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長房私心

長房母子倆進了正院坐下,文怡命丫頭們看茶,悄悄打量了他們一眼,輕輕走到祖母身後立定,看這兩位長輩有何來意。

然而於老夫人與顧大老爺一直都在閒話家常,不是說說近日家裡發生的瑣事,就是回憶從前年輕時妯娌們在一處的玩笑典故,竟也哄得盧老夫人頗爲開心,談興上來了,便也憶苦思甜一番。

於老夫人似乎對回憶昔日時光這種事格外有興趣,拉着盧老夫人說笑不停,甚至還指着大兒子,說起了他小時候的趣事,諸如爬樹下河、燒書焚鶴一類的,叫文怡聽得目瞪口呆,萬萬沒想到這位一本正經的大伯父也有過如此調皮搗蛋的時候。兩位老太太在那裡大笑,顧大老爺面上露着尷尬之色,耳根子都紅了。

老太太們說得開心,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不久就到了午飯時間,文怡見她們談興不減,只得暫時告退,到廚房去張羅飯菜,卻悄悄叫人給石楠遞話,讓她仔細留意長房的言行,若有什麼不對,隨時來通知自己。

但石楠一直沒來報說有什麼不對,半個時辰後,文怡看着家人將備好的飯菜在內外院擺了兩桌,便請兩位老人與大伯父前來用飯,三位長輩臉上都是笑呵呵的,顧大老爺甚至還對前來相陪的舒伯說了幾句好話,誇他忠心又能幹,是主人的得力臂助。

午飯只是家常菜,但雞鴨魚肉俱全,都是京都風味,還算豐盛。於老夫人特別喜歡其中一味油燜鴨子,問是怎麼做的,文怡只得告訴了她,她便笑說:“怪了,照你說的法子。家裡也曾做過這道菜,怎的就做不出這個味兒來?九丫頭,大伯祖母自打上京來,一直吃不慣京城的飯菜,難得遇上合心意的,改日你到家裡教他們做好不好?用不着你動手。只要把做法跟他們說就行。”

文怡心中大奇,她在侍郎府也曾住過幾個月。知道那裡用的廚子有一多半是從平陽帶過來的家生子,做的菜自然是以平陽風味爲主,京城風味不是沒有,卻不過是點綴罷了,於老夫人怎會吃不慣?而且這道油燜鴨子不過是京城裡最常見的家常菜,家家都會做,她吃着分明覺得自家的味道沒什麼稀奇的,怎的偏偏討得於老夫人歡心?

她雖覺得疑惑,但長輩發了話。又是這樣的小事,她自然不好回絕,便含糊地答應下來,悄悄看了祖母一眼。

盧老夫人臉上帶着和煦的微笑,半點異色不露。

於老夫人得了文怡的允諾,滿心歡喜。接着又誇起她來,諸如“屋子收拾得清爽齊整”、“飯菜備得豐盛”、“下人調教得好”又或是“越發有當家奶奶的款兒了”,竟是將文怡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聽得文怡自己都不好意思,連連謙遜地口稱“不敢當”。最後還是盧老夫人發了話:“大嫂子就別誇她了,小孩子不能誇。一誇她就要忘形了,反而不美。”於老夫人這才收斂了。

吃過一頓午飯,文怡叫人撤下飯菜,換上香茶,又派人去外間問大伯父進得可香,心中卻想着,已經快到兩位老人家午休的時間了,莫非於老夫人還打算在這裡睡了午覺再回去?不由得有些泄氣。

不過顧大老爺顯然忙碌得很,不打算在堂侄女婿家中逗留過久,吃過茶,消了一會兒食,便來勸母親先行告辭了。於老夫人還在猶豫,瞥見盧老夫人露出倦色,用手撐着頭,昏昏欲睡,也不好再留下去,便起身告辭。

長房這對母子來了半日,結果只是吃了一頓飯,聊了幾個時辰家常,便走了。文怡實在想不明白他們有何用意,送人出門上了車,折返回來,原打算侍候祖母上牀歇午覺的,卻發現盧老夫人靠坐在羅漢牀上,一臉的精神奕奕。

文怡忙上前問:“祖母不是困了麼?”

盧老夫人搖搖頭,想了又想,冷哼一聲:“長房不知又要出什麼妖蛾子了,我纔不信他們過來就只是爲了聊天吃飯!”

文怡在她對面慢慢坐下:“孫女記得前兩天才聽到消息,說大伯祖母着了涼,身上有些不好,今日見她,好象氣色不錯,還以爲沒事的,但方纔孫女送她上車時,靠得近些,才發現她臉上敷了不少脂粉,瞧着氣色好,其實不過是擦了胭脂。若真的沒事,她老人家爲何要硬撐着病體到咱們家走這一遭?偏偏又沒說什麼,真叫人想不明白。”

盧老夫人微微一笑:“這有什麼不明白的?在顧莊時,兩家宅子捱得這樣近,也從來只有咱們往他家去,幾時見過她往咱們家來?如今在京城,兩家就離得更遠了。她如此紆尊降貴,必是有事相求。咱們只當不知道,她來了,或是叫你去,你就陪着說說家常,至於別的事,你一概別應,省得叫他家算計了去。”

文怡笑道:“祖母過慮了,這個道理孫女還是明白的。再說,如今相公不在家,孫女關起門來過小日子,能知道外頭什麼事兒?”

六房祖孫商議好了定計,卻不知道長房的那對母子,同樣也在馬車上說起今日的拜訪。

顧大老爺見母親一離了羊肝兒衚衕,便滿面疲累地靠在引枕上閉目養神,十分愧疚:“都是兒子不孝,累得母親在生病的時候還要爲兒子操心。”

於老夫人緩緩睜開眼,有氣無力地道:“我幾十年沒巴結過人了,連說的話都生疏了,你六嬸孃素來精明,也不知道瞧出來沒有。往後可不能得罪六房,不然今日的事翻出來,你母親我幾十年的老臉就丟盡了。”

顧大老爺忙道:“母親放心,兒子知道該怎麼做。兒子素來待六房十分客氣,媳婦又與他們祖孫交好,想來他家也會領母親的情,不會那般不識好歹的。”

於老夫人嘆了口氣,又問:“那個消息……果真可靠麼?真的就到那個地步了?!”

顧大老爺神情一凜,壓低了聲量:“消息絕對可靠!聖上未必有心處置柳妹夫,到底是幾十年的君臣情分。只是爲了確保萬一,至少這幾年裡都不會再用柳妹夫了。如今只讓他做個大學士,就是全他體面的意思,若是柳妹夫有什麼異動,立時便是覆頂之災!所幸柳妹夫眼下還算明白,並沒有做出什麼不忠不孝之舉來。東平王一家離京後,他也不曾去信問候。徹底與王府撇清了關係,因此他這個大學士的位子還算坐得穩當。”

於老夫人忍不住唸了一句佛:“這就好,只要一家人得保平安,那個尚書不做就不做了,大學士也沒什麼丟臉的。”

顧大老爺卻沒那麼樂觀:“兒子原也是這麼想的,覺得柳妹夫只要安安分分熬過這幾年,等太后去了,聖上處置了東平王府,自然就沒事了。然而。近來幾個與他親近的官都先後獲了罪,有的罪名輕的,不過革職了事,罪名重的,直接下了大獄,只等刑部、大理寺與都察院三方查清案情。便要秋決。母親也知道,遇到這種事,那獲了罪的官爲了減輕刑罰,有一多半會胡亂攀扯,把別人都拉下水來。那幾個人既與柳妹夫相熟,還不知道會不會把妹夫也拉扯進去呢。”

於老夫人有些急了:“難道你就不能想個辦法,把你妹夫拉出來?就算不爲他。也要爲你妹妹、侄女與外甥着想!”

顧大老爺嘆道:“眼下還沒聽說那幾個官說出什麼要緊的話來,兒子在三司又沒什麼熟人,如今只能慢慢打聽着,想來柳妹夫該比我更着急纔是。他原是聖上近臣,人脈比我們家更廣,應該是不怕的。只是……”他皺了皺眉。

於老夫人急問:“只是什麼?你有話就快說,別瞞着我!”

“只是……也不知道聖上是不是惱了柳妹夫,前兒他才提拔了兩個官,都是與柳妹夫不睦的,其中一個就接任了柳妹夫禮部尚書之位,聽說那人新官上任後,頭一件事就是查舊賬,萬一有個紕漏,就是現成的罪過!”

於老夫人閉上眼,臉色都灰了:“沒想到事情會到這一步……聖上這分明是要逼死你妹夫啊!”

顧大老爺低聲道:“這倒未必,若是柳妹夫知機,尋個藉口辭了官,先躲幾年,熬過這一陣子,自然就好了。只是他如今處境不佳,兒子便是有心相勸,也要擔心會引得上頭猜忌……”

於老夫人盯了他一眼:“那是你親妹夫!兒子媳婦還是你親外甥、親侄女!當初柳家來提親,答應把五丫頭嫁過去的是你,如今遇事不敢過問的也是你!五丫頭才嫁過去幾日?難不成你就不顧骨肉之情了麼?!”

顧大老爺一時無言以對。他倒是想顧念骨肉之情,但總不能爲了救妹妹妹夫一家,便把自己家給賠進去吧?他只得低聲道:“母親先別擔心,兒子打聽得這件案子,聖上交給了太子決斷,新任的禮部尚書,也是太子的人。兒子就是因爲這個,才求母親多多交好六房,借九侄女的人脈,向太子一系示好的。”

於老夫人哼了一聲:“你先前跟我說九丫頭對太子妃有恩,與東陽侯府有私交,我也不過是半信半疑罷了。便是有當初那件舊案,到底是見不得光的,外人通不曉得,這大半年來也沒見太子妃與東陽侯府對九丫頭另眼相看……”

顧大老爺打斷了她的話:“二房的良哥兒,明明只是中了三甲,卻得了個好缺,人都說他走了天大的好運,但兒子已經打聽過了,這事兒其實是太子私下向吏部遞的話。良哥兒幾時見過太子?但太子妃卻極得太子寵愛,最近還懷了身孕……”頓了頓,“就因爲是見不得光的恩情,太子妃也好,東陽侯府也好,都不會明着謝九丫頭,但有誰與他們家親近的,東宮便會照拂一二。母親,您仔細想想,柳妹夫與聖上有舊誼,性命是不怕的,就怕他家沒事,咱們家反受了池魚之災,被聖上遷怒。能在聖上面前遞話的只有太子,若是太子妃能念着九丫頭的恩情,在太子跟前爲咱們家說上兩句好話,咱們家也不怕會被柳妹夫連累了。只要咱們家保住了,柳家遇到什麼難處,咱們也可以幫襯一把,您說是不是?”

於老夫人閉上了雙眼,良久不語,過了不知多久,方纔睜眼道:“你要記得,定要想辦法保全你妹妹一家纔好。官可以不做,身家性命最要緊!”

“兒子怎會不懂這個道理?母親就放心吧。”

於老夫人又嘆了口氣:“當初……真不該再跟柳家結親!生生斷送了五丫頭,家裡又再沒別人能結一門好親事了。”

顧大老爺輕聲道:“定親的時候,誰能想到情勢會變成今日這個局面?說來也是東平王府癡心妄爲,纔會連累了柳妹夫與咱們家。只要聖上不再猜忌妹夫,事情就好辦了,五丫頭嫁給寧哥兒,未必就不是好姻緣。若是還在老家,她哪裡能嫁得這樣體面?再者,賢哥兒娶了葛氏,就是一門好親事,將來再給安哥兒尋個好媳婦,咱們家就不用怕了。”壓低了聲音,“先前都是兒子失策,只知道一味依附妹夫,哪怕兒子在京中爲官,妹夫去了地方,遇到大事也時時去信問計,卻忽略了人脈經營,直到這兩年方纔好了些。往後兒子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了,母親儘管放心。”

於老夫人瞥了他一眼,淡淡地說:“你自己拿主意吧,我老婆子懂得什麼?頂多只能給你跑跑腿罷了。”

顧大老爺老臉微紅:“母親別這麼說,兒子越發無地自容了。”

於老夫人撇開臉:“安哥兒的親事也該議了,你準備給他說個什麼人家的姑娘?”

顧大老爺精神一震,湊近了於老夫人:“母親,安哥兒自打回京後,便一直與金吾衛統領李大人之子相交莫逆,聽說李大人膝下有一女,尚未婚配……”

於老夫人吃了一驚:“你糊塗了?那是武將!自古文武不同道,你與那樣的人家結什麼親?!”

“九侄女婿不也是武將麼?”顧大老爺微微一笑,“如今正是武將立功的大好時機,便是不能去北疆殺敵,能在聖上身邊護衛的,也非一般將士可比。母親,咱們家既要與九丫頭家拉近關係,只靠幾句好話是不夠的,且不論李家與六房本是親戚,李大統領,原本就是東宮拉攏的對象……”

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28章 意外之財第256章 以德服人(下)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217章 冠冕堂皇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151章 謎樣少年第192章 太尉府中第281章 變化之初第417章 怒揮慧劍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213章 玉花委地(下)第284章 再傳喜訊第338章 扭轉形勢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81章 各懷鬼胎第138章 小靈通第2章 重拾舊習第418章 康國公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165章 乘興而歸第99章 防人之心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239章 事如人意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90章 明日可期第240章 顧慮盡釋第347章 柳東行的安排第19章 顧莊往事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366章 雲妮的委屈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294章 班師回朝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81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一)第159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26章 謀劃之始第400章 圈套(中)第74章 緊急轉移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179章 如夢初醒(下)第130章 碼頭偶遇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357章 踏上征途第72章 人算天算第227章 夫妻夜談第133章 羅四高升第52章 一波未平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334章 柳氏族人(二)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212章 玉花委地(上)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184章 舊日禍根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234章 所謂貴婿第302章 得意失意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374章 另闢途徑第115章 暗影幢幢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3章 不得已第97章 誰算計了誰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224章 新仇舊恨(上)第64章 世子**第63章 姑嫂有隙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57章 做客侯府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31章 六房出門
第343章 狐狸尾巴第28章 意外之財第256章 以德服人(下)第318章 再謁東宮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217章 冠冕堂皇第252章 願君珍重第193章 黃雀在後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208章 故人重逢(上)第151章 謎樣少年第192章 太尉府中第281章 變化之初第417章 怒揮慧劍第324章 釜底抽薪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270章 真情假意第213章 玉花委地(下)第284章 再傳喜訊第338章 扭轉形勢第297章 學士府中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181章 各懷鬼胎第138章 小靈通第2章 重拾舊習第418章 康國公第383章 親疏遠近第321章 意外旨意第27章 得失之間第311章 文慧的決意第245章 今夜良宵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165章 乘興而歸第99章 防人之心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239章 事如人意第423章 拔除隱患第90章 明日可期第240章 顧慮盡釋第347章 柳東行的安排第19章 顧莊往事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366章 雲妮的委屈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134章 前世今生第294章 班師回朝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81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一)第159章 柳太太省親(上)第26章 謀劃之始第400章 圈套(中)第74章 緊急轉移第246章 新婚燕爾第248章 拜會親長第179章 如夢初醒(下)第130章 碼頭偶遇第105章 各懷鬼胎第357章 踏上征途第72章 人算天算第227章 夫妻夜談第133章 羅四高升第52章 一波未平第351章 功成身退第334章 柳氏族人(二)第186章 小道消息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126章 扣船風波第212章 玉花委地(上)第276章 周而復始第184章 舊日禍根第136章 京中變故第234章 所謂貴婿第302章 得意失意第339章 醒悟與放下第312章 走投無路第374章 另闢途徑第115章 暗影幢幢第82章 幾家歡樂幾家哀愁(二)第3章 不得已第97章 誰算計了誰第365章 循循善誘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224章 新仇舊恨(上)第64章 世子**第63章 姑嫂有隙第354章 世上難事第331章 庭院深深第153章 茶會之後(上)第48章 有朋自遠方來(下)第157章 做客侯府第172章 不速之客第384章 康王府在行動第344章 知錯能改第414章 心中生怨第282章 骨肉離心第303章 今非昔比第395章 韓家有子第147章 貴人們(二)第31章 六房出門