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

薛訥,字慎言,貞觀二十三年生人。

初唐名將薛仁貴長子,也是後世評書演義裡薛丁山的原型。不過,薛訥的經歷顯然沒有薛丁山那樣的雲詭波譎,他年輕時的經歷,相對而言還算是比較順暢。

以城門郎起家,後爲藍田縣令。

這藍田縣令,算是隸屬京兆所轄,面對的局面也非常複雜。

當時正是各路義軍起兵討伐武則天的時期,所以京兆地區也很混亂,盜匪橫行,馬賊出沒,更時有突厥人派兵前來關中劫掠,以至於整個關中地區都動盪不安。

薛訥執掌藍田後,勵精圖治。

他先後剿滅馬賊,抓捕盜匪,抗擊突厥人。

在任三年,藍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相比其他各縣而言,他的政績無疑是出類拔萃。

然而,就在薛納春風得意之時,卻得罪了來俊臣。

爲了避免來俊臣的迫害,薛訥不得已掛印辭官,返回絳州龍門老家,閉門思過。

那一年,薛仁貴病逝。

那一年,楊承烈帶着妻兒家眷離開長安。

+¢兩年之後,中宗李顯被廢,貶爲廬陵王遠赴均州。

這也是武則天執政時期,最爲混亂的一個階段,好在薛訥最終從那風波里脫身而出。

聖曆元年,阿史那默啜入侵河北,着實打痛了武則天。

她發現,平日裡以爲依仗的那些親信,似乎在面對異族的進攻時,全無半點用處。

這也讓武則天下定決心。重整軍備。

可問題在於。在經歷她執政初期的一連串殺戮之後。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可用之人。那些勳貴子弟,或是因家人被殺,對她心存不滿;亦或者才幹不足,無法擔當重任。

思來想去,武則天也就想到了薛訥。

此次薛訥以左武威衛大將軍、安東道經略的身份駕臨幽州,就是爲了對抗靺鞨、突厥、契丹、奚人。之所以啓用薛訥,有各種原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薛訥的父親薛仁貴曾任幽州大都督。執掌幽州多年,不但對外有巨大的威懾力,對內同樣人脈廣博。幽州豪門世族,對薛仁貴很敬重,薛訥過去後,也會方便很多。

同時,啓用薛訥,也是武則天向高門貴胄釋放的一個信號。

只要你們能盡心盡力,我會重用你們,更可以保你們那數百年的龐大基業……

不過。這與楊守文,並沒有關係。

“薛都督與家父也認識?”

薛訥點點頭道:“當年他爲奉宸衛。我在藍田擔任縣令。

數次圍剿馬賊和盜匪,與令尊有過多次合作。只是他後來去了均州,而我則在龍門靜養,所以就斷了聯繫。若非這次路過滎陽與他相見,我都不知道鄭娘子已經故去。

哦,非常抱歉。”

“楊大哥,能把海東青讓給我嗎?”

薛暢趁着兩人說話的間隙,輕聲問道。

楊守文沒有理他,只看了他一眼,便把頭扭了過去。

“都督此去幽州,可否爲我帶封書信?”

“哦?”

“我有一位叔父,如今就在都督府爲長史。

他之前曾是我父親的手下,爲人頗爲忠直,身手很不錯。去年,他還參加了昌平之戰,立有大功。我這次走的匆忙,所以未能與他道別,心裡面一直有些愧疚。

都督此去幽州,請爲我帶書信一封與他,不知都督是否能行個方便呢?”

薛訥去幽州,楊守文立刻就想起了管虎。

薛訥則眼中眸光一閃,心中對楊守文的讚賞之意又增添了幾分。

“楊大哥,海東青讓給我唄。”

楊守文依舊沒有理睬薛暢,只看着薛訥。

其實,管虎在幽州都督府的身份很尷尬。小鸞臺的經歷,註定了他不可能成爲張仁亶的真正心腹。如今,薛訥前往幽州,人生地不熟,也需要有幾個當地人辦事。

管虎的小鸞臺背景,可以給薛訥增添很多方便。

以薛訥的聰明,又怎可能猜不出這其中的端倪?不過,楊守文不可能直接對薛訥說,你幫我關照一下管虎吧。他和薛訥沒有個交情,更何況似薛訥這種人,也算是門閥子弟,高門出身。再加上一個後世有大唐戰神之稱薛仁貴做他的老子,薛訥的內心,想必也是極其高傲。若是冒然託付,非但沒有好處,反而會讓他對管虎心生反感。

我請你帶封書信給管虎,我是鄭靈芝的外甥,我爹又和你認識,也算是你的晚輩。

我告訴你,管虎是自己人。

至於你用不用他,可以自己考覈。

如果管虎真有本事,你大可以提拔他;如果他不堪重用,你就當我什麼話都沒說。

總之,楊守文用這種方式,把管虎推薦到薛訥的面前,絲毫不着痕跡。

選擇權在你薛訥手裡,我只是告訴你,有這麼一個人。

別小看這麼一說,很多時候會有大作用。前世,和楊守文一同畢業的同窗,就因爲得了校長的一個電話,在單位裡如魚得水。而後,楊守文癱瘓,他卻最終走到了巔峰。這裡面有個人的性格因素,能力因素,同樣也有一份人情關係存在。

楊守文在病榻上纏綿十餘年,最終明白了這個道理。

這世界是個充滿人情的世界,一個人想要去單打獨鬥,顯然不太可能。

他有人脈,只在於他願不願意使用。以前,陳子昂來到昌平,楊守文沒有過多接觸,也沒有提出人情,是因爲他感覺到,陳子昂背後的關係太複雜,太不牢靠。

而薛訥,和陳子昂全然不同。

薛訥笑道:“舉手之勞,何來拜託

我明日一早會動身,大郎可連夜把書信寫好,到時候我會帶過去,交給你那位世叔。”

“如此,多謝都督。”

“楊大哥,把這隻海東青送給我唄。”

連薛訥都開始覺得顏面無光,厲聲喝道:“子玉,你再多廢話,休怪我回去收拾你。”

“哦!”

薛暢頓時露出委屈之色,有些戀戀不捨的把目光,從大玉身上挪開。

刁民!

大玉用冷酷的目光看了薛暢一眼,射了朕兩箭,居然還想找阿郎討要?哼,休想!

它旋即展現高傲之態,不再理睬薛暢。

第592章 薄露來襲(二)第526章 紅忽魯奴兒(二)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666章 夜襲(一)第484章 人心難測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414章 不是結束第419章 小高=高力士?第30章 老楊一家(下)第308章 彼岸花第652章 想殺兕子哥哥?那可不行!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147章 慕容玄崱跑了(上)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538章 唯一的出路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26章 你叫菩提祖師(下)第541章 當誅!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278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四)第51章 奕劍傳人第443章 西山校場(六)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200章 雅趣(二)第610章 我回來了!第153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二)第513章 金山雛鷹第158章 朝天一槍(下)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123章 絞車弩(下)第93章 飛狐破(上)第56章 故事(下)第707章 藺亭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707章 藺亭第561章 阿史不來山口(七)第108章 祚榮第37章 成酒(上)第728章 歸途(五)第577章 刺客的進化(三)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122章 絞車弩(上)第149章 追擊第647章 驚變(七)第316章 朝天闕(六)第86章 最凌厲的反擊(下)第312章 朝天闕(二)第371章 非我族類,稍安勿躁第49章 盧永成(上)第663章 樑九(二)第27章 我要釀酒(上)第30章 老楊一家(下)第241章 上神都(五)第94章 飛狐破(下)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645章 驚變(五)第160章 聖歷二年(上)第518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下)第524章 馬癡和尚(二)第90章 阿布思吉達(下)第309章 什麼狀況?第143章 似乎不對勁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711章 小算盤第70章 不動如山(下)第665章 你準備好了嗎?第114章 一夜(三)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345章 行路難(下)第693章 鬧劇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656章 餘波第501章 責任第257章 歸義(一)第24章 楊茉莉(下)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720章 東門柳第104章 赴約第643章 驚變(三)第443章 西山校場(六)第11章 夜探彌勒寺(上)第335章 太平(上)第583章 明崇儼的故人第569章 棄子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416章 再臨泰伯祠
第592章 薄露來襲(二)第526章 紅忽魯奴兒(二)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666章 夜襲(一)第484章 人心難測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414章 不是結束第419章 小高=高力士?第30章 老楊一家(下)第308章 彼岸花第652章 想殺兕子哥哥?那可不行!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147章 慕容玄崱跑了(上)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538章 唯一的出路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26章 你叫菩提祖師(下)第541章 當誅!第564章 陌刀雄風第278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四)第51章 奕劍傳人第443章 西山校場(六)第七百四十五章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236章 血統論(三)第329章 俠客行(三)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200章 雅趣(二)第610章 我回來了!第153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二)第513章 金山雛鷹第158章 朝天一槍(下)第15章 人比解語花(上)第123章 絞車弩(下)第93章 飛狐破(上)第56章 故事(下)第707章 藺亭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707章 藺亭第561章 阿史不來山口(七)第108章 祚榮第37章 成酒(上)第728章 歸途(五)第577章 刺客的進化(三)第71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122章 絞車弩(上)第149章 追擊第647章 驚變(七)第316章 朝天闕(六)第86章 最凌厲的反擊(下)第312章 朝天闕(二)第371章 非我族類,稍安勿躁第49章 盧永成(上)第663章 樑九(二)第27章 我要釀酒(上)第30章 老楊一家(下)第241章 上神都(五)第94章 飛狐破(下)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645章 驚變(五)第160章 聖歷二年(上)第518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下)第524章 馬癡和尚(二)第90章 阿布思吉達(下)第309章 什麼狀況?第143章 似乎不對勁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537章 奪回保大軍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711章 小算盤第70章 不動如山(下)第665章 你準備好了嗎?第114章 一夜(三)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345章 行路難(下)第693章 鬧劇第31章 這個縣令不簡單(上)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656章 餘波第501章 責任第257章 歸義(一)第24章 楊茉莉(下)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720章 東門柳第104章 赴約第643章 驚變(三)第443章 西山校場(六)第11章 夜探彌勒寺(上)第335章 太平(上)第583章 明崇儼的故人第569章 棄子第67章 各有心思(上)第416章 再臨泰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