立,定然是將北方巫人或者降服,或者驅逐。如此,有着數十萬騎兵,這個沒問題吧?”

雙方你一句我一句的設定着雙方局勢,卻都是有理有據。非是憑空而來。

然而卻在成州方面,有着嚴重的分歧。

“江右一統,這成州必然歸屬北朝……”

“不然,所謂天下也定成未定,天下未亂成先亂。這成州,四面環山,雖說天府之國。但是堵塞劍門之後,卻就天然獨立,割據一方。北朝若想統一成州,卻非是那麼容易之事!”

雙方爭執不小,都對這成州不肯相讓。最後各退一步,這成州卻被獨立割據。然而在北朝攻擊之下,已經岌岌可危。

如此重新設定過了,再看局面,依舊是北朝佔據着絕對的優勢。佔據天下氣運六成。南朝佔據三成,而那成州卻是隻佔一成。

如此,不經意之間,便就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而且是三國鼎立的後期。

劉易方面,唯一所佔據的優勢就在於水軍優勢。

而這個時候,北朝正在全力攻打成州,成州岌岌可危時候。脣亡齒寒。劉易主動進兵。打着北伐中原的旗號,就要救援成州,戰局一觸即發。

大軍雲集在大江兩岸,百萬軍隊隔江對峙,戰雲密佈。

劉易主動進兵,水師過江,圍困大江中段最爲重要的重鎮楚郡,行那圍魏救趙之計。

而北朝方面,卻是早有準備。由大將親率十萬大軍坐鎮在此,城高池深,就等着劉易來攻。

然而,劉易卻率領大軍圍而不攻。憑着佔據大江天險之利,佔據着完全的主動權。根本不去和北朝在預定的地點會戰。

而是大軍分爲數路,從大江的中下游。兵分數路,突入江右。攻入夏江郡,廣陵郡等地。

大江綿延數千裡入海。根本不可能處處分兵駐防。劉易的南軍佔領主動權。一路攻打試探,見着防守薄弱之地。就全面攻擊。

一時間整個北朝處處燃起烽火,更有着一隻兵力從夏江郡突出數百里,一路兵臨洛含關之下。

此時,北朝的兵馬不是正在猛攻成州,就是屯兵楚郡。洛城防守兵力不足,一時間讓整個北朝爲之震動。

卻在這個時候,劉易的手下的大軍。卻更是攻下了大江下游,北朝勢力薄弱的廣陵郡。兵鋒直達青州一帶。

就好像劉易記得平陳策之中所說的那樣,佔據着長江天險,擁有戰略主動權的,就可以處處出兵。讓另一方疲於奔命,處處防守,處處防守不過來。

在另外一個世界之中,隋滅南陳,宋滅南唐。用的都是這般戰略。不求畢其功於一役,只是處處出兵,軟刀子放血而已。

劉易手下南軍殺處。燒燬農田城池,強制遷徙百姓過江,擄掠人口。一時間如入無人之境。

而北朝之中。卻是處處防守,處處被動。

在另外一個世界,當到了南宋之後。割據江南的南宋,掌握着長江天險,有着強大水師船隊之後。再佔有襄陽和四川。

如果把長江看成是一條長蛇的話,四川便是蛇頭,而襄陽就是蛇腰七寸的地方。而那江陰揚州一帶,卻就是蛇尾所在了。

古時候,蛇尾一帶潮溼。大量的灘塗和沼澤,對於北方騎兵來說。就是是天然的險阻。

歷史上唯一一次從蛇尾渡江成功的,便是共國之戰了。

因此蒙古人不僅圍攻襄陽達十幾年。更是施展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迂迴作戰,攻取雲南,繞過長江天險,威脅南宋後方。雖然最後還是從襄陽這個中部突破。但是無疑的,還是給南宋帶來巨大的壓力。

因此從這古今戰例之中,劉易早已經有着許多教訓。

這方世界,成州這個蛇頭雖然割據。而楚郡這個蛇腰七寸的地方也被北朝佔據。

因此劉易乾脆從下游數處進兵,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面對楚郡,圍而不攻,給其帶來強大的戰略壓力。讓重兵雲集的楚郡敵兵不敢輕舉妄動,不敢分出兵馬去救援。

在這般強大壓力之下,北朝無奈,只有主動從成州退兵,大軍回返。

然而此時,已經過去了數月之久。劉易已經從江右擄掠了上百萬人口,燒燬數十座城池,搶走物質等等不計其數。算是給北朝深深的捅了一刀,給其放血。

接着,在北朝大軍趕來救援的時候,做出主動退避之勢。似乎已經對於搶掠如此之多的東西,已經心滿意足,準備退回江左的時候。卻突然率領大軍再次在夏江郡登岸,一副重兵擺出,攻打洛城之勢。

洛城震恐,下令大軍回師。卻又恐懼劉易再次回馬一槍,攻下楚郡。於是繼續留下大軍鎮守楚郡,其餘二十餘萬大軍,風塵僕僕趕回洛城。

這個時候,這些勤王大軍,從成州一路趕到楚郡,還沒有好好休整,又急忙趕回洛城。士氣低落,疲憊不堪。

劉易卻乘機在此陽南一帶,以逸待勞,和大軍決戰。

此戰一戰而勝之,大軍潰散在洛含關之下。洛城震動,整個北朝震動。這個時候,除了這洛含關的天險之外,整個洛城就好像剝光衣服的小姑娘一樣裸露在了劉易的大軍面前。

駐紮楚郡的大軍早也顧不得太多,回師救援。前腳剛離開,後腳楚郡就被南朝大軍佔領。楚郡軍心惶惑之間,戰鬥力就更只剩下一半不到,再次被大敗在洛含關之下。

數十萬大軍在洛含關下煙消雲散,把守洛含關的軍隊惶恐無戰心,被劉易輕易叩關直入。殺奔洛城。

而洛城之中的北朝權貴擁着皇帝一路北逃。這個時候,在北朝北方還擁有着巨大的戰爭潛力,然而劉易根本絲毫不給其任何喘息的機會,一路派兵窮追爛打,終於在平州追上北朝皇帝,一舉攻滅……

第49章 申屠奇歸來第36章 聖王之道,規矩也!第56章 畝產千斤第71章 水府之中 大宴羣神第5章 殺局第35章 兵分兩路有陰陽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34章 潛入會陵城第26章 殺雞取卵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29章 死囚安敢如此!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1章 貴客遠方來第9章 變化出於意料第20章 逼宮第79章 三丈靈池第29章 裝神弄鬼 拯救部落第2章 香火符召第49章 鬼獄吏的進退兩難第56章 畝產千斤第20章 道場靈境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18章 陰陽十絕陣發動第70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5章 突進第33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40章 罪鬼第41章 忽悠着第6章 兵強馬壯 放眼南荒第53章 地神真君大願經第22章 蒸汽第24章 局勢第7章 阿唔第25章 就是要他狗急跳牆第34章 給我殺了,一個不留第63章 白鹽第9章 吾爲人主,當伐蒼天第52章 覆滅神道第29章 死囚安敢如此!第10章 兵行險着第3章 算計第27章 匹夫安敢辱我!第70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75章 夫戰則當勇第22章 本份第11章 狂歌大醉極歡1第74章 天子冊封 靈池暴漲第4章 來自中央黃帝的邀請第4章 一腳踢上鐵板第52章 覆滅神道第47章 囚父第6章 濟水君第65章 赤霄朱天符召第43章 甘池鬼王第26章 斬殺青蛟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12章 狂歌大醉極歡2第11章 事死如事生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26章 殺雞取卵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77章 氣運折兮奈若何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30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12章 狂歌大醉極歡2第13章 天助我也!第36章 機會第22章 本份第5章 名將甘池君第45章 金狼王第37章 李代桃僵之計第49章 猜忌第43章 會陵城隍入魔第6章 兵強馬壯 放眼南荒第7章 天子親自祭祀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16章 入夢傳消息第11章 黃神退位 範易班底第35章 南北第72章 與子游兮九河第45章 民心所向,氣運聚集第26章 變起第44章 私自調集 鬼兵入城第48章 出手間,形勢逆轉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39章 胡教亂正法第14章 清洗內奸第33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49章 猜忌第34章 山中古墓 精靈沐瑤第16章 龍遊大海,虎入山林第7章 阿唔第45章 蒿里誰家地第17章 收服窮奇第45章 猛鬼破封 城中大亂第29章 死囚安敢如此!第58章 一言既出,千金不易第43章 撕破臉
第49章 申屠奇歸來第36章 聖王之道,規矩也!第56章 畝產千斤第71章 水府之中 大宴羣神第5章 殺局第35章 兵分兩路有陰陽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34章 潛入會陵城第26章 殺雞取卵第36章 昨夜星落如雨第29章 死囚安敢如此!第9章 社神打上門第1章 貴客遠方來第9章 變化出於意料第20章 逼宮第79章 三丈靈池第29章 裝神弄鬼 拯救部落第2章 香火符召第49章 鬼獄吏的進退兩難第56章 畝產千斤第20章 道場靈境第22章 朝廷三公 號令鬼神第18章 陰陽十絕陣發動第70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35章 突進第33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40章 罪鬼第41章 忽悠着第6章 兵強馬壯 放眼南荒第53章 地神真君大願經第22章 蒸汽第24章 局勢第7章 阿唔第25章 就是要他狗急跳牆第34章 給我殺了,一個不留第63章 白鹽第9章 吾爲人主,當伐蒼天第52章 覆滅神道第29章 死囚安敢如此!第10章 兵行險着第3章 算計第27章 匹夫安敢辱我!第70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75章 夫戰則當勇第22章 本份第11章 狂歌大醉極歡1第74章 天子冊封 靈池暴漲第4章 來自中央黃帝的邀請第4章 一腳踢上鐵板第52章 覆滅神道第47章 囚父第6章 濟水君第65章 赤霄朱天符召第43章 甘池鬼王第26章 斬殺青蛟第4章 在人間的佈局第12章 狂歌大醉極歡2第11章 事死如事生第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4章 宗室豪傑 豐靈亭侯第26章 殺雞取卵第46章 這胡教真讓人不爽啊!第77章 氣運折兮奈若何第19章 此爲道統之爭!第30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77章 第二層修煉法門第12章 狂歌大醉極歡2第13章 天助我也!第36章 機會第22章 本份第5章 名將甘池君第45章 金狼王第37章 李代桃僵之計第49章 猜忌第43章 會陵城隍入魔第6章 兵強馬壯 放眼南荒第7章 天子親自祭祀第51章 豐收的神職第16章 入夢傳消息第11章 黃神退位 範易班底第35章 南北第72章 與子游兮九河第45章 民心所向,氣運聚集第26章 變起第44章 私自調集 鬼兵入城第48章 出手間,形勢逆轉第59章 青神陽天分神第39章 胡教亂正法第14章 清洗內奸第33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49章 猜忌第34章 山中古墓 精靈沐瑤第16章 龍遊大海,虎入山林第7章 阿唔第45章 蒿里誰家地第17章 收服窮奇第45章 猛鬼破封 城中大亂第29章 死囚安敢如此!第58章 一言既出,千金不易第43章 撕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