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多了一門親戚

“還能是什麼情形,”柳二太太輕輕地嘆了口氣,“也不過是面子上過得去罷了。”韓青與柳若娟的婚事,貞定侯府那邊不論是送過來的聘禮,還是各種安排,面子上都能過的去,畢竟這不僅關乎柳家的體面,也關乎長公主自己以及貞定侯府的體面。但是若要細計較起來,卻頗多敷衍。

“這也是難怪。”柳二太太跟柳若姒說了說貞定侯府那邊的安排,就又說道,“這樣結下的親事,若是換做咱們家,心裡也照樣不痛快。”

“這樣說,這門親事還不如不結了。”柳若姒就道。

“不結又不行,兩家都要顧及自己的顏面。……二丫頭讓大傢伙無路可退。”柳二太太就道。

“如今這樣,也是她咎由自取。”柳若姒點頭。

“咱們家裡是都被她給得罪完了。等她嫁過去,長公主並不是個慈善的人,對她能怎樣,也能料想的到。”柳二太太說着就壓低了聲音,“你那天出了事,大傢伙都去了王府。回來之後,老太太悄悄地跟我說了。二丫頭要是能在侯府中掙扎出來,又顧念家裡,到時候家裡也不會就不認她。可如果她掙扎不出來……”

“她掙扎不出來,又會怎樣?”柳若姒就追問道。

“老太太的原話,生死也就由得她,府裡是不會管她,或者替她出頭的。”柳二太太就道。

柳老太太這樣的打算,其實早就在柳若姒的意料之中,因此也就沒有多說。孃兒兩個說過了柳若娟的事,柳若姒就又問起柳玉汶來。說到柳玉汶,柳二太太的臉上都是笑意。

“……天生讀書的料,更可喜的是他又用功,你父親說他的文章越發的進益了,等再過兩年,就先讓他考個秀才。這孩子也懂事、貼心。你嫁去王府,他知道我和你父親不習慣,身邊冷清,每天特意到我們跟前來陪伴。……是個可人疼的孩子。還經常唸叨起你和成翰。”

柳若姒聽說柳玉汶很好,又與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貼心,心中也跟着歡喜。

很快,柳三太太就過來,說是宴席已經準備妥當,請柳二太太和柳若姒過去坐席。

“老太太那邊……”柳若姒就問柳三太太。

“已經沒事了。”柳三太太就笑着道,“是我跟大太太說了,老太太要給哪個孫兒孫女貼補,全憑老太太自己的心意,並不是家裡的規矩。老太太給了。大傢伙就收着。老太太不給,誰也不該去討要。合着還沒孝順老太太,倒先跟老太太討要起銀錢來了,算是什麼事那,臉皮也是太厚了。被我這樣說了一通。大太太也羞慚慚的。我料想她不會再提這件事了。”

原來大家走了之後,柳三太太還好生地數落、嘲諷了柳大太太一番,纔將討要嫁妝貼補一事了結了。

“這也是她們自己找的。”柳三太太道,“老太太自己不提,就該知道是沒有指望了,還偏偏不死心,上門來討要。這可不是自己要討沒臉嗎。也是她們母女貪心不足,只顧着自己便宜了,還嫌坑的家裡不夠。公中出的,已經是份不錯的嫁妝了,還想要跟咱們三姑娘攀比,她哪裡比得上那。”

“我今天還真有點兒擔心。怕老太太拉不下臉來,答應給她們貼補銀子。”最後,柳三太太又笑道。

就這麼說說笑笑的又到了柳老太太的院子裡,宴席已經擺好,柳若姒和柳二太太都與柳老太太坐了一桌。宴席中。就有來添箱的女眷突然問起怎麼沒看見柳大太太的孃家人。

馮家不在京中,但是親朋故舊消息往來不斷,自然也知道了柳若娟要成親的事情。雖是如此,但是馮家卻沒人來,只在前日打發了管事的送來了一份添箱禮。

有人問起,柳老太太當然不能實說,只說是馮家有事纏身,不能前來。

等散了宴席,柳若姒和榮成翰就要告辭回去,柳二太太就又拉住柳若姒詢問。

“王府那邊的宴席,你們去不去?”

這個問題,柳若姒卻不好回答,只得去看榮成翰。

“父王和母妃應該會去。”榮成翰想了想,就道,“大嫂從不出門應酬,二嫂也多在家裡管事。母妃會帶阿姒過去,我也會去。”

榮成翰這樣說了,柳若姒就對柳二太太點頭。

“那好。”柳二太太就跟柳若姒約定到時候見面,又吩咐人裝了兩個食盒的點心給柳若姒帶回去,一盒子是柳若姒和榮成翰愛吃的,至於另外一盒,卻是爲永靖王和蘇氏準備的,“是茯苓人蔘糕,我特意吩咐小廚房裡做的,給王爺和王妃補補身子。”

永靖王和蘇氏送了柳老太太一株老參,柳二太太這裡不僅準備了一盒茯苓人蔘糕,另外還送了兩盒首烏和雪蓮作爲回禮。

這些回禮,並不是柳府準備的,而是柳二太太自己拿出的私房。柳若姒也明白柳二太太的心意,即便蘇氏苛待了她,她們也與蘇氏鬧了這一場,但是柳二太太心裡還是希望柳若姒能與蘇氏好好相處,希望蘇氏能夠善待柳若姒。

回到王府,柳若姒和榮成翰先來見永靖王和蘇氏,又將柳二太太送的東西遞了上去。永靖王就點頭,又問了小夫妻幾句話,就讓他們回去了。等榮成翰和柳若姒走了,永靖王就也起身要往書房去。

“王爺這兩天身子不大好,還是多歇息歇息。有什麼事,交代給下面的人去做也是一樣的。”蘇氏忙就攔住永靖王,說道。

“我並沒事。”永靖王擺了擺手,一面就又看到柳若姒送來的東西,“柳家是知禮的大家,柳翰林是謙謙君子,柳夫人大家閨秀,因爲你……被你逼的,至今想起來還讓我難堪。你也該看看,人家是如何待你的,再想想你的所作所爲,可不羞臊。”

永靖王又提起了蘇氏刁難柳若姒的事。蘇氏只得閉口不語。低下頭去。

“你好好想想,莫要再在人前失禮,貽笑大方。”永靖王看了蘇氏一眼,就出去了。

轉天。就是貞定侯府與柳家結親的日子,果然如榮成翰所說,永靖王和蘇氏都要前往。榮成翊、榮成翔和榮成翰都要隨行,蘇氏這邊是打算帶上勞氏,又問柳若姒去不去。

柳若姒自然點頭。

此刻,貞定侯府張燈結綵、賓客盈門,然而,長公主屋中,長公主在榻上坐着,韓青歪在長公主身上。母子兩人臉上卻絲毫不見喜色。

“娘,我一定得娶她嗎?想到她我就討厭。”韓青癟着嘴,跟長公主哼哼唧唧地道。

長公主不輕不重地在韓青的背上拍了一下。

“還不是你自己沒出息!”

“娘!”韓青拉長了聲音,叫了一聲。

長公主嘆氣,又輕輕地在韓青的背上拍撫。

“你年紀也不小了。選媳婦也選了這麼久,也是時候成親。咱們不得已,要娶那個賤人進門。接進門來,一切可就由不得她了。你討厭她,娘難道喜歡她不成。一會接了她進門,一切都交給娘。過個一年半載,再給你娶個如意的媳婦。這個,就是個笑話罷了。”說到最後,長公主的語氣已經有些陰測測的了。

不過韓青聽了,卻是鬆了一口氣,面上露出歡喜之色。

“娘,那可就都交給你了。千萬不要讓她來煩我。”

長公主看着韓青一副無賴的樣子,心中萬分無奈,卻又虎下臉來。

“這件事,娘替你善後。只是,以後再不許你任性。娘看中了哪一個。你就娶哪一個。”

聽長公主這樣說,韓青臉上歡喜的神情漸漸消散,最後耷拉下腦袋,有氣無力地應了一聲是。

“這就對了,相信孃的眼光,娘不會害你。”

長公主正這麼說着,外面就有小丫頭跑進來稟報,說是永靖王一家到了。

“都誰來了?”長公主就問。

韓青也擡起頭來,盯着小丫頭聽她回話。

“永靖王爺、王妃都來了,還有世子爺、王府二爺,武揚候也來了。”小丫頭忙就稟報道。

“永靖王妃是一個人來的嗎?”韓青就問。

“王妃帶了王府的二夫人,還有武揚候夫人一同前來。”小丫頭就道。

韓青一下子從長公主身邊跳了起來。

“做什麼?”長公主立刻斥道,“穩當些。”

長公主這麼說着,一面也站起身。

“你去前面,跟着你父王一道陪着永靖王爺。”長公主囑咐韓青,卻又不放心,又安排了妥當的丫頭跟小廝跟着韓青,“看着小侯爺,不准他亂跑。”

打發走了韓青,長公主忙整了整衣裙,帶着衆人到二門,親自將蘇氏迎了進來。

柳若姒陪着蘇氏到長公主屋中坐下,就有小丫頭端上茶果來。柳若姒捧了茶盅,眼角餘光就瞥見長公主正在打量她。柳若姒只當沒有察覺,神態如常。

長公主的目光在柳若姒身上來回打了幾個轉,心中也跟着上下翻騰了幾個來回。柳若姒本就容貌出衆,如今嫁爲人婦,不再像從前在閨中那般素淡的打扮,一件大紅通袖遍地金百蝶穿花的錦緞長袍將柳若姒的身段顯得更加婀娜有致,也襯得柳若姒的一張俏臉更加光彩照人。

如今的柳若姒在俏麗之外,似乎還增添了幾分嫵媚,讓人見了,忍不住就要多看幾眼。

就算長公主心中不喜柳若姒,此刻也不由得不暗贊柳若姒。同時,長公主也暗自慶幸,多虧她有先見之明,早一步將韓青支了開去。要不然讓韓青見了柳若姒如今的模樣,還不知道會生出什麼事,引出多少禍患來。

“這才幾天不見,武揚候夫人是越發出落的水靈了。王妃是有福的人,得了這樣標緻的兒媳婦,真是讓人看了眼紅的很。”長公主與蘇氏略客套了幾句,就將話題轉到了柳若姒的身上。

“不當長公主如此誇獎,這孩子不過是比一般人長的得人意兒些。”蘇氏就道,“長公主今天接了柳家二姑娘進門,何須羨慕我。”

長公主飛快地瞥了一眼蘇氏,見蘇氏面色如常,似乎剛纔的話裡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不過,長公主的心還是有片刻的不自在,但是這並不影響她把要說的話說下去。

“最出色的那個讓王妃得了去,王妃的福氣總比我強些。聽說前幾天武揚候夫人病了,如今可是大好了?看氣色還不錯。”長公主的臉上露出關切的表情。

蘇氏低頭喝茶,並不答言。

“多謝長公主惦記着,不過是偶然小恙,早已經痊癒了。”柳若姒就答道,一面又問,“剛纔進來時看見一個小丫頭,面善的很,劉家三嬸子可曾來了?”

柳若姒那次病了,大家都大概知道些內情,絕不會這樣當面問起。長公主不會消息閉塞到不知情的程度,只怕她還比別人知道的更加清楚,按理說,是不會當着蘇氏和柳若姒的面故意提到這個話題。可長公主偏偏就問了。柳若姒察覺長公主的意圖,想要岔開話題,能夠就此脫身,那就再好不過了。

“劉夫人還沒來。”長公主卻笑道,一面又笑着對柳若姒道,“雖是年輕,也不可大意了。原本我還不知,如今咱們是親上加親,我才偶然知道。老夫人、一家上下都驚動了,老侯爺、世子爺連夜從城外趕回來,武揚候還特意向聖上請旨……”

如果說剛纔柳若姒還有些不肯定,現在卻是完全肯定了,長公主是故意說起這個話題,至於目的,自然不是什麼好意。

“長公主消息靈通。”柳若姒笑了笑,雲淡風輕,“不過傳言不可盡信。父王、世子爺和侯爺身負要務,有些事,非我等可以探知。”

蘇氏放下茶杯,飛快地瞟了一眼柳若姒。勞氏從旁邊投過來的目光更滿是讚佩。柳若姒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既沒有承認什麼,也沒有否認什麼,可長公主卻不能再繼續追問,否則就會顯得多事且無知。

不等長公主再說什麼,蘇氏已經開口,將話題帶開了。

“哦,對了,蘇夫人來了,七丫頭正等着要見王妃!”長公主笑道。

第五十章 閤家第一九八章 私弊第七十一章 遲疑第二八三章 客人第四十七章 防備第一一三章 算計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交鋒(二)第十九章 猜忌第三五五章 天倫第二四五章 痛斥第三六一章 狐疑第一六一章 偷盜第四章 翰林柳家(二)第二九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三八章 迷惑第二九九章 變生不測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二五三章 新婦第三三一章 驅逐第三四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三一章 橫生枝節第六十章 冤家第二章 嗣子第二七五章 爭吵第五章 翰林柳家(三)第二三四章 尷尬第七十一章 遲疑第九十六章 權衡第二七二章 背後言第三五八章 甦醒第三二四章 喜得麟兒第一一二章 眼紅第一六二章 大丫頭第一三四章 兒戲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三六六章 他想第一一四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五章 詢問第二二八章 閨蜜第一零一章 因勢第四十一章 怒火第七章 還擊(二)第三三五章 商議第二零九章 算計第三六五章 遺折第一五九章 示好第三二一章 故舊第三三一章 驅逐第八十五章 詢問第二三七章 亂子第二三一章 橫生枝節第七十三章 生日(二)第二五三章 新婦第一八八章 魏家姑娘第一零九章 酸意第五十二章 生隙第三五五章 天倫第一九零章 仙鶴第一八二章 變故第一七三章 助力第一三零章 周全第八十一章 清洗第二八六章 吃醋第二三九章 內鬼第三七七章 毒計敗露第二一八章 魄力第一七四章 惡果第三十八章 女客第八十九章 海棠第一三七章 暗涌第三十三章 家宴(二)第三六九章 暴亡第二七四章 多了一門親戚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一五八章 和解第一四二章 寵女第二二零章 危機第二五七章 情洽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三二八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二五九章 示警第一三九章 該來的和不該來的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零二章 癡纏第二一一章 否認第三百零六章 獵物第三三四章 祖孫第三一零章 大事第二二九章 親疏第三十三章 家宴(二)第二八三章 客人第二一七章 波瀾第二三零章 暗流第六十二章 難了第二六九章 發作第三四五章 喜樂第一八六章 世子第九十五章 答應誰(二)
第五十章 閤家第一九八章 私弊第七十一章 遲疑第二八三章 客人第四十七章 防備第一一三章 算計第二十二章 第一次交鋒(二)第十九章 猜忌第三五五章 天倫第二四五章 痛斥第三六一章 狐疑第一六一章 偷盜第四章 翰林柳家(二)第二九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三八章 迷惑第二九九章 變生不測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二五三章 新婦第三三一章 驅逐第三四七章 今非昔比第二三一章 橫生枝節第六十章 冤家第二章 嗣子第二七五章 爭吵第五章 翰林柳家(三)第二三四章 尷尬第七十一章 遲疑第九十六章 權衡第二七二章 背後言第三五八章 甦醒第三二四章 喜得麟兒第一一二章 眼紅第一六二章 大丫頭第一三四章 兒戲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三六六章 他想第一一四章 兩個選擇第八十五章 詢問第二二八章 閨蜜第一零一章 因勢第四十一章 怒火第七章 還擊(二)第三三五章 商議第二零九章 算計第三六五章 遺折第一五九章 示好第三二一章 故舊第三三一章 驅逐第八十五章 詢問第二三七章 亂子第二三一章 橫生枝節第七十三章 生日(二)第二五三章 新婦第一八八章 魏家姑娘第一零九章 酸意第五十二章 生隙第三五五章 天倫第一九零章 仙鶴第一八二章 變故第一七三章 助力第一三零章 周全第八十一章 清洗第二八六章 吃醋第二三九章 內鬼第三七七章 毒計敗露第二一八章 魄力第一七四章 惡果第三十八章 女客第八十九章 海棠第一三七章 暗涌第三十三章 家宴(二)第三六九章 暴亡第二七四章 多了一門親戚第二六六章 其人之道第一五八章 和解第一四二章 寵女第二二零章 危機第二五七章 情洽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三二八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二五九章 示警第一三九章 該來的和不該來的第九十七章 意外第三百零二章 癡纏第二一一章 否認第三百零六章 獵物第三三四章 祖孫第三一零章 大事第二二九章 親疏第三十三章 家宴(二)第二八三章 客人第二一七章 波瀾第二三零章 暗流第六十二章 難了第二六九章 發作第三四五章 喜樂第一八六章 世子第九十五章 答應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