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亞元

132章 亞元

蘇士貞和常貴遠到達松江府之後,在孫毓培所說的客棧住下。此時已有不少搭乘德王府船隻的商人齊聚在客棧之內。

二人先將銀子託管到本地的錢莊,便去街上打探消息。松江府因靠海,商人們消息靈通些,自然知道哪些貨物在海外好銷。

一連打探了幾日,置買貨物的事情有了眉目,仍不見孫記的人前來。常貴遠和蘇士貞私下道,“莫不是孫家的事情太過棘手?”

蘇士貞笑了笑,“當是地。大商號也有大商號的難處。”

眼看開船的日子只餘下十來日,這二人雖然打探了些消息,卻仍想看看孫記的人都置了些什麼貨物,好作調整。但孫記的人遲遲不到,二人不敢再耽擱。

商議之後,決定不再等孫記,隨着其它出海的商人,一道將貨物置辦齊。

轉眼又是五六日過去,仍舊不見孫記的人,常貴遠有些急切,生怕孫記的人因什麼事兒誤了,讓他們誤了船。和蘇士貞商議,先去碼頭打聽還有哪家的船出海,若這邊誤了,可搭乘旁的船去。

蘇士貞也無法,只好應下。兩人在碼頭打聽了一日,纔打聽到一隻私人出海的船隻,貨物尚未滿。這船主對海外倒也熟,又隨船帶有中人,只是一家要收來回贏利二成的紅利,紅利倒也罷了,只是覺得船小,有些不甚安全。可孫記的人若不來,白白等下去也不是辦法。

兩人立在碼頭商議半晌,決定若孫記的人不到,也只有走這條路子了。

邊商議邊往外走。迎面行來幾人,當着一頭遠遠瞧見他們二人便笑,因這二人情緒低落,倒未注意。直到近前,這二人仍然未發覺前面的人。

來人笑咳一聲,揚聲喊道,“東家,常老爺,二位緣何如此神態?”

蘇士貞和常貴遠一齊擡頭,看見曹掌櫃就立在二人五六步開外,一齊失笑,迎上前來,“曹掌櫃緣何也到此?莫不是要出海?”

曹掌櫃拱手笑道,“正是。”又看二人面色,疑惑,“莫不是有甚麼難事麼?”

蘇士貞和常貴遠對視苦笑,簡短將緣由說了。

曹掌櫃沉吟片刻道,“不瞞二位,我家夫人出海的貨物走的是汪家的船,此船與德王船隻大小相當,裝備也夠,且裝的都是茶貨與絲綢,重量輕,因他家要的紅利高些,一般的小商戶不捨得付這麼高的紅利。此時船還有些空餘,你二位若有意向,我可代爲問問。”

常貴遠大喜,連連拱手,“汪家的船自是好的。只是……”

“不麻煩,不麻煩……”曹掌櫃笑哈哈地擺手道,“二位且等等,那船的管事兒就在碼頭,我去去便來”

說完拱手,急步向碼頭而去。

蘇士貞大大的鬆了口氣。向常貴遠嘆道,“貴遠老弟,若曹掌櫃能說通我們搭乘汪家的船,咱們便搭乘此船如何?”

說着低頭一嘆,“孫公子示好,卻是因爲瑾兒。我先前叫開海禁的消息衝昏了頭,一時沒想許多便應了下來。自船出了歸寧府,我便日日在想思量這事兒,總覺不妥,無奈早先應下,不好開口拒絕。本想,我們出海歸來,仍按三分紅利付給孫家,以謝孫公子的美意。如今,事情趕巧兒,能走汪家的船,只要海上安危有保障,少些利錢,倒是次要地。”

常貴遠點頭,“也好。人情難還吶……好在德王府的船開船還有幾日。若曹掌櫃能定下來,我們即刻叫人送信兒給孫家,這份額讓他們自己用罷。”

蘇士貞此時心頭才鬆了下來,對,人情難還。

曹掌櫃去了小半個時辰,又匆匆回來,遠遠拱手便笑,“運氣,運氣,尚還有留有空位。二位若不想等德王府的船隻,隨我走汪家的船如何?只是紅利要三分半”

三分也好,三分半也好。到了此時,倒也沒那麼在意了。事情往往如此,到了沒有選擇餘地的時候,做起決定來便輕鬆了許多。

蘇士貞和常貴遠當即便決定隨汪家的船出海。這船出海的時間比德王府的早兩日。兩人與曹掌櫃作別,慌忙回客棧收拾行李並貨物。

卻不想,剛將貨物拉運到汪家的船上,正在客棧想辦法支會孫記,張茂福便帶着人到了。

一見二人連連拱手,“兩位,抱歉抱歉我來遲了。”

蘇士貞和常貴遠一怔,這事趕得也太巧了,一齊上前拱手行禮致歉。

張茂福聽完二人的話,愣了,“這麼說二位已另尋了船隻?”

蘇士貞歉然道,“實是我們兩個有些沉不住氣。給張管事添麻煩了。因與曹掌櫃同路,倒不用擔心。”

張茂福看二人面色,似是心意已定,微嘆一聲,“此事也怪我們,按約定三日前必定到地,無奈府中雜務纏身……實是抱歉。”

蘇常二人又說了許多抱歉的話,因不見張茂全,便問緣由,張茂福道,“少爺要去雲貴二地,二夫人放心不下,留他跟着少爺了。”

敘了些閒話,蘇士貞和常貴遠特意設宴去請張茂福向他賠罪。

張茂福心頭沒來由的鬆快,二夫人已知道此事,交待張保跟隨而來,他生怕張保出言不遜,刮刺二人,叫這二人心頭不快。也叫少爺在中間兒爲難。

當下和這二人去吃了宴,一邊叫人去相熟的茶商那裡再提五萬兩的貨物,又寫了封簡短的信叫人送到杭州。

忙亂了一整日,諸事辦妥當,蘇常二人回到客棧各寫了封家書,叫人送到信局。

三日後,汪家的船準時離了碼頭。

張茂福親自到碼頭爲二人送行。望着漸去漸遠的船隻,張茂福嘆息,已去了雲貴二地的少爺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得着信兒。

度過最近的不適應之後,蘇瑾漸漸潛下心來,將早就收起的琴給翻了出來,窩在屋中熟悉蘇瑾兒的這門技能。只是她的琴藝退步得叫常氏和樑小青心驚。

她練了一上午的琴,自東廂房踏出來,看院中半個人影也無。暗自一笑,每回她練琴,院中的人總是儘量躲到聽不到琴音的地方。

轉到正房西山牆那裡看過,果然見樑小青和常氏坐在樹蔭下,正在洗衣裳說話兒,便不去打擾她們,轉身進了鋪子。

剛繞過櫃子,便見林寡婦和一個婦人坐在鋪子門口兒閒話。

蘇瑾笑了笑,這林寡婦近幾日來,天天守在她家鋪子門口,道是在這裡等消息。也是自她的口中,蘇瑾將這鄉試的行程探得極透。

鄉試分三場,八月初八、十二和十五各一場,每場三日。再算上五事試以及張榜的時間和回程的時間,按她的估計,應該再有兩三日,鄉試的消息才能傳到歸寧府來。

“蘇小姐,你家地酒水得再備些。”林寡婦看見她,笑眯眯地道,“我家壽兒若中了舉,到時送財的也有,送鋪子的也有,須得大擺宴席”

蘇瑾笑着應了聲,“早備着林大哥高中的酒呢。林大娘放心。”

林寡婦因她這吉利話,笑得沒了眼睛。

蘇瑾不知道別處的商人對中舉老爺是個什麼態度,但就林寡婦和街坊四鄰這些日子透出的話兒,中了舉,顯然大有利頭。

聽聞上一個鄉試之年,歸寧府有兩位舉子,在鄉試消息傳到的當日,便有商人紛紛上門兒送錢送宅子送鋪子。初時她聽到林寡婦說,尚以爲是誇大,細細問了常氏和樑富貴才知,原是真的。

二人都說,林寡婦的兒子若能中得舉,單以歸寧府的富庶程度,能一舉撈個幾千兩的家業,也是可能的。

正胡思量着,林寡婦突然站起身子,跑到鋪子門口張望。側耳聽聽,似是有喜樂鞭炮聲,回頭看看幾人均無異樣,疑惑,“你們沒聽到甚麼動靜麼?”

蘇瑾搖頭,暗笑林寡婦這是心中有事幻聽了罷?

正要說話,門口陪坐的那婦人,突然也跟着直起身子,“聽到了是喜樂鞭炮的聲音”

“啊呀”林寡婦大喜,聽着愈來愈近的鞭炮聲,幾近狂喊着往巷子口衝去,“我家壽兒中了”

蘇瑾此時也聽到聲音了,忙走到鋪子門口立着,大道南邊遠遠的似是快馬跑來幾個紅衣公差,鑼鼓聲愈來愈近,這情形確是象喜報的公差。莫不是林延壽真的中了

樑家巷子附近的人都圍聚過來,有兩人已在向激動得幾乎不能站立的林寡婦恭賀起來。

卻不想那公差到了樑家巷子仍沒有勒馬停下的意思,在衆人疑惑的目光中,越過樑家巷子,飛一般向北面奔去。

蘇瑾看着那疾馳而去的馬匹,腦中閃過一絲念頭,莫不是陸仲晗中了?向北出北城門報喜,只能是他了吧?公差一向只往考生家中報喜,沒哪個會第一時間去書院的

不待她多想,突然不遠處響起一聲哭嚎,聲音似是瀕死的人自喉嚨中擠出來的,極其嚇人。

“呀,林奶奶,你醒醒,你醒醒”

不待她回頭,便又響起幾聲尖叫。

蘇瑾看去時,林寡婦已經癱軟作一團,有幾個婦人正攙扶她。

“小姐,什麼事?”常氏和樑小青一齊自院中涌進鋪子裡。

蘇瑾扯了一把樑小青,“林大娘以爲報喜的公差是來與她家報喜的,結果不是……不曉得後面會不會還有公差……”說着嘆了一聲,她到是直的希望林延壽能中。

不過,舉人難中啊。不但看學識,看學道的喜好,每年每個省也皆有定額,大省三年取一百四五十名,小省三年只取八十幾名。聽聞山東省今年的舉子定額乃是一百名。

而參考的秀才則有近兩千人。這隻有近百分之五的比例,顯然……

幾人走到巷子口,林寡婦已緩過氣,哭嚎起來。吳家娘子遠遠跑近,走近勸她,她愈發哭得起勁兒。吳家娘子沒好氣的道,“你嚎個什麼勁兒?後面說不得還有報喜的公差呢小心把你兒子的福氣給哭跑嘍”

衆人也都道,“正是,正是,快莫哭了。報喜的公差不一道兒來,也是有的”

林寡婦但凡關係到兒子功名的事兒,便極聽話。聞言竟然止了哭聲,藉着一旁婦人的胳膊站立起來,抹着眼睛道,“是咧……必是給我家壽兒報喜的公差偷懶,來遲了……我這便回家準備賞銀,蘇小姐,勞煩你家將鞭炮備着,公差一來,你記得立時放”

蘇瑾笑着應了一聲,“好。”

有兩個婦人便攙着腿腳依舊發軟的林寡婦進了巷子。

常氏望着她離去的背景,雙手合十,嘟噥,“老天就保偌林延壽中了罷。這孤兒寡母的,也怪可憐”

蘇瑾嘆了一聲,“可不是。中了罷”

雖然心知舉人難中,卻希望她認得的幾個人都中了。除了那姓汪的

因報喜公差的一閃而過,樑家巷子此時便熱鬧起來,都聚在街邊打聽猜測方纔是給哪個報喜。

突然有人道,“莫不是給汪家那個罷?”

蘇瑾擰眉,有可能麼?去西城最近便的路,是過了舊城門向西轉呀。

這一聲疑問,卻叫好事的人有些站不住,有人立時便要去西城打聽消息。

“呸那個沒臉的東西也能中?”常氏狠狠的呸了一口,將蘇瑾和樑小青扯着回院中。

蘇瑾卻搖搖頭,若說姓汪能中,她倒是信的,畢竟入了國子監就讀,教學水平當比歸寧府好些罷?或者那裡面的先生便有參與出題的,早早叫他們照着某個方面多多練習,八股麼,寫熟了背熟了,當也不是那麼難。

不過又是搖頭一笑,他中不中與自己何干?

“哎喲,那姓汪的真的中了”大半個時辰後,蘇瑾正在院中掂腳摘已紅了的棗子,突聽鋪子裡傳來一聲呼喊。

一怔,真的中了?走進鋪子,問那說中了的婦人,“這位大娘,姓汪的中了第幾名?”

“說是……亞元對是亞元”那婦人想了想肯定的答道。

亞元?蘇瑾一怔,第二名呢,這姓汪的倒有些本事

想了想又往北面伸了伸頭,不知往清源山去報信的,中了第幾名。

………………

晚上還有一更,不確定幾點發,繼續碼字去了。

014章 林寡婦的新目標186章 甜蜜120章 心思117章 開張051章 喜宴上討債三133章 解元002章 又被退親了129章 辭別065章 糊塗的少女第144章 族親067章 孫大掌櫃080章 生辰二090章 是朋友麼215章 有詐227章 日久見人心230章 新宅139章 反應031章 幫人到底244章 嫁妝175章 明爭062章 百年商號的危機二044章 峰迴路轉093章 新的起點051章 喜宴上討債三132章 亞元281章 看不見的戰爭032章 女同學來訪003章 反退親309章 喜事一108章 雪中再遇223章 祖孫第38章 出師順利295章 千古如何呢259章 遊說二055章 冤家早晚要聚頭023章 常家父女056章 偷聽與'被迫'偷聽008章 明朝原來如此194章 難題218章 杭州二277章 這就是所謂的緣分273章 虛虛實實176章 高中192章 談心259章 遊說二167章 接風一047章 討債二179章 旖旎二125章 東道170章 故人二064章 百年商號的危機四218章 杭州二034章 初賣鞋子一160章 臨行231章 夫人該回家了236章 陸府二117章 開張036章 初賣鞋子三153章 待嫁256章 喜事臨門一133章 解元018章 府宴相遇二234章 陸大人的盤算二047章 討債二009章 一大堆舊衣裳194章 難題281章 看不見的戰爭273章 虛虛實實307章 原是想我了285章 你看我怎樣埋她043章 有人借錢035章 初賣鞋子二270章 試探尋查035章 初賣鞋子二163章 忻州213章 父女一nppsy098章 雪夜來人020章 勸說244章 嫁妝232章 夫人該回家了二006章 蘇家新生意064章 百年商號的危機四130章 變化254章 歲月靜好一128章 探路237章 陸府三092章 再談合約二277章 這就是所謂的緣分212章 回家三016章 臆想無止境154章 成婚090章 是朋友麼128章 探路282章 花開爛漫167章 接風一182章 上任二145章 舌戰013章 東鄰有喜
014章 林寡婦的新目標186章 甜蜜120章 心思117章 開張051章 喜宴上討債三133章 解元002章 又被退親了129章 辭別065章 糊塗的少女第144章 族親067章 孫大掌櫃080章 生辰二090章 是朋友麼215章 有詐227章 日久見人心230章 新宅139章 反應031章 幫人到底244章 嫁妝175章 明爭062章 百年商號的危機二044章 峰迴路轉093章 新的起點051章 喜宴上討債三132章 亞元281章 看不見的戰爭032章 女同學來訪003章 反退親309章 喜事一108章 雪中再遇223章 祖孫第38章 出師順利295章 千古如何呢259章 遊說二055章 冤家早晚要聚頭023章 常家父女056章 偷聽與'被迫'偷聽008章 明朝原來如此194章 難題218章 杭州二277章 這就是所謂的緣分273章 虛虛實實176章 高中192章 談心259章 遊說二167章 接風一047章 討債二179章 旖旎二125章 東道170章 故人二064章 百年商號的危機四218章 杭州二034章 初賣鞋子一160章 臨行231章 夫人該回家了236章 陸府二117章 開張036章 初賣鞋子三153章 待嫁256章 喜事臨門一133章 解元018章 府宴相遇二234章 陸大人的盤算二047章 討債二009章 一大堆舊衣裳194章 難題281章 看不見的戰爭273章 虛虛實實307章 原是想我了285章 你看我怎樣埋她043章 有人借錢035章 初賣鞋子二270章 試探尋查035章 初賣鞋子二163章 忻州213章 父女一nppsy098章 雪夜來人020章 勸說244章 嫁妝232章 夫人該回家了二006章 蘇家新生意064章 百年商號的危機四130章 變化254章 歲月靜好一128章 探路237章 陸府三092章 再談合約二277章 這就是所謂的緣分212章 回家三016章 臆想無止境154章 成婚090章 是朋友麼128章 探路282章 花開爛漫167章 接風一182章 上任二145章 舌戰013章 東鄰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