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蘇國昌笑眯眯的看着葉濤,他和幾個人解釋過一次,可惜他們不相信,畢竟,這羣老傢伙都是在古董堆裡磨出來的,哪個不是火眼金睛,比猴還賊,即使他們整個拍賣過程都在看,也覺得那尊鼎不像是贗品。

“那尊鼎的確是古代的不假。”葉濤笑了笑,道:“不過,卻不是周朝的,而是明末清初時鑄造的,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恐怕是當年清軍入關,有人獻鼎,仿周鑄造的此物。”

“何以這麼肯定?”身材略微臃腫,鬢角霜白的趙既生神色一正,疑惑的問道。

“在戰國時期《周禮·考工記》裡,對於鑄造各種青銅器物的合金配比,有比較明確的記載,稱: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謂之鐘鼎之齊,其中所謂的金就是銅,齊是指劑量,周朝的青銅禮器鑄造時,對其中配比的比例可以說十分的精準,錫越多,硬度越大,也因太脆而導致碎裂,所以,禮器的配比中,錫的佔量則爲其他器物中最少的!”葉濤腦海中回想起師父曾給自己看的《周禮·考工記》中詳細記載的青銅器配比,緩緩的道來。

包括蘇國昌在內的幾個老頭,全都是聚精會神的聽着,眼神中除了欣賞之外,更多了一層敬佩。

“不過秦朝之後的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所取代,不過鼎卻依舊是權利的象徵,但鑄造的成分錫的比例要大於之前的青銅禮器,隨後的朝代中,青銅的冶煉技術越來越精湛,在冶煉的過程中加入了其他礦物,用來提升青銅器的硬度以及減少冶煉中產生的氣泡。”說到這裡,葉濤略微的停頓了一下,道:“那尊鼎按照體積來計算,重量較相同體積的鼎輕,落地的聲音卻十分的生硬凝重,說明硬度較高,結合古代冶煉青銅的技術,以及鏽漬上看判斷,應該是明朝末期,清初期時的產物,不過即便如此,價值怕也是在幾百萬甚至過千萬。也勉強稱的上是一件山寨的國寶吧!”

第793章第363章第885章第240章第859章第144章第147章第1015章第146章第329章第953章第1018章第125章第438章第1020章第965章第1005章第597章第411章第979章第785章第602章第648章第93章第57章第473章第750章第869章第793章第403章第364章第125章第654章第288章第666章第174章第830章第937章第843章第551章第645章第164章第816章第213章第565章第1057章第588章第213章第90章第116章第861章第939章第769章第8章第442章第672章第478章第782章第435章第369章第442章第372章第546章第937章第11章第1043章第66章第741章第804章第972章第1021章第583章第431章第951章第458章第786章第910章第614章第81章第821章第804章第1060章第904章第706章第1060章第572章第434章第630章第139章第1045章第811章第191章第564章第574章第1045章第370章第728章第690章第926章
第793章第363章第885章第240章第859章第144章第147章第1015章第146章第329章第953章第1018章第125章第438章第1020章第965章第1005章第597章第411章第979章第785章第602章第648章第93章第57章第473章第750章第869章第793章第403章第364章第125章第654章第288章第666章第174章第830章第937章第843章第551章第645章第164章第816章第213章第565章第1057章第588章第213章第90章第116章第861章第939章第769章第8章第442章第672章第478章第782章第435章第369章第442章第372章第546章第937章第11章第1043章第66章第741章第804章第972章第1021章第583章第431章第951章第458章第786章第910章第614章第81章第821章第804章第1060章第904章第706章第1060章第572章第434章第630章第139章第1045章第811章第191章第564章第574章第1045章第370章第728章第690章第9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