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浴佛節(三)

柳若姒微微擡起頭,對上馮建璋的笑臉,她開口想要說什麼,最終卻是什麼都沒有說。除了當初,在過繼的問題上向柳二老爺說了柳玉江的好話之外,她似乎挑不出馮建璋的任何一點兒錯兒來。

那個時候,柳玉江還隱藏的非常完美,替他說話的,又何止是馮建璋一個人。另外,換做任何一個人,站在馮建璋的立場上,作爲柳大太太嫡親的侄子,若是柳大太太要求,也會說柳玉江的好話的吧。

如今,馮建璋在柳家已經住了差不多兩個月,幾乎與前生一模一樣地,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對馮建璋的印象是越來越好了。柳二老爺甚至誇讚馮建璋,說他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以柳二老爺的爲人,這樣的誇獎,幾乎是他對人的最高評價,由此可見馮建璋在柳二老爺心目中的地位。

因他是柳大太太的侄子,在府中人緣極佳,除了柳二老爺之外,柳老太太也非常喜歡馮建璋。因此,馮建璋可以在府中內宅隨意走動。

如果實在要挑馮建璋有什麼不當的地方,那也只有一點。他與柳若姒巧遇的時候,多的似乎有些異常了。當然,這是一開始。後來,因爲在府裡更加熟慣,得到柳二老爺更多的讚許和重視,馮建璋已經可以經常出入柳二老爺的院子。

這樣,自然而然地,見到柳若姒的機會就更多了。不過,馮建璋做的十分巧妙。言談舉止也沒有明顯的愈禮之處。

即便是沒有前世的那些記憶,柳若姒也能隱約地感到馮建璋待她的不同。然而,除此之外,她也說不出馮建璋有什麼不好來。

柳若姒可以對馮建璋冷淡,卻不能太過拂了他的好意。因爲如果她那樣做,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就不會答應,而且,也顯得她不懂事。無理取鬧。

“璋表哥,我沒什麼,你幫着我扶着我娘一些。”柳若姒就對馮建璋道。

“好。”馮建璋見柳若姒要他做事,再沒有什麼不肯應的,立刻就道,一面就去扶了柳二太太,還囑咐柳若姒慢些走,小心別弄髒的鞋子。

柳若姒點了點頭,一面跟在柳二太太身邊朝寺裡走去。一面擡起頭來。

柳大太太帶着柳若娟和柳玉海還在前頭,她們並沒有往寺裡去,而是背對着寺門站着。柳大太太笑盈盈地看着柳若姒。柳玉海臉上的笑容更大。嘴巴微微張開,目光中有他這個年紀特有的一些瞭然、一些促狹。

柳若姒立刻就懂了。也許,在柳大太太看來,她和馮建璋的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只差最後戳破那層窗戶紙,正式定下親來而已。柳大太太很可能是這麼想的。而且,她也絲毫不隱藏這種想法。恰恰相反,柳大太太不遺餘力地想讓大家都知道她這麼想。

柳大太太是想造成一種既定的事實!

甚至柳玉海這樣的小孩子,只怕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也將她和馮建璋看成了一對。

柳若姒在袖子裡狠狠地掐了掐自己的手心。剛纔對馮建璋生出那麼一點好感,那麼一點想要認命的打算。此刻已經被柳大太太的笑容驅逐的一絲不剩了。憑什麼,她要被柳大太太算計?雖然人人都誇馮建璋好,但是他們,包括她自己,都真的瞭解馮建璋嗎?

柳大太太似乎對她所看到的景象非常滿意,帶着柳玉海和柳若娟轉過身去,慢慢地往寺裡走。柳玉海轉身之際,還朝馮建璋做了個鬼臉。這母子倆已經往前走了幾步,當地只剩下柳若娟一個。柳若娟似乎沒察覺到柳大太太的舉動,還像剛纔那麼站着,向柳若姒這個方向看着。

柳若娟一直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子,尤其是她常年跟在柳若媛的身邊,所有的光彩,甚至所有的話都被柳若媛說完了,留給柳若娟的只是一片淡淡的影子,和永遠的沉默,那麼的不引人注意,容易被人忽視。

像這樣發呆的時候,在柳若娟身上並不少見。只是這一刻,柳若娟的眼神卻有些不一樣。那裡少了她慣常示人的呆板,多了一些另外的東西。

有那麼一會,柳若姒覺得,柳若娟並不是在看她,甚至也不是在看任何人,柳若娟正在看的,是某些對她來說,太過遙不可及的東西。

“二丫頭,愣着做什麼,走了!”柳大太太走出去一段路,才發現柳若娟不再身邊,就轉回頭來,有些不耐煩地招呼柳若娟道。

柳若娟這才如夢初醒似的,答應了一聲,轉身垂着頭,邁着小碎步追到了柳大太太的身邊。

等後面跟隨伺候的丫頭、媳婦們趕上來的時候,柳若姒等人已經陪着柳老太太進了大相國寺的大雄寶殿。衆人隨着柳老太太拈香下拜,又依次上前敬了香,這才慢慢地從大雄寶殿出來,往大相國寺的後院而去。

大相國寺的後院有放生池。大相國寺的放生池十分巨大,池中央堆疊着一座假山,假山腳下是一隻巨型石龜。假山上不知做了什麼機關,有清澈的泉水如瀑布般流下,沖刷過石龜的龜背,流入池中。這放生池不僅作爲香客放生之用,到了夏天,還是京城中最有名的景緻之一。

柳玉江帶着人早就準備了許多的魚,還有大大小小的龜,這個時候就送上前來,讓柳老太太帶着衆女眷放生。柳二太太雖不像柳老太太那樣嘴裡總掛着敬佛,但對於這樣的功德,向來也是十分積極。除了公中的,她又另外讓人去買了些鯉魚來,帶着柳若姒放入放生池中。

柳玉汶就跟在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身邊,也跟着一起將幾簍子的鯉魚都放生了。

看着魚兒入水,立刻搖頭擺尾地往池水中間游去。衆女眷都是久沒出來的了,不覺都十分歡喜。柳若姒剛拿出帕子擦了擦手,一扭頭,就看見柳玉汶眼圈紅紅的,似乎在努力忍哭。

“汶弟,怎麼了?”柳若姒忙問道,“誰讓你受了委屈了?只管說給我聽,我給你做主。”

柳玉汶常往柳府中來,雖柳二老爺和柳二太太對他另眼相看,但下人中還是難免有一些勢利眼。柳若姒十分護着柳玉汶,發作了兩回,府裡再沒人敢小瞧柳玉汶才罷。

“並沒受委屈。”柳玉汶就有些不好意思,忙說道。

“沒受委屈,怎麼這個樣?”柳若姒笑道,“有什麼話,還不能跟姐姐說的?”

“真沒受委屈,只是……突然想起我娘。”柳玉汶就道,“我娘生前,也帶我來放過生的。自打娘去世,就再沒來過了。”再次到了這裡,難免就想起他娘在世的時候的情景,因此柳玉汶傷心。

柳二太太在一邊就聽見了,擡手撫摸柳玉汶的頭。

“好孩子,別傷心。你娘在天上看着,也盼着你高高興興的。”柳二太太就對柳玉汶道。

“嗯。”柳玉汶點頭。

在放生池前盤桓了一會,柳家衆人就在知客僧的引領下,往禪房靜室中來。今天來拜佛的香客衆多,住持和尚分身不暇,早就告了罪,往前面迎候其他香客去了。

早在幾天前,柳家就打發人來,與大相國寺定下了幾間靜室,以便供柳老太太等衆女眷拜過佛之後歇息之用。衆人到了時,早有僧人將靜室收拾妥當,焚了香,送上茶來。

柳老太太在上首的榻上坐了,衆人依序在下面陪坐。柳老太太就一邊喝茶,一邊跟陪同的知客僧人說話。

“……還有哪家女眷來了?”柳老太太就問知客僧人道。

知客僧人就說了幾家,其中就有與柳家交好的,柳老太太打聽得來的太太、奶奶們都沒有她年高,就說讓人去請來,一起說話。柳大奶奶就起身應了一聲出去了,一會的工夫,就請了人過來。

趙氏夫人也在其中,還帶了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子來。等與柳老太太見過禮,就帶着兩個兒子過來,跟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說話。

雙胞胎今年十四歲,老大叫做劉同,老二叫做劉和,都長的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柳若姒聽柳二老爺說過,是他們的父親,那位工部侍郎劉毅大人給兩個兒子取的名字,取的是“君子和而不同”之意。

雙胞胎就向柳二太太行禮,跟着柳家的子侄一樣稱呼柳二太太叫二伯孃,然後又被趙氏打發着,到柳若姒跟前打躬,都喊柳若姒做三姐姐。

大家一起坐下,趙氏就將柳若姒拉到身邊,又說起要用她兩個兒子換柳若姒的話來。

兩家是通家之好,柳若姒小時候就認識這對雙胞胎,常在一起玩。兩個雙胞胎也不跟她見外,只老實地坐了一會,就露出原形來,擠眉弄眼地,只要逗她發笑。

還是那樣的一對活寶!柳若姒忍笑,一面就瞪了雙胞胎一眼。方纔在寺門口的那點兒不快,這個時候已經消散了。

柳若姒正跟雙胞胎說話,就沒注意到有小丫頭領了一個裝扮極體面的媳婦進來。那媳婦上前,跟柳老太太說話:

永靖親王王妃和貞定侯爺夫人在東跨院,知道柳老太太衆人在此,請衆人過去說話。

柳若姒聽得這最後一句,臉上的笑容霎時凝固。

第十九章 猜忌第二五一章 十里紅妝第七章 還擊(二)第二一一章 否認第二零四章 暗流(二)第四十五章 謝禮第一二九章 禍根第二四四章 同室操戈第二七四章 多了一門親戚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九章 計成第六十五章 挑事第二十章 計議第九十四章 答應誰第六十四章 親疏第二六二章 笑裡藏刀第三百零六章 獵物第二七九章 救人一命第二九八章 父子兄弟第一零九章 師徒第一四零章 沒臉第二四一章 退親第三六零章 心思第一三二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一二六章 是非第一九九章 失勢第二九七章 突如其來第三四七章 今非昔比第四十三章 利害第一三七章 暗涌第五十八章 放生林第三十三章 家宴(二)第一百章 緣由第三百章 受傷第八十三章 防患第十六章 族人(二)第七章 還擊(二)第二四一章 退親第四十三章 利害第七十六章 節外生枝第二八四章 警告第二八四章 警告第三二三章 新年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七章 還擊(二)第四十九章 懷疑第三十六章 壽禮第二七二章 背後言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一九四章 小雪第二五三章 新婦第三一零章 大事第三八一章 天命第九十四章 答應誰第二零九章 算計第五十七章 浴佛節(四)第六十五章 挑事第十四章 因由第三五七章 蹊蹺第四十九章 懷疑第三四四章 不同的立場第三七五章 證據第二十六章 好事第二八五章 散人第一九三章 親事的煩惱第三一六章 恩怨第一七八章 私心第四章 翰林柳家(二)第三一三章 轉折第三五九章 情理第三百零三章 異想天開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一五零章 設法第七十二章 生日第一四九章 新茶與荷花第一四二章 寵女第二六七章 其人之道(二)第七十二章 生日第十一章 恩怨第三一三章 轉折第四十一章 怒火第八十六章 撞見第三六四章 彌留第三三五章 商議第三百零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十一章 端倪第三六二章 計之深遠第十五章 族人第六十九章 往事第三一三章 轉折第三二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二七章 隱患第三一四章 烹茶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二一章 故舊第一二七章 隱患第九十八章 換馬第三十四章 交好第二三三章 母親第二一五章 執着
第十九章 猜忌第二五一章 十里紅妝第七章 還擊(二)第二一一章 否認第二零四章 暗流(二)第四十五章 謝禮第一二九章 禍根第二四四章 同室操戈第二七四章 多了一門親戚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九章 計成第六十五章 挑事第二十章 計議第九十四章 答應誰第六十四章 親疏第二六二章 笑裡藏刀第三百零六章 獵物第二七九章 救人一命第二九八章 父子兄弟第一零九章 師徒第一四零章 沒臉第二四一章 退親第三六零章 心思第一三二章 老太太的心思第一二六章 是非第一九九章 失勢第二九七章 突如其來第三四七章 今非昔比第四十三章 利害第一三七章 暗涌第五十八章 放生林第三十三章 家宴(二)第一百章 緣由第三百章 受傷第八十三章 防患第十六章 族人(二)第七章 還擊(二)第二四一章 退親第四十三章 利害第七十六章 節外生枝第二八四章 警告第二八四章 警告第三二三章 新年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七章 還擊(二)第四十九章 懷疑第三十六章 壽禮第二七二章 背後言第三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一九四章 小雪第二五三章 新婦第三一零章 大事第三八一章 天命第九十四章 答應誰第二零九章 算計第五十七章 浴佛節(四)第六十五章 挑事第十四章 因由第三五七章 蹊蹺第四十九章 懷疑第三四四章 不同的立場第三七五章 證據第二十六章 好事第二八五章 散人第一九三章 親事的煩惱第三一六章 恩怨第一七八章 私心第四章 翰林柳家(二)第三一三章 轉折第三五九章 情理第三百零三章 異想天開第二七六章 巧合第一五零章 設法第七十二章 生日第一四九章 新茶與荷花第一四二章 寵女第二六七章 其人之道(二)第七十二章 生日第十一章 恩怨第三一三章 轉折第四十一章 怒火第八十六章 撞見第三六四章 彌留第三三五章 商議第三百零四章 冤家聚頭第五十一章 端倪第三六二章 計之深遠第十五章 族人第六十九章 往事第三一三章 轉折第三二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二七章 隱患第三一四章 烹茶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二一章 故舊第一二七章 隱患第九十八章 換馬第三十四章 交好第二三三章 母親第二一五章 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