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二)

第二天,楊守文就收到了李裹兒的信。

信依舊是通過高力士送來,依舊是藏在食盒之中。

高力士和他,依舊沒有任何‘交’談,放下食盒之後便匆匆離去,什麼話也沒留下。

不過,楊守文看出來了。

高力士恐怕是專‘門’過來通風報信,傳遞消息的。

雖然不知道他一個太子內坊局的典直,怎麼會幹起了掖庭局的事情,但卻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李裹兒的忠誠。要知道,這東城獄守衛森嚴,傳遞消息可不是一樁小事。萬一被人發現,‘弄’個不好,高力士就會有殺頭之禍,其中風險不小。

之前,楊守文曾懷疑過高力士。

可是在發生了李裹兒的事情之後,楊守文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史,不可盡信’。撰寫史書,說是要以‘春’秋之筆,秉公而言。可實際上呢?一部史記,裡面夾帶了多少‘私’貨?

史書,終究是人寫的。

這內在的,外在的影響太多。

哪怕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能說是秉公直言嗎?

那裡面,恐怕也有不少屬於他個人的觀點。‘春’秋筆法嘛,微言大義……有的時候表面上看不出什麼,可實際上,存有太多不真實的東西在其中。比如史書裡還說,安樂公主如何如何……但是楊守文和安樂結識以來,並沒有看到那種跡象。

也許以後安樂會有變化,但目前而言,她還不是史書中記載的那個皇太‘女’。

高力士同樣如此,誰又能保證,他在跟隨李隆基之前經歷過什麼呢?

楊守文等高力士離開,便打開了書信。

信中,依舊是一首詩經裡的詩,大體意思是詢問楊守文情況如何,有什麼需要?

李裹兒這封信,內容不多。

但楊守文卻能夠體會到。她在字裡行間的關懷。

他再次感到頭疼了!

其實在昨日的回信裡,他已經有所暗示,可是……難道說,她沒有看出來嗎?

楊守文蹙眉沉思。感到有些爲難。

他已經傷害了李裹兒一次,若是再傷害她……

可是,該怎樣才能讓她明白,自己內心的想法呢?

楊守文在庭院中徘徊,良久之後。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也許,這樣能讓她更加明白吧!

當晚,李裹兒沒有收到楊守文的回信。

據高力士傳信說,她寫給楊守文的信,楊守文已經拿走了,估計也已經看過了。

“可他爲什麼不給我回信呢?”

李仙蕙和武延基看着氣鼓鼓,好像一頭髮怒的小獅子一樣的李裹兒,不禁搖頭苦笑。

這丫頭,快要瘋魔了!

“公主,你彆着急。且等一等。”

武延基在李仙蕙的眼‘色’示意下,站出來開導李裹兒。

“楊守文既然收到了你的信,一定已經明白了你的心思。

他之所以沒有立刻回信,想來也有他的苦衷。我們不妨等兩日,看他到底怎麼回答吧。”

雖然有些不開心,但李裹兒也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

她越是想知道楊守文的態度,智商也就越變得蠢萌。幸虧還有七姊姊,否則不曉得要變成什麼模樣。

就這樣,又過了三天。

轉眼之間。楊守文被關進東城獄已經快一個月了。

洛陽城裡的人們,卻漸漸把這件事拋在了腦後……一直得不到什麼確切的消息,同時那些編造小道消息的人,被抓走了好幾個。也使得謠言立刻沉寂了下來。

與此同時,從長洲押送來的第一筆黃金,共計十五萬金,安全抵達洛陽。

從長洲方面傳來的消息,整個遊仙宮裡,除了那皇泰寶藏之外。還有五斗米教三百多年來積蓄的大量財富。根據高戩等人粗略計算,整個遊仙宮中的寶藏,合計價值不下於億貫資產。如果換算成開元通寶的話,那就是近一千億錢……

整個洛陽,頓時轟動了!

除此之外,長洲還傳來了關於日本人的消息。

洛陽人得知那日本人的心思之後,也都是大吃一驚。

原本以爲這些倭人是來朝聖,可沒想到竟然是居心叵測。白江口之戰,由於唐高宗李治的隱瞞,民間知道倭人曾與大唐開戰之事的人並不多。可隨着那蘇我三郎被押解到洛陽之後,許多被人已經遺忘的事情,開始在坊間流傳了起來。

以往,人們對身邊的倭人並無關注。

但因爲這件事,使得不少人開始提防起來倭人。

南市甚至出現了驅趕倭人的情況……唐人的民族自豪感是無以復加,對於倭人的挑釁,自然無法容忍。甚至不少人開始建議,朝廷應該向那些倭人開戰……

這麼多的事情發生,楊守文事件的關注度,自然也就降低。

李裹兒對此卻非常不滿,在郡主府牢‘騷’道:“那開啓遊仙宮的功勞,明明是楊青之的,爲什麼沒有人提及?還有,抓捕倭人,也是楊青之的功勞,怎麼隻字不提?

不行,我要進宮,找祖母說一說。”

嚇得李仙蕙連忙拽住了李裹兒,“裹兒,你別胡鬧。”

“我哪有胡鬧?”

“這些消息,恐怕是祖母命人傳出,爲的是減少坊間對楊守文的討論。

你現在跑過去一鬧,‘弄’不好會‘激’怒了祖母,到時候那楊守文,也就更加危險了。”

“可是,這麼久了,祖母到底是什麼意思?”

武則天究竟是怎麼想的?誰也不清楚。

按道理說,如果她生氣,應該早就殺了楊守文才對;如果她沒有生氣,至少也會提起由頭。可現在呢?武則天對楊守文不聞不問,就好像把他給忘記了一樣。

她這心裡的盤算,又豈是李仙蕙等人能夠明白?

不過,在當晚,李裹兒終於收到了楊守文的回信。

武延基正在和朋友吃酒,聽到消息後,便急急忙忙趕來郡主府,爲李裹兒出謀劃策。

“這是什麼?”

武延基拿着一摞文稿,感覺有些發懵。

李仙蕙苦笑道:“這是楊守文的回覆……這一連幾日不見動靜,沒想到他卻寫了半部戲文出來。”

戲曲,這個名詞最早是出現於宋代。

不過,早在原始社會,伴隨着原始歌舞的發展,衍生出了社火、儺戲等藝術形式。不過這時期的歌舞戲曲,大都是以娛神爲主,只是後世‘戲曲’的雛形。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娛神的歌舞逐漸演變爲娛人的歌舞。

在漢魏到唐代的數百年事件中,更先後涌現出‘百戲’、‘參軍戲’和以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形式,使得戲曲藝術進一步發展。而教坊這類機構的出現,伴隨着樂府的發展,以及詩歌聲律和敘事詩的成熟,到了武周時期,戲曲已經完成了其萌芽階段的成長,開始正式進入形成期,並且發展很迅猛。

“打金枝?”

武延基饒有興趣的唸叨,興致勃勃往下看去。

這是一篇戲文,講的是漢朝時期,王莽篡位,漢光武帝揭竿而起。當時漢光武帝手下有一員大將,就是伏‘波’將軍馬援。他追隨劉秀立下赫赫戰功,更在建武十八年,一舉平定了嶺南‘交’趾人的叛‘亂’,班師回朝。漢光武帝劉秀很高興,於是讓‘女’兒嫁給了伏‘波’將軍馬援的兒子馬客卿,和馬援結爲親家,馬家聲勢無二。

以上這些,是戲文的背景。

馬客卿歷史上的確是馬援的兒子,不過早夭,並無記載。

接下來,便是戲文的正文。

公主和馬客卿成親之後,依仗着她公主的身份,處處管束制約馬客卿。

有的時候,她並非是故意刁難。可身邊的人會煽風點火,她身爲公主,有時候不免有些驕橫。馬客卿雖然不滿,可是面對公主的身份,也無可奈何,忍氣吞聲。

馬援大壽,公主前來拜壽。

可她身邊的人卻說,你是公主,怎能低三下四?

於是,在拜壽的時候,公主沒有下跪,惹來馬客卿的不滿,於是和公主評理。

兩人爭執不下,馬客卿一怒就打了公主一巴掌。

這一巴掌,卻惹了大禍。公主自覺是受了委屈,於是跑回宮中,向劉秀和‘陰’麗華哭訴委屈。而馬援在得知馬客卿打了公主之後,也嚇得不得了,把他綁入宮中……

故事,到這裡結束了。

楊守文這個打金枝的戲文,實際上就是後世所流傳的《打金枝》。

但由於郭子儀和郭暖都還沒有出現,楊守文更不敢引用唐代的那些公主和駙馬,於是就用漢光武帝劉秀取代了唐代宗,讓伏‘波’將軍馬援,代替了汾陽王郭子儀。

武延基看得如醉如癡,等發現戲文沒有結尾的時候,頓時急了!

“郡主,下面呢?下面呢?”

李仙蕙看着他那猴急的模樣,忍不住捂着嘴笑了。

事實上,剛纔她看完了這戲文之後,比武延基差不了多少,更對楊守文是破口大罵。

這傢伙,實在是太缺德了!

“郡馬,請你來是想讓你看看,這楊守文到底什麼意思?”

聽了李仙蕙的話,武延基沉默了。

那戲文中的故事,他似曾相識。

馬客卿迎娶了劉秀的‘女’兒,處處謹慎小心。而他,不同樣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第74章 寶香閣(二)第155章 被遺忘的名字(上)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363章 撲朔迷離(一)第670章 和蠻第435章 穆明玉第260章 鄭靈芝(上)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封推感言感冒中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740章 閉門羹(二)第433章 病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401章 西風禪寺第674章 追擊(二)第519章 夜宿碎葉城第271章 兵車園第572章 改變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200章 雅趣(二)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60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下)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339章 約定(上)第291章 歡喜冤家(八)第642章 驚變(二)第619章 夜訪銅馬陌第351章 死士(一)第462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二)第390章 心狠手辣第337章 密旨(上)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707章 藺亭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9章 大生意(上)第369章 蘇威(四)第73章 寶香閣(一)第175章 換房第142章 結義第611章 怛羅斯第483章 離奇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638章 蜀道難(五)第633章 旅途第113章 一夜(二)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416章 再臨泰伯祠第680章 婆娑古道第109章 水很深第339章 約定(上)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679章 追擊(七)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66章 老軍客棧(下)第507章 商隊第404章 遊仙宮(三)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321章 朝天闕(十一)第108章 祚榮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138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1)第662章 樑九(一)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441章 西山校場(四)第296章 瑤臺第185章 持刀的猴子(中)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75章 寶香閣(三)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637章 蜀道難(四)第122章 絞車弩(上)第541章 當誅!第134章 萬歲樂,不得已(六)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203章 雅趣(五)第130章 萬歲樂,不得已(二)第228章 潘家之難(上)第2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89章 負荊請罪(下)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643章 驚變(三)第717章 長安二年(下)第8章 楊承烈(下)第174章 傀儡把戲(下)
第74章 寶香閣(二)第155章 被遺忘的名字(上)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363章 撲朔迷離(一)第670章 和蠻第435章 穆明玉第260章 鄭靈芝(上)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封推感言感冒中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740章 閉門羹(二)第433章 病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401章 西風禪寺第674章 追擊(二)第519章 夜宿碎葉城第271章 兵車園第572章 改變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200章 雅趣(二)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60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下)第342章 楊執一(中)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339章 約定(上)第291章 歡喜冤家(八)第642章 驚變(二)第619章 夜訪銅馬陌第351章 死士(一)第462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二)第390章 心狠手辣第337章 密旨(上)第25章 你叫菩提祖師(上)第707章 藺亭第313章 朝天闕(三)第106章 龜符奉宸 二第9章 大生意(上)第369章 蘇威(四)第73章 寶香閣(一)第175章 換房第142章 結義第611章 怛羅斯第483章 離奇第434章 接踵而至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638章 蜀道難(五)第633章 旅途第113章 一夜(二)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416章 再臨泰伯祠第680章 婆娑古道第109章 水很深第339章 約定(上)第417章 推心置腹第679章 追擊(七)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66章 老軍客棧(下)第507章 商隊第404章 遊仙宮(三)第523章 馬癡和尚(一)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321章 朝天闕(十一)第108章 祚榮第588章 夜探天馬城堡(四)第138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1)第662章 樑九(一)第422章 事有蹊蹺第779章 兄弟重逢(一)第409章 奇門遁甲第441章 西山校場(四)第296章 瑤臺第185章 持刀的猴子(中)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598章 狄公之殤(一)第75章 寶香閣(三)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637章 蜀道難(四)第122章 絞車弩(上)第541章 當誅!第134章 萬歲樂,不得已(六)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203章 雅趣(五)第130章 萬歲樂,不得已(二)第228章 潘家之難(上)第2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89章 負荊請罪(下)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512章 人老奸,馬老滑第643章 驚變(三)第717章 長安二年(下)第8章 楊承烈(下)第174章 傀儡把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