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第409章 民心向背

歷來猶如爭地爭產這樣的官司,原本素來是地方父母官最頭疼的,一場場耗日持久的過堂審理下來,十天半個月都是快的,拖到一年半載也不足爲奇。然而,杜士儀卻在短短一個時辰內將事情脈絡理了個清清楚楚,最後更是以一招殺傷力極大的絕戶計,讓李天絡徹底敗下了陣來。

於是,當李家家奴亦是如同夾着尾巴的狗似的擡了昏迷不醒的李天絡匆匆溜了,羅家家主羅德則滿臉尷尬地站在面沉如水的新任益州長史範承明身側,不知道該是走是留時,圍觀的人羣中也不知道是誰嚷嚷了一聲明公英明。一時之間,此起彼伏的稱讚聲猶如潮水一般向杜士儀涌了過來。

即便杜士儀曾經出過許多次風頭,享受過很多次風光,但如同這樣被民衆稱讚信賴的感覺,卻是多少次他都不會覺得膩。

因而,依舊留在草亭中主位上的他吩咐赤畢把張家村村正,剛剛被人稱作張大疤的中年人帶上來。等人到近前,他卻沒有立時開口說話,而是若有所思地端詳着此人。到最後,還是張大疤着實捱不住了,雙膝一軟跪了下來後,雙手伏地低着頭說道:“明公恕罪,小人不合收了李家人二十貫錢,因而按照李家人的吩咐說田地是李家的。小人罪該萬死,願意把這二十貫錢都清退出來!”

張大疤話音剛落,杜士儀身側那垂髫小童便低聲嘟囔道:“又不止疤大叔一個,村裡收錢的人家多了!”

即便這小小的嘀咕只有草亭中的杜士儀幾人聽見了,但也許是因爲這樁官司斷得乾脆爽利,剛剛出來幫彭海等人說話的張家村村民固然都表示願意清退李家賄賂的錢,其餘也有不少村民陸陸續續都提出甘願清退李家所賄銀錢。面對這樣的情景,即便範承明再有心做文章,也知道本地大戶和客戶之間的這場官司,李天絡是大敗虧輸,不但全無翻本機會,而且還虧輸了名聲。

於是,他也再沒興致在這兒看杜士儀被人逢迎奉承,站起身淡淡地說要回城。等到杜士儀極其恭敬地送了他上馬,他策馬揚鞭馳出了許久,直到那草亭再也看不見了,這才停下了馬來。見羅德小心翼翼地落後兩個馬身跟在後頭,而隨從們則停在更遠處,他便沒好氣地冷笑了一聲。

“這下知道,你們是打錯了算盤,小看了人?杜十九郎豈是尋常弱冠少年郎,能夠三頭及第絕非僥倖。你以爲他只是剛正?若無精幹之能,此前王怡堂堂正欽差河南尹,怎會折了?”

“使君息怒,都是那李天絡利慾薰心,對那片茶園垂涎欲滴……”

不等羅德說完,範承明就打斷了他道:“那片茶園價值幾何?”

“這個……”羅德本打算推搪說不知道,可在範承明的逼視下,想想李天絡是輸了官司又輸人,他沒必要爲這傢伙得罪這新任劍南道之主,於是便囁嚅着說道,“據說那八百畝茶園,一畝就能至少產八十斤到一百斤鮮茶,至少十斤的茶餅,如今茶價日益上揚,最高時一斤茶餅可以易一匹帛,最低則是三斤一匹帛,如此一畝山地的出產至少是三匹帛,八百畝便是兩千四百匹,茶價高的時候更多。李翁也恐怕是被那利益迷花了眼睛……”

兩千四百匹帛!甚至有可能兩三倍!

範承明不知道羅德打聽到的是茶葉最豐收年份的出產,並未考慮到什麼天災人禍等等狀況,再加上如今茶葉種植尚不普遍,於是方纔有那樣的高價。縱使見慣市面如他,這會兒也被如此利益給驚呆了。好在他畢竟在高官任上多年,須臾就平靜了下來:“縱使利再大,如此拙劣手法卻令人齒冷,更不用說還落入了杜十九郎之眼!李天絡此人,你日後少來往,更不要再管他的事!”

羅德只是和範承明的姻親於家有親,哪敢違逆,此刻連忙答應不迭。可等到範承明重新撥馬回城時,他想到那八百畝茶園的大利,心中也不免癢癢得難受。一年至少兩千餘匹帛的收益啊!倘若換成是他,手段絕對不會像李天絡這樣愚蠢直接,也不至於落得這般田地!

範承明一走,郭荃也就笑眯眯地告了辭,回頭炮製他那封等着送給宇文融的急奏了。而隨着張家村的村民們紛紛回家捧了錢來,或不捨或平靜地將那一串一串的青錢放到了自己面前的錢箱中,杜士儀便授意跟來的戶曹令史立時清點記賬,當每家每戶的數字逐一報了出來,原本心有不甘的村民漸漸都安靜了下來。

而杜士儀聽到那一百五十三貫的總數,微微頷首後便揚聲說道:“李家賄款按律應當沒官,然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來這裡之前,曾經讓人打探過,這附近田地常有缺水之虞,各村都曾有人提出想要蓄水爲池,以供旱時抑或缺水時取水,卻苦於無錢。如今這一百五十餘貫,我便留存於建池所用。”

自家拿到手的錢卻要吐出去,村民們大多心裡總有些捨不得,暗自心存怨尤的也不在少數,可杜士儀如此一說,他們頓時來了精神。而村正張大疤雖則驚喜,可他卻終究老成世故。深知這百餘貫對於建池蓄水的龐大投入來說無疑杯水車薪,少不得逢迎了一句明公英明,卻還想再說什麼時,卻不想杜士儀又笑了一聲。

“我知道必有人覺得,這百餘貫要想爲如此大事,決計是癡人說夢。但此前成都崔家的主人崔翁曾經到縣廨陳情,願意慨然相助一千貫,用作農田水利事,這就差不多夠起個頭了。至於圖紙,縣廨中還有從前留下的規劃,我就委實不客氣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張大疤,你是村正,即日與各家清點丁口人役,若有願意的便計算在內,等到過了冬合適的時候便行開工。至於剩下的缺口……”

杜士儀頓了一頓便看向了彭海等人,見這些劫後餘生的客戶彼此對視了一眼,咬了咬牙,彭海這個領頭的又上前說願意帶所有客戶捐出五百貫,他就點了點頭道:“雖有居人客戶之別,可既然毗鄰而居,如此互助,方纔是和睦之道。對了,我差點還忘了今日仗義助言的這位小郎君。”

扭頭招手叫了那垂髫童子上前,杜士儀方纔溫和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垂髫童子卻是膽大得很,不慌不忙地說道:“我姓陳名寶兒,鄉鄰多叫我寶兒,或是呼三郎。”

“寶兒卻像是小字,不像大名。寶字爲珍,三郎則爲季,我便送你一個名字,陳季珍,如何?”

自家兒子如此膽大地揭出了李家人給村中各家送錢的事,陳寶兒的父母自然全都趕了過來,剛剛看到杜士儀突然又問起了自家幼子,一時全都捏了一把汗。待到杜士儀竟彷彿興致勃勃地給陳寶兒起了個氣派的大名,務農一輩子的夫妻倆頓時喜出望外,紛紛擠出了人羣連聲說道:“寶兒,還不謝謝明公!”

然而,陳寶兒卻反反覆覆唸叨了好幾遍自己的新名字,這才咧嘴笑道:“真的是好名字,謝謝明公賜名!”

“好孩子!”杜士儀頗爲讚賞這個敢於直言,而且又讀過書的童子,見他的父母有些侷促不安地站在不遠處,他便把人叫了過來,直截了當地說道,“此子膽色不凡,兼且急公好義,如此資質,留在鄉間沒有名師,卻也可惜了。若是你們捨得他,便讓他跟着我到成都城去,我閒時自會教導他。”

這樣天上掉下來的美事,夫妻倆簡直給砸懵了。就連膽大的陳寶兒也爲之傻眼了,好一會兒才期期艾艾地說:“明公要帶我……帶我去成都?”

“怎麼,不願意?”

“可父母在,不遠遊……”

不等兒子囁嚅說完,陳達便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想都不想地跪了下來:“明公看中寶兒是他的福分,我夫妻二人自然願意!寶兒從小聰明,什麼東西聽一遍就能記住,認字寫字更是隻要教一遍,可在家只能用竹棍在地上寫字,若是跟了明公朝夕受教,將來總比在村裡種一輩子地強!”

見母親亦是上來隨着父親跪下,卻因爲一介村婦說不出什麼道理,只是訥訥說願意讓自己跟去成都城,陳寶兒登時眼圈紅了,撲上去抱着父母掉眼淚,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哪裡還有在人前侃侃而談時的膽大?

可面對此情此景,杜士儀倒是更加暗自點了點頭。百善孝爲先,倘若因爲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就不假思索丟開父母,那心性可想而知,此時此刻的依依不捨,方纔足證孩子的純良天性。

因而,見這一家三口依依惜別,他就笑着說道:“好了,成都城距離張家村不過十八里,你們也不必這般姿態。他是跟着我去讀書,又不是別的,你們儘可來探他。這樣吧,你們一家好好團聚,來日再送他到成都縣廨來。”

聽得不是立時三刻要和兒子分別,陳家父母全都鬆了一口大氣,一時更加感激。而杜士儀這才站起身來,見彭海等人全都再次上前來,彷彿又打算磕頭道謝,他便伸手虛扶了一把,隨即語重心長地說道:“好好侍弄你們的茶園,等到春茶上市的時候,我等着你們豐收的好消息。”

“多謝……多謝明公厚情!”彭海只覺得喉頭哽咽,好半晌方纔迸出了下半截話,“我等五六十口人的身家性命,全都賴明公一言方纔得救。日後若有差遣,必當竭盡全力!”

歷來猶如爭地爭產這樣的官司,原本素來是地方父母官最頭疼的,一場場耗日持久的過堂審理下來,十天半個月都是快的,拖到一年半載也不足爲奇。然而,杜士儀卻在短短一個時辰內將事情脈絡理了個清清楚楚,最後更是以一招殺傷力極大的絕戶計,讓李天絡徹底敗下了陣來。

於是,當李家家奴亦是如同夾着尾巴的狗似的擡了昏迷不醒的李天絡匆匆溜了,羅家家主羅德則滿臉尷尬地站在面沉如水的新任益州長史範承明身側,不知道該是走是留時,圍觀的人羣中也不知道是誰嚷嚷了一聲明公英明。一時之間,此起彼伏的稱讚聲猶如潮水一般向杜士儀涌了過來。

即便杜士儀曾經出過許多次風頭,享受過很多次風光,但如同這樣被民衆稱讚信賴的感覺,卻是多少次他都不會覺得膩。

因而,依舊留在草亭中主位上的他吩咐赤畢把張家村村正,剛剛被人稱作張大疤的中年人帶上來。等人到近前,他卻沒有立時開口說話,而是若有所思地端詳着此人。到最後,還是張大疤着實捱不住了,雙膝一軟跪了下來後,雙手伏地低着頭說道:“明公恕罪,小人不合收了李家人二十貫錢,因而按照李家人的吩咐說田地是李家的。小人罪該萬死,願意把這二十貫錢都清退出來!”

張大疤話音剛落,杜士儀身側那垂髫小童便低聲嘟囔道:“又不止疤大叔一個,村裡收錢的人家多了!”

即便這小小的嘀咕只有草亭中的杜士儀幾人聽見了,但也許是因爲這樁官司斷得乾脆爽利,剛剛出來幫彭海等人說話的張家村村民固然都表示願意清退李家賄賂的錢,其餘也有不少村民陸陸續續都提出甘願清退李家所賄銀錢。面對這樣的情景,即便範承明再有心做文章,也知道本地大戶和客戶之間的這場官司,李天絡是大敗虧輸,不但全無翻本機會,而且還虧輸了名聲。

於是,他也再沒興致在這兒看杜士儀被人逢迎奉承,站起身淡淡地說要回城。等到杜士儀極其恭敬地送了他上馬,他策馬揚鞭馳出了許久,直到那草亭再也看不見了,這才停下了馬來。見羅德小心翼翼地落後兩個馬身跟在後頭,而隨從們則停在更遠處,他便沒好氣地冷笑了一聲。

“這下知道,你們是打錯了算盤,小看了人?杜十九郎豈是尋常弱冠少年郎,能夠三頭及第絕非僥倖。你以爲他只是剛正?若無精幹之能,此前王怡堂堂正欽差河南尹,怎會折了?”

“使君息怒,都是那李天絡利慾薰心,對那片茶園垂涎欲滴……”

不等羅德說完,範承明就打斷了他道:“那片茶園價值幾何?”

“這個……”羅德本打算推搪說不知道,可在範承明的逼視下,想想李天絡是輸了官司又輸人,他沒必要爲這傢伙得罪這新任劍南道之主,於是便囁嚅着說道,“據說那八百畝茶園,一畝就能至少產八十斤到一百斤鮮茶,至少十斤的茶餅,如今茶價日益上揚,最高時一斤茶餅可以易一匹帛,最低則是三斤一匹帛,如此一畝山地的出產至少是三匹帛,八百畝便是兩千四百匹,茶價高的時候更多。李翁也恐怕是被那利益迷花了眼睛……”

兩千四百匹帛!甚至有可能兩三倍!

範承明不知道羅德打聽到的是茶葉最豐收年份的出產,並未考慮到什麼天災人禍等等狀況,再加上如今茶葉種植尚不普遍,於是方纔有那樣的高價。縱使見慣市面如他,這會兒也被如此利益給驚呆了。好在他畢竟在高官任上多年,須臾就平靜了下來:“縱使利再大,如此拙劣手法卻令人齒冷,更不用說還落入了杜十九郎之眼!李天絡此人,你日後少來往,更不要再管他的事!”

羅德只是和範承明的姻親於家有親,哪敢違逆,此刻連忙答應不迭。可等到範承明重新撥馬回城時,他想到那八百畝茶園的大利,心中也不免癢癢得難受。一年至少兩千餘匹帛的收益啊!倘若換成是他,手段絕對不會像李天絡這樣愚蠢直接,也不至於落得這般田地!

範承明一走,郭荃也就笑眯眯地告了辭,回頭炮製他那封等着送給宇文融的急奏了。而隨着張家村的村民們紛紛回家捧了錢來,或不捨或平靜地將那一串一串的青錢放到了自己面前的錢箱中,杜士儀便授意跟來的戶曹令史立時清點記賬,當每家每戶的數字逐一報了出來,原本心有不甘的村民漸漸都安靜了下來。

而杜士儀聽到那一百五十三貫的總數,微微頷首後便揚聲說道:“李家賄款按律應當沒官,然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我來這裡之前,曾經讓人打探過,這附近田地常有缺水之虞,各村都曾有人提出想要蓄水爲池,以供旱時抑或缺水時取水,卻苦於無錢。如今這一百五十餘貫,我便留存於建池所用。”

自家拿到手的錢卻要吐出去,村民們大多心裡總有些捨不得,暗自心存怨尤的也不在少數,可杜士儀如此一說,他們頓時來了精神。而村正張大疤雖則驚喜,可他卻終究老成世故。深知這百餘貫對於建池蓄水的龐大投入來說無疑杯水車薪,少不得逢迎了一句明公英明,卻還想再說什麼時,卻不想杜士儀又笑了一聲。

“我知道必有人覺得,這百餘貫要想爲如此大事,決計是癡人說夢。但此前成都崔家的主人崔翁曾經到縣廨陳情,願意慨然相助一千貫,用作農田水利事,這就差不多夠起個頭了。至於圖紙,縣廨中還有從前留下的規劃,我就委實不客氣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張大疤,你是村正,即日與各家清點丁口人役,若有願意的便計算在內,等到過了冬合適的時候便行開工。至於剩下的缺口……”

杜士儀頓了一頓便看向了彭海等人,見這些劫後餘生的客戶彼此對視了一眼,咬了咬牙,彭海這個領頭的又上前說願意帶所有客戶捐出五百貫,他就點了點頭道:“雖有居人客戶之別,可既然毗鄰而居,如此互助,方纔是和睦之道。對了,我差點還忘了今日仗義助言的這位小郎君。”

扭頭招手叫了那垂髫童子上前,杜士儀方纔溫和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垂髫童子卻是膽大得很,不慌不忙地說道:“我姓陳名寶兒,鄉鄰多叫我寶兒,或是呼三郎。”

“寶兒卻像是小字,不像大名。寶字爲珍,三郎則爲季,我便送你一個名字,陳季珍,如何?”

自家兒子如此膽大地揭出了李家人給村中各家送錢的事,陳寶兒的父母自然全都趕了過來,剛剛看到杜士儀突然又問起了自家幼子,一時全都捏了一把汗。待到杜士儀竟彷彿興致勃勃地給陳寶兒起了個氣派的大名,務農一輩子的夫妻倆頓時喜出望外,紛紛擠出了人羣連聲說道:“寶兒,還不謝謝明公!”

然而,陳寶兒卻反反覆覆唸叨了好幾遍自己的新名字,這才咧嘴笑道:“真的是好名字,謝謝明公賜名!”

“好孩子!”杜士儀頗爲讚賞這個敢於直言,而且又讀過書的童子,見他的父母有些侷促不安地站在不遠處,他便把人叫了過來,直截了當地說道,“此子膽色不凡,兼且急公好義,如此資質,留在鄉間沒有名師,卻也可惜了。若是你們捨得他,便讓他跟着我到成都城去,我閒時自會教導他。”

這樣天上掉下來的美事,夫妻倆簡直給砸懵了。就連膽大的陳寶兒也爲之傻眼了,好一會兒才期期艾艾地說:“明公要帶我……帶我去成都?”

“怎麼,不願意?”

“可父母在,不遠遊……”

不等兒子囁嚅說完,陳達便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想都不想地跪了下來:“明公看中寶兒是他的福分,我夫妻二人自然願意!寶兒從小聰明,什麼東西聽一遍就能記住,認字寫字更是隻要教一遍,可在家只能用竹棍在地上寫字,若是跟了明公朝夕受教,將來總比在村裡種一輩子地強!”

見母親亦是上來隨着父親跪下,卻因爲一介村婦說不出什麼道理,只是訥訥說願意讓自己跟去成都城,陳寶兒登時眼圈紅了,撲上去抱着父母掉眼淚,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哪裡還有在人前侃侃而談時的膽大?

可面對此情此景,杜士儀倒是更加暗自點了點頭。百善孝爲先,倘若因爲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就不假思索丟開父母,那心性可想而知,此時此刻的依依不捨,方纔足證孩子的純良天性。

因而,見這一家三口依依惜別,他就笑着說道:“好了,成都城距離張家村不過十八里,你們也不必這般姿態。他是跟着我去讀書,又不是別的,你們儘可來探他。這樣吧,你們一家好好團聚,來日再送他到成都縣廨來。”

聽得不是立時三刻要和兒子分別,陳家父母全都鬆了一口大氣,一時更加感激。而杜士儀這才站起身來,見彭海等人全都再次上前來,彷彿又打算磕頭道謝,他便伸手虛扶了一把,隨即語重心長地說道:“好好侍弄你們的茶園,等到春茶上市的時候,我等着你們豐收的好消息。”

“多謝……多謝明公厚情!”彭海只覺得喉頭哽咽,好半晌方纔迸出了下半截話,“我等五六十口人的身家性命,全都賴明公一言方纔得救。日後若有差遣,必當竭盡全力!”

1233.第1233章 存亡之秋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116.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117.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320.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90.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1003.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285.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069.第1069章 聯姻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1113.第1113章 一呼百應541.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986.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1058.第1058章 一退再退1037.第1037章 大戰將起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1060.第1060章 兒女之孝467.第467章 夫唱婦隨63.第63章 師生之心949.第949章 天寶359.第359章 善後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815.第815章 圖窮匕見1029.第1029章 與虎謀皮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126.第126章 寒光撩人342.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938.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962.第962章 人之將死941.第941章 拖延之計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849.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165.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託甥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71.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386.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924.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588.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913.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581.第581章 大局已定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272.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207.第207章 重任134.第134章 睚眥必報1103.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812.第812章 貪得無厭711.第711章 銓試1138.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1019.第1019章 磨刀霍霍1201.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360.第360章 翻舊賬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1038.第1038章 調兵遣將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61.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261.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326.第326章 府試,廢后!1191.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1165.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276.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960.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79.第79章 名動天下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931.第931章 遊說北歸572.第572章 戰雲密佈213.第213章 神狼之怒933.第933章 一方支柱505.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438.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1267.第1267章 趕緊去死!64.第64章 入宮466.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662.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1276.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1052.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787.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23.第23章 盧氏三考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147.第147章 出場,應變708.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
1233.第1233章 存亡之秋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483.第483章 急於求成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116.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117.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320.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90.第90章 小僧舞棒,名動天聽91.第91章 夜半春心動1003.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285.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069.第1069章 聯姻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1180.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1113.第1113章 一呼百應541.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204.第204章 千里之行爲殺人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986.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1058.第1058章 一退再退1037.第1037章 大戰將起136.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1060.第1060章 兒女之孝467.第467章 夫唱婦隨63.第63章 師生之心949.第949章 天寶359.第359章 善後170.第170章 藏鋒之劍815.第815章 圖窮匕見1029.第1029章 與虎謀皮910.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126.第126章 寒光撩人342.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938.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962.第962章 人之將死941.第941章 拖延之計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849.第849章 朔方雜牌軍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165.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託甥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71.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386.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924.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588.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913.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1185.第1185章 卻教忠良寒心581.第581章 大局已定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1272.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998.第998章 英主的條件207.第207章 重任134.第134章 睚眥必報1103.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812.第812章 貪得無厭711.第711章 銓試1138.第1138章 相見盡歡,忠肝義膽530.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1019.第1019章 磨刀霍霍1201.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360.第360章 翻舊賬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1038.第1038章 調兵遣將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61.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261.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326.第326章 府試,廢后!1191.第1191章 登聞鼓訴冤1165.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276.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960.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79.第79章 名動天下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931.第931章 遊說北歸572.第572章 戰雲密佈213.第213章 神狼之怒933.第933章 一方支柱505.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438.第438章 再一次的交鋒1267.第1267章 趕緊去死!64.第64章 入宮466.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1155.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662.第662章 老吾老,幼吾幼1115.第1115章 漠北新聯盟1276.第1276章 傳奇的結束和開始1052.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787.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1120.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23.第23章 盧氏三考208.第208章 贈君琉璃,願君榮歸147.第147章 出場,應變708.第708章 一身承闔族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